當前位置:占星吧 >

擇吉黃曆 >傳統節日 >

喝粥接福求吉祥平安 雍和宮臘八粥

喝粥接福求吉祥平安 雍和宮臘八粥

雍和宮原爲清朝雍正皇帝還未登基時的住所,後在乾隆年間改爲喇嘛廟。清朝皇帝特別重視臘八節,每到臘月初八,宮廷上下盛食臘八粥,煮粥的儀式就在這雍和宮裏進行,熬好的粥經過僧人唸經加持,不僅供佛祭祖,呈給皇帝王爺,還施捨給四面八方趕來祈求平安的百姓。

至今,雍和宮仍保持着每年臘八節舍粥的傳統,在這一天,許多北京市民爲了喝上一口“佛粥”,都要早早來排隊,就爲了在新年裏博個好彩頭,祈求新的一年吉祥平安。那麼就讓老黃曆爲你介紹,雍和宮臘八粥。

雍和宮臘八粥 喝粥接福求吉祥平安

清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皇帝將安定門內國子監東的府邸改爲雍和宮,每逢臘八日改在廟內萬福閣等處,用大鍋煮臘八粥,這一習俗沿襲至今。清代詩人夏仁虎的《臘八》有詩描寫雍和宮煮臘八粥的情景:“臘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聖慈亦是當今佛,進奉熬成第二鍋。”

雍和宮煮臘八粥,從臘月初一起就開始搭棚壘竈,最初時曾支起過六口約寬兩米深一米多的大鍋。煮粥時要先舉行隆重的盛典活動,然後喇嘛們從臘月初七起就開始泡豆米,每鍋要倒入數石各種米、雜豆、乾果等食材,喇嘛們不斷加火熬煮,直至臘月初八的拂曉。煮粥時宮廷還要“特派大臣監視,以昭誠敬”。

據《舊京風俗志》載:皇家御用的臘八粥不僅含有各種米豆,而且要放入奶油和大量的蓮子、桂圓、五仁以及各種果脯,其粥料耗銀甚巨,每年竟耗銀達十萬兩。

粥煮好後,第一鍋粥要敬神敬佛敬祖先,第二鍋粥才進獻皇帝,第三鍋粥賞賜各親王府、郡王府等王公,第四鍋粥奉送給在京的一些寵臣,第五鍋粥是雍和宮內僧侶自食(不放奶油),第六鍋粥是舍濟給貧苦百姓吃。

當年還有送粥的風俗。所謂“送粥”,就是把雍和宮裏的臘八粥裝入特製的青花瓷罐內,由太監分送給各王府大臣,名曰“賜粥”。這種送粥之景一直延續至宣統時期。粥送到王府大臣府邸後,親王大臣們要把粥先供奉在中堂,舉家依序叩頭謝恩,禮成后王府大臣們還要按家人多少送給太監一份“車敬”,也即小費。

道光皇帝曾作《臘八詩》:“一陽初復中大呂,谷粟爲粥和豆煮。應節獻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濟衆普。盈幾馨香細細浮,堆盤果蔬紛紛聚。共嘗佳品達沙門,沙門色相傳蓮炬。童稚飽腹慶州平,還向街頭擊臘鼓”。詩句描寫了舊京時敲擊臘鼓賜粥和佛寺舍粥的風俗。

臘八節,紫禁城內也會在御膳房裏煮臘八粥,而且后妃們還要用乾果製成吉祥裝飾擺放在粥面上。煮好的臘八粥首先要送至太廟壽皇殿供奉神祖,接下來,皇帝也要把粥頒賜給寵臣,以示榮寵。

另外,這天在宮內還要舉行“送歲”。即在正殿外臨時用帷帳搭起的“小金殿”裏,皇帝御中,大臣侍奉,由喇嘛們在帳外唸經,並請來活佛爲皇帝拂拭衣冠,以示祓除不祥,祝賀新的一年吉慶祥端。

清朝時,諸王府家煮的粥經過精心裝飾後,還要呈給皇宮,並饋贈給貴戚近親,這種送粥之俗,要求必須在臘八節當天上午送完。

如今,北京人喝臘八粥之俗依舊,雍和宮、廣化寺以及一些老字號商鋪等仍會沿襲古時舍佛粥之俗。每年的臘八,雍和宮還會在宮內舉辦佛事活動,全體喇嘛仍誦讀佛經,再將煮好的第一罐粥供於佛像前,然後開始惠民“舍佛粥”。只不過如今的“舍粥”已沒有了救濟窮人之意,而是提示人們不要忘本。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almanac/chuantongjie/x4vw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