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傳統文化 >城市文化 >

源遠流長的廈門歌仔戲文化

源遠流長的廈門歌仔戲文化

歌仔戲是什麼呢?想必大多數閩南人對歌仔戲並不陌生,因爲它是福建省閩南方言的一種漢族戲曲,它也是中國戲曲劇種中唯一誕生於臺灣的劇種。那麼,你想知道它的來歷嗎?它又有什麼神祕故事呢?那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廈門文化吧!

源遠流長的廈門歌仔戲文化

文化是什麼?沒有一個人可以給文化下一個定義。是文字?藝術?誰也說不清。

每一種文化的產生,並不是必然的,它是人類在生活勞動中與環境,背景,時代慢慢融合,逐漸形成的。甚至文化並不是人們特意創造,而是在一個逐漸的過程中漸漸凝聚起,具有生活,背景,地域特色。因而每一種文化都有適合她自己的領域。

歲月滄桑,廈門戲曲從昨天走向今天,經歷了許多曲折,漸漸深深地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紮了根,成爲民間生活中不可獲缺的一部分。其中歌仔戲在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歌仔戲又名鄉劇, 是閩南地方代表性劇種。1662年大批閩南人隨同民族英雄鄭成功移居臺灣,帶去了“龍溪錦歌”、“安溪採茶”和“同安車鼓”等民間音樂藝術,出現了“歌仔館”。明末清初,受梨園戲、高甲戲和京劇等劇種影響,逐漸形成獨特的表演藝術“歌仔戲”,先在臺灣流行,1928年後傳回閩南,經民間藝人的改革創新,再取名“鄉劇”。這種戲曲唱詞通俗樸實,唱腔活潑動聽,深受羣衆喜愛。廈門歌仔戲劇團的名劇《梁山伯與祝英臺》被稱爲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曾由香港長城電影製片廠攝製成影片發行東南亞,其它劇目如《火燒樓》、《五女拜壽》、《殺豬狀元》、《啞女告狀》、《白蛇傳》、《真假太子》等也已製成電視戲曲片。

一、產生
  歌仔戲流傳於臺灣,福建閩南及東南亞閩語系華僑聚居地。50年代初,大陸將歌仔戲命名爲薌劇。80年代初,廈門恢復原來的名稱歌仔戲。

提到歌仔戲,大多數人只知道她起源於臺灣,但事實上她的根卻在閩南。歌仔戲的基礎本是廈門藝術較爲重要一部分的“歌仔”。

歌仔,是一種說唱音樂,流行於廈門、龍溪等地。漳州稱之爲錦歌,臺灣及廈門稱之爲歌仔。歌仔語言生動,平仄押韻,地方色彩濃厚,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加上演唱內容都是羣衆熟悉或與現實生活有關的故事,反映羣衆的思想感情,樸素動聽,所以很受羣衆喜愛。

歌仔的來源,至今還未發現有明確的文字記載。但在清朝時期,廈門的歌仔已經相當盛行了,清末至20世紀30年代,是廈門歌仔的鼎盛時期。

據《中國戲曲志·福建卷》記載,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鄭成功率領福建子弟兵東渡收復臺灣,從而把流傳“錦歌”“車弄鼓”等民間藝術帶到臺灣,並與當地名歌小調相結合,在臺北等地的農村、漁區廣泛流行,出現了坐唱形式的“歌仔館”……

鄭成功部隊把歌仔帶到了臺灣,並且隨着大量的福建閩南移民遷徙到臺灣,歌仔在明末清初流傳到臺灣,在長時間的流傳過程中,吸收了當地的民歌,融合了閩南民間歌舞車鼓以及其他民間藝術的成分,到20世紀初,形成歌仔戲。

而又由於早期歌仔戲是在廣場或寺廟平地隨便演出,所以又被稱爲“落地掃”。落地掃是歌仔戲最簡單、最原始的演出形態。

二、傳入
  雖然歌仔戲的基礎歌仔是由閩南地區傳入臺灣,但歌仔戲的形成確是在臺灣。因而也開啓了歌仔戲的新的傳播旅程。

廈門與臺灣一衣帶水,相互遙望。當初許多閩南人就從這裏起航,懷着眷戀、帶着悲傷,漂泊到臺灣。他們在臺灣拓荒紮根,繁衍生息,播種着同源的文明。在渡臺的悲歌中,海峽緊緊地接連成一條思念線,兩岸人來來往往,廈門成了閩臺出入的重要門戶。外來人口的增加,使廈門成爲各地文化的交匯地,成爲閩南文化的中心,各種民間藝術也都彙集而來,產生於臺灣的歌仔戲,也在20年代中期傳入廈門。

當初那麼多種藝術文化的彙集,在海浪的潮打下,都漸漸消散,淡去。然而,歌仔戲卻流傳至今。看歌仔戲的產生與傳播,是兩岸共同文化的結晶。海峽兩岸本就是文化同源,血脈同流。

可能你也喜歡:
  獨具特色的廈門端午節龍舟賽
  “多才多藝”的廈門功夫茶文化
  人們喜聞樂見的劇種“河北評劇”
  河北漢族地方戲之一的哈哈腔

源遠流長的廈門歌仔戲文化 第2張

三、發展
  歌仔戲在廈門的發展起起浮浮,潮漲潮落。

三四十年代的興盛
  歌仔戲傳入廈門,在社會上引起極大的震動,社會上引起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一方面普通階級的男女,被歌仔戲吸引得如癡如醉。另一方面,是來自知識階層人士的強烈不滿,認爲歌仔戲純屬誨淫誨盜,在演出內容上選擇一些愛情戲,表演上比較隨意,是一種危害社會的俗物。

這兩種情緒的集結,引起了很大的爭議,衆說紛紜。然而,文化界的大聲呼籲,非但沒有使歌仔戲被嚴禁起來,反而有大批的觀衆被吸引,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她與普通民衆文化需求相適應。歌仔戲是一種極爲通俗的戲曲形式,她的語言、音樂基礎是閩臺人民熟悉的方言、民歌,她產生的根基,有着廣泛的羣衆基礎。就在這樣的矛盾中,歌仔戲反而更顯出活力,興盛一時。

一種文化,不同的時代,不同階級,不同的生活背景的人會有着不同的態度。文化本身就是在曲折中發展,被不同的人所接受,所摒棄。最終的發展方向永遠都是個謎,任何人都下不了定論。

30年代也是臺灣歌仔戲班大量涌入廈門的時期,這些臺灣戲班經常往返與臺灣與廈門之間,做了大量的宣傳。對歌仔戲在大陸的流傳紮根起了積極的作用。

在抗戰期間,歌仔戲經歷了較大的挫折。1938年,日本侵略者佔領廈門島,整個城市受到了戰爭的破壞。惡劣的生存環境迫使戲班紛紛逃離廈門或解散,廈門戲曲活動處在停頓狀態。

日本投降後,歌仔戲班有紛紛進入廈門演出,臺灣班、本地班、內地班又匯聚到廈門。曾經在逆境中爲了生存,進行改良和創新的歌仔戲,又重新融合在一起。

翻開歌仔戲的歷史,可以發現,作爲閩臺兩岸共同哺育的歌仔戲,從她的形成到現在,只有短短百年的歷史,然而大部分的時候,兩地藝術是處於一種隔絕的狀態,兩岸的藝術家真正交融的時間只有三四十年代。這寶貴的20年,不僅僅廈門人完全接受了歌仔戲,把她視爲本地代表性的地方劇種,而且本地的民間藝人,有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和發展。

臺灣歌仔戲的藝人,在將歌仔戲帶入廈門之後,在廣泛的傳播過程中,又吸收了閩臺藝術所豐富的表演內容和表現手段,然後帶到臺灣。兩地的歌仔戲就是這樣不斷融合,不斷髮展,從而使歌仔戲迅速地適應兩地觀衆的欣賞要求,縮短了兩地之間的差距。

文化不分地域,海峽兩岸的歌仔戲潛移默化的交融,相互競爭,相互交融,在兩岸得到不同的發展,成爲兩岸之間交流的一條紐帶。將兩岸同源緊緊聯繫在一起。

可能你也喜歡:
  最具天津特色的民間曲藝:天津時調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河北京東大鼓
  柔美的河北井陘拉花文化
  上海本土藝術文化:浦東說書

源遠流長的廈門歌仔戲文化 第3張

歌仔戲改革時期(1950-1958)
  1950年剛剛結束戰亂的廈門,人民的生活還處在困苦時期,當時存留在廈門的戲班不多,主要有福金春和霓光劇團。這個時期,戲班的日子很艱苦,看戲的人很少。

1950年全國開始對傳統戲曲進行改革,提出革除舊有戲曲的不良內容、封建糟粕,以及舞臺上、猥褻、野蠻、恐怖的表演,蒐集、審定、修改、保留優秀的傳統劇目,團結、教育、改革舊藝人的思想覺悟和提高文化知識,淨化舞臺形象,純潔舞臺語言。

1951年大陸全面推行戲曲改革運動,明確地提出了“改人、改戲、改制”的方針。

1953年底廈門戲曲開始進行改革,逐步地廢除幕表制(即演出前沒有劇本,只是提供一個人物名單、出場次序、大致情節或主要臺詞,便由演員自行排演,有時連必要的排練也沒有,或將故事梗概畫成連環畫,或縮寫在紙條上,張貼於後臺,供演員上場前看上幾眼。至於到了臺上全憑臨場發揮),提高演員表演水平。爲了提高歌仔戲,就要重視傳達給觀衆的故事內容的健康與意義,改變舞臺演出的隨意性,杜絕不良詞彙出現在舞臺上。

這次的戲曲改革,給廈門歌仔戲帶來了新面貌,探求了一條繼承傳統與革新創造的新路。這是一次勇敢的自我更新,革除了舊的班社制度,拋棄了劇目內容封建糟粕,克服了舊戲班遺留下來的不良作風,提高了演員隊伍的素質,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舞臺藝術產生制度,適應了整個時代發展的需求,爲以後廈門歌仔戲發展奠定了基礎。

歌仔戲興盛時期(1959-1964)
  由於傳統戲曲的改革,幕表制的廢除,演劇藝術的提高,對藝人的要求也就隨之提高。過去歌仔戲演員都是隨團拜師學藝,由於幕表制,演員不需要文化就可以上臺。隨着整個社會文化知識的普及,演員必須進行藝術創造,理解劇本,詮釋劇本,對人物傾注自己的情感。因此,新的時期培養演員不僅要求掌握豐富的表演手段,而且必須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識以及其他方面的知識。

爲了培養有文化、有專業技能的新一代歌仔戲演員。1957年6月廈門開了戲曲演員訓練班,以專業班爲主,還適當安排語文、歷史、政治課。至1959年,廈門地區已經有兩個公辦的歌仔戲劇團。

在劇目建設上,該團貫徹“兩條腿走路”的方針,既整理改編傳統戲,又創作演出現代戲,凝聚了衆多藝術家創作心血,探求了歌仔戲表現現代生活的創作新路,一批優秀的劇目涌現在舞臺上。

音樂上也大膽進行創新,大大豐富音樂的表現力,又不失原曲的旋律特色。

從1949年至1965年這段時間,廈門的專業劇團和業餘劇團關係十分融洽,都吸收了大批新生力量,活動相當活躍。

歌仔戲衰落時期(1965-1976)
  廈門歌仔戲的發展,到了60年代中期開始收到挫折。1965年,大批演職員被精簡離開劇團,留團的人員下鄉參加工作隊,劇團停止演出。1969年,同安縣薌劇團和廈門市薌劇團被迫解散。歌仔戲藝術受到嚴重摧殘。

可能你也喜歡:
  獨具魅力的重慶梁平年畫
  天津民間舞蹈藝術文化“大沽龍燈”
  風景名勝:廈門鼓浪嶼文化
  天津藝術“奇葩”--漢沽飛鑔

源遠流長的廈門歌仔戲文化 第4張

歌仔戲再度興盛時期(1977-1982)
  1976年戲曲藝術重新得到了復甦,廈門市薌劇團恢復建制。藝術工作者的藝術生命重新獲得解放,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藝術創作之中。久違了的歌仔戲,不僅給觀衆帶來親切感,而且帶來藝術的希望。

1976年省藝術學校恢復建制,廈門開設了薌劇班,招收小學四年級至初中一年級學生。在吸收前一屆藝校的辦學經驗,薌劇班教學更趨向系統化、正規化。在繼承傳統藝術的同時,學習並融合其他門類的藝術。使培養出來的學生有一定的文化素養,能夠較好地理解、分析劇本,審美視野比前輩人更爲開闊,能夠了解觀衆不斷提高的審美需求,有意無意地尋找適應,儘量去創造雅俗共賞的舞臺形象。

也隨着舞臺美術表現手段的日益豐富和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舞臺美術也趨向多樣化。燈光在統一藝術構思下,創造劇中環境和角色外部形象、渲染舞臺氣氛,收到較好的效果。

一種文化、藝術的背後,需要的是多種文化和藝術的支撐。只有不斷融匯在一起,不斷豐富,發展,創新,才能在文化之林佔有一席之地。時代是文化的引領者。

歌仔戲轉折時期(1983——)
  現在我們面臨一個現實,隨着時代的飛速發展,歌仔戲的觀衆一天比一天減少。目前廈門歌仔戲正處於轉折時期,誰也說不清未來的歌仔戲將會如何。

值得慶幸的是,現在廈門歌仔戲仍儲存兩種格局,一種是專業藝術表演團體道路,一種是民間職業劇團的發展道路,兩者相輔相成。

三、傳承
  歌仔戲自誕生後,兩岸戲班及藝人演出交流不斷,作爲海峽兩岸人民共同創造共同擁有的寶貴藝術形式,歌仔戲已經成爲維繫兩岸人民精神文化的一條重要紐帶。保護和發展歌仔戲對於弘揚中華民族的戲曲文化,推動祖國的和平統一事業具有重要意義。

然而隨着社會的進步,受現代文化藝術形式和流行風尚的影響,歌仔戲現在主要只在中老年人中流行,青年人已不再對其感興趣,這樣的現狀極大地影響了歌仔戲的生存和傳續。

2006年5月20日,歌仔戲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8日,福建省廈門市歌仔戲劇團獲得國家文化部頒佈的首屆文化遺產日獎。

歌仔戲是閩臺兩岸共同創造出來的文化,不僅僅具有她本身作爲一種民間文化所蘊涵的價值,她同時也是維繫了海峽兩岸的紐帶,她見證了兩岸文化同源,血脈同流。在繽紛多彩的現代,外來文化不斷衝擊人們的生活。文化無異於一個民族的靈魂,在接受外來文化的同時,我們要保護屬於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弘揚民族文化,成爲時代的潮流。

可能你也喜歡:
  天津古老的婚俗文化:金獅大轎老會
  令人難忘的北京的老字號文化
  守望老北京的文化記憶
  令人懷念的老北京胡同文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culture/chengshi/x6gn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