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傳統文化 >民族文化 >

源遠流長的侗戲藝術特點

源遠流長的侗戲藝術特點

侗戲是產生於嘉慶年間的一種民族戲種,至今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經過長時間的保護和傳承,侗戲現如今也已經是我們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項目了。那麼,大家對於侗戲瞭解有多少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源遠流長的侗戲藝術特點

角色分類
  侗戲角色雖有生、巳之分,但並未形成定型的行當,一般是根據劇中人物的需要來分配演員。只有小丑有些獨特的表演,動作滑稽可笑,以說白爲主,蹦蹦跳跳,稱爲“跳醜腳”、演員唸白很少,以唱爲主。唱腔一般是上下句結構,中間都有過門。侗戲的丑角有比較特殊的表演程式,侗戲中的丑角多扮演各種詼諧或狡猾的人物,在劇中的主要任務是插科打諢、活躍氣氛,沒有本行的當家戲,表演上比較自由和誇張。

兩大唱腔
  侗戲音樂根據唱腔的結構和形式可分爲“戲腔”、“歌腔”兩大類。戲腔以平調爲主,包括其變化而成的各種腔調,還包括引進侗戲中的漢族戲曲唱腔和民間曲調。歌腔則是由侗族民歌演變而成的唱腔。侗族民歌非常豐富多彩,有琵琶歌、山歌、牛腿琴歌、笛子歌等。這些民歌都不同程度地融入侗戲的唱腔音樂之中。在實際運用中,根據劇情的發展需要,也有將“戲腔”、“歌腔”綜合運用的。

伴奏形式
  侗戲的樂隊包括管絃樂和打擊樂兩個部分。管絃樂器包括二胡、牛腿琴、侗琵琶、月琴、低胡和揚琴、竹笛、蘆笙。打擊樂器則有小鼓、小鑼、小鈸等,但一般不用於唱腔,只用於開臺和人物的上、下場。傳統侗戲的伴奏樂器一般爲二胡、鈴、鑼、鼓和小釵;新侗戲中增加了牛腿琴、琵琶、低胡、揚琴等等。

曲調和唱詞
  侗戲的唱詞十分講究音韻,其尾韻統一,腰韻嚴謹,主要曲調有“平板”、“哀調”。另外,侗戲的唱詞在韻律方面有其獨特的要求。每段唱詞不僅要求尾韻統一,而且嚴格規定要壓腰韻、連環韻。侗族人平時說話很講音韻,侗話中的音又比漢話多;音多壓韻比較容易,韻多則音樂性強,加上有趣的比喻,劇本顯得流暢、生動活潑,這便形成了侗戲唱詞音韻結構的特點。

表現手法
  侗戲舞臺一般長、寬約爲丈餘,不用佈景,僅掛一塊底幕和兩塊花色門簾。臺上除了幾張桌、臺之外沒有其他道具。臉譜以黑白二色爲基礎。服裝以侗族豔裝爲主,也有專門的戲裝。在劇本結構與表現手法方面,侗戲有着鮮明的特點。劇本一般是以劇中主要人物的名字來命名。侗戲劇中人物很多,劇本篇幅長,每出整本戲幾天才能演完。侗戲的劇本一般以二人對唱爲主,道白很少。這是因爲,侗戲劇本多由侗族琵琶歌改編,而琵琶歌本身就具有故事長、人物多、情節不連貫的特點。因此,侗戲中有明顯的說唱藝術的痕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culture/minzu/03xy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