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傳統文化 >城市文化 >

歌仔戲 臺灣本土的漢族傳統戲曲之一

歌仔戲 臺灣本土的漢族傳統戲曲之一

由於地理位置問題,臺灣與大陸隔海相望,但臺灣的城市文化和大陸的城市文化息息相關。臺灣的歌仔戲和大陸的歌仔戲有很多相同之處,但是由於臺灣受到很多外來文化的影響,導致臺灣的歌仔戲擁有了自己獨特的特點。

臺灣本土的漢族傳統戲曲之一:歌仔戲

歌仔戲(發音:歌子戲,或歌崽戲,後者在臺灣較流行),是20世紀初葉發源於臺灣的傳統戲曲,大陸福建亦稱之爲薌劇。「歌仔」有小曲、民歌的意思(歌仔用普通話表達就是「小歌」),歌仔戲以摻雜文言的閩南語爲主,讓社會大衆也能接觸文雅辭彙或忠孝節義的故事,成爲早期臺灣社會重要娛樂活動之一。歌仔戲的雛形爲宜蘭地區的落地掃,吸收車鼓陣等元素,慢慢發展成小戲。而後又學習高甲戲、北管戲、京劇等各類大戲逐漸具備完整的戲曲形式。經歷日治時期皇民化運動及國民政府來臺後推行國語運動壓縮、扭曲了表演形式與空間,在歷代藝人的努力傳承下,在臺灣本土化運動的推波助瀾下,歌仔戲重新獲得了發展的動力。歌仔戲是唯一發源於臺灣本土的傳統戲曲,根據《臺灣省通志》及《宜蘭縣誌》的記載,皆謂歌仔戲起於宜蘭員山結頭份。

《臺灣省通志·學藝志·藝術篇》:“民國初年,有員山結頭份人歌仔助者,不詳其姓,以善歌得名。暇時常以山歌,佐以大殼弦,自拉自唱,以自遣興。所唱歌詞,每節四句,每句七字,句腳押韻,而不相聯,雖與普通山歌無異,但是引吭高歌,別有韻味,是即爲七字調也。後,歌仔助將山歌改編爲有劇情之歌詞,傳授門下,試爲演出,博得佳評,遂有人出而組織劇團,名之曰:‘歌仔戲’”。此外,《宜蘭縣誌?人民志?禮俗篇》謂:“歌仔戲原系宜蘭地方一種民謠曲調,距今六十年前,有員山結頭份人名阿助者,傳者忘其姓氏,阿助幼好樂曲,每日農作之餘,輒提大殼弦,自彈自唱,深得鄰人讚賞。好事者勸其把民謠演變爲戲劇,初僅一、二人穿便服分扮男女,演唱時以大殼弦、月琴、簫、笛等伴奏,並有對白,當時號稱‘歌仔戲’。”

不過,歌仔助的說法只是文獻史料的記載,其實一種戲曲的醞釀與形成應該是集體創作、累積的成果。根據調查,在歌仔助之前,可能還有貓仔源和陳高犁等人;而與歌仔助同時代之藝人,至少還有林莊泰、陳阿如、楊順枝、簡四勻與鱸鰻帥等人。歌仔助只是當時本地歌仔着名藝人而已。歌仔戲起源迄今約有百餘年曆史,相傳歌仔戲是由福建漳州地區的“歌仔”(錦歌),結合車鼓小戲之身段與地方歌謠小調發展而成。“歌仔”原爲說唱藝術,自明代以降即流傳於漳州地區,錦歌爲每首四句的民間小調(以七言或五言爲一句),原先僅是描述日常生活的歌謠,後來才發展成演唱地方故事的小調。“車鼓”則屬歌舞小戲,盛行於福建民間,隨着移民的播遷,歌仔音樂與車鼓小戲乃傳入臺灣。當時泉州移民聚集地區如艋舺、鹿港及臺南等地,流行以泉州土腔演唱的“南管”,而蘭陽平原約有百分之九十三爲漳州移民,因此漳州流傳的“歌仔”與“車鼓”,便在宜蘭融合爲“本地歌仔”。本地歌仔最初可能只是坐場清唱形式,而後加上腳色扮演和車鼓的動作,形成稍具戲曲雛形的歌舞小戲。

本地歌仔的演出是在廟埕空地或沿街遊行表演,故稱爲“落地掃”;當時所有演員均爲業餘男性演員,不着戲服,且無裝扮;演出前先由一演員出場沿表演區四周走臺步,並提綱契領演唱劇情作爲開場。當時演出之劇目僅有《山伯英臺》、《什細記》、《呂蒙正》及《陳三五娘》四出。“本地歌仔”爲歌仔戲最原始的演出型態,後來又吸收、融合其它劇種的菁華,並且穿着戲服粉墨登場,形成所謂“歌仔戲”。

戲曲發展
  歌仔戲是結合臺灣各種戲曲及音樂爲一體的表演藝術。歌仔戲在發展過程中吸收北管、南管、九甲戲和民間歌謠等音樂曲調,引進京戲的鑼鼓點和武打動作,使用北管曲牌、服飾、妝扮和福州戲的軟件彩繪佈景,並且援用各劇種的戲碼、身段、道具、樂器,發展成一種相容並蓄內容豐富的新劇種。

“本地歌仔”原本只是民間迎神賽會場合業餘子弟的表演活動,相傳第一個歌仔戲子弟團爲“清和音”,後來又有“清和社”與“同聞樂”的成立。歌仔戲形成後,因其唱詞與唸白均使用閩南白話,一般觀衆易於理解,且其音樂曲調都是民間耳熟能詳的音樂,劇情亦是民間所熟悉的故事,因此迅速從宜蘭流傳至臺北,於是產生職業性戲班,爾後更有客籍人士演唱客家語言的歌仔戲,歌仔戲便流傳全省各地,成爲當時臺灣最盛行的民間戲曲。

一九二五年廈門“雙珠鳳”戲班曾聘請臺灣藝人矮仔寶至廈門傳授歌仔戲,翌年“雙珠鳳”改演歌仔戲,而後廈門地區紛紛成立“歌仔館”,演唱歌仔戲;而臺灣的歌仔戲團亦陸續前往閩南地區公演,歌仔戲自此風行於閩南地區。除大陸地區外,歌仔戲亦流傳於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及菲律賓等閩南移民居住地區。一九三七年中日戰爭爆發,日本政府在臺灣厲行“皇民化”政策,禁止臺灣傳統戲曲演出,當時歌仔戲就以“臺灣新劇”、“皇民化劇”或“臺灣歌劇”之名,穿着時裝,將朝廷改成公司,皇帝改爲董事長,宰相改成總經理,文武官員改爲職員,以留聲機代替被禁止的文武場,換湯不換藥地演出,或轉移至鄉間繼續表演。

同一時期,歌仔戲在閩南地區亦遭國民政府禁演,於是龍溪的劭江海、林文祥等藝人乃將歌仔戲曲調改編爲“雜碎仔”調,美其名爲“改良調”,歌仔戲則改稱“改良戲”;由於流行於薌江流域,一九四九年後,就改稱爲“薌劇”,但廈門地區則仍稱爲歌仔戲,因此大陸地區的薌劇其實是由臺灣之歌仔戲發展而成的。

國民政府遷臺之後,鑑於傳統戲曲與民間生活息息相關,乃大力整飭,寄望將之變爲宣傳反共政策的工具,一九五零年臺灣歌仔戲改進會於焉誕生。同年呂訴上提出創作劇本《女匪幹》,洽請臺北市“藝華龍鳳社歌仔戲團”排演,次年又提出《延平王復國》及《鑑國女俠》等劇。一九五二年,臺灣地方戲劇促進會成立,但該會成效有限,野臺歌仔戲團根本未使用臺灣地方戲劇促進會所編的劇本。其實,傳統戲曲生於民間,長於民間,將之視爲政治宣傳之工具,對戲曲本身造成莫大的傷害。

分佈範圍
  歌仔戲是以閩南歌仔爲基礎。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鄭成功東渡收復臺灣時,將流行於閩南地民間曲種“錦歌”帶到臺灣,很快在臺灣廣泛傳唱,羣衆自發組織了演唱錦歌的“樂社”和“歌仔陣”。20世紀初,歌仔戲興於臺灣島內,不久傳及廈門,並迅速流佈閩南地區和東南亞華僑聚居的地方。

歌仔戲,又稱撎“臺灣歌仔戲”,是臺灣同胞和福建人民共同培育與喜愛的地方戲曲劇種,流行於臺灣省和福建廈門、漳州、泉州等閩南語系地區,以及東南亞華僑居住的地方。
  歌仔戲的形成與閩南人民開發臺灣及曲藝錦歌等民間伎藝的傳入,有着很密切的關係。歌仔戲的音樂曲調十分豐富,既有悠揚高亢的〔七字調〕、〔大調〕和〔背思調〕,又有民謠訴說式的〔臺灣雜念調〕,更有憂鬱哀傷的各種哭調。此外,它還吸收了臺灣當地的民歌小調和部分戲曲音樂作爲補充。生旦淨醜都用真嗓演唱。主要樂器有殼仔弦、大廣弦、臺灣笛和月琴等。它的表演、角色、服裝、臉譜和打擊樂等方面基本上都取法於京劇。

歷史溯源
  錦歌獨具閩南歌曲風格,曲調柔和抒情,有着極其濃厚的鄉土氣息,爲民衆所喜愛。相傳明末清初大批閩南人隨鄭成功移居臺灣,同時把漳州薌江一帶的錦歌、車鼓弄、採茶褒歌等曲藝說唱帶到臺灣,頗受歡迎。到臺的閩南籍軍民,眷念家鄉,常在上山砍柴、下海捕魚或茶餘飯後,唱幾句錦歌調子,寄託其相思念祖之情。錦歌漸成在臺的閩南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人們稱錦歌爲“歌仔”,用來與在臺灣流行的大戲相區別。爲了共同欣賞家鄉曲調,閩南人在臺灣設立歌仔館,作爲清唱的場所,也叫“坐唱”。還有到寺廟和農民家裏演唱的,叫“走唱”。就這樣,錦歌(即歌仔)在臺灣各地逐漸盛行起來。民間逐漸出現了演唱錦歌的“樂社”和“歌仔陣”。

歌仔盛行區域,先在臺灣北部,後與其他歌曲、民謠匯成一種民間樂曲,在漁民和農民中流行開來,叫做“宜蘭歌仔”,主要在街頭表演。經過200多年的發展,到清朝末年,歌仔的曲調吸收了閩南民間歌舞,如“採茶調”、“平鼓”等曲調的唱曲,糅合了臺灣民間的“七字四言”小曲,借鑑中國傳統戲劇的演出形式,逐漸形成一種以閩南語演唱的古裝歌唱劇即“歌仔戲”。至20世紀20年代開始融合爲小戲演出。後受正字戲、高甲戲、潮劇、京劇的影響,逐漸豐富定型,搬上舞臺。

歌仔戲在臺灣發展起來後,一直不忘祖家。1928年,臺灣“三樂軒”、“雙珠風”兩個戲班,以回鄉祭祖爲名,回閩南、廈門等地演出,歌仔戲又傳回福建閩南地區,並風行一時。其鄉音和曲調深深地感染着家鄉的觀衆,他們專門從臺灣請來歌仔戲的師傅,教練歌仔戲,歌仔戲名角不斷涌現,演技大大提高,並很快在閩南地區流行開來。由於它流行於福建薌江流域,所以在閩南一帶又稱爲“薌劇”。

你可能也會喜歡:
  日本的飲食有哪些祕密呢?
  北京傳統風味小吃:北京小吃茶湯的由來
  傳統節日飲食:教你怎麼吃?
  代表寓意美好的食物  

臺灣本土的漢族傳統戲曲之一:歌仔戲 第2張

臺灣歌仔戲的發展歷程也較爲曲折,曾受到日本殖民統治者的破壞。臺灣光復後,歌仔戲得以重新發展,其中上個世紀50年代成爲歌仔戲最輝煌的時期,歌仔戲劇團一度達到230多個,佔了當時臺灣各種劇團的近一半。此後,隨着社會的進步,受現代文化藝術形式發展的影響,歌仔戲等傳統戲在青年人中不再受歡迎,僅在中老年與社區中流行。1990年10月,臺灣成立了“臺灣歌仔戲學會”,旨在推動與挽救歌仔戲這一藝術。

藝術特色
  歌仔戲初以一男一女的對唱爲主,後發展爲有生、旦、丑三行併兼備科、曲、白的成熟戲劇。其生行有小生、老生、文生、武生,旦行有苦旦、正旦,醜行有三花、老婆等角色。衆腳色皆用真嗓演唱,其中以苦旦最具特色。歌仔戲的內容以演唱民間故事爲主,劇目有《陳三五娘》、《劉秀復國》、《八仙過海》、《濟公傳》、《梁山伯與祝英臺》等,多強調忠孝節義,一般沒有固定劇本,至今仍沿襲以“戲先生”講戲並分配角色的方式演出。

歌仔戲樂器和其他戲曲一樣,分文場戲和武場戲,武場戲的樂器同京劇相似,有通鼓、豎權、板鼓、木魚、小鈸、大鈸、大鑼、小鑼、銅鈴,還加上小叫、柳盞等。文場戲樂器,早期以殼仔弦、大廣弦月琴、臺灣笛爲主,後來又採用二胡、洞蕭、鴨母笛、嗩吶;又有以琵琶、大嗩吶及西洋樂器參與伴奏的。按照表演形式和劇場形態的不同,可分爲落地掃歌仔陣、野臺歌仔戲、內臺歌仔戲等,隨着廣播電影電視等大衆傳媒的興起,廣播歌仔戲、歌仔戲電影及電視歌仔戲等也相繼涌現出來。

表演藝術
  歌仔戲的表演藝術屬於歌劇型式,而傳統戲曲最重要之元素爲身段與唱腔,所謂“有聲皆歌,無動不舞。“正是傳統戲曲的藝術特色;質言之,“合歌舞以演故事”即爲傳統戲曲的表演方式。歌仔戲表演藝術最大特色在其唱腔與音樂,傳統戲曲的戲碼、腳色、服裝、道具及舞臺陳設等大致相同,因此,聲音部分爲各種傳統戲曲主要區別之處。歌仔戲故事情節主要以歌謠及唱腔來陳述,其發聲方法使用“本嗓”,唱詞則爲閩南語白話,親切自然且通俗易解。臺灣其它傳統戲曲大多爲“假嗓”美聲唱法,戲曲語言則分官話(北管戲曲)、泉州土腔(南管戲曲)或韻白(京戲),雖較具藝術性,但一般觀衆較難了解。歌仔戲之念白亦使用閩南語白話,內容均爲通俗之語句,鮮有詞藻華麗之文詞。此外,歌仔戲中亦經常出現臺灣民間之俚語、諺語,以及句尾押韻的“四唸白”,因此,歌仔戲亦能展現臺灣俗諺之美。

身段做表爲歌仔戲另一欣賞重點。所謂“有聲皆歌,無動不舞。”日常生活中之動作轉化爲戲曲演出,均須經美化與象徵,再以另一種藝術形式加以表現,民間即將身段稱爲“腳步手路”。歌仔戲之演出囿於舞臺空間之限制,演員必須在有限空間內,呈現劇中情節,並講求戲曲之美,因此身段做表更顯重要。例如卷珠簾這項身段,通常由花旦表演,因昔日簾幕以竹製成,所以必須用卷的,象徵動作是“踏左腳蹲下,雙手放低平,大拇指、食指、中指共同往上捲動。”其後尚須以手於簾幕兩端做打結的動作。

此外,劇中腳色首次出場,通常須先整冠或“跳臺”亮相,使觀衆看清楚演員之造型扮相,爾後自報姓名與身世,讓觀衆瞭解演員於劇中所扮演的腳色與背景,再提綱契領地說明劇情綱要,之後才進行演出。歌仔戲最原始之身段做表,其實是來自車鼓戲,其中例如主腳的展扇花、駛目箭(送秋波)、醜腳的閹雞行(半蹲行進)和演員出場“踩四角”走方位,都和車鼓戲相同。後來歌仔戲又吸收北管戲、南管戲與京戲動作,才構成完整之舞臺動作。

你可能也會喜歡:
  東北大鼓:坑頭上的藝術文化
  獨具魅力的黑龍江方正剪紙藝術
  獨具特色唱腔的吉林黃龍戲文化
  獨具特色的“南國奇葩”-潮劇

臺灣本土的漢族傳統戲曲之一:歌仔戲 第3張

戲曲綜述
  歌仔戲之戲曲結構,有劇本、腳色、服裝及道具等要素。由於早期傳統劇團演員大多缺乏受教育的機會,因此演唱多目不識丁,自然不需劇本,即使有幾位演員識字,劇團中亦無劇本可供使用。昔日戲曲於演出前,先由戲先生講解劇情大綱、分場段落,並分派腳色,隨即由演員上臺,根據大綱各自發揮即興演出,此種方式提供演員自由發揮之空間,較諸結構嚴謹的劇本活潑。臺灣絕大多數歌仔戲劇團仍然不採用劇本,僅少數大型劇團使用劇本。

表演角色
  歌仔戲原本屬於三小戲,即以小生、小旦及小丑三種腳色爲主的戲曲,後來又從北管戲引入大花臉,形成生、旦、淨及醜四種腳色。歌仔戲之生腳爲戲曲中的男性腳色,從性質上可分爲文生與武生,而依劇中腳色年齡則可分爲小生與老生兩種;旦腳依年齡有小旦與老旦,依性質則可分爲正旦和花旦,其中正旦即京戲中的青衣,由於早期歌仔戲常演悲劇,因此正旦又稱爲“苦旦”,這也是歌仔戲特有的腳色。小生、小旦的表演非常注重眼神,因此戲曲諺語有“小生小旦目尾牽電線”之說。

醜腳爲戲曲中的甘草人物,在歌仔戲分爲三花和老婆,男醜稱爲“三花”,女丑稱爲“老婆”,例如王婆、媒婆或劇中“三八型”的女性角色,老婆與京戲中的彩旦一樣,通常由男性反串,以增加戲曲之趣味性。

醜腳的主要任務爲調笑,因此在舞臺上醜腳得以突破時空背景之限制,任意說話製造笑料。此外,由於演員演出醜腳,嚴重“犧牲色相”,因此俗諺說:“上臺小,落臺大。”表示醜腳上臺時任人打罵,下臺時爲彌補他在舞臺上所受的委屈,因此大家都要對他多加忍讓、禮遇。

戲曲服裝
  歌仔戲戲服與其它劇種並無太大差異,戲服主要在區分腳色身分與性別,無須因劇中朝代之不同而有所差異,因此周朝之戲碼與清代之戲碼,演員穿着的戲服可以相同。落地掃時代演員之裝扮極爲簡單,小生與三花都穿類似於中山裝的衣服,頭戴鴨舌帽,腳穿日式球鞋;小旦身着鳳仙裝,而以京戲的大頭片作頭飾。落地掃之後,歌仔戲演出已有戲服,通常由演員自行縫製。歌仔戲服裝受到京戲與大陸都馬班的影響,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吸收各劇種之菁華,並受時代及周遭環境之影響,因此二、三十年前,歌仔戲戲服開始大量使用亮片,以增加舞臺戲曲效果。晚近部分大型歌仔戲劇團之戲服更加多元、豐富。

演員裝扮
  歌仔戲裝扮頗爲費時,演員於演出前先依劇中腳色化妝抹粉,通常極爲濃豔,其用意在於突顯五官,誇大色彩以使遠距離之觀衆得以看清楚演員的扮相、表情。以造型而言,旦腳及青衣貼頭片,受到京戲的影響;但歌仔戲與現實生活較爲接近,逐漸改成不貼頭片,不梳大頭,而將頭髮梳成髮髻,小生則綁水紗,爾後演變成戴頭套,猶如古裝之造型。早期歌仔戲在野臺演出,基本上戲服色系比較原始,充滿野趣。而電視歌仔戲早期的神仙劇,由於是科幻劇,計算機動化很多,可以用大量舞臺秀的服裝,如蓬裙、大圓裙、水轉、寶石、金蔥布等,“葉青歌仔戲團”即爲一例。而中期電視歌仔戲逐漸走半傳統方式,因此戲服曾使用亮片及繡花,如“楊麗花歌仔戲團”即是如此。

戲曲特色
  歌仔戲是唯一發軔於臺灣,且形成於臺灣之戲曲,因此它具有獨特的風格,包括自由性、包容性及通俗性等三大特色。就自由性言,歌仔戲之形式尚未固定,不若南管、北管及京戲之嚴格;歌仔戲唱腔之使用雖有部分成規,但無限定唱法,經常因演唱者、時間及地點之不同而變化;而歌仔戲亦無固定劇本,多由戲先生說戲,供演員即興發揮、演出。

以包容性論,歌仔戲於發展過程中,即不斷吸收採茶戲、京戲、南管、北管及新劇等各劇種之菁華;歌仔戲仍繼續融合各劇種的特質,同時也大量應用現代科技,改善舞臺技術與設備,此等改變使歌仔戲包含更多內容,使其形式更爲活潑而多元。就通俗性言,歌仔戲是臺灣唯一土生土長之劇種,富有強烈的地方性色彩,歌仔戲舞臺所呈現之演出,均爲民衆所熟悉,自然而親切,易爲觀衆所瞭解與喜愛,頗具通俗性。

音樂特色
  歌仔戲之音樂,可從曲調分類、曲調的運用及後場等方面加以說明。以歌仔戲的原始曲調論,它來自漳州“歌仔”,由歌仔的《四空仔》、《五空仔》及《雜念仔》改編爲《七字仔》、《大調》和《雜念仔》等曲調。如《臺北調》、《賞花調》、《七字哭》及《七字白》等與《四空仔》有關;《大調》、《倍思》及《柴橋調》等與《五空仔》有關;《雜念仔調》及《慢都馬雜碎仔》則與《雜念仔》有關。

後來,歌仔戲又吸收其它劇種的曲調和民間歌謠,使歌仔戲音樂更加豐富。歌仔戲中的《緊迭仔》、《吟詩調》、漿水》及《慢頭》是源自九甲戲;《四空仔》、《陰調》與《梆仔腔》來自北管戲;《送哥調》、《留傘調》、《大補甕》源於車鼓戲;《紹興調》來自紹興戲;《殺房調》來自漢劇;而《卜卦調》、《五更鼓》和《雪梅思君》以及後來的《人道》、《三步珠淚》、《五工工》、《秋夜曲》、《艋舺雨》、《黑暗路》、《思想起》和《農村曲》等曲調則是引自民間歌謠,至今歌仔戲仍不斷融合各種歌謠小調,豐富其曲調及音樂之內涵。

歌仔戲曲調除上述淵源外,在發展過程中亦創作許多新曲調,此種新編曲調有來自民間劇團之創作,如《文和調》(“文和歌劇團”)、《南光調》(“南光歌劇團”)及《寶島調》(“寶島歌劇團”);亦有因劇情需要所編寫的曲調,如《二度梅》、《茶花女》、《狀元樓》、《深宮怨》與《倡門賢母》等。

歌仔戲曲調的運用,並無固定模式,通常依劇中情境安插曲調,其中以《七字調》及《都馬調》最爲常用。以敘述之情境分,《七字調》及《都馬調》使用於一般敘述性場合;長篇敘述則常用節奏快速的《雜念仔》。其它曲調則視劇情而定,例如歡愉情境使用節奏輕快的《十二丈調》、《三盆水仙》、《西工調》、狀元樓》、《茶花女》、《留傘調》及《運河二調》等曲調;哀怨時使用速度緩慢的《江西調》、《安安趕雞》、南光調》、《望鄉調》、《愛姑調》、《霜雪調》及《瓊花調》等曲調;激動、憤怒時多用快節奏的調子,如《七字調》快板《藏調仔》。

至於遊樂、賞景,多用輕快的《七字調》、《青春嶺》及《賞蓮花》(亦用於幕後幫唱)等曲調;而《百家春》則爲串場時使用;另外尚有部分曲調吸收自廣東音樂,用於祝壽、謝幕及打鬥等場合。

劇場形態
  歌仔戲從本地歌仔發展至今,已衍生多種表演型態,且每一種演出型態均各具特色。一般而言,歌仔戲之劇場型態有落地掃歌仔陣、野臺歌仔戲、內臺歌仔戲、廣播歌仔戲、歌仔戲電影及電視歌仔戲等型態。

落地掃歌仔陣
  由閩南傳入臺灣的歌仔(錦歌),在宜蘭發展成“本地歌仔”,爾後又模仿車鼓戲的表演型式,演出滑稽詼諧的民間故事,隨神轎遊行,稱之爲“歌仔陣”。落地掃歌仔陣爲歌仔戲最原始之演出型式,屬於歌舞小戲的表演,演出地點多在廟埕空地即席表演,或隨遊行陣頭行進至廟口廣場,以四支竹竿圍出表演區,就地演出。

落地掃演出的劇目僅有《山伯英臺》、《什細記》、《呂蒙正》及《陳三五娘》等四出。落地掃演員以醜、旦爲主,演員大多不着戲服,且無繁雜身段。落地掃歌舞小戲的表演者多非職業演員,因此表演內容多爲簡易動作,而曲調音樂也不繁複,通常以一首或少數曲調不斷重複進行。此種演出型態多屬非營利性業餘表演,表演團隊均爲民衆自發性組織,因此演出時之趣味性高於藝術水準的要求。

野臺歌仔戲
  野臺戲即爲外臺戲,多於廟口演出。野臺歌仔戲爲歌仔戲最普遍之演出型式。本地歌仔吸收其它劇種精華,並穿着戲服,粉墨登場演出,歌仔戲即成爲大戲型式。野臺歌仔戲演出名目大多與宗教活動有關,舉凡廟會、酬神、建醮及神誕等活動,多有野臺戲的演出。

野臺戲的特色爲熱鬧而淳樸,由於演戲酬神爲民間表演活動之主因,是以儀式性勝於藝術性;且野臺歌仔戲於正戲演出之前,必先表演一段“吉慶戲”,俗稱“扮仙”,目的在爲民衆祈福,神人之間的關係於扮仙過程中,得到融合交會。

你可能也會喜歡:
  川菜文化:川菜的源起和靈魂
  中國人吃辣椒的歷史有多少年?
  氣血不足應該如何調理?
  國宴上的淮揚菜之“軟兜長魚”

臺灣本土的漢族傳統戲曲之一:歌仔戲 第4張

內臺歌仔戲
  內臺歌仔戲是指戲院室內劇場演出的歌仔戲,採售票方式,屬於營利演出。《臺灣省通志.藝術篇》:至民國四、五年間,辜顯榮向日人收買臺北淡水戲館,改名新舞臺,作爲本省人之娛樂機構,其經理人見歌仔戲甚受人歡迎,遂出資設立新舞社歌劇團,在該戲院經常排演歌仔戲,而收取門票。是爲本省第一團營業性質之歌仔戲班。而歌仔戲之分別爲內外臺戲,亦始自此時。由於內臺歌仔戲爲營利性質,舞臺佈景、燈光及服裝均較爲講究,演出亦較野臺戲嚴謹。此外,於公演之前,通常由演員穿着戲服沿街“踩街”,藉以吸引觀衆廣作宣傳,增加票房收入。民國四十四年間,爲內臺歌仔戲鼎盛時期,當時全臺約有三百個此類歌仔戲班,可見其繁榮。

由於廣播歌仔戲“只聞其聲,不見其影。”演員無須表演身段動作,因此特重唱腔與唸白。此外,由於廣播歌仔戲播出時間較長,故須大量曲調,除演唱傳統之“歌仔調”外,又從流行歌曲中吸收具啓承轉合的四句七言曲式,豐富歌仔戲新生命。當時着名的廣播歌仔戲團,有臺北的“正聲天馬歌劇團”(成立於一九六二年)及臺中的“中聲廣播歌仔戲劇團”。知名歌仔戲小生楊麗花即出身於“正聲天馬歌劇團”;新傳獎得主廖瓊枝亦曾於電臺演唱歌仔戲。

歌仔戲電影
  歌仔戲電影創始於一九五五年的臺語電影《六才子西廂記》,系由“都馬班”葉福盛製作,邵羅輝導演。同年七、八月間麥寮“拱樂社”陳澄三的華興電影製片公司,聘請何基明擔任導演,以“拱樂社”旗下的劉梅英、吳碧玉爲主角,演出黑白片《薛平貴與王寶釧》,並由成功影業社發行,該片爲彌補燈光不足之缺點,多采外景錄製,於一九五六年推出之後極爲轟動。後來“日月園”、“新南光”、“美都”及“賽金寶”等歌仔戲團亦從事歌仔戲電影之錄製。

歌仔戲電影受到觀衆喜愛,乃因其歌仔戲之聲勢,然而“拱樂社”歌仔戲電影雖曾轟動一時,但由於歌仔戲畢竟適合於舞臺型態,因此一九六二年後,歌仔戲風光不再,歌仔戲電影亦隨之沒落,“拱樂社”亦於一九六四年宣告結束電影事業。

電視歌仔戲
  一九六二年臺灣電視公司成立,推出第一部電視歌仔戲《雷峯塔》,該節目系由臺語電視節目中心負責人王明山製作,廖瓊枝及何鳳珠主演。但當時臺灣之電視機並未普及且爲黑白片,因此電視歌仔戲欣賞人口不多,廣播歌仔戲纔是當時最流行之表演型態。

真正將電視歌仔戲發揚光大的是歌仔戲的巨星——楊麗花。楊麗花於一九四四年出生於宜蘭縣員山鄉,母親筱長守是宜蘭“宜春園劇團”的小生,楊麗花自幼於戲班中耳濡目染,學習歌仔戲表演,由於音色優美,音質淳厚,遂成爲廣播歌仔戲名小生。一九六九年中國電視公司成立,並招募“中視歌劇團”、“金風歌劇團”、“正聲寶島歌劇團”及“拱樂社歌劇團”等四劇團輪流錄製歌仔戲節目,每週播放一出電視歌仔戲,葉青、柳青、小明明與王金櫻等人亦於此時加入中視演出。當時臺視爲提高收視率,乃由楊麗花出任團長,成立“臺視歌仔戲劇團”,以連續劇方式演出,楊麗花因而成爲發揚電視歌仔戲的重要人物。

電視歌仔戲最大的改變是使歌仔戲從象徵劇場走向寫實劇場,以實物取代寫意的身段,例如騎馬時需拍攝騎馬外景,而高山、天庭與橋樑等則需搭設佈景;由於增加道具及佈景,並加入許多輕功、飛天及鑽地等鏡頭,因此電視歌仔戲之身段做表便大量刪減。此外,由於電視歌仔戲採事先錄製方式,因此凡是演員忘詞、唱錯或笑場,均可重來,亦導致演員演技與唱工之退化,不過,電視歌仔戲佈景華麗生動,卻也吸引部分觀衆之喜愛。

傳承價值
  歌仔戲自誕生後,兩岸戲班及藝人演出交流不斷,作爲海峽兩岸人民共同創造共同擁有的寶貴藝術形式,歌仔戲已經成爲維繫兩岸人民精神文化的一條重要紐帶。保護和發展歌仔戲對於弘揚中華民族的戲曲文化,推動祖國的和平統一事業具有重要意義。然而隨着社會的進步,受現代文化藝術形式和流行風尚的影響,歌仔戲主要只在中老年人中流行,青年人已不再對其感興趣,這樣的現狀極大地影響了歌仔戲的生存和傳續,需要制定措施加以保護。

未來展望
  展望歌仔戲之未來,應朝向傳統化與精緻化發展。首先歌仔戲須迴歸“歌劇”的原始屬性,讓唱腔重新取代對白,演唱技巧也要加入訓練,運用豐富的曲調以加強歌仔戲的音樂性。其次舞臺身段必須美化,回覆歌仔戲注重身段的傳統本質,才能表現它的戲曲之美。於精緻化方面,應要求演員按照劇本表演,並需於演出前加以排練、修正;其次,劇情結構必須緊湊,情節亦需合理。此外,必須融合其它劇種之優點,如身段、武打、曲調及劇目等;在劇團方面,更須應用現代燈光、音響、佈景及舞臺設計,以符合時代潮流。

你可能也會喜歡:
  民族的文化奇葩-古漁雁民間故事
  南戲的“活化石”-正字戲
  農安縣的一張“名片”-黃龍戲
  舒蘭民間的藝術“奇葩”-馬氏布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culture/chengshi/26kj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