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傳統文化 >戲劇文化 >

西河大鼓的由來 漢族曲藝曲種之一

西河大鼓的由來 漢族曲藝曲種之一

說起中國的曲藝文化啊那可是說與說不完,先不說中國我的戲劇裏的核心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爲什麼呢?既然是中國的五大戲劇那肯定是被大家所瞭解了,今天小編要說點不一樣的,什麼呢,就是是大鼓書文化裏的西河大鼓,希望大家喜歡。

漢族曲藝曲種之一:西河大鼓的由來

西河大鼓是中國北方地區的鼓書暨鼓曲形式,漢族曲藝曲種之一。普遍流行於河北境內並流傳於周邊河南、山東、北京、天津、內蒙古及東北地區。在流傳過程中曾有過“大鼓書”、“梅花調”、“西河調”、“河間大鼓”和“弦子鼓”等名稱,20世紀20年代在天津被定名爲西河大鼓。

西河大鼓由木板大鼓發展而來,創始人一般認爲是木板大鼓藝人馬三峯,起源時間約在清代道光、咸豐年間。早期,西河大鼓以說唱中、長篇書目爲主,如《楊家將》、《呼家將》等。西河大鼓進入天津後,發展迅速,出現了許多著名藝人,產生了北口朱(化麟)派、王(振元)派,南口李(德全)派、趙(玉峯)派,以及20世紀40年代由馬增芬及其父馬連登創立的專工短段的馬派,使西河大鼓流派紛呈,展現出多彩多姿的藝術風格。

西河大鼓由木板大鼓發展而來,河間是西河大鼓的主要發源地,起源時間約在清代道光、咸豐年間,流行於河北、山東、河南、天津、北京以及東北和西北部分地區。

有關專家考察,西河大鼓原名“梅花調”(至今河北省中部農村的老年人仍稱之“梅花調”),流入天津後才改名爲西河大鼓。因爲天津人習慣把大清河、子牙河統稱爲西河,而原有的梅花大鼓在此兩河流域最爲發達,爲了將二者區分開來,便把冀中傳來的梅花調稱作“西河調”了。

西河大鼓脫胎於清代中葉的“弦子書”和“單鼓板”。“弦子書”源於“鼓子詞”,清乾隆年間(1736~1795),在冀中農村十分流行,藝人懷抱絃索或三絃,自彈自唱,說白相間。“單鼓板”又名木板大鼓,源於“詞話”。據傳,清代乾隆年間,保定府藝人劉傳經、趙傳璧、王路三人,將“弦子書”和“單鼓板”合檔同臺,鼓、板、弦三者並用,民間藝人紛紛效法,遂在冀中流行起來。

漢族曲藝曲種之一:西河大鼓的由來 第2張

西河大鼓濫觴於清代咸豐、同治年間,首創藝人當推馬三峯。馬三峯(生卒年月不詳),本名馬瑞合,渾號三瘋子,高陽縣人。師承河間木板大鼓藝人白玉福。在多年的藝術實踐中,他不僅鞏固完善了木板大鼓與弦子書合二爲一,鼓板絃樂並用的伴奏體制,又將小三絃改爲大三絃,以增加音量,擴大音域。

將木質簡板換成鋼質月芽板,改進了音質。同時,還將木板大鼓只有一板一眼的板式,擴充爲頭板、二板、三板等板式,又將皮簧、梆子、老調以及冀中民歌、俚曲的音樂融人大鼓的唱腔,創立了雙高、反腔、緊五句、一馬三澗等新曲調。從而形成了西河大鼓的基本形態。

這一演唱體制,後被其門徒朱化麟(1866—1941,渾號大官)、王振元(1853—1917,渾號毛賁,雄縣人)、王再堂(1865~1942,渾號轉眼王,雄縣人)繼承和發展,使西河大鼓逐漸發育成熟,其中朱化麟的貢獻似乎更大些。他在行藝過程中,廣泛收集當地民歌小調,並學習武術,積累了豐富的生活閱歷和深厚的藝術經驗。

以此爲基礎,將馬三峯的改革成果進一步強化,使之更加規範。朱化麟的藝術風格追求“帥”、“巧”、“俏”,行內稱之爲“朱派”。而王振元的藝術風格則以嗓音洪亮、氣度豪邁著稱,行內稱之爲“王派”。

至辛亥革命前後,由木板大鼓向西河大鼓的轉變已然成熟,在農村以“趕廟會”的方式說唱中篇書爲主,在河北省農村普遍流行,有部分藝人便進入城市謀生。與其發源地最近的城市便是天津,最早到天津的演員有張雙來、焦永泉、焦永順、張士德、張士泉、白文生、白文明等,當時尚無西河大鼓之名,仍沿用在農村的叫法稱爲“犁鏵片”或“梅花調”,也有的就叫“說書”。

1924年,易縣的王鳳詠在天津“四海昇平”與劉寶全等名家合作,在寫海報時,因天津已有金萬昌演唱的梅花大鼓(也稱“梅花調”),爲區別起見定名爲西河大鼓。因爲這個曲種來自大清河、子牙河流域,天津人習慣稱此兩河爲西河和下西河,故而得名。雖然這是在一種偶然的情況下定名,但由於它符合曲種的實際情況,而得到同行的認可。

漢族曲藝曲種之一:西河大鼓的由來 第3張

西河大鼓進入天津後,最初在西城根兒一帶“撂地說書”,後來移進草創時期的說書棚,以書館、茶社爲主要演出場地,逐步發展成爲說唱長篇書的形式,使許多演員在“書路”上不斷提高,其唱腔反而放在次要地位,這樣的結果,使一部分人棄唱改說,成爲評書演員,如鹹士章、張起榮、張樹興、趙田亮等。這些人改說評書以後,仍以原來鼓書的“書路”進行表演,一般來說缺乏評書那種細膩的描繪、知識穿插和對書情書理的評論,但卻能以情節緊湊爲長,也能受到許多觀衆的歡迎,與評書形成平分秋色之勢。

另一部分人則以演唱短段爲主,參加各種綜合曲藝場演出,他們在原有的小段的基礎上,又向當時流行的京韻大鼓等鼓曲學習,運用西河大鼓曲調,演唱固定的腳本,在唱腔上加以豐富,提高了演唱技藝,演出於綜合曲藝場。如往返京津的焦秀蘭、焦秀雲,從北京定居天津的馬增芬、馬增芳及王豔芬等,都在發展西河大鼓的短段上取得一定的成就。

至20世紀30年代,在天津又出現了以趙玉峯爲代表的“趙派”。郝英吉及其子女(郝慶軒、郝豔霞等)所形成的“郝派”。建國前後又有以馬連登、馬增芬父女爲代表的“馬派”,使西河大鼓流派紛呈,展現出多彩多姿的藝術風格。

結束語】西河大鼓不斷髮展,逐步形成趙(玉峯)、朱(化麟)、王(振元)、馬(連登、增芬)、季(德全)等流派,爲西河大鼓的藝術發展開創了新路。“趙派”西河大鼓在北方廣大城鄉有一定影響,唱腔多借哼音,字郎韻圓,剛勁華麗,表白層次清晰,情理細膩,身段、架功動作借鑑於戲曲,又源於生活而創作運用,說、唱、作程式得當,形成獨特的表演方法,鮮明的藝術風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culture/xiju/d7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