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傳統文化 >戲劇文化 >

五音大鼓的由來 古老的漢族民間藝術曲種

五音大鼓的由來 古老的漢族民間藝術曲種

說起中國的曲藝文化啊那可是說與說不完,先不說中國我的戲劇裏的核心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爲什麼呢?既然是中國的五大戲劇那肯定是被大家所瞭解了,今天小編要說點不一樣的,什麼呢,就是是大鼓書文化裏的五音大鼓,希望大家喜歡。

古老的漢族民間藝術曲種:五音大鼓的由來

五音大鼓是一種古老的漢族民間藝術曲種。主要流傳於北京密雲縣。清朝就有詩云:“五音齊奏帶箋簧,大鼓說書最擅場,野調無腔偏入妙,皆因子弟異尋常。”密雲蔡家窪的五音大鼓是現存演唱組合完整、伴奏樂器齊全的五音大鼓,是原汁原味的民間文化形態。

據專家考證,五音大鼓產生於清道光年間的河北省安次縣(今河北省廊坊市),後在京津地區流傳。隨着歲月流轉,這種鼓曲於清末產生兩個分支:一支走進北京成爲供市民欣賞的舞臺藝術,這就是20世紀30年代中期發展成的“單琴大鼓”,到解放初期定名爲“北京琴書”。另一支則繼續在京、津、河北農村廣爲流傳,這就是後來仍存在於北京密雲的五音大鼓。

據有關資料記載,五音大鼓吸納了奉調、樂亭調、梅花調、悲調等其它鼓曲的腔調,從而有了原生態的鼓曲基因。之所以叫五音大鼓,是因爲它演奏時包括五種樂器:三絃、四胡、打琴、瓦琴和鼓板。五音大鼓融合了河北“落腔調”與河北民歌“妓女告狀”的旋律,因其曲調獨特、演唱悅耳、內容豐富而深受農村百姓的歡迎。

五音大鼓的“五音”較爲可靠的說法是:在“奉調”、“四平調”、“柳子板”、“慢口梅花]”、“二性板”五個曲種中各取其中的一個曲調,融匯形成的一個獨立的曲藝品種。幾種曲調來回變換,音韻悅耳動聽。五音大鼓的唱詞和書目體現出深厚的文化內涵和底蘊。詞曲用字用韻工整、合轍押韻琅琅上口,文學性很濃。書目內容豐富,有較強的教化作用和娛樂功能。五音大鼓使用的樂器歷史悠久,其中瓦琴、打琴更爲珍貴

五音大鼓是一人使用鼓板擊節說唱,另有四人分操三絃、四胡、打琴(揚琴)和瓦琴專司伴奏的曲藝表演形式,也是現存鼓書和鼓曲類曲藝形式中比較神祕、獨特而又珍貴的一種。說它神祕,是由於這種形式在過去的曲藝史料和相關傳說中僅知名目,但缺乏具體的文獻資料和遺存證明。

古老的漢族民間藝術曲種:五音大鼓的由來 第2張

所以,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編纂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暨藝術科研重點項目《中國曲藝志》和《中國曲藝音樂集成》兩部大書的相關卷本《北京卷》和《河南卷》,都沒有作爲獨立的曲種加以正面記載。長期銷聲匿跡,外界不知真容。誠如84歲高齡的北京琴書泰斗關學曾先生所言:“我從前只從前輩師傅那裏聽說過五音大鼓這個名字,卻不知具體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直到1998年在北京市密雲縣巨各莊鎮蔡家窪村五畝地自然村被正式發現,這個傳說中的曲藝品種,才得以顯其廬山真面目。期間雖有人稱北京南部的大興區見有此種形式的娛樂演出,但相關資訊並不十分明瞭。現存的仍將“鼓書”說唱和“鼓曲”演唱同時統一於一種形式之內的爲數不多的曲藝形式。

說它獨特,是由於它乃現存的仍將“鼓書”說唱和“鼓曲”演唱同時統一於一種形式之內的爲數不多的曲藝形式。因爲,20世紀以來的絕大部分傳統“鼓書”在進入城市之後,基本上都轉向演唱短篇的抒情性“鼓曲”即變爲“唱曲”了,傳統說唱相間表演的長篇連回敘事性“鼓書”即“說書”型節目,大多趨於式微。

密雲蔡家窪五畝地自然村的五音大鼓和流行河北唐山一帶的樂亭大鼓是少數尚且葆有這種傳統的曲藝形式。同時,從音樂唱腔到伴奏樂器的構成來看,五音大鼓與北方同類的曲藝形式有較大不同。

一般北方“鼓書”或者“鼓曲”的唱腔音樂,多屬一種基本唱腔進行多種板式的變化運用。而五音大鼓的唱腔音樂,由所謂的四平調、奉調、柳子板、二性板和慢口梅花五種曲調構成。這些曲調的演唱運用既有不同板式的變化特點,又有類似曲牌的連綴使用。

據老藝人說,其中的“四平調”來自京東大鼓,“奉調”來自東北大鼓,“柳子板”來自平谷大鼓,“二性板”來自樂亭大鼓,“慢口梅花"來自梅花大鼓。據此,我們或者可以這樣理解,五音大鼓的形成與這些曲種有着一定的關係。所謂的“五音”,大抵是指萃取上述五種大鼓的唱腔曲調,融匯合成而爲新的“大鼓”之意。

另外關於“五音”的解釋還有三種:一指“宮、商、角、徵、羽”五聲音節。二指由五個人配合表演。三指唱腔的音樂曲調多樣豐富。曲藝史研究的“活化石”

結束語】過去,密雲及其附近一帶的農村,每逢年節都有搭“燈棚”請藝人說書的習俗。當年蔡家窪村的五音大鼓很有名氣,至今流傳的俚諺“五音大鼓響,山中百鳥都觀唱”就是明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culture/xiju/0r2w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