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傳統文化 >民族文化 >

講述漢字文化歷史 漢字的演變過程

講述漢字文化歷史 漢字的演變過程

漢字是世界上使用時間最久、使用範圍最廣、使用人數最多的文字。
  漢字的創制和應用,對中國乃至世界歷史的發展都產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
  那麼今天的漢字文化就爲你講述漢字的演變過程。

漢字的演變過程,講述漢字文化歷史

漢字的起源是原始的圖畫,是原始人在生活中用來表達的形式。隨着時間的推移,原始圖畫慢慢變成了一種“表意符號”。它們整齊規範,並且有一定的規律性,具備了簡單文字的特徵,學界認爲這可能就是漢字的萌芽。

而最早的文字,是在約公元前14世紀的殷商後期形成的初步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被認爲是“漢字”的第一種形式,它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漢字中仍有一些和圖畫一樣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動。

商代,青銅器大量使用,而刻在青銅的鐘鼎和石鼓上的文字被稱爲“金文”,是商代書寫使用的正體,與甲骨文並行使用,具有正體多繁,俗體趨簡的特點。

到了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爲大篆。大篆的發展結果產生了兩個特點:一是線條化,早期粗細不勻的線條變得均勻柔和了,它們隨實物畫出的線條十分簡練生動;二是規範化,字形結構趨向整齊,逐漸離開了圖畫的原形,奠定了方塊字的基礎。

秦朝統一後,丞相李斯對當時的文字進行收集整理,刪繁就簡後進行了統一。這種統一後的文字被稱爲“小篆”,亦稱爲“秦篆”。小篆除了簡化大篆的形體之外,還把線條化和規範化達到了完善的程度,這個時期的漢字,幾乎已經完全沒有象形文字的痕跡,字型基本上是呈長方形的方塊字,整齊美觀,十分和諧。

“秦篆”書寫過於規範,以致於書寫速度較慢,於是民間逐漸產生了形體向兩邊撐開,字型呈扁方形的隸書。這種字型的特點是變“小篆”的圓爲方,改“小篆”的曲爲直,並分出了一些偏旁部首,又被稱爲“秦隸”。

時至漢代,隸書發展到了成熟的階段,字的易讀性和書寫速度都大大提高,稱爲“漢隸”。漢隸完全發揮了毛筆的特點,出現了“蠶頭雁尾”的波折之筆,書寫起來輕鬆自如。

在“漢隸”流行的同時,“楷書”正處於萌芽階段。楷書吸取了篆書圓轉筆畫,也保留了隸書的方正平直,去掉了“蠶頭燕尾”,使漢字的結構大體的固定了下來。楷書在發明當時被稱爲“真書”,後人因爲以這種字型作爲學習書法的楷模,即改稱爲今天的“楷書”。

在唐代“楷書”尤爲盛行,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等書法家都是當時的佼佼者,他們的書法作品至今仍被人們學習作爲範例。

草書的起源至今難以確證,但論真正開始發現,則始自漢初。草書滿足了書寫快捷和書寫者抒發胸臆、寄情筆端的需要,流動順暢,一氣呵成,極具有韻律和藝術感染力。草書的演變過程,自應是先有“章草”,而後又有“今草”,再又有“狂草”等草體。

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的就是“行書”,,行書沒有楷書那樣規範嚴肅,也沒有草書那樣奔放和難以識別,而是優雅歡暢的運筆,字型書寫靈活貫通。也是最受大衆喜歡最常用的一種字型。它書寫流暢,用筆靈活,據傳是漢代劉德升所制,傳至今日,仍是我們日常書寫所習慣使用的字型。

結束語:漢字發展演變的歷史,也是一部波瀾壯闊的華夏文明史。從原始人用以記事的圖畫,經過數千年不斷演變發展,到最終成爲一種兼具音、形、意、韻的獨特文字,漢字始終在世界諸多文字中,綻放着它獨一無二的光彩。

標籤: 歷史 演變 漢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culture/minzu/dkp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