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傳統文化 >城市文化 >

簡述泉州道教文化的歷史

簡述泉州道教文化的歷史

道教在泉州文化中流傳也已經有了一千多年的歷史。而且道教文化在對泉州社會產生了十分重大的影響。從小孩出生,結婚,生孩子,做壽,喪事等等都得跟道教打交道。而且泉州的地方戲曲,民間文學等等也深受道教的影響,一起來看看泉州道教文化的歷史吧!

簡述泉州道教文化的歷史

一、泉州早期的巫術傳說
  據乾隆《泉州府志·方外》記載,早在秦漢之際,泉州就有隱者和方士巫術的活動。如泉州城北清源山有大道巖,別稱芭蕉古洞。相傳秦時泉州有一個叫大道的人,修真於清源山芭蕉洞,後人據此傳說,在芭蕉洞供奉大道,稱其地爲大道巖。又傳秦時的高人道淵,結茅惠安萬歲峯,自此白雲常覆蓋山頂,幫稱白雲岩。
  據五代徐鉉撰《稽神錄》載,漢代泉州有一個善禁祝巫術的人叫陳寨,爲人治病多愈。時有一個漳州人叫蘇猛,其子病狂,人莫能治,乃往請陳寨。於是設壇廳中,劈蘇氏子,取出心臟懸於東壁,然爲家犬所食。
  陳寨急於出門而去,頃刻,手提心臟入廳,塞入蘇氏之腹,其腹遂合無恙。蘇氏子醒,但連聲高呼"遞鋪!遞鋪!"蘇氏家人見狀,莫知緣由。後來才知道是陳寨取驛吏之心而活蘇氏之子。以上兩個傳說,一爲尸解成仙,一爲方士巫術,其內容荒誕不經,但它反映了古代泉州道教流傳以前的方士巫術活動的情況。

二、西晉、南朝時泉州的道教
  西晉太康年間(280-289年),在泉州府治南建置了該地最早的道教宮觀,稱白雲廟(玄妙觀的前身)。東晉末年,信奉五斗米道的盧循農民軍敗退入番禺,控制晉安郡,時間長達一年多,道教在泉州的影響擴大。據乾隆《泉州府志·方外》記載,南朝的樑代時,泉州的惠安靈鷲山上,據傳有唐公、寶公、志公、化公和郎公等五個道士隱居,並在山石上刻符五道及鑿刻"五公山"三個大字。

三、唐朝泉州的道教
  唐朝的最高統治者崇奉道教,奉老子爲其祖先,所以泉州的道教得到地方官員的倡導,發展很快。唐朝中後期,北方戰亂較多,泉州地處東南海隅,受戰亂影響較少,社會相對穩定,經濟、文化發展較快,人口較多,爲道教的傳播提供了重要的條件。
  80年代中,在泉州東門外東嶽行宮附近,發出一座唐墓,其劵頂墓磚打印有"乾封二年(667年),刺史上柱國";另一面打印"武呂中平安大吉"。此類唐朝墓磚,抗戰期間莊爲璣教授在泉州安溪縣城郊也有發一現。這是唐初泉州道教盛行的物證。
  唐朝泉州興建的著名道觀,有原來的白雲廟於神龍元年(705年)改爲中興觀,開元年間改名爲隆興觀。據《八閩通志》載,泉州開元觀在極宮右,唐神龍初建,名龍興。開元年間(713-741年),改爲開元觀。此外,還有城西南的金粟崇真觀和行春門外的紫極宮。
  唐朝,泉州出現一批著名道士和著名道教學者,對道教在泉州的傳播起了推動作用。如道術精深的道士蔡如金修隱於清源山;道士鄭文叔修煉於晉江紫帽山;著名道士蔡明濬修煉於晉江靈源山,他和虹巖道士羅山甫及泉州名士歐陽詹等三人有合煉道術之雅號。
  惠安縣著名道士吳崇嶽,入泉州龍興觀爲道士,專攻收精煉氣道術,被朝廷賜號爲"通元先生"還有南安縣高田山道士楊樵,精於道家的岐黃之術。著名的道教學者有唐鹹通年間(860-874年)流寓泉州的羅隱。
  他流寓閩中,嘗遊晉江羅裳山和惠安螺山修真學道,其行蹤被人們附上神奇的浪漫色彩,編成《畫石馬》等故事廣爲流傳。唐建初(780年),避亂入閩的詩人秦系,他卜居泉州南安九日山右峯,彌年不出,精心致力於《老子》一書箋註。鄉人爲紀念他,號其山峯爲"高士峯"。"高士峯"三個篆體大字,蒼勁古樸,今猶存焉。

四、五代泉州的道教
  五代時閩王政權推崇佛教和道教。晉江王留從效、節度使陳洪進,既推崇佛教又倡導道教。他們親近道士,興建道教宮觀。五代末,留從效改建紫極宮於泉州城迎恩館之西廡,陳洪近則興建奉先觀。五代閩王王延昶拜著名道士、道教學者譚峭爲師,並賜號爲“金門羽客正一先生”。
  南唐主則賜號譚峭爲"紫霄真人"。乾隆《泉州府志·方外》載,譚峭,字景升,泉州晉江人,國子司業洙的兒子。博學能文,嗜好黃老之術,雲遊終南山、華山、岱山、諸名勝。拜嵩山道士爲師,學得辟穀服炁之術。後居江西廬山棲隱洞。晚年迴歸泉州本籍,修煉於北郊清源山紫澤洞。
  譚峭爲五代泉州著名道士,在全國道教史上亦佔有重要的一席位置。他的道教著作《化書》流傳至今。

五、宋代泉州道教的興盛
  宋代,泉州受北方戰亂影響較少,經濟、文化繼續發展。元祐二年(1087年)設定市舶司,海外貿易地位與廣州、明州同列。宋政權南渡,竭東南之財以支天下之全費,泉州的政治、經濟、文化地位急速上升,集儒、道、釋文化之大成的理學也十分盛行。泉州的道教經歷唐、五代時期的發展,至宋代進入儒、道、釋合一的新時期。
  宋代,泉州興建或重修大批道教宮觀,僅方誌上記載的就有天慶觀、廣孝觀、淨真觀、柏庭觀、碧虛觀、東嶽行宮、城隍廟、法石真武行宮,清源山純陽洞、北斗殿和真君殿。還有惠安的崇真觀,安溪的通元觀和南安的徐道庵等。
  宋代泉州出現不少著名的道士。他們或善書法,或精於岐黃,或有種種靈異而名聞於世。如精於琴法的天慶觀道士蘇紹成,朱熹前往拜訪,贈“廉靜”二字,且爲其琴作銘。以清修道學著稱的天慶觀道士陳以文,慶元年間(1195-1200年)賜號守素沖虛大師。“頭戴通草花,行歌於市”的清源山純陽洞的裴道人,清源山天柱峯的道士林道和法石院的碧桃道人,都是當時著名的道士。
  宋代,泉州道教學都博覽廣採道家經書,著書立說,對後世影響較大。如名宦呂惠卿(1032-1111年),泉州人,進士出身,累官參知政事,原爲王安石新政的支援者,元豐元年(1078),向神宗皇帝上表章,並遞上所撰《道德真經傳》4卷,希冀作爲治國之道。
  曾慥,泉州晉江縣人。紹興十一年(1141年),擢太府正卿,總領湖、廣、江西財賦。紹興十七年(1147年),任虔州知州。他編纂鉅著《道樞》,主張“學道以清淨爲宗,內觀爲本”。
  宋代居住泉州的士大夫都很重視對道教諸神的崇奉,他們都借對道教神仙的祀奉來宣傳儒家思想,或爲發展海外貿易服務。如嘉祐二年(1057年),侍郎趙涯創建烈廟(即以後的府城隍廟),以城隍廟與地方官陰陽互爲表裏,治裏泉州。
  嘉定、紹定間兩度知泉州的真德秀,多次寫《真武殿祝文》,到法石真武行宮祀道教玄天上帝,以祈消彌水患,保證農時。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尚書張汝錫修建東嶽行宮,以祀道教四方神之一的東方青帝。
  知州倪思很敬重天慶觀道士陳以文。理學家朱熹敬重道士蘇紹成。真武廟又成爲宋代泉州“郡守望祭海神之所”,商人外出經商,企求神靈保佑,香火旺盛,從一個方面反映了宋代泉州海外貿易的發展。

六、元代泉州道教的繼續發展
  元代,元太祖和元武宗均尊崇道教,經常賜封著名道士,所以元代泉州的道教也很興盛。《元典章》載,道士可免除差役,爲元泉州道教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元典章·禮部》載,中央設宣政院、功德使司兩個衙門,專門管理“和尚先生”(包括僧人和道士)等各門宗教僧人,且在地方各路、府、州、縣設定下屬機構,稱僧錄司、僧正、都綱等,具體管理地方各門宗教。
  皇慶二年(1313年),元廷又同意各處路、府、州、縣的寺觀,推舉“有德行,知佛法”的長老,由“衆和尚(包括道士)保舉”,經有司批准而季任爲“僧官”,以處理寺廟宮觀內外事務。至元十八年(1218年),著名阿拉伯人後裔蒲壽庚,時膺任福建行省左丞,與受道學影響極深的兄長蒲壽,兩人“協力捐財”,重建清源純陽洞道、佛寺觀。
  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蒲壽之孫蒲一卿與萬戶孫信齋,再次協力修繕清源山純陽洞道、佛寺觀,至今名留摩崖之上。元貞元年(1295年),改泉州天慶觀爲玄妙觀。

簡述泉州道教文化的歷史 第2張

七、明代泉州民間道教的盛行
  明代,據《續通志·職官略》記,中央置“道錄司”;府置“道紀司”,設都紀、副都紀各一個;州置“道正司”,設道正一人;縣置“道會司”,設道會一人。明朝政府這種管理道教事務的官史,一般由道士充任,只設官職,不給俸祿。泉州“道紀司”設在玄妙觀。
  明朝前半期,道教仍然盛行,泉州修建不少的宮觀,如洪武年間(1368-1398年),重修建紫帽山金粟真觀。惠安人楊必祿、張崇道重建惠安東嶽行宮。乾隆《泉州府志·壇廟寺觀》記,明初,有紀道士寄寓泉州玄妙觀,其徒爲著名道士董伯華。
  明朝中期,封建統治思想支柱是儒家思想,視道教爲異端,但又強調“神道設教”以助教化,又吸收道教某些思想來充實儒家思想,作爲封建統治的有效工具。故明朝中後期,上層道教雖然逐漸衰微,然民間道教仍然十分盛行。如永樂(1403-1424年)、天順(1457-1464年)、成化(1465-1487年)年間,屢次修建泉州紫極宮。
  正統九年(1444年),道士吳雲靖於紫帽山建古玄室;景泰三年(1452年),重修德化崇道觀;宣德年間(1426-1435年),李森建安溪清溪宮;景泰年間(1450-1457年),道士陳靜懷重建惠安科山寺;天順年間(1457-1464年),李森興建龍津觀。
  明代泉州也出現一些著名的道士,如吳雲靖、董伯華。董伯華,晉江人,得道於吳雲靖,後尸解清源山紫極宮。伯華在世,“贈所善郭姓風、雷、雲、雨諸畫像,及雷石一塊,磨水可以愈疾”。
  這四幅畫像,被稱爲“四顧眼”,即欣賞者無論從哪一個角度看,畫中的風、雷、雲、雨諸神的兩隻眼睛,都與欣賞者的兩隻眼睛相對,所以稱“四顧眼”。堪稱明代泉州地方圖畫之絕技。如今,這四幅畫仍然完好儲存於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
  本世紀50年代初,廈門大學人類學教授林惠祥來泉州考古,據傳泉州東街郭氏後裔仍然儲存着祖傳道教雷公石和雲、風、雷、雨神圖,立即拜訪郭家。其後裔表示雷公石可贈與廈門大學,但“四顧眼”圖畫則不知去向。50年代末,廈門海關發現“四顧眼”圖畫,送還泉州。
  我國民間早有雷公的傳說,以爲雷公一手拿斧,會從天上打下來。漢代山東武氏祠石室的石刻,便有雷神像。宋朝沈括的《夢溪筆談》雲:“世人有得雷斧、雷楔者,雲雷神所墜,多於震雷之下得之”。
  這就是說,遠古人類的石器埋於地下,雷雨後因流水沖刷,露出地面,被人發現,不知爲何物,大驚小怪,於是便產生迷信,甚至要用雷公的威力來避邪治病。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也把雷公石列爲藥物之一,並註明其功能是“主大驚失心,恍惚不識人”,其用法是“並石淋,磨汁服,亦煮服”。
  泉州的雷公石,其實是新石器時代的石錛,呈長方形而扁平,長14.3釐米,最闊處6.3釐米,最厚處2.2釐米。刃口一面斜削,另一端原應是平的。但已被磨水治病,磨成渾圓了。雷公石今儲存於廈門大家人類學博物館。明代董伯華的風、雲、雷、雨畫和雷公石的重被發現,爲我們研究明代泉州道教思想文化,提供了實物。
  明代泉州也出現一些著名的道教學者,如進步思楊家李贄、官紳陳用賓、解元李光縉等。

八、清代泉州道教的衰微
  清代,最高統治者採取重佛抑道的政策。乾隆皇帝時,正一真人的官階由二品降到五品,並禁止其差遣法員傳度。又限制天師的的職權,只准許他統馭本山道衆。道光皇帝時,宮廷停止了傳統的天師朝覲禮儀,上層道教的地位日益衰微。
  但是清朝統治者仍然繼續利用民間道教,作爲維護其統治的補充。所以泉州的民間道教仍然流行。據《皇朝文獻通考·職官考》載,清朝道教職官承襲明制。泉州“道紀司”仍設於元妙觀(康熙間避諱改名)。明清時,泉州正式道士必須到江西龍虎山天師府受籙,方能取得道職。
  清政府爲了“有助教化”的目的,對泉州一些重要的宮觀屢加修繕,因此一部分道教宮觀得以儲存。如元妙觀、東嶽行宮、府(縣)城隍廟、北帝廟、法石真武廟。清代泉州地方政府也對一些重要道教觀,提高祭祀規格以利教化。如清初對府、縣城隍廟進行春秋二祭、光緒十九年(1893年),對泉州城裏三教鋪龍宮廟的城隍神,敕加“昭威”封號。
  清代,泉州也出現一些著名的研究道教的學者,如康熙間宰相安溪人李光地。

九、民國時期泉州的道教
  清末以以後,泉州的道教受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以及受外來宗教文化(基督教、天主教)的衝擊。特別是20世紀20、30年代,泉州地區曾經出現破除迷信的運動,民間道教受衝擊最爲嚴重,許多宮觀、禮器遭毀,道士有的被迫改行,多數則散佈於民間,爲人齋醮、度亡、做法事度日子。
  因此很難找到有關道教理論修養較高的道士。據民國初年統計,泉州城及近郊的道士尚有二三人。即使是泉州最早、最大的道教宮觀--元妙觀,也中是在三清殿裏住着幾個外省來的全真道士,亦因與本地世俗化了的道士不和,住觀不久即紛紛離去。
  其時,地方不靖,軍閥混戰,土匪猖獗,宮觀常爲駐軍佔據,而山林巖洞更爲土匪巢穴。民國八年(1919年),泉州清源山南臺巖道士楊吾善,即爲土匪劫殺。
  民國初期,泉州道士必須到江西龍虎山受籙,方可取得正式道職。後來此制度逐漸廢弛,而簡化爲抄寫受籙捷報、路引、關文、符籙作爲入道手續。泉州的道士分爲中尊,紳士,透過評議認可,並向“道紀司”和政府有關部門備案,稱“納尊”。經“納尊”儀式,方可承認爲“中尊”。
  泉州、晉江、南安等地,歷來是富庶僑區,民間道教很盛行。本地的道士多爲正一派,又多爲在家道士,不持齋。這些道士《正一經》,崇拜鬼神,畫符唸咒,驅鬼降妖,祈福禳災。這些世俗化的正一派道士,與外地來的全真派道士有矛盾。
  如泉州城區元妙觀的前殿爲外地全真道士住持,主張修持,祀三清,但經濟收入甚微。而後殿爲本地世俗化正一派道士住持,爲人做法事,經濟收入甚豐。因此觀內兩派道士經常摩擦,後經泉州地方著名紳士探花黃貽揖調解而一度趨於緩和。但前殿全真派道士因收入微薄,生活無道,先後離去。至於各縣和鄉間宮觀的道士,全靠所在地做法事維持生計。
  民國時期,泉州道教表現了儒、道、釋合一的特點。這個特點,早在宋代開始出現,經元、明、清,可以說合儒、道、釋而形成一個越來越龐大的神團系統。在這個神團系統裏,有孔夫子、關夫子、玄天上帝、如來佛祖、菩薩、十八羅漢、地府閻君、祈仕媽、保生大帝、天妃、和不知名的王爺、夫人媽,不家歷史人物蔡襄、張巡、陳元光、鄭成功,等等。
  可謂儒、道、釋和雜神濟濟一堂。這種三教合一的廟宇十分普遍,而特別著名的有泉州城門內南門天妃宮和石獅永寧鎮的虎岫寺。因此,一些道教宮觀逐漸被改造成以祀佛爲主的寺廟,同樣,也有一些佛教寺廟被改造成爲道教神仙爲主的宮觀。這成爲當時泉州道教傳播的一大特點。

十、新中國成立後的泉州道教
  新中國成立後,泉州市人民政府設立宗教局,指導管理各門宗教。執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道士享有公民平等權利。1954年,泉州市文化館組織“道情組”,成員包括泉州市區、晉江和南安等地的道士,蒐集整理流傳在泉州地區的道教音樂、舞蹈。
  如“龍宮獻寶”、“五梅花”、“玉如意舞”、“土地公土地婆”、“鍾馗戲鬼”等。有的節目還參加晉江專區、泉州市的文藝匯演和踩街活動。1957年4月,泉州東嶽廟道士陳犁頭赴北京,參加中國道教協會成立,選舉陳犁頭爲會長。
  1965年,泉州道教停止活動。“文革”期間,元妙觀、府城隍廟被拆毀改建,沒收法器,道士改行。1980年以來,人民政府重申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間斷多年的宗教活動逐步得到恢復,泉州一些著名道教宮觀相繼修復和開放,如泉州城區的東嶽廟、府城隍廟和永寧鎮的城隍廟,永春縣城的桃源殿(玄天上帝宮)等。
  1989年12月,泉州市區道教文化研究會成立(1997年改名泉州市區民間信仰研究會),出版《泉州道教文化通訊》、《泉州道教文化研究》和《泉州民間信仰研究》等季刊。1995年5月,泉州道教協會成立,會址設元妙觀。

十一、泉州道教傳播臺灣和南洋
  明、清時期,隨着臺灣的開發,許多泉州人渡海到臺灣墾殖,道教也東傳臺灣。同時,西方殖民者東來,佔據東南亞各地,爲了掠奪當地資源,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其時,苦於殘酷封建掠奪和戰亂的泉州人,迫於生計,大量移民東南亞各國。鴉片戰爭後,根據不平等條約,有更多的泉州苦力被往東南亞、美洲和澳洲。
  鄭成功收復臺灣後,從泉州遷徙數萬人到臺灣墾殖,他的後代繼續從泉州移民臺灣。施琅統一臺灣後,又遷移許多泉州人開發臺灣,這些泉州的移民帶去了泉州的道教信仰。如石獅市永寧鎮城隍廟分爐臺灣鹿港等地,多達100多座;安溪縣城隍廟分爐臺北等地,多達200多座。
  據《泉州市華僑志》載,1841年至1875年,泉州地區出洋人數達164280人,年平均出洋人數4694人;1906年至1911年,泉州地區出洋人數達198377人,年平均出洋人數達33063人。泉州的道教文化亦隨移民向世界各地傳播。
  道光年間,有泉州籍人在新加坡建立道教天公壇、天福壇、天福宮。民國14年(1925年),泉州岳廟道士陳高迨旅居新加坡,設立混元道堂,傳播道教文化。陳高迨的第三子陳國顯、四子陳國銘父職。故今日新加坡的道士,均爲陳氏的嗣傳。法國漢學家施舟人教授,研究道教法事儀式,赴新加坡拜陳氏爲師,成爲陳氏道家第24代嫡傳弟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culture/chengshi/l6yg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