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傳統文化 >戲劇文化 >

陝北道情的藝術特點 戲曲文化說

陝北道情的藝術特點 戲曲文化說

陝北道情,是我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歷史的發展當中,不斷和道教相結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藝術特色。那麼,在陝北道情的表演文化中,道情有什麼樣的藝術特色呢?與道教相融合的特色會有什麼樣的不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戲曲文化說:陝北道情的藝術特點

1、形式:
  陝北道情是陝北的地方戲曲。以舞臺(主要農村廟會)演出爲主。也有農村鬧秧歌扎場子演出和道情自樂班的自娛自樂演出。

2、特徵:
  (1)傳統劇本內容特徵:①探討天地、男女等哲學類問題。②戲中人物多出於宗教典籍佛、道多於儒。③劇本框架是原來的,細節大多是民間藝人根據自己的經歷修改的。
  (2)以道情教化爲主要內容。
  (3)語言特徵:文人雅調少、民間俗語多。
  (4)表演風格:諧謔音鬧成分多。
  (5)音樂上苦腔多於歡音。

3、演變:
  陝北道情源於道教,與道教有種相承關係,隨道教的興盛而興起,隨道教的延續而發展,但在其發展過程中,又不局囿於道教的興衰,而廣收並蓄其它藝術養份,使自身日臻成熟、完善,最終發展成爲一種具有獨特風格的戲曲藝術;同時,陝北道情與道教又是一種相輔的關係。

在統治者信賴神權的封建時代,由於道情所具有的形象與情感的特殊感染力,使得統治階級殫盡全力利用道情以及其它藝術形式來渲染、美飾道教,強化人們的道教心理和道教情感。道教徒們將道情藝術作爲宣揚道教的手段,使道情爲傳播道教服務,這就使道情發展成了一種具有獨特意義和風格的,受道教影響至深、至久的,帶有濃重道教色彩的戲曲藝術。用陳寅恪《天師道與濱海地域之關係》中所說的:“藝術之發展多受宗教之影響;而宗教之傳播亦多倚藝術爲資用”這兩句話來概括道情與道教的關係是再恰當不過的了。

4、行當:
  陝北道情生、旦、淨、醜齊全,並以鬚生、正旦、小生、小旦、小丑爲主,花臉無唱腔,均爲道白,秧歌風味濃厚,動作大方,以扭、擺爲主,無嚴格程式,生活化動作較多。重唱工,無武打戲。包頭(旦腳)和花臉化妝額戴明鏡片,下吊兩個絲帕。

5、服裝:
  服裝多借用秧歌衣袍,有的則沿用大戲服裝。有用民間土布製作的,也有用紙剪成的,因地制宜,無一定規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culture/xiju/0wxk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