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傳統文化 >城市文化 >

手把肉 內蒙古十大特產

手把肉 內蒙古十大特產

對於吃貨來說,出門旅遊,當地的美食在心裏頭絕對佔第一位,吃着美食賞着美景,絕對是吃貨們人生最大的享受。那麼接下來城市文化要來爲大家介紹內蒙古十大特產“手把肉”,一起來看看。

內蒙古十大特產 手把肉

相關介紹
  手把肉是呼倫貝爾草原蒙古、鄂溫克、達斡爾、鄂倫春等遊牧、狩獵民族千百年來的傳統食品。即用手把着吃肉之意。羊、牛、馬、駱駝等牲畜及野獸的肉均可烹製手把肉,但通 常所講的手把肉多指手把羊肉而言。 手把肉是草原牧民最常用和最喜歡的餐食,也是他們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食品。

常年似乎已形成這樣一種概念,即到草原觀光旅遊不吃一頓手把肉就算沒完全領略到草原食俗風味和情趣,虛此一行。牧民不用手把肉招待客人,就不能完全表達自己的心意。因此,用手把羊肉款待遠方客人,在呼倫貝爾地區已成爲一種定規。 手把肉的製作和吃法也別具一格。

通常選用膘肥肉嫩的小口羊一隻,先拔去胸口近腹部毛,後用刀割開二寸左右的直口,將手順口伸入胸腔內,摸着大動脈將其掐斷,使羊血都流聚在胸腔和腹腔內,謂之“掏心法”。這種殺羊法優於“抹脖殺羊法”,即羊血除散在腔內一部分外,還有少部分浸在肉裏,使羊肉呈粉紅色,煮出來味道鮮美,易於消化,羊肉乾淨無損。然後剝去皮,切除頭蹄,除淨內臟和腔血,切除腹部軟肉。並按羊各關節,將全羊帶骨製成數十塊,放入不加鹽和其他佐料的白水鍋內,用大火燒煮,保持原汁原味,適當控制火候。

只要肉已變色,一般用刀割開,肉裏微有血絲即撈出,裝盤上席。大家圍坐一起,一手握刀,一手拿肉,用刀割、卡、挖、剔。手把肉鮮而不羶,肥而不膩。這是牧民的常用食法。如在城市的賓館餐廳、飯店,還可用芝麻醬、香油、韭菜花、辣椒油、腐乳汁、青醬油、味精等調成佐料,裝入碗中,採用割肉蘸佐料食用。這種草原、城市結合起來的手把羊肉的食法也頗具風味。如果你頭一次在餐桌上看到人們(包括自己)用刀割下自己所看中的羊肉,用手一塊塊送入口中的時候,除了感到肉的鮮 嫩味美之外,還會感到新奇有趣。

歷史文化
  “手把羊肉”是內蒙古着名的民族傳統菜。用羊肉烹製而成,因羊肉塊大,就餐時須用手撕而食,故得名。極具民族特色,醇香味美。

營養價值
  羊肉肉質細嫩,容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含磷脂多,較豬肉和牛肉的脂肪含量都要少,膽固醇含量少,是冬季防寒溫補的美味之一;羊肉性溫味甘,既可食補,又可食療,爲優良的強壯祛疾食品,有益氣補虛,溫中暖下,補腎壯陽,生肌健力,抵禦風寒之功效。

標籤: 手把 內蒙古 特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culture/chengshi/mj0pk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