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傳統文化 >民族文化 >

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蒙古族四胡音樂

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蒙古族四胡音樂

蒙古族四胡音樂是最具蒙古族特色的樂器之一,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擦奏弦鳴樂器。 蒙古族四胡有着悠久的歷史,在時間的發展中不斷髮展,形成了一種特別的民族音樂。下面,就到蒙古族文化中具體瞭解吧。

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蒙古族四胡音樂

四胡歷史悠久,它源於我國北方奚部的奚琴。13世紀後,四胡已在蒙古族地區流傳。在16世紀阿拉坦汗的宮廷壁畫上,繪有一女樂工手持細棒狀琴桿、筒形音箱、四軫同設琴首後端、馬尾弓夾於弦間拉奏的樂器,與今日之四胡演奏形象完全相同。

元朝以後,四胡藝術廣泛流傳,曾一度風靡於內蒙古自治區、遼寧、吉林、黑龍江和華北等漢族聚居地區,對漢族民間說唱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位於科爾沁草原腹地的通遼市是目前四胡藝術最爲繁盛的地區。至清代,四胡又稱“提琴”,用於宮廷音樂番部合奏中,形制已和今日蒙古族四胡惟肖。

蒙古族四胡分高音四胡、中音四胡和低音四胡三類。高音四胡音色明快、脆亮,多用於獨奏、重奏、合奏;中低音四胡音色渾厚、圓潤,擅長演奏抒情性樂曲,並主要爲科爾沁民族說唱藝術烏力格爾和好來寶伴奏。它們在蒙古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蒙古族四胡代表性曲目:
  《趕路》、《八音》、《阿斯爾》(以上爲大四胡)、《莫德列馬》、《彎彎曲曲的葡萄藤》、《荷英花》(以上爲小四胡)等。

傳承意義:
  蒙古族四胡文化積澱豐厚,表現力豐富,技藝自成一體,旋律悠揚、古樸,是從事半農半牧生產方式的蒙古族人民傑出的音樂創造,在蒙古族歷史學、文化學、民俗學、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學術研究價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culture/minzu/yr6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