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傳統文化 >城市文化 >

別具一格的二人轉文化

別具一格的二人轉文化

說起二人轉大家第一個應該會想起常年在春節聯歡晚會上表演小品時順便插播二人轉的本山老師。趙本山老師把東北二人轉帶入大熒幕讓全國的觀衆朋友所熟知,它的表演形式就是一男一女相互配合着一唱一和。那麼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到吉林文化裏瞭解二人轉吧!

別具一格的二人轉文化

二人轉,史稱小秧歌、雙玩藝、蹦蹦,又稱過口、雙條邊曲、風柳、春歌、半班戲、東北地方戲等。它植根於漢族民間文化,屬於漢族走唱類曲藝曲種,流行於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和內蒙古東部三市一盟。

東北特色二人轉主要來源於東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蓮花落。
  用東北人的俏皮話說:二人轉是“秧歌打底,蓮花落鑲邊”。蓮花落亦稱“落子”,是北方地區漢族民間的一種說唱藝術,邊說邊唱,載歌載舞。

名段有《大西廂》、《回杯記》、《祝九紅弔孝》、《樑塞金擀麪》、《馬前潑水》、《包公斷太后》等。

東北是清朝的“龍興”之地,自古以來除遼東、遼西有少量漢人外,以白山黑水爲中心的廣袤地區則是少數民族特別是滿、蒙等騎射、遊牧民族的天下。在康雍乾盛世期間,清朝實習嚴厲的“封關”政策,嚴禁漢人進入關東。

康雍乾盛世過後,清朝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國力日弱,加上外敵入侵,“封關”政策名存實亡,導致清後期和民國初年出現“闖關東”大潮,大批山東、河北人進入東北,“秧歌打底,蓮花落鑲邊”的二人轉就是“闖關東”的人從關內帶至關外的。

二人轉植根於漢族民間文化,所以其表演臺詞中帶有一些鄉村特色、俗色酸、但二人轉內容並不以俗色酸爲主、二人轉的戲詞中有很多都是和“評劇”“東北大鼓”“蓮花落”是相通的。這種現象一直到1980年吉林省民間藝術團成立,其前身是吉林省吉劇團二隊。經過吉林民間藝術團的修改之後有很多唱段成爲了二人轉的知名唱段。

例如《豬八戒拱地》《回杯記》《馬前潑水》《西廂觀畫》《罵鴨》《梁祝下山》《包公斷太后》《水漫藍橋》《二大媽探病》《孫悟空三調芭蕉扇》《醉青天》等等。在改編出大批傳統劇目的同時,吉林省民間藝術團也培養出了衆多的二人轉表演藝術家,丑角演員有韓子平、秦志平、董連海、徐振武、尹偉民等等,旦角演員有鄭淑雲、董偉、李曉霞、關長榮、閆淑平、楊宏偉、孫曉麗、等等。

二人轉這個名字最早見於僞滿洲國康德二年(1934年)四月二十七日《泰東日報》第七版“……本城(阿城)三道街某茶館,邇來未識由某鄉邀來演二人轉者,一起數人,即鄉間蹦蹦,美其名曰“蓮花落”,每日裝扮各種角色,表演唱曲……”

1953年4月,在北京舉行的第一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大會上,東北代表團的二人轉節目正式參加演出,從而二人轉這個名字首次得到全國文藝界的承認。

扮妝種類
  傳統二人轉的旦角裝束分爲兩種正裝,月裝,正裝即是戲曲裝旦角需要在額前貼片子,還需要掛頂花和偏鳳,後面要帶線尾子等、有些還需要在戲服上加水袖的,如“穆桂英”裝即是仙姑頭。不需要戴頂花、而是帶假髮套、後面可以用真模仿真發的假髮套、例如胡玉娘。

二人轉下裝的化妝分爲三種小生裝,醜裝,武生裝這三種裝。

藝術特點
  1、二人轉是在東北大秧歌的基礎上,吸取了河北的蓮花落,並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場等演變而成。

2、二人轉自草創至今,大約有近300年的歷史,藝人師承關係可上溯到清朝嘉慶末年。

3、二人轉在歷史曾形成東、西、南、北四個流派。

4、東路以吉林市爲重點,舞彩棒,有武打成分。

5、西路以遼寧黑山縣爲重點,受河北蓮花落影響較多,講究板頭。

6、南路以遼寧營口市爲重點,受大秧歌影響較大,歌舞並重。

7、北路以黑龍江北大荒爲重點,受當地民歌影響。

8、曾有“南靠浪,北靠唱,西講板頭,東要棒”的諺語。

唱腔特點
  唱腔受東北大鼓、單絃、河北梆子影響很大。唱詞詼諧幽默,富有生活氣息。二人轉的唱腔,素有“九腔十八調七十二嗨嗨”之稱,共三百多個。嗩吶、板胡是二人轉的主奏樂器。擊節樂器,除用竹板(兩塊大板和五塊節子板)外,還用玉子板,也叫手玉子(四塊竹板,一手打二塊)。二人轉的表演,有“四功一絕”。

四功是指“唱、說、做(或扮)、舞”,手絹、扇子、大板、玉子板等“絕技”。唱詞以七言、十言句爲主,兼有民歌長短句。說口包括說白和數板,多用韻白,單出頭語言風趣幽默,滑稽可笑,做功講究表演手段和動作,舞功以東北大秧歌爲主,同時吸取民間舞蹈和武打動作。

可能你也喜歡:
  中國首個信俗類世界遺產的媽祖信俗
  澳門文化:深具凝聚力的媽祖文化
  福建文化遺產有哪些,你知道嗎?
  至今不衰的蘇州評彈

別具一格的二人轉文化 第2張

唱腔分類
  二人轉的音樂唱腔極爲豐富,素有“九腔十八調,七十二嗨嗨”之稱。其結構爲曲牌聯綴體,積累的曲牌約有三百多支,比較常見的有五十六支,其中包括胡胡腔、喇叭牌子、紅柳子、抱板、三節板、文嗨嗨、武嗨嗨、大鼓調、大救駕、小翻車、哭糜子、大悲調、五字錦、壓巴生、靠山調等。二人轉的唱腔音樂大致可分爲以下五類:主要曲調;輔助曲調;專腔專調;小曲小帽雜曲雜調。

《呼呼腔》是二人轉故事正文的開頭腔,曲牌高亢。曲體結構爲上,下兩個樂句,每樂句都帶一個較長的甩腔。上樂句往往散板起唱,然後用刁板進入正常節奏,尾音落在商音上。下樂句落在宮音上。《呼呼腔》的音調,是大波浪式的旋律線條、棱角分明,恰好表現東北秧歌那種大誇、大浪、大扭、大俏、棱角分明的舞蹈技巧,同時,描述故事梗概,介紹時間、地點、人物、環境。

《呼呼腔》板式變化多樣,分有“頭板”即“慢板”。二板,三板、快板,由於吸收了民歌中的花腔曲調,因而產生了“南邊道、大尾巴、對花、敞弦、幹板擂”等等不同樣式的《呼呼腔》曲調。詞格基本爲七字句。

《武咳咳》是二人轉演唱故事內容的核心唱腔。藝人稱它爲“寶調”。曲體結構基本爲上、下兩個樂句。

上樂句的落音爲“徵”音,下樂句落在“商”。它的音樂旋律完全來自東北方言中的字調和語氣是一種“唱着說”的敘事性曲牌。不管怎樣變化,始終不離“re、la、sou"三個音。句尾甩腔,能自然流暢的向其它曲牌唱腔過度。

《武咳咳》板式變化多樣、分有慢板、中板、快板、推板及垛句、大段《武咳咳》常有一個“起腔”或叫“領腔”,結尾有一個“落腔”。詞格基本爲七字句、十字句。

《文咳咳》,過去有人稱這個曲牌也叫《上北樓》、《小陰天》,曲調優美、流暢。曲體結構基本爲上、下兩個樂句,每個樂句分爲兩個分句,分句的獨立性很強,使旋律形成“商、宮、羽、徵”的落音趨勢,但它仍爲上下兩個樂句,兩小分局爲一分詞。

《文咳咳》板式變化,分爲中板、慢板、快板,及中間的垛句等等。詞格基本爲七字句、十字句。

《抱板》的曲體結構基本爲上、下兩個樂句、反覆演唱,上樂句一般落在、“羽音上”,下樂句落在“商音上”。大段抱板,開頭都有一個刁板腔。它分有“慢打慢唱”、“慢板夾快板”、“慢打緊唱,長調門”、“紅板數唱”等變化形式。演唱中常加三字垛。基本詞格爲七字句、十字句。

《三節板》演唱時用大板、甩子伴奏、一打三甩、因而稱三節板。這個曲牌是一種抒情、敘事的慢板、旋律起伏較大、大波浪式的曲線。基本分爲上、下兩個樂句,上樂句落“角”,下樂句落“宮”或“羽”,大段三節板,結束有甩腔。詞格基本爲十字句。

演出形式
  二人轉是東北的民間小戲。二人轉不只是兩個人轉,它一樹多枝,一類唱腔,卻有多種演出形式,大體可分“單”、“雙”、“羣”、“戲”四類。

“單”:指“單出頭”,一個人一臺戲,一人演多角,也有一戲一角一人演的,類似“獨角戲”。

“雙”:指“雙玩藝”。這是名副其實的二人轉,二人演多角,敘事兼代言,跳出跳入,載歌載舞。

“羣”:過去把“拉場戲”也叫“羣活兒”,現今指羣唱、坐唱或羣舞。

“戲”:指“拉場戲”,這是以小旦和小丑爲主的東北民間小戲,其中由兩個人扮演角色的也叫“二人戲”。

二人轉最初由男性演員表演,換裝成一旦一醜。以後出現女演員,由一男一女演唱。

表演手段
  二人轉的表演手段大致可分爲三種,一種是二人化裝成一醜一旦的對唱形式,邊說邊唱,邊唱邊舞,這是名副其實的“二人轉”;一種是一人且唱且舞,稱爲單出頭;一種是演員以各種角色出現在舞臺上唱戲,這種形式稱“拉場戲”。

可能你也喜歡:
  中國首個信俗類世界遺產的媽祖信俗
  澳門文化:深具凝聚力的媽祖文化
  福建文化遺產有哪些,你知道嗎?
  至今不衰的蘇州評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culture/chengshi/775y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