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擇吉黃曆 >傳統節日 >

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有意思

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有意思

  春節,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是一個舉國上下共同慶祝的好日子,更是中華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歡節和永遠的精神支柱。在春節期間,我國各個民族都有慶祝活動,那麼,你知道每個民族都有什麼樣的春節習俗嗎?接下來要介紹的內容,肯定會讓你眼前一亮!

有意思!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漢族:
  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在春節前掃塵搞衛生,這是素有的傳統習慣。節前十天左右,家家戶戶準備年貨,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採買充足,還要準備一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準備過年時穿。在節前要在住宅的大門上粘貼春聯,屋裏張貼色彩鮮豔寓意吉祥的年畫,門前掛大紅燈籠或貼福字及財神、門神像等。

  新年的鐘聲敲過,街上鞭炮齊鳴,響聲此起彼伏,家家喜氣洋洋,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節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節中還有給兒童壓歲錢,吃團年飯,初二、三就開始走親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賀祝福,說些恭賀新喜、恭喜發財、恭喜、過年好等話,祭祖等活動。

有意思!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第2張

  壯族
  年三十晚上,家家的火塘上要燃起大火,終夜不熄,叫做“迎新火”。民間習慣包糉子過春節。節日期間還要組織豐富多彩的民族文體活動慶祝,唱“採茶”、舞獅龍、跳打扁擔舞、鬧鑼、打陀螺、賽球、演地方戲等。

  壯族春節習俗之迎英雄:
  居住在中國南方的壯族,在春節這一天,人們出門無論遇到誰都要相互祝賀,認爲這樣一年才能吉祥。在壯族民間還有過晚年的習慣,壯族稱做“吃立節”。“吃立節”是在這個月的30號,相傳在100多年前,壯族的一支農民武裝在抗擊外來侵略者後凱旋歸來,這時春節已過,壯族羣衆爲了歡迎他們,就在這個月的30號爲他們重過春節。

有意思!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第3張

  滿族:
  年節將近時,家家打掃庭院,貼窗花、對聯和福字。臘月三十,家家豎起六米多高的燈籠杆,從初一到十六,天天紅燈高掛。年三十包餃子,講究褶子多爲好,子時煮餃子,有的裏邊包上銅錢,吃到者有好運。春節要拜二次,年三十晚上一次,爲辭舊歲;年初一再拜一次,爲迎新春。春節前還要舉行跳馬跳駱駝等比賽。正月十五還有鬧燈會。

  滿族分“紅、黃、藍、白”四旗人。春節時,紅旗人在門上貼紅掛旗,黃旗人在門上貼黃掛旗,藍旗人在門上貼藍掛旗,白旗人在門上貼白掛旗。這些掛旗圖案優美,色彩鮮豔,象徵着一年的吉祥開端。

  節日期間,男孩成幫結夥地放鞭炮,或乘坐自制的各式各樣的木爬犁,在山崗上、冰面上嗖嗖飛馳。少女和年輕的媳婦們穿着新做的花衣服,三五成羣,分家合夥地玩嘎拉哈(豬或牛的膝關節骨)。從初一到初五的晚上,人們還自願組織起來扭秧歌拜年,陣容 較強的秧歌隊,不僅在本村扭,還到外村去扭。圍觀的羣衆常常樂得前仰後合,忘記了疲勞和寒冷。甚至還有熱心的觀衆—直尾隨着秧歌隊走鄉串戶,直到天明才歸。

有意思!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第4張
     

  回族
  年三十晚上包餃子,這一天要把素日裏喜歡搬弄是非的小人的“嘴”捏上。端上熱騰騰的餃子,開啟預先做好的臘八醋,一家人團坐在桌前,歡聲笑語,其樂融融!孩子們卻對桌上擺的各種零食更感興趣,果殼可以隨便扔滿一地,三十晚上不能掃,叫“踩碎(歲)”。      

  春節這天,噼噼啪啪的鞭炮聲響徹雲天,孩子們穿着嶄新的衣服,女孩子抹着紅臉蛋,眉間點個小紅點兒,頭上扎着紅髮結,穿來跑去,好不熱鬧,大人們喜上眉梢,互相道喜,祝福新年。初一中午年飯豐盛無比,但晚上要吃麪條或是合子,象徵新的一年和順、團圓、美滿。

有意思!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第5張

  苗族:
  把春節稱作“客家年”,家家戶戶殺豬宰羊,烤酒打粑慶豐收希望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還要唱《開春歌》、歌詞大意爲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搶年更是苗族的過年習俗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時間是在大年三十那天晚上12點(即第二年初一的0點)交接之時,放鞭炮搶年!搶年是很有講究的,放早了不行,放早了等於送舊年;放遲了不行,放遲了等於別人已把年搶去了。所以一定要很準時地等到12點那個時候一齊放。放鞭炮搶年的習俗在城鄉很普遍。

有意思!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第6張

  維吾爾族
  農曆新年時他們也會穿上盛裝走親訪友,以示慶賀。尤其要備好抓飯待客。維吾爾族人把抓飯視爲上等美味。主要原料爲羊肉、胡蘿蔔、羊油等。過春節持續到正月十五結束。人們喜上眉梢,互相道喜,祝福新年。初一中午年飯豐盛無比,但晚上要吃麪條或是合子,象徵新的一年和順、團圓、美滿。

有意思!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第7張

  土家族:
  土家族過春節要跳“擺手舞”。過去跳擺手舞時,要先在“擺手堂”掛三籠帳子,帳內掛豬頭、豬肉、香燭和野豬的頭、蹄等,然後由身穿紅色法衣頭戴法冠的老土司手持法器,搖擺吶喊,男女老少都參加,拜了神後再跳舞。現在土家族除了跳擺手舞外,還要耍龍燈、耍獅子、表演戲劇和武術等。

有意思!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第8張
   

  彝族
  在雲南省雙柏縣小麥地衝的彝族人過年時有着“跳虎節”的特殊風俗,正月初八,全村成年男子集於村后土地廟遺址,殺狗獻“咪司”(“咪”意土,“司”意主人,迷司即爲土主神之意),隨後由本村“畢摩”祭土主請虎神。8位村民化裝成老虎翩翩起舞,“老虎們”兩耳高聳,尾巴粗壯,渾身虎紋,額上繪一漢字“王”,頸上掛一個大銅鈴,威風凜凜。“畢摩”念罷祭辭請虎神後,虎王率衆老虎入村。整個跳虎節期內,全村上下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迎虎、送虎、觀虎跳躍和驅趕邪惡鬼怪的一派歡樂氣氛中,當地老百姓都深信只有透過一年一度的傳統跳虎、敬祭虎神和祈願老祖宗的保佑後,全體村民才能五穀豐登,人丁興旺,一年比一年更美滿幸福。   

  彝族在春節期間,也集會跳“阿細跳月”,有些村寨年初一取水做飯都由男子承擔,讓婦女休息,以而對她們勞累一年的慰問。

有意思!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第9張
  

  蒙古族:
  蒙古族過春節是另一番景象,節前家家戶戶都備下了當年生長的公羊和各種奶製品以及幾罈美酒。除夕之夜,人們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午夜開始飲酒進餐,按常規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這樣象徵着新的一年酒肉不盡,吃喝不愁,也要吃“手把肉”,以示闔家團圓。   

  初一早晨,身穿各式服裝的男女,跨上駿馬,三五成羣奔向“浩特”(村鎮),挨個地串蒙古包。串包時,先要給長輩叩頭祝願,接着主人家的女婿爲前來串包的客人敬酒,人們邊歌邊舞。

有意思!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第10張

  藏族
  除夕這天,要舉行隆重、盛大的“跳神會”。人們穿着豔麗的服裝,戴上奇形怪狀的面具,在海螺、大鼓、嗩吶等樂器伴奏下,高歌狂舞,以示去舊迎新,驅邪降福。除夕晚上,藏民們喜歡吃的食物是油餅、奶餅、血腸、手抓肉等。大年初一早晨,婦女們僦先去河邊或井旁背“吉祥水”,象徵全家吉祥,健康長壽。

  春節期間,親友和鄰居之間,都互相拜年,互贈哈達,祝願愉快幸福。並用青稞酒、酥油茶和糕點招待客人。廣場上和原野中更是熱鬧非常,青年們聚在一起舉行賽驪和射擊比賽,歌聲和喝彩聲此起彼伏。比賽結束後,大家圍在一起,點起篝火,彈唱團結祝福歌,跳起“鍋莊”、弦子舞,狂歡入夜。

有意思!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第11張

  布依族:姑娘搶挑第一擔水
  居住在中國西南邊疆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晚上,都通宵達旦地守歲。天一亮,姑娘們爭着到屋外去挑水,誰挑回第一擔水,誰就是最勤勞的姑娘。而那裏的景頗族人民喜歡在春節前舉行打靶活動,姑娘們是這項活動的組織者和裁判員。她們把繡好的荷包用線吊在竹杆上,在樹尖中左右搖擺,請小夥子射擊。誰先射落荷包,姑娘們就把酒作爲獎品送給誰。荷包裏一般裝有一枚硬幣,幾粒穀子和幾顆裝飾用的珠子,作爲幸福的象徵。

有意思!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第12張
   

  侗族:蘆笙會
  貴州、湖南一帶的侗族同胞,春節期間盛行一種“打侗年”(又叫蘆笙會)的羣衆活動。這種活動類似漢族的“團拜”,只不過比“團拜”顯得更加歡樂、熱烈。這種活動一般是由兩個村莊共同商定舉辦的。兩隊在廣場上正式舉行蘆笙歌舞比賽。這時兩個村莊的觀衆,伴隨着樂曲,翩翩起舞,盡情地歡樂。

有意思!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第13張
   

  瑤族
  節日期間,人們聚在一起,觀看風趣別緻的“耕作戲”。一人扮牛,一人扮扶犁農夫,一人扮擴鋤農民,三人邊舞邊歌,表示慶農業豐收;青年男女則聚在村寨四周草坪上,吹蘆笙,彈月琴,唱山歌,尋找意中人。每年農曆七月的月半節是瑤族人民最隆重的節日——春節,月半節前夕,家家戶戶忙得不亦樂乎,村寨內外到處是牛角聲和歡笑聲。

有意思!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第14張
   

  朝鮮族:
  家家戶戶貼春聯,做各式豐盛飯菜,吃“八寶飯”,除夕全家守歲通宵達旦,彈伽倻琴,吹洞簫。初一天亮人們穿上節日的盛裝給長輩拜年。節日期間,男女老少縱情歌舞,壓跳板、拔河。正月十五夜晚舉行傳統的慶祝集會,由被推選出來的幾位老人,登上木製的“望月架”,伴著長鼓,筒簫、嗩吶載歌載舞。

有意思!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第15張

  白族
  白族人民從除夕開始互拜、贈送禮品。除夕歲守夜。子夜過後,男女青年爭先挑水,以示勤勞。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以祝福日子甜美。大家或結伴遊覽名勝古蹟,或耍龍燈,舞獅子,打霸王鞭。

  雲南白族同胞過年時,有一種叫“放高升”的慶祝活動。所謂“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節裏裝上火藥,點燃以後可以把整個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爲名副其實的“高升”。有的地區的白族同胞與苗、壯族一樣,從春節到元宵節,男女青年都進行“拋繡球”活動。凡接不住繡球的,要贈給對方紀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贖不回紀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接受對方的愛情了。

有意思!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第16張
   

  哈尼族:盪鞦韆
  春節前幾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經熱鬧起來,婦女們都忙着舂粑粑。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餅子。而小夥子們則忙着上山砍竹子,準備立秋千。那裏的鞦韆有十幾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愛盪鞦韆。節日裏,大家都穿着自己最喜愛的衣服去盪鞦韆,處處呈現出熱鬧、和睦的節日景象。

有意思!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第17張
   

  哈薩克族
  納吾魯孜節,即哈薩克族春節。爲了送舊迎新,預示豐收,人們吃“納吾魯孜”飯,還要食用珍藏過冬的馬肋條灌腸、馬肥腸、馬碎肉灌腸、馬脖肉、馬盆骨包肉和其他肉類等。在這一天,人們成羣結隊地從一個阿烏勒到另一個阿馬勒,走家串戶,吃“納吾魯孜”飯,唱“納吾魯孜”歌,互相擁抱、祝賀新年。在節日期間,還要開展各種體育娛樂活動,有牧民們喜愛的繞口令、猜謎語、彈唱、對唱、摔跤等。

有意思!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第18張
    

  黎族:
  “圍爐”燒香拜祖先好福廕護孝子孫,黎族人是崇拜祖先的,初一十五都要燒香給祖先。大年三十下午要沐浴,換上新衣服,乾淨的衣服。然後把整個煮熟的雞,酒,恭敬擺放的“公”供桌上,燒香,由家裏輩分最大的人主持,邀請公婆父母回來過年。然後等祖先“吃好”了,家裏的男丁,大的小的,就在供桌前燒金銀香紙,主持把一壺酒灑在上面念:過水成銀過酒成金,公婆父母全部收到,保護子女子孫健康發財,儀式結束,就把祭祀的雞切好全家人吃飯喝酒,也就三十“圍爐”。    

  大年初一不出來男丁進門是福財,大年初一一般是不出行,也不動刀殺雞,三十先多做幾隻,大人不出行,小孩子是可以走動,這天誰家來了小男孩子主人高興不得了,快拿吃的給小孩子吃,認爲;啊,好運氣發丁啊。是祖先送來的福。鞭炮鳴聲報主人雞肉桌 上待客人。初二後開始拜年了,要拜年,進屋前要點一掛鞭炮,向主人報聲;來客拜年啦。主人就要殺雞招待。黎族人有;無雞不成席。雞肉是招待貴賓的最高禮節。    

  長明燈順順燃來年福滾滾來,燈預示有丁之意。三十到十五,公桌上都要點一對煤油燈,主人要認真照看,添油。燈長明不滅,預示來年的順利好運。十五晚上“小年”再祭祀祖先,年就算結束了。    

  居住在海南島上的黎族人民,每逢春節到來,家家戶戶都要宰豬殺雞,擺上豐盛的佳餚美酒,全家圍坐在一起吃“年飯”;席間全家還要歡唱“賀年歌”。初一、初二,全村青壯年男子,還要舉行一次“春節圍獵”。這一天的獵物全村共享。有趣的是在分獵物 時,先將全部獵物的一半發給第一個擊中獵物的獵手;另一半由大家平分。孕婦可分得兩份,過路人恰巧相遇,也可分得一份。

有意思!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第19張

  傣族:擲糠包
  傣族青年男女喜愛甩糠包的遊戲,春節期間,小夥子和姑娘們互相投擲糠包,看誰投得準,看誰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時候,姑娘們就悄悄搶走小夥子身上佩的腰刀、包頭布或拴着的馬,跑回家去。假如小夥子有情就追隨而來。父母見到女兒拿着頭布、牽着駿馬回來,便設宴款待。另外,每年4月13日是傣歷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節日——潑水節,他們把潑水看成是驅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徵,也把這一天視爲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有意思!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第20張

  畲族:
  節日裏家家帖紅,人人着新衣,到處鞭炮聲,相互串們道喜,備辦三牲厚禮祭祖。除夕之夜,人們一般通宵不眠,前半夜,走家串戶,互相祝賀;後半夜,點燃香燭,鳴放鞭炮,迎接新年的到來。初一凌晨當雞鳴第一聲是,年輕就開啟大門,放鞭炮和“雙響”,有的跑到大門外,拿着竹響板(毛竹破開兩片,一頭聯結在一起),繞着房前房後“呱呱”地敲打,以示驅瘟神,除病滅。

  農曆正月初二開始,要集體上山圍獵,過去,好要舉行拜祭獵神活動。正月初五“開年駕”(送年),家長領着小孩到處打掃。打掃完後,全家喝糖茶,預祝年年有餘。正月初八,是畲族祭始祖盤瓠的日子,屬於原始這會遺留下來的圖騰崇拜。這一天,同祖同姓的男女老少。聚集祠堂舉行祭祖會。有的村落要在初一至初五於祠堂中祭祀祖先。

有意思!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第21張

  傈僳族
  傈僳族稱年爲“盍什”,他們大都做秈米粑、糯米粑和釀水酒,把第一臼舂出的粑粑放少許在桃、李等果樹上,祝願來年碩果累累。雲南怒江地區的傈僳族人民,先要給耕牛餵食鹽,以表示尊重耕牛的勞動。青年男女喜歡舉行春節打靶比賽。姑娘們把繡好的荷包吊在竹竿上,荷包左右搖動請小夥子們射擊,誰先射落荷包,姑娘們就把美酒作爲獎品送到誰的嘴邊。

有意思!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第22張

  東鄉族:
  東鄉族人民在初一這一天,要舉行傳統的娛樂活動,各個村落之間互相邀請用手臂互擲土塊打仗,連六七十歲的老人也興致勃勃地到深山僻野去參加,鍛鍊驃悍、勇猛的性格。青壯年們還要舉行摔跤比賽。少年兒童則打“咭咭古嘟”。這是一種傳統的民間體育活動,類似打排球。十幾個人分成兩陣,每人手裏揮着一根木棒,敲擊用硬木削成的橢圓形小球,對打的時候,互相都要用東鄉語唱着一種節奏明快的兒歌。這種活動少年們特別喜歡。

有意思!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第23張

  高山族:
  “圍爐”居住在中國臺灣省的高山族,他們在過春節時則是另一番情趣。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圍坐在放有火鍋的圓桌上聚餐,叫做“圍爐”。平常滴酒不沾的婦女,也要象徵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圍爐”時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淨後帶根煮熟,表示祝願父母長壽。如果家裏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個席位,把這個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人對他的思念。

有意思!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第24張

  拉祜族:
  拉祜族在正月初一至初四過大年,在正月初九至十一過小年。臘月三十晚上要殺豬、舂糯米粑,每家要做一對大的粑粑,象徵星星,表示在新的一年裏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拉祜族亦有大家聚集一起守歲的習俗。

有意思!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第25張

  水族
  按照水族的水歷,正月的第十二日爲“端節”,即“過年”的意思。節日的夜晚,寨子裏舉行聯歡,在鑼鼓和嗩吶聲中,男女青年盡情唱歌跳舞。聯歡會上使用的鑼鼓類型很多,最大的直徑一米以上,鑼重一二百公斤。鼓面畫有花紋圖案,鼓身刻着浮雕,既是民間樂囂,又是工藝品。

有意思!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第26張

  佤族:
  佤族在大年初一互相祝賀,特別要向寨子裏的長者拜年。拜年時,互贈芭蕉、糯米粑粑和甘蔗,象徵團結和睦。滄源等地的佤族男女在節日晚上聚在廣場跳圓圈舞,老年婦女則穿長裙,幾十個人爲一隊,手搭前人雙肩,邊唱古老的歌曲邊輕移舞步。

有意思!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第27張

  納西族
  除夕之夜要殺雞、燉豬頭祭竈君和祖先。就餐時,如家裏有人外出,在餐桌上也要擺上碗筷,以表示全家團圓。初一早餐禁葷食,初二開始走親訪友,互相拜年,請客吃飯和互贈紅糖、紅餅、點心等禮物。最爲隆重的是“納西祭天大”,祭天大一般都選在正月上、中旬,屆時要選好祭天場,由東巴教掌教人(無掌教人的村寨,推選德高望重的老人)任祭司,每一程式都要由東巴誦唱相應的祭天經詩,合起來多達近萬行,構成了洋洋大觀的祭天長歌。並宰殺輪流餵養的祭天豬,各家各戶都要捐大麥、小麥用來釀酒,做餌塊。祭前要清掃場地,搭棚。

  正月新春人們互相訪親拜友,輪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組織燈會,並與別村競賽。城市、鄉村都辦燈會燈會節目演的是本民族故事:如《阿紐梅說笑》、《老壽星放鹿》、《社戲夜明珠》、《獅子滾繡球》、《凰舞》等。

有意思!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第28張
   

  羌族:
  農曆十月一舉行。羌族年這一天羌族人民歡聚一堂獻上用麪粉製成的小雞、羊、牛,分食羊肉,將羊血灑到樹林裏。親鄰好友互相邀請,拜年作客,同飲“咂酒”(用青稞、大麥煮熟加酒麴釀成。飲用時,大家輪流用細竹管吸飲,邊吸邊向壇內添加清水,等其味後連酒渣一起分享)。    

  羌族的新年以慶祝豐收和感恩還願爲主要內容,具有濃郁的宗教色彩,在每年的農曆十月初一舉行,持續三至五天每逢節日、婚喪、祭祀、聚會、待客或換工勞動,除飯菜豐盛外,還必備美酒。    

  每家每戶要做各種油炸麪粉小牛、小羊、小雞等祭品,用以祭祀祖先和天神,過年要喝咂酒,大家圍壇而坐,由最長者唱《開壇詞》,然後用約二尺多長的麥管從左至右,依次咂飲。

有意思!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第29張

  土族
  節日前十多天就開始準備,打掃房屋,縫製新衣。殺豬宰羊、烙炸年饃、釀造青稞酒等,一片繁忙景象。大年初一的早晨,雞叫第一遍的時候,也就是早上四點鐘左右,男人們就登上高山進行祭祀活動。婦女們和孩子們開始穿上節日盛裝,等天剛矇矇亮,太陽還沒有升起來時,就開始在家裏給長輩拜年。然後,走出家門到親戚朋友家去拜年,相互請客喝年茶。所謂喝年茶,也包括吃肉喝酒。

有意思!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第30張

  仫佬族:
  除夕那天,家家戶戶貼春聯,內容豐富多彩。

  初一清早雞剛剛啼叫,各家各戶的家庭主婦馬上點燃一束香火和一個火把,挑上桶快步出門,向平日取水食用的地方跑去。到了水邊,先把帶來的香插上,然後往水裏丟幾枚硬幣給水神爺爺,將“新水”挑回家中。家裏的人早就在大門口守候,水一到,每人都喝上一碗,然後才取睡覺。

  初二早上用香紙敬財神爺,在天未亮到放亮之間燃放鞭炮,然後纔出外拜年和請客吃飯、參加各種文娛活動。正月十三至十五期間,青年和部分中年人在曬穀坪大開歌堂,日唱“歡冬久”(情歌),夜唱“歡古”(古條歌)。春節期間也是唱彩調戲的時節。正月十五之夜到別人家的菜園摘幾片菜葉回來,沒有蔬菜,青草也要抓一把,稱爲“偷青”。民間認爲,會給家中帶來清潔平安。

有意思!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第31張
   

  錫伯族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晚間送竈王上天,報人間吉祥,稱爲“祭竈”。到除夕之夜,換以新竈王神像,名曰“迎竈”。正月初一到初五,在神祖像前焚香,每日早、午、晚焚香三次,焚香人要向神像行叩拜禮。初一、初三、初五早晨吃餃子。初二、初四早晚吃米飯、炒菜、白肉片、血腸等。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親戚朋友不往來串門。初二、初三、初四,家家多吃節前準備好的食物如餃子、白麪豆包、粘面豆包、粘麪餃子、粘糕等。    

  正月初六,俗稱“出行日”。農村各家男女者騎馬駕車,按占卜吉利的方向飛馳,來到有橫道的路上,全家人下車下馬,撮土燒香,鳴放鞭炮,向四方叩拜,然後返回,這叫“出行”。所有人等,在“出行”後,方可出門辦事,謀生或尋親訪友。正月初七,俗稱“人日”,這天天氣晴朗則認爲人們全年吉祥如意;天氣陰晦,則認爲全年不利,有病有災。這天吃餃子,吃年糕,下面條,意味着年高壽長。

有意思!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第32張
   

  達斡爾族:年年高
  北方的達斡爾族有拜年的習慣,春節時,人們穿上節日盛裝,逐家走訪,互相祝賀。每家都備有蒸糕,拜年者一進門,主人就用蒸糕款待。“糕”在漢語中與“高”諧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節日期間,達斡爾族還舉行歌舞、體育活動,一直持續半個月。

有意思!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第33張
   

  景頗族
  春節期間舉行“打靶”比賽。初一早晨,人們紛紛聚到賽場上,姑娘們把自己繡的荷包掛在竹竿頂端,射手射中吊荷包的細線算神槍手,姑娘們便獎給神槍手一碗香甜的米酒。姑娘們是這項活動的組織者和裁判員,哪個小夥子獲勝,姑娘就會把水酒作爲獎品送到他的嘴邊。春節期間,各家各戶都釀水酒,向長輩敬酒。

有意思!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第34張

  毛南族:春節放鳥節
  春節將到,毛南族家家戶戶都上山採集蒲葉回來。除夕這天,他們用菖蒲葉精心地編織“百鳥”、給“百鳥”的空腹灌上香糯,有的拌飯豆或加上芝麻餡,煮好後,用一根甘蔗把“百鳥”的麻繩子提耳串起來。

  百鳥祭祖。所謂百鳥,是以昌蒲葉編成形似鷓鴣、鷺等各類飛禽,然後灌入用鹽和佐料調製的香糯、飯豆、芝麻和肉丁。煮熟了掛在一根甘蔗上,再懸吊於堂屋的“天地君親師位”神臺下,點香祭祖,名叫“槽鳥”,從除夕供至元宵。

有意思!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第35張

  布朗族
  春節期間開展託球活動,活潑有趣。參加者圍成圓圈,先由一人將一隻用竹片做成的小球託上空中,然後按順序接球,並用手心將球託向空中,接不到球的人,要罰唱一首歌。

  春節那天,家家戶戶吃紅糖糯米粑粑,還要用芭蕉葉包成兩份,各插上一對蠟條,兩朵鮮花,關到家庭長家中:一份裝入家族長臥塌上方掛的“胎嘎滾”(家族神位)內,作爲祭祀家神之用;另一份獻給“高嘎滾(家族長)。各戶男家長都要脫下自己的包頭巾,向作爲整個“嘎滾”(家族)代表的家族長行拜年磕頭禮,並且用水象徵性地從頭到腳爲家族長做洗禮,祝賀長命百歲,吉祥平安。

  家族長也向人們祝福,祝畢,家族長爲“胎嘎滾”(家族神)代襪麼,代襪那神祈禱祭祀。村社以家庭爲單位,再到日落方向,舉行滴水儀式。

  居住邊緣地區的布朗族人過春節時,有的地方初一凌晨要去山泉“搶新水”,期盼全年吉祥。還有的地方,初一婦女和小孩不能出門,男子集體前往山上打獵;初二到山林先祭山神土地,後到龍潭祭祀龍王,祈求風調雨順;初三和初五,每日要祭祖先,互相拜年,有條件的村寨還舉行唱歌活動。

有意思!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第36張

  阿昌族:
  阿昌族的春節慶祝活動,從臘月到正月,是富含獨特民族傳統,具有濃郁民族風情的年俗活動。大年三十戶主擡祭祀品、疊紙錢,率領兒女祭祀寨神,先祭祀寨頭,再祭祀家堂祖宗,最後舉家共進團圓年飯。除夕晚上,主婦挑燈到菜園挖坑,點一蓬瓜,點一窩豆。傳統觀念認爲,除夕晚上搶栽的瓜豆、瓜秧和豆苗,更易豐收。除夕老人熬夜守歲,凌晨童男吟誦財門調,從大門外到堂前,逐戶開財門。

  初一女人休息,男人凌晨爭挑第一擔水,老人清晨供齋祈福。初一不能舂碓,要給農具、果樹、牛馬貼紅紙條,早飯後全體青壯年村民敲鑼打鼓去遠山砍秋杆。初二闔村舉寨樹秋架、祭秋神,當晚在秋場舞獅子,說四句,唱燈調。初二開年後,新媳婦回孃家拜年,按家族“割道”,一家家吃春客。直到正月十六,秋頭戶主邀約寨人拆下秋架,謝送完秋神,議定好來年的秋事社祭活動後,春節宣告結束。

有意思!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第37張

  米族
  普米族春節也叫“過大年”、“吾昔節”。除夕之夜,家長要祭“門神”,敬鍋莊,然後全家人圍着火塘吃團圓飯。正月初一清晨,普米族人就開始鳴放禮炮,吹起海螺,迎新年。然後擺上供品,祭祀祖先,祈求一家平安,莊稼豐收。接着家長帶着松枝、蒿葉、清酒和牛奶爬上屋頂,祭祀房頭,禱告全家平安順利。正月初一這天,還要爲年滿十三歲的男女兒童舉行“成丁禮”----男孩“穿褲子”和女孩“穿裙子”儀式,過程與納西族正月初一給孩童舉行的成年禮相似。成年禮結束後,表示他們或她們已經成熟,可以參加正式生產勞動和社交活動了。初二、初三拜親會友,同一氏族的普米人還有集體到山上聚餐的習俗。春節期間,村寨都組織賽馬、摔跤、打鞦韆等娛樂活動,爲節日增添喜慶的氣氛。

有意思!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第38張

  鄂溫克族:
  春節,鄂溫克語稱之爲“阿涅別”,是鄂溫克族傳統而隆重的節日之一。鄂溫克族提前一個月開始做各種準備工作。其中最有意義的,是從臘月二十到三十,這10天中他們每天都有傳統而特定的安排。按照鄂溫克人的傳統生活習俗,臘月三十晚上,全家人要聚在一起吃手扒羊肉,喝用酸奶、肉湯、白米煮成的肉粥。

  初一,天還沒全亮之前,年輕人和孩子們穿戴新年服裝到長者家裏拜年、磕頭,祝老人健康長壽。長輩們給孩子一些吉祥物,主要包括潔白的毛巾和自制的保護孩童的神偶;初二,青年們騎馬或乘坐雪橇到遠方的長者家拜年;初三,中年人相互拜年;初四,老年人相互拜年;初五,家族全體成員共同度過;初六,基本上開始正常的生產生活活動。初十五,每家都煮凍餃子吃,這意味着春節圓滿而快樂的結束。

有意思!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第39張

  怒族
  節前,怒族村寨各家各戶忙着殺豬、糯米粑、釀“咕嘟”酒(用玉米麪發酵製成)。年三十,家家戶戶灑掃庭院,清除髒物迎接新年。除夕晚上,吃年飯前,將玉米花、飯菜等食物放置於堂屋火墉的三我鐵架中,三角架的三隻腳上方要擺上三杯酒和三片肉,家中男女老幼舉行“那作莫”儀式,祈禱新的一年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初一至十五,村寨裏舉行各種各樣的文娛活動。打粑粑是男青年們最爲喜歡的項目。一方將粑粑和肉掛在村外的樹上,另一方則用弩弓射,粑粑或內歸射中者;雙方互相比賽,試試誰的弩藝更高。女青年們則比賽誰蕩的鞦韆最高,怒族稱爲“打鞦韆”,蕩得最高的姑娘,其勇氣也就是最大。村中大輩則喜歡集在一塊,一邊飲酒一邊唱民歌,內容多爲敘述本民族歷史及傳說中的英雄,時間長的可達幾天幾夜。夜幕低垂之時,青年男女全都聚在廣場上,點起篝火,伴着達比亞(琵琶)和口弦的樂聲,跳起歡快、粗獷的怒族舞蹈,通宵達旦。

有意思!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第40張

  京族
  京族春節家家都要做“白薯籺”,籺,粵語讀音yeat,發音接近亦,下同,用糯米粉包糖心做成的一種糕點,年初一早餐不吃葷不喝酒,只吃糖粥、糉粑和白薯籺。春節期間全村都要到哈亭以豬、雞、魚爲供品祭拜諸神,回家後要拜祖先。歲守時,必須在祖先牌位前,擺上白薯壹方能入睡。

  初一要拿上香燭到井邊燒拜,叫“買新水”,藏族婦女初一的天不亮就要從河裏揹回“吉祥水”。認爲初一的新水可以帶來福音和好運,能保一年的吉利。

有意思!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第41張
   

  基諾族:
  過年是基諾族最隆重的節日,但沒有統一的日期,各村寨在一月份擇日過節。節日前,家家戶戶都要釀酒、殺豬宰牛,準備豐盛的食品,並邀請附近村寨的親戚朋友前來歡度新年。    

  年節期間,男子身穿鑲邊無領對襟訂、棉布褂和白、藍色褲子;婦女穿繡花無領對襟小褂和鑲紅邊黑色的前開合短裙或長裙,挽髮髻盤於頭頂,戴白厚麻布後披翅帽。大家聚集廣場,除共同唱歌跳舞外,還根據不同的年齡、性別開展各種文娛體育活動。    

  兒童最喜愛的是會箭槍和陀螺;婦女盪鞦韆和玩雞毛球;小夥子擲標槍、踢球、踩高蹺。男女青年還一起翻竹槓。節日裏還有一項獨特的活動是敲大木鼓。大木鼓,基諾族人民視爲最神聖的器物。平時掛在“卓巴”(寨父)、“卓生”(寨母)家裏,嚴禁動用,只有過年節時才能敲擊。

有意思!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第42張

  裕固族:
  春節是裕固族一年中最大的節日,節前,家家戶戶拆洗衣被,忙着準備節日物品。將一些布條及油炸果子、酥油、炒麪、羊肉等食物,灑上酒,一起燒掉以示祭袓,還請喇嘛誦經祈禱,表示對先人的懷念。臘月三十日下午,選一塊乾淨的空地點燃二堆火,然後放鞭炮,驅趕牲畜從火堆中間透過,以示在新年裏人畜興旺。這天將刀、剪、掃帚收拾起來,不到初五不得動用。還要將酥油、炒麪、紅棗等做成的塔形食品擺供在佛像前。晚上在帳篷及牲畜圈內外,掛上點燃的酥油燈。除夕夜全家老小圍坐一起共吃年飯。飯後,老年人閒談,年輕人則通宵達旦娛樂歌唱,以示辭舊迎新。

  初一拂曉,開始敬天神,每戶拿一碗酥油奶茶,一捆芨芨草,繞帳篷行走,邊走邊用芨茇草蘸奶茶灑向空中,以示接神。年輕人手捧盛滿清水的小銅碗,灑向帳篷,棚圈,以示吉祥。接着放鞭炮、燒香、點佛燈,跪拜佛像。晚輩向長輩叩頭拜年,長輩則以紅棗、茶葉或年錢相贈。早飯後各家相互拜年。別人贈送的禮物大多裝在用褐子做成的口袋裏,上面用一塊摺疊成三角形的白布封蓋,以示吉祥如意,節日一直到農曆正月初五結束。除夕夜點燃的酥油燈也到初五才熄滅。

有意思!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第43張
   

  保安族
  保安族的春節同許多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相同。家家都要炸饊子、油餜、蜜圈圈和油香。其中以炸饊子和油香最爲普遍,在節日期間,都要宰牛、羊、雞等。然後加上調料煮熟,分割裝盤上桌。還喝三香茶、五香茶。

有意思!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第44張
   

  烏孜別克族:
  奴魯孜節是烏孜別克族的春節,在公曆3月22日舉行,這時還要舉行“蘇麥萊克”儀式,屆時以村爲單位,大家自帶各種生食品集中在一起,用一大鍋熬熟後共餐。在此過程中,人們聚在一起進行歌舞娛樂活動,預祝風調雨順、人畜兩旺。

有意思!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第45張

  鄂倫春族
  除夕,全家圍坐,共進晚餐。品山珍,喝美酒,吃年飯。青年人給家族及近親長者敬禮,叩頭請安。午夜,人們捧著樺樹皮盒或鐵盒繞馬廄數圈,祈祝六畜興旺。初一,著新裝互相拜年請安。青年男女聚在一起跳轉圈集體舞。有打獵舞,“紅果”舞,“黑熊搏鬥”舞等。

有意思!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第46張

  獨龍族:
  獨龍人的年節爲每年農曆十月至十二月,即“過年月”,爲期兩三天或三五天不等。年節沒有統一的固定日期,一般由各村寨自己選定日期。

  節日期間,各個大家族以刻木結繩作爲請柬。過年第一天由婦女們把自己精心編織的彩色麻布,掛在竹竿上,插在住房上方。家族有幾口人掛幾塊,只許多不許少,多象徵家族人丁興旺。入夜賓主飲酒並互贈祝詞。

  第二天舉行射獵大典和祭山神儀式。剽牛儀式最有民族特色,是年節最歡樂最隆重的活動,時間在年節的最後一天。

有意思!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第47張

  珞巴族
  珞巴年節是按照本族曆法推定,過節時間雖不一致,但都是在一年勞動之後。珞渝西部的珞巴人約於藏曆年二月過“旭獨龍節”。過年這天,由“紐布”(巫師)手執一根貼滿五彩羽毛的棍子,在村寨裏揮舞唸經,全村人圍攏在一起歡歌起舞,祈禱豐收。年節期間,各家各戶都拿出酒肉,在一起聚餐。珞渝東部的珞巴人在藏曆十二月十五日過“洞更谷乳木”節。人們把年前宰殺的豬、牛剁成一塊塊,分送給家族或母系的親友,保留着共享勞動果實的古俗。牛肉吃完了,頭蓋骨卻不扔掉,要高高地懸掛在自己家中牆上,作爲勤勞和富有的象徵,世代相傳。

  在年節前夕,家家都要舂米釀酒、殺豬宰羊,富裕人家還要宰牛。希蒙的珞巴族稱年節爲“調更谷乳術”節,屆時要把宰殺的豬、牛、羊肉連皮切成塊,分送給同族的人。

有意思!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第48張

  赫哲族
  赫哲族的赫哲語“春節”音譯爲“佛額什克斯”,即大年除夕之意。除夕,大家各自忙碌,做年飯,剪窗花,糊燈籠。在除夕夜,還要進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動。赫哲族的春節是一年中最快樂的節目。在大年初一五更時,包“五更餃子”,供祭“別布瑪發”(三世祖先)與“五碼子”(諸神畫像)以祈神佑。

  大年初一,人們穿上在帽耳、衣領、袖口、褲腿、圍裙、鞋面上繡着美麗的花紋、幾何圖案和花鳥等花邊的獸皮等服裝,晚輩在叩祝長輩安康後,到親朋好友家拜年。在年節裏,一些人家做“吐夥宴”麪餅、稠李子餅和稠粥分送與鄰居們。對待貴客,則用殺活魚,或把魚條烤熟,用這種“塔拉哈”招待。

有意思!你不知道的中國各民族春節習俗 第49張

  撒尼族:食湯圓
  除夕,撒尼語叫“思搓期”。除夕之夜供祖,吃年飯,是很肅穆的。午後,家家門前插上綠樹枝,枝上掛一頂草帽。這是無言的告示:請勿入內!不許談話!就連家中的人也是不可以高聲言談的。撒尼語中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湯圓”和“過新年”是同一個詞,叫“闊期瑪”。因爲過新年必食湯圓。

  從正月初一起的半個月內,人們縱情歡樂。初一晚上舉行篝火晚會,民歌對唱、三絃胡獨奏,古樸抒情。嘭嘭咚咚的大三絃高亢激昂,人們伴隨音樂載歌載舞。初二祭山神,初四送火星爲的是驅逐災害,顯示人的力量。每年春節初二日午後,農民要把牛牽出來,繞着寨心走幾圈,在它的額上戴紅布扎的花朵,表示對它一年貢獻的敬意。還餵它米飯和肥豬肉,表示對自己親密夥伴的慰勞。撒尼人從除夕至初五,都有祭祀祖先的活動。從他們對祖先的敬仰和懷念,可以發現這個民族的凝聚力和傳統道德中美好的。

標籤: 習俗 民族 春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almanac/chuantongjie/qnrg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