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傳統文化 >戲劇文化 >

京東大鼓的由來 簡單又不易的藝術

京東大鼓的由來 簡單又不易的藝術

天津作爲一個改革開放先行區是我國先進的製造研發基地是中藥研發中心和海洋儀器檢測評價中心,是中國古代唯一有確切建城時間記錄的城市,歷史悠久的天津市有着別樣呀文化藝術特色,那麼今天小編要爲大家帶來的就是天津的大鼓書裏的東京大鼓,希望大家喜歡。

簡單又不易的藝術:京東大鼓的由來

京東大鼓是發源於天津市寶坻區的一種漢族說唱藝術。主要樂器,除了演唱者左手挾銅板,右手擊鼓外,伴奏樂器主要是三絃。由於伴奏及曲調簡單,演出

全憑演員的演唱功夫和擊鼓技巧。因此易學也易記,故使京東大鼓在津演唱十分普及。特別是七八十年代,天津的羣衆文化相當普及,京東大鼓時常作爲一種文藝匯演的表演項目。尤其是印刷工人董湘昆的演唱,聲情並茂,質樸無華,並常常自編自演一些曲目,深受天津廣大羣衆的歡迎。

據說寶坻老一代人記憶京東大鼓創始人爲天津寶坻大白莊鎮範家莊村名姓宋之人,範家莊村宋廷申父親,傳給弟子鄧殿奎唱火。京東大鼓[2]起源於京東三河、寶坻、香河一帶的農村。據藝人祖譜及口碑資料,早在清乾隆中葉。河北省南皮縣賈九堡村木板大鼓名家李文通(一說山東人,名尚志,綽號弦子李)從家鄉逃荒來京東行藝。

他吸收了京東廣爲流行的漢族民歌小調“靠山調”,豐富了木板大鼓的唱腔,增加了京東鄉音,很受當地羣衆歡迎,因他的演唱講求韻味,人稱這種京東風味的木板大鼓爲“小口”木板大鼓,李在行藝中收徒張百奎(河間人)、曹佔奎(大城人)、李振奎(義子)、崔登奎和鄧殿奎,世稱“清門五奎”,其中以鄧殿奎(一說鄧連奎)最爲有名。

鄧殿奎,原名不詳,殿奎系拜師學藝後之藝名,香河縣劉宋鎮人,後遷居馬廠,生卒年不詳,世傳1754年在世。相傳他有“三鋼”,即鋼性子、鋼嗓子和鋼板。他喜歡唱民歌,尤愛唱《放風箏》。鄧繼承乃師的創造精神,改革木板大鼓“小口”派唱法,將一板一眼的單一板式改爲“慢板”、“平板”、“垛板”等多種演唱板式,並吸收了京劇西皮“快板”唱腔,用在《華容道》、《古城會》等段子的結尾處演唱。

簡單又不易的藝術:京東大鼓的由來 第2張

名之爲“二簧柳兒”(京劇在河北稱二簧)。他演唱“二簧柳兒”時,仍用木板擊節,而在演唱其它板式唱腔時,則用鋼(鐵)板替代木板擊節,這些改革得到師父讚賞及聽衆首肯,新腔很快流行開來。這種新腔在北京演唱時,因是京東鄉音,故被京城人稱做京東怯大鼓。

京東大鼓在20世紀30年代初期形成於天津。它是劉文斌等藝人在以寶坻區縣方音演唱平谷調的基礎上,吸收河北民歌《妓女告狀》及落腔調的旋律而形成的。它曾名樂亭大鼓。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京東大鼓得到空前發展,許多新演員成長起來。寶坻縣的高函,三河縣的陳懷德、王芳、康福元,薊縣的魏寶華,承德的胡德江、葉連春,香河的趙學勤,雄縣的王豔秋(女),安次的王臨風,張家口的劉富增等是這一時期的知名藝人。衆多藝人積極參加舊書目的改革及新曲目的創作和演出。

承德的鐘響鳴在熱河人民廣播電臺連續演播中、長篇新書目《楊靖宇殉國》、《洋鐵桶的故事》和《新兒女英雄傳》等。參加1958年河北省首屆曲藝會演的樂亭調大鼓演員有安大有、石子玉、劉富增、康福元、魏寶華等。劉富增和康福元還獲得演員三等獎。魏西庚參加大會並作了示範演出,獲老藝人榮譽獎。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老藝人劉文斌在電臺演播過中篇新書《白毛女》。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他的傳人、天津市業餘演員董湘昆以普通話革新演唱,並在三絃伴奏的基礎上,加上了揚琴伴奏,影響很大,河北省的許多文藝宣傳隊及其青年演員竟相仿效,遂使這種以普通話演唱的新的京東大鼓空前普及。

結束語】東京大鼓作爲我國的一種漢族說唱藝術2006年5月20日,該曲藝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中國文化的瑰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culture/xiju/k2mj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