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傳統文化 >民族文化 >

馬頭琴 蒙古族的音樂文化代表

馬頭琴 蒙古族的音樂文化代表

馬頭琴近些年漸漸地被很多歌手融入到自己的音樂當中,馬頭琴不但是在一些正式和隆重的場合可以演奏,也可以出現在民間的一些婚宴上或者活動當中。或許很多人不知道馬頭琴是蒙古族的特色音樂代表。
  那麼,接下來,就讓小編帶領大家一起從蒙古族文化的角度一同來領略馬頭琴的風采吧!

蒙古族的音樂文化代表:馬頭琴

蒙古族馬頭琴歷史悠久,在蒙古族形成時期,馬頭琴就已存在。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馬頭琴形成了帶有鮮明地域色彩的不同流派,這些流派又與蒙古族內部和外部的聚散離合以及歷史變遷密切相關。可以說,馬頭琴伴隨着蒙古族從草原和歷史的遠處一路走來,其中承載了豐富的歷史文化資訊。

馬頭琴爲擦弦類弦鳴樂器。因琴桿上端雕有馬頭爲飾而得名。它由共鳴箱、琴桿、琴頭、絃軸、馬子、琴絃和拉弓等部分組成。共鳴箱多爲梯形,也有方形、長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的。箱框板用硬質木板製作,兩面蒙以馬皮或牛皮、羊皮,也有正面蒙皮、背面蒙以薄板的。琴桿用色木、梨木或紅木等製作,上部左右各有一個絃軸,頂端爲琴頭。拉弓多用藤條或木杆與馬尾作成,兩條琴絃分別用40根(裏弦)和60根(外弦)左右馬尾合成,兩端用絲絃結住,繫於琴上。

馬頭琴的演奏方法與其它拉絃樂器不同,它的弓不是夾在琴的裏外弦之間,而是在兩弦外面擦弦拉奏的。多用作獨奏或自拉自唱。其發音柔和、渾厚而低沉,音色悠揚、醇美,富有草原風味,因而有人形容說:“對於草原的描述,一首馬頭琴的旋律,遠比畫家的色彩和詩人的語言更加傳神”。

馬頭琴演奏的優秀曲目
  馬頭琴的優秀曲目很多,傳統的琴曲風格多樣,富於草原特色,曲調委婉,多是描繪自然風光或對馬的歌唱。如《硃色烈》、《涼爽的杭蓋》、《四季》、《牧馬人之歌》、《青松》、《朝霞》、《敘事曲》、《蒙古小調》、《鄂爾多斯的春天》、《清涼的泉水》、《走馬》和《馬的步伐》、《乾杯》、《蒙古小調》、《草原連着北京》、《讚歌》、《森吉德瑪》、《藍色搖籃曲》、《奔駝》、《初升的太陽》、《迴旋曲》、《萬馬奔騰》、《歡樂的草原》、《牧馬人》、《蘇和的小白馬》、《敖特爾青年》、《命運》、《鄂爾多斯高原》 等。

馬頭琴在蒙古族文化中極受尊崇,已成爲蒙古族民族文化極爲重要的表現形式。近幾十年來,蒙古民間樂器製作技師、演奏家們對傳統馬頭琴進行了改革,擴大了共鳴箱,改用蟒皮蒙面,增加了拉弓的彈性,用尼龍弦代替了馬尾弦,使音量顯着增大並將定弦提高了4度,既保持了馬頭琴原有的柔和、渾厚的音色,又增加了清晰、明亮的特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culture/minzu/nqj5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