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傳統文化 >民族文化 >

中國十大宦官 大開眼界

中國十大宦官 大開眼界

“人走向成功的過程也許不一樣,做事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見和目標。不爭就是慈悲,不辯就是智慧,不聞就是清淨,不看就是自在,不貪就是佈施,斷惡就是行善,改過就是懺悔,原諒就是解脫,知足就是放下,利人就是利己。”那麼,接下來跟隨小編一起來民族文化瞭解中國十大宦官都有誰?

大開眼界,中國十大宦官

官宦官宰相第一人——趙高
  【人物簡介】
  趙高(?-前207),中國秦朝二世皇帝時丞相,着名宦官(一說並非宦官)。歷仕秦始皇、秦二世和秦王子嬰三代君主,沙丘之變和望夷宮之變的主謀,指鹿爲馬事件的策劃者。

趙高本爲秦國宗室遠親(一說趙國宗室遠親),入秦宮爲宦官(一說趙高爲“宦官”乃後世曲解),任中車府令,兼行符璽令事,“管事二十餘年”。秦始皇死後,趙高發動沙丘政變,他與丞相李斯合謀僞造詔書,逼秦始皇長子扶蘇自殺,另立始皇幼子胡亥爲帝,是爲秦二世,並自任郎中令。他在任職期間獨攬大權,結黨營私,徵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公元前208年又設計害死李斯,繼之爲秦朝丞相。第三年他迫秦二世自殺,另立子嬰(秦始皇大兒子扶蘇的兒子)爲帝。不久被子嬰設計殺掉,誅夷三族。

趙高從一名宦官起家,依仗着秦二世胡亥對他的寵信,把秦朝的推向了頂峯,從而加速了它的滅亡。故陸賈嘆曰:“秦任刑法不變,卒滅趙氏(指秦朝滅亡)”而《戰國策》的編者劉向更是直言不諱:“秦信同姓(即宗室,這裏指趙高)以王,至其衰也,非易同姓也,而身死國亡。故王者之治天下在於行法,不在於信同姓。”

另外,趙高還是秦漢時期的書法大家,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序》雲:“趙高作《愛歷篇》,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北魏·王情《古今文字志目》中卷列秦、漢、吳三朝書法家五十九人,中有趙高。南朝宋·羊欣《採古來能書人名》謂趙高“善大篆”。唐·張懷罐《書斷》捲上《大篆》日:“趙高善篆。教始皇少子胡亥書。”着有《爰歷篇》六章。

大開眼界,中國十大宦官 第2張

造紙改造留千古——蔡倫
  【人物簡介】
  蔡倫(公元61~121年)字敬仲,漢族,東漢桂陽郡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造紙術的改造者(非發明者)。永平末年(75)入宮爲宦官。歷任小黃門、中常侍兼尚方令、長樂太僕等職。元初元年(114),安帝封其爲龍亭侯(封地在今陝西省洋縣龍亭鋪鎮),食邑三百戶。蔡倫爲人敦厚謹慎,關心國家利益,曾“數犯嚴顏”,匡弼時政。勤奮好學,辦事專心盡力。蔡倫一生在內廷爲官,先後侍奉4個幼帝,投靠兩個皇后,節節上升,身居列侯,位尊九卿,卻以慘死告終。但他在兼管尚方時,推動了手工業工藝的發展,被稱爲東漢時期的科學家。因而留名後世,得到史學家的首肯。

作爲一名古代宦官,他曾在昂貴的絲綢和竹板上書寫過,但是,他改造了造紙術,用樹皮、魚網和竹子壓制成紙。元興元年(105),他將造紙過程、方法寫成奏章,連同造出來的植物纖維紙,呈報漢和帝,和帝大加讚賞,蔡倫造紙術很快傳開。人們把這種紙稱爲“蔡侯紙”,全國“莫不從用焉”。蔡倫這一改進,成爲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的發明徹底改寫了後世中國乃至世界的歷史,也使蔡倫屹立於古今中外的傑出人物之列。2007年,美國《時代》週刊評選和公佈人類“有史以來最佳發明家”,蔡倫榜上有名。 <

大開眼界,中國十大宦官 第3張

斂財弄權亂漢宮——張讓
  【人物簡介】
  張讓(?-公元189年),東漢宦官,十常侍之一,潁川(今河南禹縣)人。漢桓帝、漢靈帝時,歷爲小黃門、中常侍、列侯等職。在職時以搜刮暴斂、驕縱貪婪見稱,靈帝極爲寵信,常謂“張常侍是我父”。中平六年,何進謀誅宦官,事情泄露後,何進被張讓和趙忠等殺死。不久袁紹捕殺宦官,張讓投河自盡。

【生平事蹟】
  監視恆帝
  張讓七歲進宮,十三歲時漢桓帝即位,兩人年紀相約,加上桓帝並非宮中長大,生性放蕩,兩人因此有斷袖之交,後來被樑太后發現,樑太后及樑冀則利用張讓監視桓帝。159年,桓帝與宦官合謀誅殺外戚樑冀,張讓發覺並打算報告樑太后,後來卻被其他宦官勸服,出賣樑太后,因此被封爲都鄉侯。桓帝奪回權力後,封鄧猛女爲皇后,鄧皇后不滿張讓與桓帝的關係,貶張讓爲關中侯,至桓帝死時纔回宮。張讓開始是在宮中供職辦事。

宦官集團(十常侍之首)
  漢靈帝時,張讓、趙忠一齊升任中常侍,被封爲列侯,與郭勝、孫璋等人一齊被稱爲十常侍。宦官集團十常侍以張讓爲首,他們獨霸朝綱,權傾天下,而他們的親戚族人也仗勢欺壓百姓,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他慫恿昏君漢靈帝設立“四園賣官所”,公開賣官斂財。又在漢宮西苑設“裸遊館”,專供靈帝淫樂,哄得靈帝喜笑言開。

“僭越”朝制
  張讓等宦官還“僭越”朝制,把自家莊園建得比皇宮還高,並以“天子不可登高,登高必遭大禍”來矇騙靈帝,使得靈帝不敢登高遠望,由此也就避免了莊園被靈帝發現。這個昏君竟然確信,還口口聲聲稱張讓爲父,真是昏君奸臣,一路貨色。

捐財免罪
  靈帝在位期間,太后所居住的南宮發生火災,張讓等人又勸說靈帝增收田畝稅十錢,以修宮室。並乘機搜刮各地材貨,敲詐勒索,從中漁利。黃巾起義爆發後,郎中中山人張鈞上書建議斬十常侍,佈告天下,就可平息民怨。靈帝將奏章宣示張讓等人。張讓等人非常害怕,他們獻出一些家財充當軍費,並乞求靈帝的饒恕,靈帝最後也沒有怪罪他們。

劫持獻帝及自盡
  中平六年,漢靈帝去世。張讓率領十常侍,顛倒黑白排除異已,捏造罪名殺朝臣,引起以何進爲首的外戚集團不滿。中軍校尉袁紹勸大將軍何進下令誅殺宦官,以取悅天下。由於計劃泄露,張讓、趙忠等人趁何進進宮之機,便共同將他殺死。

而袁紹率兵殺死趙忠,逮捕宦官,無論老少,一律處死。張讓等數十人劫持漢獻帝爲人質,逃到黃河邊。追兵迅速趕來,張讓等人傷心哭泣,向獻帝訣別說:“臣等被消滅後,天下也就亂了。請陛下自愛!”然後跳到黃河裏自盡了。

【後世評價】
  以張讓爲首的宦官集團,他們慫恿昏君靈帝劉宏設立“四園賣官所”,公開賣官斂財。又在漢宮西苑設“裸遊館”,專供靈帝淫樂,哄得靈帝喜笑言開。在東漢王朝衰落的過程中,張讓等宦官無疑起了一個催化的作用。

大開眼界,中國十大宦官 第4張

中興唐朝之賢宦——高力士
  【人物簡介】
  高力士(684—762年),本名馮元一,是中國唐代的着名宦官之一。祖籍潘州(今高州),曾祖馮盎、祖父馮智玳、父爲馮君衡,曾任潘州刺史。他幼年時入宮,由高延福收爲養子,遂改名高力士,受到當時女皇帝武則天的賞識。在唐玄宗管治期間,其地位達到頂點,由於曾助唐玄宗平定韋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亂,故深得玄宗寵信,終於累官至驃騎大將軍、進開府儀同三司。他是歷史上爲數不多的賢宦之一,忠心耿耿,與唐玄宗不離不棄,被譽爲“千古賢宦第一人”。

【生平事蹟】
  初蒙賞識
  10歲時,其家因株連罪被抄,被閹。武則天聖歷初(698年),嶺南招討使李千里進二閹兒,一爲力士,一爲金剛,力士初爲則天賞識,後因小過逐出宮,中人高延福收爲養子,一年多後,則天又召力士入宮。

謀劃政變
  景龍中(708年),臨淄王李隆基引爲知己,景龍四年李隆基發動宮廷政變,殺韋皇后、安樂公主和武氏黨羽,唐睿宗復位,立隆基爲皇太子,力士參與謀劃有功,擢升朝散大夫、內給事。先天元年(712年),力士協助玄宗又發動一次宮廷政變平亂,遷銀青光祿大夫,行內侍正員。開元初(714年)加封右監門衛將軍,知內侍省事。

參與政策
  玄宗寵信宦官,尤以力士爲心腹。而考古發掘證實高力士身高一米七五左右,頗有度量、文武雙全、時行善事,侍奉玄宗,深受信任,掌握大權,並不是憑着一味的逢迎和巴結。高力士雖爲閹人,卻有非凡的政治眼光和決斷性格,“善於騎射,一發而中,三軍心服”,確實頗有大將之風。自此,力士權傾朝野,據《唐故開府儀同三司兼內侍監贈揚州大都督陪葬泰陵高公神道碑並序》記敘:由於唐玄宗“恩遇特崇,功卿宰臣,因以決事”,但高力士則“中立而不倚,得君而不驕,順而不諛,諫而不犯。(進)王言而有度,持國柄而無權。近無閒言,遠無橫議。君子曰:此所謂事君之美也。”這一段話對高力士的評價雖有過譽之詞,但也清楚地說明玄宗對高力士非常器重,朝廷內外的公卿大臣很尊重他的意見,力士因之常常參與國家大事的決策並能直接向皇帝提議。

高力士一生曾多次平息皇室內出現的糾紛。開元末年,高力士甚至可以先審閱大臣們送來的奏章,小事由其處理,大事才交呈玄宗裁決,玄宗甚謂“力士當上,我寢則穩”。當時朝上,連李林甫和楊國忠都爭相巴結高力士,而諸王公主更稱高力士爲阿翁,甚至連太子都喊他一聲二兄,駙馬們都稱他阿爺。此爲唐代宦官干政之始,但高力士並不如他的徒子徒孫那般專權,僅及擅權。

天寶初(742年),加封力士爲冠軍大將軍、右監門衛大將軍、進封渤海郡公。七年,加封力士驃騎大將軍,其家產富有非王侯能比。

安史之亂
  天寶十四年(755年),安祿山、史思明發動安史之亂陷兩京,高力士隨玄宗幸蜀,在馬嵬驛時,六軍不發,士兵在格殺楊國忠後,又將矛頭指向楊貴妃,陳玄禮等請求賜死楊貴妃。玄宗最初不肯,高力士說服玄宗,將楊貴妃領至佛堂自縊(一說設計幫助貴妃逃亡海外),至成都後,力士因有功受封齊國公。

護主心切
  天寶十五年(756年)肅宗稱帝,改爲至德元年。後力士隨玄宗還京,加開府儀同三司,封賞五百戶。上元元年(760年),唐玄宗退爲太上皇后,繼位的唐肅宗與玄宗不睦,高力士護主心切,爲當權的宦官李輔國所惡,因此被彈劾流放至巫州(今湖南黔陽西南)。按律高力士本該斬首,但顧及高力士對玄宗的忠心,於是將他流放。

君臣不離不棄
  寶應元年(762年)玄宗在鬱悶中駕崩,始終渴望回京侍奉太上皇的高力士雖被赦還朗州(今湖南常德),聞知先帝已駕崩後,悲痛地絕食7日而死,年79歲,繼唐肅宗位的唐代宗贈高力士揚州大都督的官位,遵先皇遺詔陪葬唐玄宗之泰陵(今陝西蒲城縣境)。目前高力士墓位於陝西省蒲城縣保南鄉山西村,它是唐玄宗泰陵惟一的陪葬墓。

【後世評價】
  古今中國宦官中,高力士算一位忠誠而又有謀略的政治家。在幫助唐玄宗李隆基登基時,打敗太平公主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後來,高力士不像趙高一類,一心想着謀權篡位,而是忠心耿耿報效李隆基。他有歷史侷限性,但他也爲唐王朝的中興寫下了濃重的一筆。對比唐王朝爾虞我詐、親情泯滅的殘酷鬥爭,他對唐玄宗致死不渝的忠誠,無疑是閃爍着人性光輝的一個亮點。

大開眼界,中國十大宦官 第5張

厚黑心術之聖手——李輔國
  【人物簡介】
  李輔國(704―762年),唐肅宗時當權宦官。本名靜忠,曾賜名護國,後改輔國,相貌奇醜無比。李輔國四十歲之前無所作爲。安史之亂期間,勸說太子李亨繼承帝位。唐肅宗即位後,被加封爲元帥府行軍司馬,開始掌握兵權,並改名爲輔國。之後又因擁立代宗即位,被冊封爲司空兼中書令。大權在握後李輔國更加爲所欲爲,最後被人刺殺身亡。

【生平事蹟】
  擁戴唐肅宗
  李輔國在唐玄宗年間入宮做了宦官。後因盡心侍奉太子李亨而成爲太子的心腹。

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叛軍所到之處,望風披靡,直逼京都長安,唐玄宗倉皇出逃。太子李亨則奉命在後方安撫百姓,安土重遷的百姓們希望太子留下抗擊叛軍。李輔國也以國家大義勸說太子留下抗敵,太子遂與玄宗兵分兩路,北上靈武。李輔國又勸太子迅速稱帝,以安民心。

公元756年,太子李亨在靈武即位,是爲唐肅宗,遙尊唐玄宗爲太上皇。肅宗爲人性格懦弱,此刻見李輔國忠心擁戴,便視其爲左右臂,賜名“護國”,後又改名“輔國”,把軍政大事都委託於他。

逼壓唐玄宗
  公元757年,唐玄宗回到了長安。起初過着無所事事,但尚算自由的生活。肅宗與李輔國都怕玄宗復位,因此在肅宗的默許下,李輔國對玄宗步步緊逼。初則把玄宗喜歡的三百匹馬收回大半,僅留下十匹;繼則強令玄宗遷到皇宮內宮,只留下幾個老弱病殘之人伺候玄宗;然後又把對玄宗一直忠心耿耿不離不棄的心腹宦官高力士流放,強令玄宗的親信官員陳玄禮致仕。唐肅宗曾數次想看望重病中的玄宗也因李輔國的阻撓而未成行。

打擊異己
  李輔國大權在握,天下大事幾乎全決定於李輔國,朝臣所奏之事往往先經他手然後才告知肅宗。爲了更準確地瞭解朝中大臣的動向,李輔國還專門派幾十人負責監督官員的一舉一動。對於不順從的官員加以嚴厲打擊。李輔國根據自己的好惡處治全國的訟案,並以皇意相標榜。地方上的節度使也是李輔國一手委派。

李輔國權傾朝野,宰相及朝中大臣想見皇帝都須經過李輔國的安排,皇帝的詔書也需要李輔國的署名才能施行,羣臣不敢提出不同意見。宗室貴人對李輔國也以“五郎”尊之,當時的宰相李揆更稱李輔國爲“五父”。

對於李輔國的不法行爲,宗室李峴多次舉報給唐肅宗,然而在李輔國的操縱下,唐肅宗卻把李峴貶出了京城。一手遮天的李輔國企圖做唐朝的第一位宦官宰相。此舉遭到了宰相蕭華的激烈反對。李輔國懷恨在心,多次在皇帝面前誣陷蕭華,並威逼皇帝用自己的親信元載取代了蕭華的相位,最終將蕭華逐出京城。

擁立唐代宗

李輔國之所以爲所欲爲,還得益於與肅宗皇后張氏的勾結。張皇后與李輔國內外相應,控制政權。他們對不利於自己的人,無論是高官還是顯貴都是除之而後快。

肅宗的第三子建寧王李倓聰明過人,盡心輔佐太子廣平王李豫,深得皇帝的歡心。然而由於張皇后與李輔國的中傷,以致最後皇帝下詔賜死了建寧王。李輔國與張皇后的狼狽爲奸是爲了各自的利益。可是在肅宗病重期間,李輔國與張皇后在決定由誰繼承大寶的問題上發生了尖銳的衝突。李輔國支援太子李豫登基,而張皇后支援越王李系。

張皇后爲了便於自己將來繼續插手政局,密謀準備殺掉太子,策劃越王繼位。此舉被李輔國的同黨發現,李輔國等首先把太子保護起來,然後衝進皇宮,抓獲了越王及其支援者百餘人。張皇后逃入重病中的肅宗寢宮,被李輔國抓住。肅宗因受到驚嚇而在當天駕崩了。李輔國趁此混亂時機,將張皇后、越王及參與者一併斬首。太子李豫在李輔國的擁戴下即位,是爲唐代宗。

被刺身亡
  唐代宗繼位後,因念其擁立之功,冊封李輔國爲司空兼中書令,李輔國終於實現了他的宰相夢。李輔國氣焰更加囂張,他曾對代宗皇帝說“大家但內裏坐,外事聽老奴處置。”實際上讓代宗把軍國大事都託付於他。這一舉動自然引起了代宗的不滿,但由於李輔國掌握軍權,代宗只得忍氣吞聲。

就在這一年,程元振掌握了部分禁軍,準備除掉李輔國,唐代宗也陸續罷免了李輔國的職務,最終把他逐出了朝廷。不久,李輔國就被人刺殺身亡。

【後世評價】

大凡亂國梟雄,都有一套超乎常人的厚黑心術,李輔國是此中聖手。阿諛逢迎、溜鬚拍馬,他不學就會。翻雲覆雨、落井下石,他無所不能。謀害同類、殘殺異已,他從不手軟。從親王、宰相到皇后、皇帝,有用時可成爲手中權杖,無用了則手起刀落,痛殺乾淨。李輔國一生忙碌,謀權固位,巧取豪奪,擁城國之富,最後落了個身首異處,屍棄荒野。李輔國死後,唐朝亦然動盪在宦官專權的局面中,還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後人對所有宦官的偏見。

大開眼界,中國十大宦官 第6張

開中國歷史之最——童貫
  【人物簡介】
  童貫(1054—1126年),字道夫(一作道輔),汴京(開封)人;北宋權宦,“六賊”之一。性巧媚,初任供奉官,在杭州爲徽宗蒐括書畫奇巧,助蔡京爲相,京薦其爲西北監軍,領樞密院事,掌兵權二十年,權傾內外;時稱蔡京爲“公相”,稱他爲“媼相”;宣和四年,攻遼失敗,乞金兵代取燕京,以百萬貫贖燕京等空城而回,侈言恢復之功;七年,金兵南下,他由太原逃至開封,隨徽宗南逃;欽宗即位,被處死;《宋史》列爲“奸臣”;他的一生中,開創了幾項中國歷史之“最”。

【生平事蹟】
  中國歷史之最
  童貫的經歷,充滿了傳奇般的悲喜劇色彩。他的一生中,開創了幾項中國歷史之“最”,肯定已經成爲中華民族歷史上迄今無人能夠打破的記錄,並且可能會永遠保持下去。這幾項記錄是:

中國歷史上握兵時間最長的宦官;

中國歷史上掌控軍權最大的宦官;

中國歷史上獲得爵位最高的宦官;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代表國家出使外國的宦官;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被冊封爲王的宦官。

初蒙賞識
  童貫,初爲宋神宗時大宦官李憲的部屬,任內侍殿頭,曾出爲登州(今山東蓬萊市)巡檢。

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宋徽宗即位後,設明金局於杭州,由時任內供奉官的童貫主持,收集古人字畫。

當時被貶居在杭州的蔡京竭力巴結童貫。透過童貫,蔡京的書法作品不斷流入宮中,得到宋徽宗的賞識,蔡京在童貫的薦引下重新被起用。之後童貫又在蔡京推薦下出任西北監軍。

太監寄資轉兩使的先例
  童貫進宮後,以其辦事才能和宰相蔡京的推薦,頗得徽宗重用。徽宗曾令童貫監軍西擊夏國,合軍十萬取青唐。軍至湟川,因宮中起火,徽宗下旨童貫回師。童貫因見戰機成熟,斷然決定不奉詔,繼續西進,果獲大勝,連復四州。童貫此舉深得徽宗賞識,破例被任命爲景福殿使、襄州觀察使。開了太監寄資轉兩使的先例。不久,因功遷武康軍節度使,又因收復積石軍、洮州,再加檢校司空。

掌控軍權
  封疆掛帥執掌大宋兵權近二十年,東征西討鎮邊平叛,儼然一國之兵馬大元帥。

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童貫邀馬植(後改名李良嗣、趙良嗣)歸宋,策劃聯金滅遼。政和二年末,童貫的階官升爲最高的武階官太尉。領樞密院。從此,童貫位列三公,手握重兵轉戰於西北邊陲,與外族夏、遼、金周旋十多年。

政和五年二月,童貫爲謀削弱西夏而計劃在宋夏邊境的橫山地區築城,遂領六路邊事。次年初,以太尉任陝西、河東、河北路宣撫使,積極開邊。之後又升爲開府儀同三司爲“使相”、籤書樞密院河西和河北兩房事,又升爲籤書樞密院事。

鎮壓起義
  宣和二年十月,兩浙路爆發方臘起義。十二月,以童貫爲江淮荊浙宣撫使,率領準備攻遼的15萬官軍南下鎮壓方臘起義軍。童貫知道東南地區爲害最大的是“花石綱”,於是命幕屬董耘撰寫並以詔書名義宣佈罷除花石綱以收拾民心。作戰450餘日,殺起義軍7萬多人。次年八月,童貫在鎮壓方臘起義後,升加太師銜、徒封楚國公。十月,童貫恢復爲領陝西、河北、河東宣撫使,經營北方,並作攻遼的準備。

開創歷史之最
  他與蔡京聯手,排擠朝臣。公(即蔡京)媼(即童貫)二相,朝內朝外,互相勾結,獨霸北宋軍政大權,朝野百官,盡出其門,童太監成了“童大王”。童貫獨領兵權二十年,北宋在與遼、金的戰爭中屢戰屢敗,國力日虛,他卻兵權永固,足見他保權固位手段之高。位列三公拜爲太師,並領樞密事成爲大宋的最高軍事執政,已是位極人臣。並且是史上唯一一個封了王爵的宦官!

宣和四年四月,金軍攻佔遼西京大同府後,遼天祚帝逃入沙漠,遼朝已基本滅亡。六月,燕京遼天錫帝耶律淳病死,其妻蕭德妃以皇太后稱制,人心不穩。宋宰相王黼認爲是攻打燕京的最好時機。童貫領到攻打燕京的詔令後慌忙派使臣前往金太祖處,請求發兵一同攻取燕京。十二月初,金太祖進兵燕京,燕京降金。

宣和五年四月,金向宋正式交割燕京地區後,宋改爲燕山府路。五月,童貫因功除去節度使銜而“爲真太師,加封徐、豫國公”。

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童貫再升爲領樞密院事,成爲最高軍事長官,封涇國公,“時人稱蔡京爲公相,因稱(童)貫爲媼相”,六月,童貫被封爲廣陽郡王。統率大軍重鎮邊疆,駐紮太原。

身死之因
  同一年,金已滅遼,大舉興兵南侵。童貫見大勢已去,由太原遁歸汴梁。宋欽宗親征,童貫拒絕留守東京,隨宋徽宗南逃,爲了趕行進速度,竟用親兵射殺徽宗的衛士。於是,大學士陳東等上書劾蔡京、童貫等六人爲誤國六賊。童貫的主要罪名是“結怨遼金,創開邊隙”。其實遼金之怨非童貫所結,邊隙亦非童貫所創。童貫握兵20年,在與夏、遼,金戰鬥中,有勝有負,但還算盡力,並無投敵誤國。北宋之亡,根本在於朝廷腐敗,經濟崩毀。童貫爲衆矢之的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出身宦官,朝廷裏的官員多看不起他,加上童貫驕恣,上下結怨。徽宗禪位,欽宗登基,童貫失恃,靖康元年(1126年),宋欽宗爲了收買人心,將童貫貶謫,其被一連三貶。7月貶吉陽軍(今之海南崖縣),又詔數童貫十大罪,命監察御史張澄追而斬之。童貫之死,萬民稱快,所以當時北宋歌謠曰:“打了桶(童貫),潑了菜(蔡京),便是人間好世界。”

【後世評價】
  童貫,執掌兵權二十餘年,常年鎮戍西疆防禦西夏、而力保關陝不失,而且多次深入西夏境內壓着西夏打,而北宋被金兵圍困都城之時,這支童貫曾經率領的宋軍精銳西軍還在西夏境內控制原來西夏的大量土地。此外,童貫先後鎮壓了江南方臘等多方叛亂……,他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後來抗金的失敗和所謂賣國,則有着許多複雜的因素,並不能完全推到童貫身上。把他列爲“六賊”之一,更是一種政治鬥爭的需要,責任也不僅僅在於他們,那些所謂的正義之士一心想置他們於死地,不得不反抗爾。這一點,從司馬光和王安石的鬥爭中可窺一斑。因他是宦官,做史者本來就有自然的偏見,再加以語言的渲染,可抹殺其本來可能有的才幹。

大開眼界,中國十大宦官 第7張

七下西洋揚國威——鄭和
  【人物簡介】
  鄭和(1371-1433年),原名馬三保。雲南省昆陽州人(晉寧縣)。出身雲南咸陽世家,明朝偉大的航海家。1381年(洪武十三年)冬,明軍進攻雲南。11歲的馬三保被擄入明營,受宮成爲太監,後進入朱棣的燕王府。在靖難之變中,在河北鄭州(河北任丘北)爲朱棣立下戰功。1404年(永樂二年)明成祖朱棣認爲馬姓不能登三寶殿,因此在南京御書“鄭”字賜馬三保鄭姓,改名爲和,任爲內官監太監,官至四品,地位僅次於司禮監。1405-1433年,鄭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類歷史上偉大的壯舉。1431年(宣德六年)欽封鄭和爲三寶太監。

鄭和下西洋在海洋事業上還有許多貢獻。鄭和的功績是輝煌的,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他從30多歲開始,前後28年獻身海洋,最後一次下西洋時,已經60歲了,爲了中外文化交往和航海事業,他毅然率領船隊出使,這次他再沒有回來,病逝在印度的古裏,享年62歲,永遠的長眠在他開闢的和平的道路上。

【生平事蹟】
  早期經歷
  鄭和是元朝雲南王麾下的貴族,時稱“色目人”,世代信奉伊斯蘭教。鄭和原本姓馬,名“和”,生在一個富有冒險精神的家庭裏,祖父和父親都曾經跋涉千里,朝覲麥加,因而被當地百姓尊稱爲“哈只”,即“巡禮人”或朝聖者之意。鄭和母親姓溫,非常賢良。有一個哥哥,兩個姐姐,哥哥叫馬文銘。鄭家在當地很受人們的尊敬。

1381年朱元璋爲了消滅盤踞雲南的元朝殘餘勢力,派手下大將傅友德、藍玉等率30萬大軍,發起統一雲南的戰爭。在戰亂中,年僅11歲的馬和被明軍俘虜,被閹割,在軍中做秀童。後來,進入南京宮中,在14歲那年來到北平的燕王府。燕王朱棣見馬和聰明、伶俐,便把馬和留在身邊,成爲燕王的親信。

由於馬和身材魁梧,知識豐富,思維敏捷,得到朱棣的器重,“內侍中無出其右”,尤其是在幫助朱棣登基稱帝的過程中,馬和立下大功,更爲朱棣所賞識。在永樂二年(1404年)正月初一,朱棣以賜姓授職的方式表達他對有功之臣封賞與恩寵時,馬和被賜姓“鄭”,從此便改稱爲“鄭和”。同時,升遷爲“內官監太監”,相當於正四品官員。史稱“三寶太監”。

出任正使
  首先,鄭和懂兵法,有謀略,英勇善戰,具有軍事指揮才能。鄭和少年時就在明軍中服役,在明軍中長大,後轉入燕王府侍候朱棣。鄭和成年後,經受了戰火考驗,跟着朱棣參加“靖難之役”,出生入死,轉戰南北,經歷數次重大戰役,具有實戰經驗。爲此,朱棣皇帝才授予鄭和“欽差總兵太監”軍銜,將二萬餘名官兵交給鄭和指揮。鄭和下西洋中的幾次軍事行動也證明了鄭和的軍事指揮才能,確保了這幾次軍事行動的成功。

第二,鄭和知識豐富,熟悉西洋各國的歷史、地理、文化、宗教,具有卓越的外交才能。在鄭和下西洋前,鄭和曾出使暹羅、日本,有進行外交活動經驗。特別是永樂二年出使日本,透過鄭和的外交活動,使得日本國主動出兵清剿在中國沿海的倭寇,並與中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簽訂貿易條約。鄭和不辭辛勞,往返於西洋各國之間,妥善處理各種外交事務,解決了一系列棘手問題,化解了矛盾,穩定了國際關係,提高了中國威信。這充分證明鄭和嫺熟的外交手腕和卓越的外交才能。

第三,鄭和具有一定的航海、造船知識。鄭和從小就從其父親那裏得到有關的航海知識,熟悉海洋,嚮往航海。在鄭和擔任內宮監太監時,營造宮殿,監造船舶,有造船經驗。在鄭和下西洋前,鄭和進行了兩次較遠距離的海上航行,增加了航海知識,積累了航海經驗,爲下西洋遠航打下了基礎。在下西洋途中,鄭和透過航海實踐,不斷地豐富航海知識,積累航海經驗,提高航海技術,使他能率領船隊,完滿地完成下西洋遠航任務。

第四,鄭和身份特殊,熟悉回教地區習俗。鄭和下西洋途經的國家、地方,無論信仰風俗是什麼,鄭和憑菩薩戒之善巧方便,出色地完成遠航任務。

七下西洋
  1405年7月11日﹙明永樂三年﹚明成祖命鄭和率領龐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兩萬七千四百名船員組成的船隊遠航,訪問了30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加深了中國同東南亞、東非的友好關係。每次都由蘇州劉家港出發,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八年﹚,他一共遠航了有七次之多。最後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裏時,在船上因病過逝。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沿岸。

鄭和下西洋的船隊是一支規模龐大的船隊,完全是按照海上航行和軍事組織進行編成的,在當時世界上堪稱一支實力雄厚的海上機動編隊。據《明史》《鄭和傳》記載,鄭和航海寶船共63艘,最大的長四十四丈四尺,寬十八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摺合現今長度爲151.18米,寬61.6米。船有四層,船上9桅可掛12張帆,錨重有幾千斤,要動用二百人才能啓航,一艘船可容納有千人

據《明史·鄭和傳》記載鄭和出使過的城市和國家共有36個:占城、爪哇、真臘、舊港、暹羅、古裏、滿剌加、勃泥、蘇門答刺、阿魯、柯枝、大葛蘭、小葛蘭、西洋瑣裏、蘇祿、加異勒、阿丹、南巫裏、甘巴里、蘭山、彭亨、急蘭丹、忽魯謨斯、溜山、孫刺、木骨都束、麻林地、刺撒、祖法兒、竹步、慢八撒、天方、黎代、那孤兒、沙裏灣尼(印度半島南端)、不刺哇(索馬里境內)。

【後世評價】
  鄭和航海的這些記載都代表了中國的航海探險的高峯,比西方探險家達伽馬哥倫布等人早八十幾年。當時明朝在航海技術,船隊規模、航程之遠、持續時間、涉及領域等均領先於同一時期的西方。

在羣星璀璨的中華英傑中,鄭和不但以先於西方人航海,勝於西方人的航海技術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人們關注和研究他的最主要層面,恐怕是鄭和所代表的一種文化精神:一種中國人不畏艱險,征服自然的價值趨向,一種開啟國門走向世界進行文化交流的決心。

鄭和下西洋對大明帝國推行和平外交,穩定東南亞國際秩序;震懾倭寇,牽制蒙元勢力,維護國家安全;發展海外貿易,傳播中華文明;開拓海洋事業,鋪平亞非航路具有重要貢獻。

大開眼界,中國十大宦官 第8張

自閹走向富貴路——王振

【人物簡介】

王振(不詳—1449年),明永樂帝時進入皇宮成爲宦官。明宣宗時又進入內書堂學習,後來成爲皇太子的師傅,教皇太子讀書。明英宗即位後,官至司禮監總管。上任伊始,受到太皇太后張氏及內閣三楊(楊士奇、楊溥、楊榮)制約。之後由於太皇太后張氏和內閣三楊或死或休,王振掌握了朝中大權,同時也開啓了明朝宦官專權序幕,他大興土木,廣收賄賂,敗壞朝綱,並且還發動戰爭,出兵麓川(今雲南西部)。正統十四年,瓦剌部首領也先率大軍南下,王振力排衆議,鼓動明英宗御駕親征,結果在土木堡戰敗,王振被亂軍殺死。

【生平事蹟】
  由教入宦
  王振略通經書,後來謀了個府學教官的差使。史書中說。他因爲中舉人、考進士無望,於是自閹入宮。最初入宮時是位負責在內書堂教小太監讀書識字的宦官。王振與其他宦官不同,王振是個讀書人,通文墨曉古今,自然受到歡迎。他知道在宮中要出人頭地就必須依付在朝廷中舉足輕重的靠山。後來他成功尋找到他的大靠山:當時的太子朱祁鎮,就是之後的明英宗。由於王振不同其他的宦官和教師,他知道很多對朱祁鎮來說聞所未聞、見未所見的事物。兩人很快就親近起來,這位太子更尊稱王振爲“先生”,王振得到了賞識便從一班宦官中脫穎而出。

掌握大權
  王振的地位在太子心中愈來愈高,當時九歲的朱祁鎮登基後八個月後便任命王振入掌司禮監。這個職位是明朝宦官二十四衙門中最高的。由於明朝的中央集權,皇帝的大權於一身,但由於政務繁複,不是一位皇帝可管得了,政務自然落到宦官的手中。

王振掌管了司禮監便可利用到英宗的寵信,以代批奏章、傳達詔諭等的方式,欺上瞞下、控制朝廷了。後來,王振爲一試自己的權力,便下令在京師朝陽門外修了一座將臺。又召集來守衛京師的各衛武官,校試射騎,又請英宗閱兵,但實際上是要收取兵權。

但由於英宗左右有張太皇太后、張輔、楊榮、楊士奇、楊溥以及胡等重臣,王振不敢胡作非爲,只好等待機會。到了正統七年,王振的最大障礙—張太后逝世,“三楊”只餘下年時已高的楊溥。此時,王振便開始胡作非爲,先命人摘下朱元璋掛在宮門口不準宦官干政的鐵牌,使宦官公開地走上政治舞臺;大權獨攬後,瘋狂斂財,打着皇權的旗號干預財政,貪贓受賄,又在皇城大興地土,把發財的主意打到了和尚尼姑頭上;排除異己,翦除政敵手段,陰險毒辣,肢解殘殺劉球,爲明英宗時期最爲駭人聽聞的慘案。最過份的是他與同黨製造大量鋼鐵箭鏃賣給瓦剌,以換取良馬。

土木堡之變及身死
  正統十四年的春,瓦剌帶來了二千貢使,更報稱有三千人之多。王振未能滿足瓦剌的要求,於是對邊境攻擊,邊境的守軍根本不是瓦剌的對手,連續幾次的慘敗傳到英宗的耳中。便第一時間找王“先生”商議。王振提以皇帝親征以振軍心,但實質上,王振一來是不想自己的家鄉受到戰火的蹂躪(因戰事就發生於王振家鄉附近),二來是想在英宗面前炫耀一下。在親征途中,明軍節節敗退的消息已傳到王振的周圍,王振自然沒把消息告訴英宗。

親征的第十四日,瓦剌軍假意退走,又派使者議和。王振信以爲真,於是下令士兵到附近取水。誰知瓦剌軍從四面八方衝出來,明軍措手不及,陣腳大亂。英宗已知大勢已去,連忙下馬,不久即被瓦剌軍所俘虜,史稱“土木堡之變”。英宗被俘,英宗的護衛將軍樊忠萬分憤怒,掄起鐵錘對準王振的腦袋,狠狠地砸了下去。王振這個禍國殃民的惡宦,終於落得個罪有應得的可恥下場。英宗被俘,50萬軍隊被擊潰,從徵的100多名文臣武將幾乎全部戰死沙場。消息傳到北京,百官在殿廷上號啕大哭。後來,皇太后忍住眼淚,命令英宗的弟弟成王朱祁鈺監國。都御使陳鑑等,面奏成王,歷數王振之罪,最後成王朱祁鈺下令殺死王振的侄子王山並族誅王振之黨,把王振的死黨馬順的屍首拖到街頭示衆,王振家族不分老少一律處斬,並籍沒王振家產。

立像樹碑
  明英宗在被俘一年之後又回到了明朝皇宮,經“奪門之變”又坐上了皇帝寶座。後來英宗認爲王振是爲國殉死,賜王振祭葬,立祠“旌忠”。就在重新登基的這年(1457年)10月,在北京城祿米倉衚衕的智化寺爲王振立了一個彩色泥像,還樹了一塊碑爲他立了傳。

【後世評價】
  王振是明朝第一個專權的太監。他本來是一個失敗的教書先生,他從歷史上不勝枚舉的宦官發跡擅權事例中,找到了一條代天行事,富甲天下的捷徑,獲得了自我閹割的精神力量。於是他像賭徒一樣,把肉體和人格作爲賭注,用自我閹割的代價,鋪就一條飛黃騰達之路。自閹進宮,得到了明英宗的寵幸,開始擅權,結黨營私,干涉朝政,揭開了太監帝國的序幕。爲了建立所謂的豐功偉績,根本不知作戰爲何物的王振,又慫恿皇帝親征來犯的也先,結果是皇帝做了俘虜,自己搭上了性命。而由王振擅權而導致的土木堡之變也成爲了大明帝國由盛轉衰的交接點。

大開眼界,中國十大宦官 第9張

只知忠賢不知帝——魏忠賢
  【人物簡介】
  魏忠賢(1568-1627年),中國明朝末期宦官,原名李進忠,北直隸肅寧(今屬河北灤南)人。明熹宗即位後,開始平步青雲,拉開了中國歷史上最昏暗的宦官專權的序幕,一時廠衛之毒流滿天下,一大批不滿魏忠賢的官員士子慘死獄中;一大批無恥之徒都先後阿附於他,更有某些阿諛之臣到處爲他修建生祠,耗費民財數千萬。他自稱九千歲,排除異己,專斷國政,以致人們“只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明崇禎繼位後,打擊懲治閹黨,治魏忠賢十大罪,命逮捕法辦,自縊而亡,其餘黨亦被徹底肅清。

【生平事蹟】
  入宮
  魏忠賢在萬曆十七年(1589年)被選入宮,到內廷隸屬司禮監掌東廠的太監手下當差。魏忠賢進宮後,經過一段時間的訪查和熟悉,認真分析形勢,預測時局發展。他判斷幾年後可能是現在的皇長孫朱由校即位,所以魏忠賢竭盡全力接近這位未來的皇位繼承人。巴結大太監魏朝。因爲魏朝此時和客氏搞得火熱,在皇長孫宮中很受寵愛。魏忠賢透過他的引薦當上了朱由校的母親王才人的典膳,即專職負責飲食供應。這樣魏忠賢便進了皇長孫朱由校的生活圈子裏。

熹宗朱由校,幼年喪母,由奶媽客氏撫養大。客氏18歲入宮,給朱由校當奶媽。19歲丈夫去世,成了寡婦。朱由校從小由她帶大,因此對她感情極深,長大以後也離不開她。所以,當上皇帝后不到一個月就封客氏爲“奉聖夫人”,同時提拔與客氏有暖昧關係的惜薪司太監魏忠賢爲司禮監秉筆太監。

大權在握
  魏忠賢當上秉筆太監後,就利用王體乾和李永貞兩個識字的太監爲他效勞。他生性猜忌、殘忍、陰險、毒辣、又和客氏緊密勾結,狼狽爲奸,宮中誰也不敢和他作對。王體乾雖是司禮監掌印太監,位在魏忠賢之上,也得服服帖帖地聽從他使喚。

天啓三年(1623年)魏忠賢兼掌東廠,權力更大,加上有客氏做內援,權勢日益顯赫。此時,朝中兩大派官僚爭鬥日趨激烈。東林黨派的大臣掌政,把與本派政見不同的朝臣們盡行驅逐。而東林黨又痛斥宦官貴戚等,執政大臣們多上章彈劾客氏和魏忠賢二人,成爲閹黨這股邪惡勢力的政敵。爲此,魏忠賢處心積慮地要狠狠打擊這批獨掌朝政的人。在客氏不斷唆弄下,熹宗漸漸從任用東林黨人變爲寵信宦官近侍。魏忠賢這班閹人得到皇帝信任後,乘機從中弄權,勾結外廷官僚;操縱朝中一切大權。

只知忠賢不知帝
  閹宦得勢,首輔東林黨人葉向高於天啓四年(1624年)被斥辭官。內閣中的其他東林黨人也均遭罷黜。閹黨顧秉廉升爲首輔,控制整個內閣。魏忠賢又和錦衣衛都督田爾耕勾結,利用東廠和錦衣衛這兩個特務機構鉗制百官。鎮壓異己。把自己原有的舊黨逐一提拔,把那些剛投靠來的新黨逐一安排,裏裏外外全換了他的人。宮廷中有王體乾、李朝欽等30餘人左右護衛簇擁。朝廷上文臣方面有崔呈秀、田吉等爲之出謀劃策,講解起草詔書,時稱“五虎”;武臣方面有田爾耕、許顯純等五個負責捕殺、鎮壓異黨,號爲“五彪”。此外,還有所謂“十狗”、“十孩”、“四十孫”的大小爪牙。朝廷中受重用屬魏忠賢一黨的人在社會上大都得到了此類的封號。從朝廷內閣六部直到各地方的總督、巡撫乃至於州縣都是閹黨之人,網絡嚴密、盤根錯節,勢焰熏天。

一些逢迎拍馬的官員甚至呼他爲“九千歲”,朝中事無鉅細,必須派人飛馳到魏忠賢面前請示,經他認可方能辦理。熹宗雖然近在咫尺,卻無人請裁,真是朝廷上下只知有魏閹,不知有皇帝。“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魏忠賢的弟侄親朋一個個青雲直上。其族孫魏良棟、魏鵬翼還是個睡在搖籃裏吃奶的小娃娃,也受封爲太子太保、少師。他的從子魏良卿甚至代替天子在南、北郊的祖廟主持祭天地、祭祀帝王的祖廟。難怪天下人都懷疑魏忠賢耍篡奪帝位了。

東林黨爭
  魏忠賢的胡作非爲,引起正直官員的嚴重憤慨,東林黨人爲伸張正義對他們進行揭發和鬥爭。天啓4年,副都御史楊漣上疏痛斥魏忠賢的24大罪,大膽地揭發魏忠賢的奸惡,魏忠賢着了慌,向熹宗哭訴,客氏從旁爲他辯解,王體乾也極力爲他辯護。昏愚的熹宗偏聽偏信,反而下旨痛責楊漣。魏忠賢竟逍遙法外。

魏忠賢遭受這番彈劾後,決心趕盡殺絕。天啓五年(1625年)終於興起大獄,首先逮捕東林黨着名領袖楊漣、左光斗、袁化中、魏大中等六人,誣以受賄。楊漣等五人被折磨死於獄中,顧大章自殺。天啓六年(1626年)魏忠賢又捕殺東林黨首領高攀龍、周起元、周順昌等七人。歷史上稱這兩次大獄受難的東林黨人爲“前六君子”、“後七君子”。於是,東林黨成了十惡不赦的罪名,許多往上爬的人,都拼命附和攻擊,以取悅於魏忠賢。

在殘酷鎮壓東林黨的同時,魏忠賢又重翻“梃擊案”、“紅丸案”和“移宮案”,修了《王朝要典》,定所謂三案是非。爲了鉗制輿論,魏忠賢又用剿滅東林的名義,拆毀全國所有書院,用以壓制在野東林黨人和士大夫知識分子對時政的議論。對後宮中不聽話的妃子,魏忠賢和客氏也敢加以殘害,驅逐不聽宮人異己者。

身死及墓葬
  天啓七年(1627年)秋8月,熹宗病死,信王朱由檢入繼帝位,改元崇禎,即爲思宗。朱由檢一向熟知魏忠賢的罪惡,同時東林黨人也紛紛上書彈劾,於是,下令把魏忠賢發配鳳陽。後又派人逮捕治罪。魏忠賢自知難逃一死,畏罪自殺,結束了他罪大惡極的一生。

【後世評價】
  魏忠賢大權在握,只不過是有幸取得了天啓皇帝的支援;如果拋開天啓皇帝的支援,他什麼東西也不是!隨着天啓皇帝的死亡,一切已是再明顯不過了!但人們都在避諱這個事實;因爲,他們根本不敢把罪過推給他們的主子,當然了,他們更不願意把罪過推給整個既得利益集團,所以只有讓魏忠賢來承擔所有罪過了。於是歷史的主角,就成了一個太監!

好象這個太監,真的能影響了歷史一樣。但這個太監登上神壇之前;大明帝國財政、軍事、經濟、吏治已全面惡化了;而把這個太監打下地獄之後,大明帝國的財政、軍事、經濟、吏治也是一日不如一日!大明帝國的衰亡,真是因爲這個太監影響的?

諷刺的是,歷史偏偏給人們開了個玩笑:大明帝國沒有亡在魏忠賢那幫流氓無賴的手中,偏偏亡在這幫自以爲飽讀賢聖之書,治國有方的腐儒士大夫東林黨手中。

大開眼界,中國十大宦官 第10張

安然退休第一宦——李蓮英
  【人物簡介】
  李連英(1848-1911年),河北河間府大城縣人,本名李英泰,進宮後改爲李進喜。由慈禧太后賜名連英,俗作蓮英。咸豐七年(1857年)由鄭親王端華府送進皇宮當太監,是晚清一個着名的太監。李蓮英在清官長達五十二年,是慈禧太后最寵信的貼身太監,連英在宮中期間,深得慈禧太后器重,太后甚至打破“太監品級以四品爲限”的皇家祖制,封爲正二品總管太監,統領全宮所有宦官。也是清一代品位最高、權勢最大、財富最多、任職時間最長的一位大宦官。宣統三年(1911年),李蓮英因病而死,後葬於太監墓地北京阜成門外思濟莊。

李蓮英出身貧寒,自幼進宮,憑着自己的努力創造了歷史上多項紀錄。在中國歷史上太監掌權最盛的三個朝代,東漢、唐朝和明朝,太監雖然權勢滔天,但大多死於非命,多數結局悽慘。而李蓮英卻能夠在盛極之後,全身而退。他甚至突破了雍正皇帝定下的太監的品級以四品爲限的規定,成爲清朝歷史上唯一的二品太監。

歷史上唯一一個做到了“功成、名就、身退”的太監,滿清朝唯一一個堅持了“不弄權、不結黨、不私吞”的宦官。一個沒有任何背景的太監,竟然能夠在虎狼環飼勢力並起的滿清後期,在慈禧、慈安、恭親王、李鴻章、袁世凱等權術高手的掌心中,如魚得水地穿梭在複雜的權利遊戲裏,最終成爲了帝國陰影下一記無聲的雷霆。

【生平事蹟】
  初被重用
  李連英於1853年6歲時淨身擔任宦官,入鄭親王端華府,1856年進紫禁城,原稱李英泰,後改爲李進喜。1867年被封爲二總管。1869年他21歲時,大總管安德海出宮遊玩,被山東巡撫丁寶楨斬於濟南,李由於在辛酉政變中立功,安德海死後他獲得慈禧重用,不久就調到內宮伺候,升爲大總管。李蓮英是個十分聰明乖巧的人,他從中明白了應該如何擺正主子和奴才之間的關係。李蓮英不僅學會了揣摩主子的脾氣和愛好,千方百計地討主子歡喜,還能時時處處謹慎小心。這也算是李蓮英成功的祕訣吧。

突破祖傳規矩——首領大太監
  同治十三年,26歲的李蓮英任儲秀宮掌案首領大太監。這個職務一般需進宮服役30年纔有資格擔任,而李蓮英此時進宮剛滿17年。

光緒五年,李蓮英出任儲秀宮四品花翎總管。隨着慈禧日益大權獨攬,李蓮英的聲望地位也變得顯赫起來。李蓮英31歲時,就已經可以和敬事房大總管(清宮太監總頭目)平起平坐了。

光緒二十年,46歲的李蓮英被賞戴二品頂戴花翎。雖說這只是一種榮譽的象徵,但這是太監中從未有過的。雍正皇帝規定太監品級以四品爲限,慈禧卻爲李蓮英突破了祖上傳下來的規矩。

慈禧恩寵
  慈禧與李蓮英幾十年形成的感情非同一般。慈禧在政治上是一個權力慾望極強、心狠手辣的獨裁者,但同時也是一個感情脆弱、害怕孤獨的老女人。

幾十年來,慈禧身邊的奴婢換了一茬又一茬,善解人意的,除了安德海就只有李蓮英了。晚清太監劉興橋等人回憶說,慈禧與李蓮英之間的感情十分深厚,能化解慈禧的煩惱並最會服侍她的只有李蓮英。慈禧太后有時還把李蓮英召到她的寢宮,談些黃老長生之術,兩人常常談到深夜。

朝臣抨擊
  光緒二十年,北洋海軍在甲午戰爭中吃了大敗仗,全國輿論一片譁然。人們不敢直接批評慈禧,就把矛頭指向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同時捎上了李蓮英。陝西道監察御史恩溥、福建道監察御史安維峻、吏科給事中褚成博等人紛紛上折,指責北洋海軍將領貽誤軍機,並與總管太監李蓮英暗中來往,相互包庇。朝臣們對李蓮英的抨擊都沒有結果,主要是因爲攻擊都是僅憑道聽途說,拿不出真憑實據。清史家分析,許多想在地方上謀官位的人都走過李蓮英的門路,但他是否真的去向慈禧疏透過,誰也說不清楚。以慈禧喜怒無常的性格,就是李蓮英也不敢輕舉妄動。事情辦成了,人們以爲是李總管的作用,事情沒辦成,就是李總管不給面子。而多少是真、多少是假,除了太后身邊的人,誰又能說得清呢?

生性圓滑
  慈禧與光緒不和,深受慈禧寵愛的李蓮英如何在兩人之間相處呢?兩面討好、八面玲瓏的做法,是他始終立於不敗之地和自我保全的策略。有人說他站在太后一邊,反對變法,陷害帝黨,甚至還有人說光緒就是李蓮英下毒害死的。但也有人說李蓮英生性圓滑,兩面討好,不但太后喜歡他,就連光緒也因爲從小受到他的看護而喜愛他,並誇他“忠心事主”。

清朝末年,隨着國內外各種問題的出現,改革變法也成了朝廷爭論的焦點。而在改革變法的立場上,以慈禧爲首的反對派與以光緒爲首的支援派形成了兩種不同的勢力。而李蓮英在兩者之間卻是兩面討好,誰都不反對。

連英於慈禧太后身邊受寵時,以謹小慎微見稱,朝廷大臣對李連英,亦爭相用銀兩賄賂攏絡;對於一般宮內妃嬪觸怒慈禧,連英總是儘量替人美言遮蓋,曲意迴護,保護了許多人免於處分,就連常年遭慈禧冷落軟禁的光緒帝亦多番受其護助,所以宮內左右都對他有正面評價,謂之“恭慎”,並非戲劇與小說中作威作福的型態。

退休
  戊戌變法後,李蓮英出言謹慎,沒有鮮明地表態站在慈禧一邊,慈禧從此在感情上對他有些疏遠。西逃回到北京後,李蓮英認爲自己這一輩子侍候皇家還是盡職盡責的,可以考慮退休了。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光緒和慈禧太后相繼去世,李蓮英在辦完兩人的喪事後,於宣統元年(1909年)二月初二,李蓮英向當時主政的隆裕太后請求退休,隆裕太后準其“原品休致”(即享受原薪每月六十兩銀子的退休待遇)。李蓮英於慈禧逝世百日後離宮,時年64歲。就這樣,李蓮英無比眷戀的離開了他生活了五十一年的皇宮。

李蓮英至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前夕去世,葬於恩濟莊。死前,李蓮英用八個字總結了自己的一生,那就是“事上以敬,事下以寬”。

【後世評價】
  李蓮英總能在複雜詭譎的時局裏找準自己的位置,對每個人都是誠心誠意的,總能讓很多人感念他的好處,整個宮廷中幾乎沒有真正恨他的人。慈禧與光緒一直在互相爭權,李蓮英是慈禧最寵愛的公公,卻又能得到光緒的感念,最後朝中爭鬥繼續不息,他卻能安然退休,回家頤養天年,這樣的人格魅力輕易是學不來的。

李蓮英的生平就是一部《厚黑學》,他本性不壞,有點貪財,對上不惹事,對下不欺人,你可以說他圓滑、可以說他狡詐,但能在權力紛爭達到極致的宮廷當中混出一定地位並能安全着陸的人當中,李蓮英算是翹楚之一。

標籤: 大開眼界 宦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culture/minzu/lljg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