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傳統文化 >民族文化 >

壯族民間藝術奇葩“壯劇起源”

壯族民間藝術奇葩“壯劇起源”

壯族文化的產生是壯族人民勤勞智慧的成果。壯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所以壯族戲劇大多是從山歌與雜耍發展形成的。因而形成了今天的壯劇。

壯劇除了是一種娛樂觀賞節目,也是壯族人民用於祭祀祈禱的歌舞。下面,大家就隨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壯族民間藝術奇葩“壯劇起源”吧。

壯族民間藝術奇葩“壯劇起源”

壯劇又叫“壯戲”,是在壯族民間文學、歌舞和說唱技藝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舊時壯族自稱“布托”,意即“土着者”、“本地人”,把壯戲稱爲“昌託”即“土戲”,以別於漢族劇種。

壯劇音樂主要來源於山歌、民間說唱、道場音樂等,按戲曲音樂的劃分可分爲腔、曲牌、唱詞、樂器幾個部分。壯劇表演有“女不離扇,男不離刀”之說,也有一些傳統步伐、調度規則,但不拘泥於過多的程式,而是根據壯族宗教歌舞及劇目需要,不斷吸收民間及漢族戲等各類表演技藝進行充實,形成載歌載舞的表演形式。

壯劇是在壯族民歌、舞蹈、雜耍的基礎上發展和形成的。據現有材料看,在清代中期,壯劇就比較成熟,有自己的劇作者,自己的劇本和戲班。由此推知,壯劇大約在清初已初具規模,到了雍正時期,它已經比較成熟了。

壯劇在清同治、光緒年間已有演出。北路壯劇最早稱爲“板凳戲”,起源於民歌、唱詩和曲藝,原是壯族民間說唱的一種坐唱形式。勞動之餘,由二三人坐在板凳上唱故事。清康熙二十年手抄唱本央白平調《太平春》即是此類唱本。清乾隆三十年,田林縣組織龍城班,搭臺演出以央白平調自編的唱本《農家寶鐵》,即是北路壯劇最早的雛形。清嘉慶二十年成立半職業性的土戲班。當時土戲藝人已傳了七代。

壯族民間藝術奇葩“壯劇起源” 第2張

第七代班主黃永貴曾參加過南寧的粵劇班社,抄了六十多個粵劇劇本,回鄉後與第五代班主廖法侖合作將劇本譯成壯語,並以土語形式演出。他還組成螺陽劇社,成爲北路壯劇的代表。黃永貴根據章回小說《五虎平南》的故事情節編演了讚頌壯族民族英雄的大戲《儂智高》,最多時有六十四個演員同臺演出,從此奠定了北路壯劇的基礎。這一代是土戲的全盛時期。北路壯劇流行於使用壯語北部方言的地區。

由於地域環境、方言土語、音樂唱腔、表演風格及伴奏樂器的差異,壯劇產生了廣西的北路壯劇、南路壯劇、壯族師公戲(又稱壯師劇)以及雲南的富寧壯劇、廣南壯劇等分支。其中廣西北路壯劇流行於使用壯語北部方言的地區,以馬骨胡、葫蘆胡、月琴等爲伴奏樂器,唱腔主要包括正調、平調、卜牙調、毛茶調、罵板、恨板、哭調、哀調等,部分角色有特定唱腔,劇目有《卜牙》、《文龍與肖尼》、《劉二打番鬼》等。

廣西南路壯劇包括壯族提線木偶戲和馬隘壯戲,流行於使用壯語南部方言的地區,以清胡、厚胡、小三絃等爲伴奏樂器,唱腔主要包括平板、嘆調、採花、喜調、快喜調、高腔、哭調、寒調、詩調等,行腔時採用幫腔形式,劇目有《寶葫蘆》、《百鳥衣》等;壯族師公戲脫胎於壯族民間師公教的祭祀娛神歌舞,流傳於廣西河池、柳州、百色等地,另有特點。

壯族人所以迷戀於壯劇,除了戲的內容吸引人以外,樂神消災、人壽年豐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南宋周去非在《嶺外代答》中就記述了壯族的歌唱風習:“廣西諸郡,人多能合樂,城郊村落,祭祀、婚嫁、喜葬,無不用樂,雖耕田,亦必口相樂之。”壯族人酷愛壯劇,早期似乎與宗教信仰有關。馬隘壯劇的唱腔來自舞蹈,舞蹈也與巫舞有關。師公戲的舞蹈本身就是樂神的動作,“師公”即巫師,戴木面具或紙畫臉譜,穿長紅袍,唱歌跳舞以娛神,稱之爲“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culture/minzu/lj2k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