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傳統文化 >民族文化 >

瞭解“那”文化 走進廣西壯族

瞭解“那”文化 走進廣西壯族

中國有着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着代表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而壯族作爲中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也有着許多的文化節日。
  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壯族文化吧!

走進廣西壯族,瞭解“那”文化

“你在哪裏?”

“我在那邊。”

“那邊是哪邊?”

“就是那邊啊!”

這是幾位外地遊客在廣西百色鄉村迷路時的“抓狂通話”。“那邊”,實際是當地的一個地名。不僅如此,就在離“那邊”不遠的地方,還有另一個地名——“那裏”。這樣特別的地名,讓初來乍到的外地人,着實有些摸不着頭腦。

在廣西南寧隆安縣“那”文化旅遊節上,壯族同胞正在舉行隆重的稻神祭。每逢“四月八”農具節,“那”文化圈的壯族同胞紛紛身着民族服裝,舉行祭祀、遊街等活動,用歌舞表達對土地、耕牛等的敬仰感恩之情,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在壯鄉廣西,類似以“那”冠名的鄉鎮村落比比皆是。“那”是壯民族獨特的文化符號,壯語意爲“田”和“峒”,最初指水稻田,後來泛指田地或土地。

作爲傳統稻作民族,千百年來,壯民族據“那”而作,依“那”而居,以“那”爲本,由此形成以稻作文明爲內核的“那”文化,歷史悠久,影響深遠。可以說,幾乎每個壯族同胞都有“那”文化情結。

地名裏的土地情結
  在稻作民族的心目中,土地是最寶貴的財富,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都以土地爲轉移,以農耕爲一切行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最明顯的表現便是依田定居,以田論人,用田取名,爲田設神。

壯族的村落,多數是依山傍水,面對着田地。以田地“那”標識取地名,便順理成章。大至縣市鄉鎮,如那坡、那馬、那陳;小至村屯弄場,如那王、那紹、那左。據不完全統計,含“那”字的地名,在廣西有1200多處。

以“那”命名,依據多是“那”的特點和性質,如那翁(“翁”爲壯語音譯,下同),即濫泥田;那江,中間的田;那波,泉邊的田;那雷,土嶺的田;那達,河邊的田;那六,水車灌溉的田;那樓,我們的田;那班、那曼、那板,村寨田;那馬,養馬的田;那昌,工匠的田;那筆,養鴨的田;那懷,養水牛的田……

爲這些地方命名的人,是最先開墾這些田的壯族先人,他們約定俗成,無論在何時何處爲地方、村寨命名都遵循這一法則,依據着同一模式,即以“那”爲冠。

走進廣西壯族,瞭解“那”文化 第2張

“那”文化與稻作文明
  壯族先民適應珠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環境和氣候特點,把野生稻馴化爲栽培稻,形成了以“那”爲符號的稻作文化。

在珠江水系流域地帶,都分佈着冠“那”的地名,其中又以廣西的左右江、紅水河、邕江流域最爲密集。在越南北部、老撾、泰國、緬甸和印度的阿薩姆邦等東南亞地區,也廣泛分佈着冠“那”的地名。

梳理“那”地名分佈的地理範圍可以發現,東起我國廣東省中部,西至緬甸和印度中部,北至雲南中部、貴州南部,南至泰國南部、越南中部和我國海南省,形成了一個“那”文化圈,也即稻作文化圈。

稻作文明,是壯族先民對人類文明作出的巨大貢獻。2012年10月,中科院國家基因研究中心課題組在英國《自然》雜誌發表論文提出,分佈於中國廣西的普通野生稻與栽培稻的親緣關係最近,表明廣西(珠江流域)是最初的馴化地點,而非之前考古學研究長期認爲的長江中下游區域,由此得出“稻作文明從廣西傳向世界”的科學論斷,進一步豐富了“那”文化的內涵。

“那”文化價值亟待發掘
  “那”文化是壯民族文化的精髓,但多年來一直“養在深閨人未識”。

近年來,一批國內知名民族文化專家和考古專家相繼對廣西壯族“那”文化進行了深入考察研究。“那”文化的挖掘、保護、利用和傳承,越來越受到重視。

這其中,廣西隆安縣的成果最具代表性。經考古發現,隆安縣有獨特豐富的“那”文化遺存,有大量新石器時代稻作文明的標誌文物。早在6500年前,駱越先民就在隆安縣創造了大石鏟文化,隆安大龍潭大石鏟文化區擁有中國新石器時代最先進的稻作工具,出現了大規模有組織的水稻生產。

目前,隆安縣“那桐農具節”“紅良壯族打鐵技藝”“稻神祭”“壯族九蓮燈”“壯族亥日”5個項目已經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那桐農具節”正在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廣西各地,弘揚“那”文化的活動異彩紛呈。尤其是每年“四月八”農具節,壯族同胞紛紛暫停生產,身着民族服裝,舉行祭祀、遊街活動,用歌舞表達對土地、耕牛的敬仰感恩之情,頌揚辛勤勞作的精神,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今年3月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專門召開會議,專題部署推進“那”文化的研究、挖掘和利用工作。“‘那’文化的研究、挖掘和利用工作不要等,要‘兩條腿走路’。”廣西壯族自治區代表、自治區副代表唐仁健說,一方面加強研究挖掘,一方面加強開發和宣傳,要透過多種形式,大力擦亮廣西的“那”文化品牌。

“那”些地名,“那”些文化,迎來春天了。

標籤: 走進 廣西壯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culture/minzu/y4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