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傳統文化 >民族文化 >

體現美的價值之最適合女生的樂器

體現美的價值之最適合女生的樂器

  每個當父母的如果有一個女兒,都會希望自己的女兒能有一個手藝,至少給整個人的氣質都加分,而最能體現氣質的就非樂器莫屬了,如果是你,你覺得什麼樣的樂器最適合女生呢,讓我們一起來民族文化瞭解。

體現美的價值之最適合女生的樂器

  1、鼓
  鼓是一種打擊樂器,在堅固的且一般爲圓桶形的鼓身的一面或雙面蒙上一塊拉緊的膜。鼓可以用手或鼓杵敲擊出聲。鼓在非洲的傳統音樂以及在現代音樂中是一種比較重要的樂器,有的樂隊完全由以鼓爲主的打擊樂器組成。除了作爲樂器外鼓在古代許多文明中還用來傳播資訊。
  鼓是我國傳統的打擊樂器,按《禮記·明堂位》的記載,在很早的傳說中,“伊耆氏”之時就已有“土鼓”,即陶土作成的鼓。由於鼓有良好的共鳴作用,聲音激越雄壯而傳聲很遠,所以很早就被華夏祖先作爲軍隊上助威之用。相傳黃帝征服蚩尤的涿鹿之戰中,“黃帝殺夔,以其皮爲鼓,聲聞五百”(《太平御覽》卷五八二引《帝王世紀》)。
  上古時代的戰鼓,皆由鱷魚皮製成,而鼓皮選用鱷魚皮,是取鱷魚的兇猛習性以壯鼓聲。到了周代,據《周禮·地官司徒》之載,已專門設定了“鼓人”來管理鼓制、擊鼓等事。鼓人所管理的有各種用途的鼓,如祭祀用的雷鼓、靈鼓、樂隊中的晉鼓等。其中,專門用於軍事的叫“汾(音)鼓”,據《說文》的解釋,這是一種長八尺,鼓面四尺,兩面蒙革的大鼓。此外,路鼓、晉鼓、等也用於軍旅,這些鼓以後發展爲各種規格的戰鼓,在軍事上得到普遍地運用。
  中國與美索不達米亞、古埃及、古印度,同爲世界上鼓的最早發源地。歷史上,中國鼓傳至鄰國,如朝鮮、日本,同時也吸收了許多外來鼓。中原地區以中國傳統鼓爲主流,邊疆少數民族的鼓既受傳統鼓影響,也受外來鼓特別是阿拉伯與印度鼓的影響。
  中國傳統的鼓多源於中原,秦漢前已有20餘種。雖大小高矮不同,但幾乎都是粗腰筒狀。當時已用於詩、樂、舞以及勞動、祭祀、戰爭和慶典之中。從秦、漢到清代,中原地區原有的各種傳統鼓幾乎都得以保留並有所發展,而以阿拉伯和印度爲主的外來鼓,雖然曾在中原長期流行並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後期日漸衰落以至失傳,僅在文獻中留下了一些不詳的記載,例如檐鼓、齊鼓、雞婁鼓、羯鼓、答臘鼓、都曇鼓、毛員鼓等。

體現美的價值之最適合女生的樂器 第2張

  2、笙
  笙,是中國傳統古老的吹奏樂器,它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樂器,並且對西洋樂器的發展曾經起過積極的推動作用。
  笙屬於簧片樂器族內的吹孔簧鳴樂器類,是世界上現存大多數簧片樂器的鼻祖。發音清越、高雅,音質柔和,歌唱性強,具有中國民間色彩。
  目前所知的笙的最早實物是曾侯乙笙,共出土6個,有12、14、18管三種。簧片用竹製,瓠身漆成黑底繪有精美紋飾。漢以前,笙和竽在宮廷中佔居重要地位,而竽相對更受重用。
  笙鬥用葫蘆製作,吹嘴由木頭製成,十幾根長短不等的竹管呈馬蹄形狀,排列在笙鬥上面。唐代以後,演奏家們把笙鬥改爲木製,後來經過流傳,又用銅鬥取代了木鬥,同時簧片也從竹製改爲銅製。
  不同的地區有不同式樣的笙。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的樂器製造者和音樂工作者,對笙進行了不斷的改革,先後試製出擴音笙、加鍵笙等多種新品種,克服了音域不寬、不能轉調和快速演奏不便等缺點,給笙帶來了新的生命力。
  笙的音色明亮甜美,高音清脆透明,中音柔和豐滿,低音渾厚低沉,音量較大。而且在中國傳統吹管樂器中,也是唯一能夠吹出和聲的樂器。在和其它樂器合奏的時候,能起到調和樂隊音色、豐富樂隊音響的作用。在大型的民族管絃樂隊裏,笙有時還要用到高音、中音和低音三種笙。
  笙的構造,將銅製的簧片裝在若干竹管下端,這些竹管插在一個木製或銅製的帶有吹孔的笙鬥上。吹時用指按着竹管下端所開的孔,使簧片與管中氣柱發生共鳴而發出樂音。演奏時,除單音外、大都用二音、三音或四音配成和音。解放後,對笙進行了改造,目前,已普遍使用的有二十一簧、二十四簧、三十六簧以及小排笙、排笙(鍵盤笙)等多種形制。笙的吹奏技術也有較大發展,除了用於伴奏與合奏外,已發展成爲獨奏樂器。
  傳統笙和改良笙技巧相同,改良笙的技巧以傳統笙技巧作爲基礎。
  笙的演奏技巧有:頓音,倚音,跳音,雙吐,三吐,碎吐,花舌,喉舌,顫音,復調,多種和音等。
  花舌又分細花舌,粗花舌,爆花舌等種類
  “在散板,華彩的地方是展現個人技巧的最佳時機”一個着名的日本指揮家曾說過。
  最明顯的比如葫蘆絲,巴烏,竹笛等管樂,都用笙的技巧—雙吐,三吐等。
  笙的演奏技巧是所有吹奏樂器中最爲豐富的,做爲簧片樂器的鼻祖,笙技巧的影響下不僅大大豐富了管樂的表現力,在世界音樂也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體現美的價值之最適合女生的樂器 第3張

  3、壎
  壎是開口吹奏樂器,音色樸拙抱素獨爲天籟,在世界原始藝術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壎的早期雛形是狩獵用的石頭。有的石頭上有自然形成的空腔,當先民們用這樣的石頭投擊獵物時,石上空腔由於氣流的作用而產生哨音。這種哨音啓發了古代先民製作樂器的靈感,於是早期的壎就產生了。
  陶製的壎是古代就流行的樂器之一,屬於吹奏鳴響樂器,早在新石器時代的紅山文化時期,壎的演奏就很盛行,延續至今。壎在古代用陶土燒製的一種吹奏樂器,圓形或橢圓形,有六孔(現在有八孔,九孔,十孔,雙八度等,六孔壎目前市場上不常見)。亦稱“陶壎”。以陶製最爲普通,也有石制和骨制等。
  壎是中國最古老的吹奏樂器之一,大約有七千年的歷史。壎是開口吹奏樂器,音色樸拙抱素獨爲天籟,在世界原始藝術史中佔有重要
  相傳壎起源於一種叫做“石流星”的狩獵工具。古時候,人們常常用繩子繫上一個石球或者泥球,投出去擊打鳥獸。有的球體中間是空的,掄起來一兜風能發出聲音。後來人們覺得挺好玩,就拿來吹,於是這種石流星就慢慢地演變成了壎。
  最初壎大多是用石頭和骨頭製作的,後來發展成爲陶製的,形狀也有多種,如扁圓形、橢圓形、球形、魚形和梨形等,其中以梨形最爲普遍。
  壎上端有吹口,底部呈平面,側壁開有音孔。
  壎經歷了漫長階段,大約在四五千年前,壎由一個音孔發展到兩個音孔,能吹三個音。進入奴隸社會以後,壎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前些年在甘肅玉門火燒溝出土的父系社會晚期至奴隸社會初期的壎,有三個音孔,能吹四個音。到公元前1000多年的晚商時期,壎發展到五個音孔,能吹六個音。到公元前7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壎已有六個音孔,能吹出完整的五聲音階和七聲音階了。壎由一個音孔發展到六個音孔,經歷了3000多年的漫長歲月。
  壎是我國特有的開口吹奏樂器,在世界原始藝術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壎的起源與漢族先民的勞動生產活動有關,最初可能是先民們模仿鳥獸叫聲而製作,用以誘捕獵物。後隨社會進步而演化爲單純的樂器,並逐漸增加音孔,發展成可以吹奏曲調的旋律樂器。原始社會的壎,器形多樣,如浙江餘姚縣河姆渡遺址發掘的陶壎,呈橢圓形,只有吹孔,無音孔,距今約七千年。距今6870±90年,內蒙古赤峯市趙寶溝文化遺址的哈喇海陶壎高5。4釐米,腹徑5.9釐米,口徑1.4釐米,厚0.25釐米,材質爲加砂紅陶,形狀似梨形,結構原始,只有一個吹孔,無指孔。陝西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遺址陶哨,其形略如橄欖,也只有一個吹孔,用細泥捏塑而成,是壎的原始形態之一,距今約六千年。

體現美的價值之最適合女生的樂器 第4張

  4、琴
  琴,又稱瑤琴、玉琴,俗稱古琴,一種七絃無品的古老的撥絃樂器。琴,作爲一種特殊的文化,概括與代表着古老神祕的東方思想。
  古琴,在古代稱作“琴”,還有“綠綺”、“絲桐”等別稱。雖說“伏羲制琴”、“神農制琴”、“舜作五絃琴”的傳說不可信,但它的歷史確實是相當悠久了。琴最早見之於典籍的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詩經·周南·關雎》中的“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詩經·小雅·鹿鳴》中的“我有嘉賓,鼓瑟吹笙”,都映了琴和人民生活的密切聯繫。可見,三千多年前,琴已經流行。後來,由於文人中彈琴的風氣很盛,並逐漸形成古代文人必備“琴、棋、書、畫”修養的傳統。孔子在提倡琴樂之初就教導說君子樂不去身,君子和琴比德,唯君子能樂。操琴通樂是君子修養的最高層次,人與樂合一共同顯現出一種平和敦厚的風範。在孔子的時代,琴樂還不僅僅是後世的君子個人的修身之樂,更是容納天地教化百姓的聖樂。於琴樂之中,孔子聽到了文王聖德之聲,師曠聽出了商紂亡國之音。古人相信天地的氣象就蘊涵在其中,人們膜拜它,賦予它關於道德的信仰。作爲“正音”,琴樂寄寓了中國千年的正統思想和文化。古琴伴隨着人民生活,爲我們留下了許多動人的故事:伯牙彈琴遇知音;司馬相如與卓文君藉助琴來表達愛慕之心;嵇康面臨死亡,還操琴一曲《廣陵散》;諸葛亮巧設空城計,沉着,悠閒的琴音,智退司馬懿雄兵十萬;以及陶淵明彈無絃琴的故事等,都爲千古傳頌。“高山流水”、“焚琴煮鶴”、“對牛彈琴”等婦孺皆知的成語都出自和琴有關的典故。
  古琴,目睹了中華民族的興衰,反映了華夏傳人的安詳寂靜、灑脫自在的思想內含。在古琴曲中,有一首叫《華胥引》的名曲,記載着這樣一個故事。傳說黃帝夜得佳夢,夢中來到一個叫華胥國的地方。其地“國無師長”,“民無嗜慾”,其國民“美惡不萌於心,山谷不躓其步,熙樂以生。”黃帝見其國之狀況,羨慕不已。華胥國的國民所過的安詳自在的生活,正是黃帝心中的理想生活。也可以說,黃帝的華胥之夢,正是他治國的思想境界。古德先賢的理想,往往透過琴來表達。伏羲、神農、黃帝、虞舜等造琴的傳說,在琴界流傳很廣,而孔子、列子、莊子等大家也都是琴學大家。他們心目中的理想境界,在古琴文化中都表現得淋漓盡致。
  琴,是一種渾身上下都充滿着文化內涵的樂器。僅從琴形而言,就可說是通身是韻。
  琴一般長約三尺六寸五(約120—125公分左右),象徵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說象周天365度)。一般寬約六寸(20公分左右)。一般厚約二寸(6公分左右)。
  琴最早是依鳳身形而製成,其全身與鳳身相應(也可說與人身相應),有頭,有頸,有肩,有腰,有尾,有足。
  “琴頭”上部稱爲額。額下端鑲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稱爲“嶽山”,又稱“臨嶽”,是琴的最高部分。琴底部有大小兩個音槽,位於中部較大的稱爲“龍池”,位於尾部較小的稱爲“鳳沼”。這叫上山下澤,又有龍有鳳,象徵天地萬象。

體現美的價值之最適合女生的樂器 第5張

  5、瑟
  瑟,古老的漢族彈絃樂器,共有二十五根弦。古瑟形制大體相同,瑟體多用整木斫成,瑟面稍隆起,體中空,體下嵌底板。瑟面首端有一長嶽山,尾端有三個短嶽山。尾端裝有四個系弦的枘。首尾嶽山外側各有相對應的弦孔。另有木質瑟柱,施於弦下。曾侯乙墓共出土瑟十二具,多用櫸木或梓木斫成,全長約150至170、寬約40釐米。通體髹漆彩繪,色澤豔麗。
  瑟的起源十分久遠,在考古發現的絃樂器中所佔的比重最大。它的出土地點集中在湖北、湖南和河南三省,並且絕大多數出自東周楚墓。其他如江蘇、安徽、山東和遼寧等省,只有一點零星發現。文獻記載“庖羲氏”作瑟。
  傳說在夏代已經有瑟了。甲骨文上的“樂”字,上面就是“絲”字,下面是一個“木”字。瑟要用弦,那麼瑟的產生應該在蠶絲出現之後。瑟弦的原料,至少有能夠繅絲的技術纔可能製出絃線。先秦前後的絃樂器就是琴和瑟。
  另外一個推測,象琴瑟這一類樂器,可能和狩獵的弓弦有關。當然,弓弦的原料也可以用牛筋或其他動物的皮筋條製作。我們在1984年複製的曾侯乙墓出土的瑟,最粗的幾根低音弦,用的就是牛筋弦。
  瑟是我國最早的彈絃樂器之一,先秦便極爲盛行,漢代亦流行很廣,南北朝時常用於相和歌伴奏,唐時應用頗多,後世漸少使用。
  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稱“五十弦”《詩經》中有記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賓,鼓瑟鼓琴”。瑟曾銷聲匿跡千年之久,而今“幽蘭漢樂”將傳說中的聲音再次呈現於舞臺之上,琴瑟合鳴,樂聲如流水,如鳳鳴,如南風,如月行,引我們走進大自然深深的芬芳裏。
  古代彈絃樂器。其歷史久遠。《樂書》引《世本》:“庖犧作瑟”。據《儀禮》記載,古代鄉飲酒禮、鄉射禮、燕禮中,都用瑟伴奏唱歌。戰國至秦漢之際盛行“竽瑟之樂”。魏晉南北朝時期,瑟是伴奏相和歌的常用樂器。隋唐時期用於清樂。以後則只用於宮廷雅樂和丁祭音樂。
  周、漢時期的古瑟,考古發掘中多有發現。湖南長沙瀏城橋一號楚墓(約爲春秋晚期或戰國早期)出土瑟,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實物。河南信陽、湖北江陵等地楚墓、湖北隨縣曾侯乙墓、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都出土有瑟,弦數二十三至二十五絃不等,以二十五絃居多。
  春秋至秦漢以來出土古瑟以數十計,但多殘缺不全或柱位不詳。惟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瑟儲存完好。
  弦雖腐朽變質,仍保持在原位上,柱的位置也比較清晰,爲我們瞭解古瑟的張弦和調絃提供了直接的物證。此瑟二十五絃,由三個尾嶽分成三組,計內九、中七、外九。內外九弦的柱位排列較爲規則,定弦的音高相同;中七絃的柱位較爲紊亂,但也隱約顯示出,它與內九弦做音階級進的連接。從各柱位有效弦長的比例推算,可知它按五聲音階調絃。

體現美的價值之最適合女生的樂器 第6張

  6、笛
  笛子,是古老的中國樂器,也是中國樂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樂器。中國傳統音樂中常用的橫吹木管樂器之一,中國竹笛,一般分爲南方的曲笛、北方的梆笛和介於兩者之間的中音笛。
  笛子常在中國民間音樂、戲曲、中國民族樂團、西洋交響樂團和現代音樂中運用,是中國音樂的代表樂器之一。在民族樂隊中,笛子是舉足輕重的吹管樂器,被當做民族吹管樂的代表。
  大部分笛子是竹製的,但也有石笛、玉笛及紅木做的笛子,古時還有骨笛。不過,製作笛子的最好原料仍是竹子,因爲竹笛聲音效果較好,製作成本較低。
  中國笛子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那時先輩們點燃篝火,架起獵物,圍繞捕獲的獵物邊進食邊歡騰歌舞,並且利用飛禽脛骨鑽孔吹之(用其聲音誘捕獵物和傳遞信號),也就誕生了出土於我國最古老的樂器——骨笛。
  1977年浙江餘姚河姆渡出土了骨哨、骨笛,距今約7000年。1986年5月,在河南舞陽縣賈湖村東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中發掘出16支豎吹骨笛(用鳥禽肢骨製成),根據測定距今已有8000餘年歷史。
  音孔由五孔至八孔不等,其中以七音孔笛居多,有些音孔旁還加打了小孔,與現代中國音調完全一致,1987年河南省舞陽縣賈湖遺址出土了7孔賈湖骨笛(距今約9000年),是世界最早的可吹奏樂器。
  黃帝時期,即距今大約4000多年前,黃河流域生長着大量竹子,開始選竹爲材料制笛,《史記》記載:“黃帝使伶倫伐竹於昆豀、斬而作笛,吹作鳳鳴”,以竹爲材料是笛制的一大進步,一者竹比骨振動性好,發音清脆;二者竹便於加工。秦漢時期已有了七孔竹笛,併發明瞭兩頭笛,蔡邕、荀勖、梁武帝都曾製作十二律笛,即一笛一律。
  1978年,從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了兩支竹篪,而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兩隻笛,吹孔平面與按音孔平面相交約爲90度的夾角,這與曾侯已墓笛(篪)的吹孔位置極其相似。在時間上,兩者相隔幾百年;在空間上,湖南長沙和湖北隨縣相距數百里之遙,而吹孔位置幾乎-致,由此可見先秦到漢初橫吹笛或篪的普遍形制。戰國時,篪是祭神或宴亭時演奏的主要旋律樂器之一,笛也非常流行,屈原學生宋玉的《笛賦》中也曾講到當時南方的笛,與現代的笛已十分相像。

體現美的價值之最適合女生的樂器 第7張

  7、簫
  簫,分爲洞簫和琴簫,皆爲單管、豎吹,是一種非常古老的中國古代吹奏樂器。
  簫歷史悠久,音色圓潤輕柔,幽靜典雅,適於獨奏和重奏。
  它一般由竹子製成,吹孔在上端。按“音孔”數量區分爲六孔簫和八孔簫。六孔簫的按音孔爲前五後一,八孔簫則爲前七後一。八孔簫爲現代改進的產物。
  簫的產生,其歷史可以追根溯源到遠古時期。中國考古學表明,目前出土文物中發現了有距今七千多年的骨質發聲器,考古學家稱之爲“骨哨”(浙江河姆渡出土的文物,現存浙江博物館)。這批骨哨是用鳥禽類中段肢骨製成的,古代人將骨骼中的骨髓抽掉,形成一支中空的骨管,然後在管壁上打有孔洞,它們長7釐米左右,管徑6--8毫米,略呈弧曲形,在凸弧面上開有二或三孔,可以吹出幾個音來,於是就形成了骨哨。儘管考古學家們稱之爲骨哨,但從它的形狀、結構和發聲原理同現代簫笛作一比較,已基本上具備了樂器的雛形。我們是否可以認爲骨哨應該就是簫笛的鼻祖呢?無怪今天有許多管樂大師們都認爲骨哨就是今天的前身,因此乾脆稱它爲“骨笛”。那麼用竹子做的吹奏樂器又是什麼年代形成的呢?《呂氏春秋》中寫有:“黃帝命伶倫伐崑崙之竹爲管”的記載。據說遠古時期氣候較暖,中國黃河流域遍長竹子,只是因爲後來氣候變化,竹子的生長線才南遷到長江流域。伶倫伐竹爲管的記載,充分說明了用竹子做樂器在新石器時代已經開始了。據傳,後人將伶倫所訂的律管編排在一起就形成了古代的排簫。
  在虞舜時代,曾出現過一部稱之爲“箾韶”的古代樂舞,“箾”即是今天的“簫”字。因爲這部樂舞主要是用古代排簫來演奏的,所以我們認爲《韶》的演奏使簫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大夏》是古代人民歌頌大禹治水爲內容的古代樂舞,它共分爲“九成”(九段音樂),用“龠”伴奏,又稱爲“夏竹九成”。竹就是排簫的前身。由此可見從《箾韶》到《大夏》,簫曾在中國音樂史上經歷過多年的輝煌時代。周代,曾將我國古代樂器分爲“八音”,它們分別是: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類樂器,其中“竹”就是指簫和篪。自從國初期的曾侯乙墓的出土,簫做爲古代樂器的實物才得以我們親眼所見。因此提起“絲竹”二字,人們自然會想到這種樂器。

體現美的價值之最適合女生的樂器 第8張

  8、編鐘
  中國古代漢族大型打擊樂器,編鐘興起於西周,盛於春秋戰國直至秦漢。它用青銅鑄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圓鍾按照音調高低的次序排列起來,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錘和長形的棒分別敲打銅鐘,能發出不同的樂音,因爲每個鐘的音調不同,按照音譜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樂曲。引在木架上懸掛一組音調高低不同的銅鐘,由古代侍女用小木槌敲打奏樂。
  根據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發現我國在西周時期就有了編鐘,那時候的編鐘一般是由大小3枚組合起來的。春秋末期到戰國時期的編鐘數目就逐漸增多了,有9枚一組的和13枚一組的,等等。1957年,在我國河南信陽城陽城址出土的第一套編鐘13枚,音樂家隨即用此演奏歌頌當代領袖的頌歌《東方紅》。1978年,湖北隨州南郊擂鼓墩的一座戰國時代(約公元前433年)的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鐘,是至今爲止所發現的成套編鐘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套,這套編鐘之大,足以佔滿一個現代音樂廳的整個舞臺。曾侯乙墓編鐘由19個鈕鍾、45個甬鍾,外加楚惠王送的一件大傅鍾共65件組成。這些鍾分3層8組掛在鍾架上,直掛在上層的3組叫鈕鍾,斜懸在中下層的5組叫甬鍾,其中最小的一個鈕鍾高20.4釐米、質量爲2.4千克,在演奏中能起定調作用,最大的一個低音甬鍾高達153.4釐米、質量爲203.6千克,全套編鐘總質量在2500千克以上。鍾架是銅木結構的,它的外形呈直角曲尺形(如┏),全長10米以上,上下3層,高273釐米,由6個佩劍的青銅武士和幾根圓柱承託。整套編鐘和樑架氣勢宏大、壯觀無比。演奏時樂隊由幾個人組成,用6只丁字形木錘敲高、中音,用兩根長形棒撞低音。經聲學專家研究,編鐘中的每隻鍾都可以發出兩個不同的樂音,只要準確地敲擊鐘上標音的位置,它就能發出合乎一定頻率的樂音,整套編鐘能奏出現代鋼琴上的所有黑白鍵的音響。這套編鐘的定音頻率爲256.4赫,與如今鋼琴上的中央“C”頻率幾乎完全相等。

體現美的價值之最適合女生的樂器 第9張

  9、二胡
  二胡又名“胡琴”,唐代已出現,稱“奚琴”“,宋代稱”嵇琴“、到了明清時代胡琴已傳遍大江南北,始成爲民間戲曲伴奏和樂器合奏的主要演奏樂器。現已成爲我國獨具魅力的拉絃樂器,它既適宜表現深沉、悲悽的內容,也能描寫氣勢壯觀的意境。
  近代以來透過許多名家的革新,二胡成爲一種最重要的獨奏樂器和大型合奏樂隊中的絃樂聲部重要樂器。
  二胡始於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它最早發源於我國古代北部地區的一個少數民族,那時叫”奚琴“。宋朝學者陳暘在《樂書》中記載”奚琴本胡樂也……“唐代詩人岑參所載”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的詩句,說明胡琴在唐代就已開始流傳,而且是中西方拉絃樂器和彈拔樂器的總稱。
  到了宋代,又將胡琴取名爲”嵇琴“。宋代末學者陳元靚在《事林廣記》中這樣記載:嵇琴本嵇康所制,故名”嵇琴“。宋代大學者沈括在《補筆談·樂律》中記載:”熙寧中,宮宴,教坊伶人徐衍奏嵇琴,方進酒而一弦絕,衍更不易琴,只用一弦終其曲。“說明在北宋時代已有很高的演奏水平。徐衍爲皇帝大臣們演奏”嵇琴“時,斷了一根弦,仍然用另一根弦奏完曲。沒有嫺熟的技藝是做不到的。後來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又記載”馬尾胡琴隨漢東,曲聲猶自怨單于。彎弓莫射去中雁,歸雁如今不寄出。“說明在北宋時已有了馬尾的胡琴。
  元朝《元史·禮樂志》所載”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顧龍首,二絃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馬尾“進一步闡述了胡琴的製作原理。到了明清時代胡琴已傳遍大江南北,始成爲民間戲曲伴奏和樂器合奏的主要演奏樂器。
  到了近代,胡琴才更名爲二胡。半個多世紀以來,二胡演奏水平已進入旺盛時期。劉天華先生是現代派的始祖,他借鑑了西方樂器的演奏手法和技巧,大膽、科學地將二胡定位爲五個把位,併發明瞭二胡揉弦,從而充擴了二胡的音域範圍,豐富了表現力,確立了新的藝術內涵。由此,二胡從民間伴奏中脫穎出來,成爲獨特的獨奏樂器,也爲以後走進大雅之堂的音樂廳和音樂院校奠定了基礎。
  新中國成立以後,民族、民間音樂發展很快,爲了大力發掘民間藝人的藝術珍寶,華彥鈞、劉北茂等民間藝人的二胡樂曲經過整理被灌成唱片,使二胡演奏藝術如雨後春筍迅猛發展起來。上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先後涌現了張銳、張韶、王乙等爲代表的一批二胡教育家和演奏家,在他們的影響下,又培養出了新的二胡演奏家閔惠芬、王國潼等。就如二胡作曲家劉文金的《長城隨想曲》等將二胡的性能超常發揮,並刻意創新,使二胡煥發出新的生機和異彩。

體現美的價值之最適合女生的樂器 第10張

  10、琵琶
  琵琶,是東亞傳統彈撥樂器,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最早被稱爲”琵琶“的樂器大約在中國秦朝出現。”琵琶“二字中的”珏“意爲”二玉相碰,發出悅耳碰擊聲“,表示這是一種以彈碰琴絃的方式發聲的樂器。”比“指”琴絃等列“、”巴“指這種樂器總是附着在演奏者身上,和琴瑟不接觸人體相異。
  最初的琵琶的形制跟現代琵琶不同,最主要的差別在於古代琵琶是圓形的,不同於現代梨形的琵琶。着名樂曲有《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潯陽月夜》、《陽春白雪》、《昭君出塞》等。
  歷史上的所謂琵琶,並不僅指具有梨形共鳴箱的曲項琵琶,而是多種彈撥樂器,其名”琵“、”琶“是根據演奏這些樂器的右手技法而來的。也就是說琵和琶原是兩種彈奏手法的名稱,琵是右手向前彈,琶是右手向後挑。所以說當時的”琵琶“形狀類似,大小有別,像月琴,阮等,都可說是琵琶類樂器。琵琶是中國歷史悠久的主要彈撥樂器。經歷代演奏者的改進,至今形制已經趨於統一,成爲六相二十四品的四弦琵琶。琵琶音域廣,演奏技巧爲民族器樂之首,表現力更是民樂中最爲豐富的樂器。演奏時左手各指按弦於相應品位處,右手戴賽璐珞(或玳瑁)等材料製成的假指甲撥絃發音。
  大約在秦朝,開始流傳着一種圓形的、帶有長柄的樂器。因爲彈奏時主要用兩種方法:向前彈出去叫”批“,向後挑起來叫”把“,所以人們就叫它”批把“。後來,爲了與當時的琴、瑟等樂器在書寫上統一起來,便改稱琵琶。
  到了南北朝時,從西域傳來了一種梨形音箱、曲頸、四條弦的樂器,有人就把它和中國的琵琶結合起來,改制成新式琵琶。在演奏方法上,改橫抱式爲豎抱式,改撥子撥奏爲右手五指彈奏。經過不知多少藝術家的改進,才成爲如今的四相十三品及六相二十四品的兩種琵琶。
  琵琶又稱”批把“,最早見於史載的是漢代劉熙《釋名·釋樂器》:”批把本出於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卻曰把,象其鼓時,因以爲名也。“意即批把是騎在馬上彈奏的樂器,向前彈出稱做批,向後挑進稱做把;根據它演奏的特點而命名爲”批把“。在古代,敲、擊、彈、奏都稱爲鼓。當時的遊牧人騎在馬上好彈琵琶,因此爲”馬上所鼓也“。南朝王僧虔《技錄》:”魏文德皇后雅善琵琶。明帝嘗引後衣乞爲音樂,時楊阜在側,問帝曰:‘太后,陛下嫡母,君禮豈在邪?’帝愧然縮手,後乃出。傾之,帝謂阜曰:‘吾知卿敬節,然誠因吾心慮不平,今從卿言,不得茫茫湘水,見伊人焉?’此言後之音律高妙。“可知在魏晉時期,”琵琶“之稱正式進入宮廷。
  琵琶由歷史上的直項琵琶及曲項琵琶演變而來,據史料記載,直項琵琶在中國出現得較早,秦、漢時期的”秦漢子“,是直柄圓形共鳴箱的直項琵琶(共鳴箱兩面蒙皮),它是由秦末的弦鞀發展而來的。”阮咸“或”阮“是直柄木製圓形共鳴箱,四弦十二柱,豎抱用手彈奏的琵琶。晉代阮咸善奏此樂器,故以其名相稱,即今天的阮。

標籤: 價值 女生 樂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culture/minzu/6xgv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