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傳統文化 >民間故事 >

靜謐西湖的傳說——花港觀魚的故事

靜謐西湖的傳說——花港觀魚的故事

生活在杭州的人民應該都知道,西湖十景之六是什麼。花港觀魚,聽這名字就有意境了吧。那麼你知道關於花港觀魚的一些傳說故事嗎?本期的西湖民間故事爲你講述“花港觀魚”的故事。

靜謐西湖的傳說——花港觀魚的故事

花港觀魚是由花、港、魚爲特色的風景點。西湖十景之一。地處蘇堤南段西側。1964年二期擴建工程告竣後,佔地面積達20公頃。全園分爲紅魚池、牡丹園、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個景區。與雷峯塔、淨慈寺隔蘇堤相望。紅魚池位於園中部偏南處,是全園遊賞的中心區域。池岸曲折自然,池中堆土成島,池上架設曲橋,倚橋欄俯看,數千尾金鱗紅魚結隊往來,潑刺戲水。

花家山上流花港
  花港觀魚地處西湖西南,三面臨水,一面倚山。是一個佔地300餘畝的大型公園。西山大麥嶺後的花家山麓,有一條清溪流經此處注入西湖,故稱花港。南宋時,內侍盧允升在花家山下建造別墅,稱“盧園”,園內栽花養魚,池水清冽、景物奇秀。

以後,盧園荒廢,此景亦衰。清康熙南巡時,在蘇堤映波橋和鎖瀾橋之間的定香寺故址上,重新砌池養魚,築亭建園,勒石立碑,題有“花港觀魚”四字。

南宋時有一條小溪從花家山經此流入西湖,這條小溪就叫花溪。當時,內侍官盧允升在花溪側畔建了一座山野茅舍,稱爲“盧園”。園內架樑爲舍,疊石爲山,鑿地爲池,立埠爲港,畜養異色魚類,廣植草木。因景色恬靜,遊人萃集,雅士題詠,被稱爲“花港觀魚”。

花港觀魚公園位於蘇堤南段以西,在西里湖與小南湖之間的一塊半島上。時稱盧園又以地近臨花家山而名“花港”。期間宮廷畫師創作西湖十景組畫時將它列入其中,由此而名聲遠揚。

古時這裏只有一池、一碑、三畝地。後經擴建,全園面積近三百畝。今日的花港觀魚是一座佔地二十餘公頃的大型公園,微風過處,沿池岸花木落英繽紛,飄浮於水面,好一幅“花着魚身魚嘬花”的動人畫圖,無人不起羨魚之情。

康熙三十八年,皇帝玄燁駕臨西湖,照例題書花港觀魚景色,刻石建碑於魚池畔。後來乾隆下江南遊西湖時,又有詩作題刻於碑陰。碑分爲陽文和陰文雙面,是康熙和乾隆祖孫兩個皇帝分別題的字,這在我國碑林史中僅此一塊。乾隆做詩有:“花家山下流花港,花着魚身魚嘬花”之語。

花港觀魚的石碑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所題,其中的“魚”字,繁體寫法是四點,代表火,乾隆改爲三點,代表水,寓意百姓生活風調雨順,江山穩固太平。

還有種說法:“花港觀魚”四字爲清康熙皇帝手跡。康熙一生崇信佛教,向有“佛爺”、“善人”之稱。他孫子乾隆爺也崇尚“好生之德”。

然而,在漢字裏,三點爲水,四點爲火。繁體“魚”字底部的四點,本爲火字,魚遇水而生,遇火必死。皇帝不忍見魚死,便將碑文中“魚”字底部的四點改寫成了三點,意在讓魚永遠歡快地生活在水裏,以示皇恩浩蕩,澤被萬物之意。這也給後人留下了一段有趣的典故。

——乾隆(清)
  花家山下流花港,
  花着魚身魚嘬花。
  最是春光萃西子,
  底須秋水悟南華!
  花溪蜿蜒入花池

結束語】花港觀魚,是靜謐的西湖中最有畫面感的一處景色了。
  人人都知道,乾隆皇帝最愛下江南,江南水鄉風景好,每每到此,他總會流連一段時日。
  有機會去的朋友們,一定要一睹花港觀魚的景色。一定不負衆望。

標籤: 觀魚 西湖 花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culture/minjian/3n4y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