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傳統文化 >城市文化 >

古老的傳統雜技表演藝術——達瓦孜

古老的傳統雜技表演藝術——達瓦孜

達瓦孜是新疆的一種古老的藝術表演形式,他也是維吾爾族的一隻種傳統的雜技表演。達瓦孜有着非常悠久的歷史,它體現了新疆人民的勇敢以及獨特的風格特色,新疆人民精湛的表演技術和驚險刺激的表演方式讓達瓦孜大受歡迎。
  下面的新疆文化爲您帶來更多關於達瓦孜的內容,一起和小編來看看吧。

古老的傳統雜技表演藝術——達瓦孜

據史料記載,“達瓦孜”源於兩千多年前的西域,漢代傳入中原,曾在南疆維吾爾族聚居地盛行。在歷史上,許多“達瓦孜”世家代代傳藝不衰,有的甚至西出國門,沿絲綢之路,曾到印度、紅海之濱、埃及等地賣藝。

最早記載這一技藝的大約是東漢時期的着名科學家、文學家張衡(公元78-139年),他在《西京賦》中,有臨回望之廣場,呈角抵之妙戲。跳丸劍之揮霍,走索上而相逢之語,描述了兩位藝人索上相逢的情景。東漢定都洛陽,稱長安爲西京,賦中回述的是西漢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春,漢武帝爲誇耀國家的富足,國力的強盛,在乎樂觀設宴款待四夷賓客,高堂華屋,酒池肉林,同時召集各族民間藝人,作角抵戲,三百里內皆觀。可見公元前108年便已有走繩了。

“達瓦孜”從1953年起,作爲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的表演項目,已歷時四屆了。到目前已成爲民動會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991年在南寧舉行的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體育運動會上,“達瓦孜”節目榮獲國家首次設立的表演獎。“達瓦孜”在歷屆表演會上以它獨特的風格,濃郁的地方特色和精湛的技藝,摘取了表演項目的桂冠。

爲了使“達瓦孜”藝術發揚光大,自治區人民政府於1990年批准,將長期流傳在民間的維吾爾族“達瓦孜”藝術人員改編成爲新疆雜技團的一個演出隊。1997年6月22日,“達瓦孜”傳人阿迪力·吾守爾以13分48秒成功地橫跨了我國長江三峽打破了世界吉尼斯紀錄。

“達瓦孜”表演多在喜慶節日期間舉行,高空走繩表演起來驚心動魄,兼有體育和雜技的雙重特點。達瓦孜表演場地獨特有趣,它需佔地面積100×60米,中間聳立主杆高30米,最高處扎有牌樓,彩旗迎風招展,似空中樓閣,特別使人注目。牌樓橫杆兩端栓有吊槓(鞦韆)和吊環,供表演者使用。80米長的主繩像一條長蛇頭尾相連將地面和牌樓接爲一體,顯得格外壯觀。達瓦孜表演透過地面動作到高空走繩和空中吊槓的組合技巧,展現達瓦孜的全過程。

達瓦孜表演多在露天進行,其特點是把多種多樣的雜耍技藝搬到數十米高空的繩索或鋼絲上演練。演員表演時更加引人入勝,男女青年“達瓦孜”個個伸手不凡,表演者手持長約6米的平衡杆,不繫任何保險帶,在繩索上表演前後走動、盤腿端坐、蒙上眼睛行走、腳下踩着碟子行走、飛身跳躍等一系列驚心動魄的技藝。

在維吾爾族民間樂曲的伴奏下,高空走索演員踏着節拍跳舞歌唱,迅速替換着高難技巧,表演幽默,場面熱鬧非凡,極富特色。整個表演驚險動人。今天的“達瓦孜”表演透過地面動作到高空走繩和空中吊槓的組合技巧,展現“達瓦孜”的全過程,經過不斷實踐和發展,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隨着“走繩”藝術上的日趨成熟,技巧也有了重大突破。如表演時,女藝人沿着接地的斜繩逐步向上,登上橫繩,開始技巧表演,這一傳統動作至今保留在維吾爾族的“達瓦孜”和我國的其它地區。在技巧上,除了表演俯仰身軀,前進後退,舞蹈翻騰之外,又創造了一些更難的動作:借繩的反彈連續向上跳起;在大索上急速地跳繩;兩位藝人繩上對劍格鬥,鬥劍時還能互換位置,較之兩倡對舞,切肩不傾大大進了一步。

達瓦孜早先流行於和田、莎車、英吉沙和喀什一帶,後傳至庫車、吐魯番、哈密、伊犁和烏魯木齊。當今表演達瓦孜的明星當數新疆雜技團的空中王子阿迪力·吾守爾,他是達瓦孜表演世家的第6代傳人,其家族表演此技至少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阿迪力·吾守爾不但創造了在高空鋼絲上小頂倒立、劈叉、騎獨輪車、彎腰採蓮等創新性的高難技巧,而且於1997年和2000年兩次重新載入了高空走鋼絲的吉尼斯記錄,成爲衆人關愛的空中勇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culture/chengshi/77gk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