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傳統文化 >城市文化 >

大有講究 南通端午節的習俗

大有講究 南通端午節的習俗

在閩南,大家對端午節的映像莫過於吃糉子看龍舟賽。
  每個每座城市每個地區對端午節的風俗習慣都不一樣。
  對江蘇文化感興趣的你,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在江蘇南通對端午節的風俗習慣有哪些吧!

南通端午節的習俗,大有講究

五月初五端午亦稱端陽、重五、重午、天中節。“端”意爲始,午爲夏正建寅,五月爲午月,因之五日並稱午日。
  此日,南通民謠有“五月五,洋糖棕於過端午”及“吃了端午糉,方把棉花送”之說,家家吃糉子;此日南通還有逢時特設的“餅”,那便是“端午搗糉子爲(上次下食)餅”,據傳爲祀楚屈原投汩羅而作。

蒲、艾和端陽濃厚的中華民俗風情也有着極爲密切的關係。南通端午民俗有:插蒲艾於檐,且置蒲艾於牀蓆之下,據說可不生跳蚤,可見蒲劍驅邪的力量;懸掛繪有八卦符於籙樑上,以示驅邪,至今鄉俗依然。縛艾爲虎,且焚艾條、蒼朮、柏枝煙燻以闢疫。於此日午時普灑雄黃酒於室內,據云可殺蟲闢五毒。小兒搽雄黃酒於手、腳臉上,尤以其於額上書寫“王”字爲最,據說這樣做了蛇蟲百腳(蜈蚣)不咬的。故人黃幼鬆《海門竹枝詞》生動記錄了這些風情如畫的習俗:“蒜頭艾葉束菖蒲,掛在牀頭囑小姑。燒酒雄黃調灑遍,門前貼上辟邪符”。

舊時,家鄉小兒在端午的掛件、穿戴均異於往日,他們的衣襟上懸百束鎖、香袋等物,還有戴繪有八卦及五毒的兜兜的。這一天,孩子們換上親戚饋贈或穿廟寺僧所送的百索子,即《風俗通》所說“五色縷”、“長命縷”,百索子下面則懸生肖長命鎖片。香袋兒有製成小人兒形的,通人稱它做“馱子老侯”,其中尤以大、小人兒合馱爲佳,更饒有趣味,稱作“馱侯兒抱侯兒”,在身上晃晃蕩蕩,裏面裝的是藥鋪店裏買來的衣香,跑到哪裏,哪裏便香氣盎然。

端午的中餐菜餚豐盛,南通幾乎家家都有用粉皮、韭菜、豆芽、蛋皮絲、蝦仁等和起來炒的一隻菜,謂之“和菜”。地方父老自有一番傳說:相傳明代通地屢遭倭寇騷擾,有一年的端午,倭寇又來侵犯,抵禦的青壯年們倉卒之間,混和着餚菜飽食一頓,然後奮起抵抗,打得倭寇魂飛膽喪。爲了紀念這次大勝,吃“和菜”的風俗從此便流傳下來了。除此之外,端午日還得吃紅燒黃魚,內中配以大蒜瓣兒。

舊時端午正午鬧市,“權停下半日,四門鋪閉不開門”;士女出遊。稱之“踱端午”。清代通人李琪詩云:“五日家家艾虎垂,雄黃泛酒酒盈卮。酒闌爭赴龍舟約,水月庵前看許時”。這是說家鄉濠河中的龍舟競賽,那時划龍舟的據說是狼山營兵,氣勢極爲壯觀:“通州好,彩鷁競江鄉,掣電朱旗搖野岸,轟雷畫鼓鬧斜陽。何處不衣香。”清代通人黃金魁在其《漁灣竹枝詞》裏說:“端陽不解鬧龍舟,爭祭沉湘屈子愁。無數紅裙山下過,一時齊上翠雲樓”。這是清代家鄉端午時節龍舟競渡,婦女“踱午”情景的生動描繪。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culture/chengshi/y42m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