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傳統文化 >城市文化 >

習俗是哪些 莆田冬至的民族文化

習俗是哪些 莆田冬至的民族文化

不同的地區,都有着屬於他們自己的文化,尤其是在一些傳統節日當中,並且每個地區的習俗活動都有所不同,那麼莆田冬至民族文化有哪些呢?接下來就跟隨本期的城市文化一起來看看吧!

莆田冬至的民族文化 習俗是哪些

莆田冬至的民族文化
  冬至暝
  冬至節的前一夜,俗稱“冬至暝”。莆仙民間,尤其是農村,家家戶戶廳堂上都上紅蠟燭,在祖先神位前的晾箔上裝紅福橘。並插上”三春”(三春”是一枝貼着2個鮮豔的胖大娃娃的紅紙片,福祿壽齊全,一般插在大柑橘上面),又用紅紙封着10雙筷子,以及生薑一排,板糖一塊,供奉在桌子上。

冬至早
  冬至當天早上,當家女人起早給全家人下搓好的湯圓。吃完湯圓,舉家上山掃墓。由於“冬至暝”夜最長,小孩子又愛吃“丸仔湯”,故有“愛吃一碗丸仔,盼啊天不湯光”的俗諺。

拜祭祖墓
  吃完湯圓該去掃墓啦!在莆田,有些地方清明節掃墓,有些地方則是冬至掃墓。一些上了年紀的人說,冬至掃墓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可以避開春耕,不會耽誤農活;也有傳說是因爲古代農民糧食少,清明前後無法辦理“三牲”祭品,冬至前後則是秋收後糧食充足的時候。

莆田冬至的民族文化 習俗是哪些 第2張

冬至
  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鬥指子,太陽黃經達270°,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古時民間有在“八節”拜神祭祖的習俗。冬至被視爲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爲“亞歲”或“小年”。在我國南方沿海部分地區至今仍延續冬至祭祖的傳統習俗。在我國北方一些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冬至標示着北半球的太陽高度最小,白晝時間最短,但是冬至日的溫度不是最低。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太陽幾乎直射南迴歸線(又稱爲冬至線),太陽光對北半球最爲傾斜;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並且越往北白晝越短。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冬至前後,地球位於近日點附近,執行的速度稍快,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陽直射南半球的時間比直射北半球的時間約短8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一些。

莆田冬至的民族文化 習俗是哪些 第3張

莆田介紹
  莆田,福建省轄地級市,古稱“興化”,又稱“莆陽”、“莆仙”,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橫剖面呈馬鞍狀,地處北迴歸線北側邊緣,東瀕海洋,屬典型的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截至2018年,轄1個縣、4個區,總面積42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90.0萬人。
  莆田市歷史底蘊深厚,史稱“興化”,素有“海濱鄒魯”、“文獻名邦”之美稱,自唐以來,涌現出2482名進士、21名狀元,17名宰相。基礎設施完善,湄洲灣、興化灣、平海灣“三灣環繞”,湄洲灣爲深水良港,可建萬噸級以上泊位150多個;福廈鐵路、向莆鐵路貫穿全境,湄洲灣港口鐵路支線投入使用;福廈高速、瀋海複線、莆永高速、湄渝高速形成“兩縱兩橫”格局。同時,莆田被列爲第一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及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範城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culture/chengshi/48q3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