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擇吉黃曆 >二十四節氣 >

吃湯圓習俗的由來 2020年12月21日冬至上墳的原因

吃湯圓習俗的由來 2020年12月21日冬至上墳的原因

冬至的習俗當中有一個特殊的習俗就是祭祀上墳,而這個習俗更多流行於南方地區,那麼2020年12月21日冬至上墳的原因是什麼呢?冬至節氣吃湯圓的習俗由來介紹是什麼呢?就讓我們一起去共同瞭解和分析吧!

2020年12月21日冬至上墳的原因 吃湯圓習俗的由來

2020年12月21日冬至上墳的原因
  冬至最初在周代起,主要是爲了像神明和祖先祈福消災,乞求來年減少饑荒與死亡而舉行的祭祀活動。而經過多年的演變變成了祭祀祖先、上墳的習俗。到現在上墳主要流傳在潮汕,每年上墳掃墓一般在清明和冬至,謂之“過春紙”和“過冬紙”。一般情況,前三年都應行“過春紙”俗例,三年後纔可以行“過冬紙”。但人們大多喜歡行“過冬紙”,原因是清明時節,經常下雨,道路難走;冬至時則氣候好,便於上山野餐。潮汕還有“吃了冬節圓多一歲”的俗諺。據載:“人們對此有二種解釋:一說冬至是小過年,過了小年也就應多加一歲了;一說此俗諺是出自犯人。古時每年秋天,都是殺人的季節,凡犯死罪的犯人一般都在秋季被處決,如果到冬至尚未處決,則循例可延至明年再處決,所以說‘又多一歲”’。

2020年12月21日冬至上墳的原因 吃湯圓習俗的由來 第2張

冬至吃湯圓習俗的由來介紹
  吃湯圓在明、清時期已經約定俗成。在冬至這天,要“作粉圓”或“粉糯米爲丸”。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記載,稱“冬至,粉糯米爲丸,名‘湯圓’”。做好湯圓後要祀神祭祖,而後閤家圍吃湯圓,叫做“添歲”。所以,冬至吃湯圓,古而有之。吃湯圓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爲盛行,民間便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湯圓也稱湯糰,冬至吃湯糰又叫“冬至團”;湯圓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還有一種解釋是:冬至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冬至那天,天還未亮,婦女們就起來生火煮湯圓,先敬天祭祖,再全家圍坐吃湯圓。所以冬至吃湯圓,除了表示太陽(陽光)逐漸回來,也代表團圓的意思,現代人更喜歡把它當成圓滿的象徵。我國各地的風俗民情雖各有差別,但大致是相同的。作冬至圓時,經常應孩子們的要求捏一些小動物,小貓、小狗、小兔子、小老虎等等。孩子們每到此時都很高興。吃冬至圓以前,在門窗桌櫃牀燈的後面,都要分別粘一個冬至圓,稱爲“耗晌”,要等到“送竈”以後才能烤食。如果這時家裏有孕婦的話,冬至圓發了,就會生男,否則就會生女。吃冬至圓時入口必須成雙成對,以求吉利。吃到最後只剩兩粒,已婚的人將會萬事如意,剩下一顆,單身未婚者將會凡事順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almanac/jieqi/34nkm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