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擇吉黃曆 >傳統節日 >

糉子節是幾月幾日 2016糉子節是哪天

糉子節是幾月幾日 2016糉子節是哪天

糉子節是端午節衆多別稱中的一個,是因端午節這一天民間各地有吃糉子的習俗,故又稱做糉子節。那麼2016年的糉子節是哪一天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屆時大家可別忘記品嚐美味的糉子哦。

2016糉子節是哪天,糉子節是幾月幾日

你可能喜歡》》徐州端午節習俗

問:2016糉子節是哪天,糉子節是幾月幾日?
  答:2016糉子節即端午節,是2016年6月9日,農曆五月初五。

糉子節的由來,傳說是爲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爲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爲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糉子--“筒糉”的由來。

那麼爲什麼後來又用艾葉或葦葉、荷葉包糉子呢?在《初學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漢代建武年間,有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將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於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並逐漸發展成爲我國的端午節食品。

糉子最初是用作祭祖及神靈。從糉子的古稱“角黍”可溯其源。“黍”原爲中國北方的一種農作物,五月成熟。古人用菰葉包上黍米,成爲類似祭壇上牛頭的形狀,作爲祭品,稱“角黍”、“角糉”。東晉範注《祠制》中說:“仲夏薦角黍。”說明當時有夏至以角黍祭祀祖先神靈的習俗。

糉子作爲祭祀用品,早在春秋時期就已出現,但糉子被正式定爲端午節食品,則是在晉代,這一時期,包糉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了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糉子稱“益智糉”。

到了唐代,糉子已成爲節日和民間四季出現於市場的美味食品。糉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宋朝時,已有“蜜餞糉”,即果品入糉。元代時,糉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爲箬葉,後來又出現蘆葦葉包的糉子,附加料出現豆沙、松子仁、棗子、核桃等,品種更加豐富。

明清兩代,糉子更是作爲一種吉祥食品。相傳,那時凡參加科舉考試的秀才,在赴考場前,要吃家中特意給他們包的細長像毛筆的糉子,稱“筆糉”,取其諧音“必中”,爲討吉言口彩。另一說法,這種“筆糉”吃到肚裏,考場答卷,可妙筆生花。

如今,糉子與正月的元宵、中秋的月餅一起,被稱爲中國的三大節令食品。每年五月初,很多家庭都要浸泡糯米、洗糉葉、包糉子,其花色品種繁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almanac/chuantongjie/4gw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