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命理 >姓氏名人 >

戰國末期法家代表人物 姓氏名人韓非

戰國末期法家代表人物 姓氏名人韓非

解讀百家姓韓姓歷史名人。韓非,戰國末期法家代表人物,也是先秦諸子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佔全國人口總數的百分之幾呢?韓姓,晉國六卿之一,爲後宋國姓,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

姓氏名人韓非 戰國末期法家代表人物

韓非,漢族,戰國時期的韓國都城新鄭(今河南鄭州新鄭市)人,戰國末期傑出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散文家,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先秦諸子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韓非將商鞅的“法”,申不害的“術”和慎到的“勢”集於一身,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韓非將老子的辯證法和荀子的樸素唯物主義融爲一體,同時重視吸收墨家思想,集儒道墨法四大思想流派的精華於一身。韓非的思想深邃而又超前,對後世影響深遠。

韓非是韓王之子,荀子的學生,李斯的同學。着有《韓非子》一書,共五十五篇,十萬餘字,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樹一幟。韓非極爲重視唯物主義與效益主義思想,積極倡導君主專制主義理論,目的是爲專制君主提供富國強兵的思想。

韓非深愛自己的祖國韓國,但他的政治主張並不被韓王所重視,反而很受秦王政賞識。韓非藉此爲存韓而勸諫秦王政,李斯卻主張滅韓。兩相沖突,後者終將韓非害死於秦。韓非的法家思想後來被秦王政所重用,幫助秦國富國強兵,最終統一六國。

《史記》載:秦王見《孤憤》、《五蠹》之書,曰:“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恨矣!”可知當時秦王的重視。《韓非子》也是間接補遺史書對中國先秦時期史料不足的參考重要來源之一,着作中許多當代民間傳說和寓言故事也成爲成語典故的出處。

韓非子出生於戰國末期韓國的都城新鄭(今河南省鄭州新鄭市鄭韓故城遺址),是韓國貴族。韓非精於“刑名法之學”,“而其歸本於黃老”。與秦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學生。韓非文章出衆,連李斯也自嘆不如。韓非將自己的學說,追本溯源於道家黃老之術,他對老子《道德經》有相當大的研究,《韓非子》中,着有《解老》、《喻老》等篇,集中表述了韓非的哲學觀點。韓非是戰國末期帶有唯物主義色彩的哲學家,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韓非目睹戰國後期的韓國積貧積弱,多次上書韓王,希望改變當時治國不務法制、養非所用、用非所養的情況,但其主張始終得不到採納。韓非認爲這是“廉直不容於邪枉之臣。”便退而着書,寫出了《孤憤》《五蠹》《內外儲》、《說林》《說難》等着作。

他的書傳到秦國,秦王非常讚賞韓非的才華。不久,因秦國攻韓,韓王不得不起用韓非,並派他出使秦國。韓非子被韓王派遣出使秦國,秦王很喜歡韓非,但還沒有決定是否留用。但是文采斐然的韓非爲秦王嬴政所賞識而倍受重用。由於李斯提出滅六國一統天下的通天大計,而首要目標就是韓國,但作爲韓國公子的韓非與李斯政見相左(韓非主張存韓滅趙),妨礙秦國統一大計,於是李斯就向秦王上疏辯駁。他說:“韓非前來,未必不是認爲他能夠讓韓留存,是重韓之利益而來。他的辯論辭藻,掩飾詐謀,是想從秦國取利,窺伺着讓陛下做出對韓有利的事。”秦王認爲李斯言之有理,便抓捕韓非。廷尉將其投入監獄,最後逼其服毒。韓非想上書始皇帝,被拒絕。後來始皇帝后悔了,派人赦免他,但是韓非已經死了。

韓非子的文章構思精巧,描寫大膽,語言幽默,於平實中見奇妙,具有耐人尋味、警策世人的藝術風格。

韓非子着書之餘時常登臨的孤憤臺猶存,位臨棠溪岸邊,原是一處高地,松柏銀杏蒼蒼。之後,孤憤臺漸漸之低小,鄉民們平素叫“孤墳攤兒”,考古和被盜均未發現萌基,專家考證應爲“孤憤”臺,正好符合韓非“驅車勸諫韓王不用”而閉門着書的歷史事實。韓非的《孤憤》、《五蠹》、《說難》、《說林》、《從內儲》五書,十萬餘言,字裏行間,嘆世事之難,人生之難,閱盡天下,萬千感懷。韓非死於秦國,終年47歲,有記載說,韓非運回韓國,葬在故土,即孤墳攤處,另說葬九女山古墓羣。

據史料可考,韓非子的故土在西平縣出山棠溪北岸的韓堂村。韓堂村建有韓家祠堂,而後遷至出山鎮西南,韓堂村留名至今。韓祠爲韓家宗祠,何代修築無考,但每年春節韓姓子孫敬奉韓家宗祖一直延續,韓祠歷代修復,破損於解放初,1958年在此建出山禮堂,有“思辨”碑石一塊,村人說曾蓋在西街井口,後無下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mingli/xingshimingren/rw3y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