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命理 >百家姓 >

淩氏郡望的由來 郡望是什麼意思

淩氏郡望的由來 郡望是什麼意思

解讀百家姓淩姓。郡望是什麼意思?看淩氏郡望的由來。淩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羣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七十四位,人口約八十七萬三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054%左右。

郡望是什麼意思?淩氏郡望的由來

淩姓文化之淩姓郡望

氤氳王氣,冰凌勢輔;炎黃一脈,繁衍華夏。

在古代,人們十分看重門第。自秦漢之後,姓氏逐漸合而爲一,以姓傳承血緣關係,氏的標誌由地望所替代,人們皆所以姓別婚姻而以地望明貴賤。一些世代爲官的世家豪族,由於世居某郡,人丁興旺,勢力龐大,爲當地郡人所仰望,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漸成爲當地的望族。歷史的發展變遷,一些族人逐漸遷往外地,世居範圍由一郡擴大到全國,他們原居地即成了原籍,成了這些人的根,古代把這根稱之爲望出。目的是“望以別族”,以郡望來區別他族。

以淩氏一族而言,淩氏祖宗是衛康叔,則淩氏祖上的發源地,當是康叔之國衛國(現河南、河北之間),然而淩氏族羣是因官得氏以職而居,他們的真正居住地,卻是在周國都鎬京及各諸侯國的王室,起初人口是比較稀少的,隨着周朝繁榮富強,淩氏宗族的族羣也不斷壯大,其氏族特性也同其他以官爲氏的氏族一樣,伴隨着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被新的社會角色充實,其居住地域也隨之相應擴大。在氏族後裔中,除有繼續擔當凌人官職外,更多的族人融入在社會之中,或民或商或兵或仕。分宗不久的淩氏官族族人,特別是那些凌人,與周朝廷和各同姓公室成員原系同室同宗,因血緣的關係,他們相間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又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密切,甚至還有一些凌人與公室的人,相互成了股肱。

後來,衛國二十世君衛靈公夫人卒,立宋女南子爲夫人,南子卻透過靈公而掌握着衛國的實權。在論語中有所記載,公元前496年,孔子游訪衛國時曾與權柄南子會見過。靈公三十九年(公元前494年),太子蒯聵與靈公夫人南子交惡有隙,欲謀殺南子,未遂敗露致靈公發怒,太子蒯聵而外逃宋國,後轉奔晉國,寄住於趙鞅處。衛康叔支子姬甸公的二十一輩孫凌鉞公,其祖上三輩擔當衛國軍事要職,在軍隊中有影響,時爲太子蒯聵在軍隊中的支援者,因受連累,也隨太子蒯聵逃出衛國,而後散奔衛燕邊壤,在燕國之域的河澗地界避居。

公元前493年衛靈公駕崩後,並未傳位於寄居在外的公子蒯聵,而是直接隔代傳與孫子(蒯聵之子)輒,是爲衛出公。公元前493年至公元前479年,這十五年間衛國王室大亂,太子姬蒯聵和出公父子不顧名分暗爭君位。公元前479年,大夫孔悝之母伯姬(衛靈公之女,蒯聵之姐)暗謀立蒯聵爲衛君,後脅迫孔悝欲弒出公,出公聞訊而外逃避居齊國,蒯聵得返衛國立爲衛君,是爲衛莊公。此時的鉞公,已經避居河澗地界十五年,早已落家立業。因厭倦長期內亂不斷的衛公室生活,而留居在當地。從此,淩氏一門承天道之公,以德獲福,偏安一隅於河澗地界,遠避戰國之亂,歷經五輩人的繁衍,到第二十五輩孫凌不滄時,在河澗地界已蔚然成族。這就是後人所稱,淩姓於河澗成族之所由來。

淩姓河澗成族這句話中的“河澗”,是後來譜記爲敘述而用的指示地名。因爲淩氏在河澗地界聚居,爾後成族的哪個時候,還是周代春秋時期,河澗地界屬於燕國封地,其自始至終都沒有屬於衛國轄統,並且還很偏僻荒涼,所以轄河澗地域的燕國,也沒有在那裏置行政地名。到了戰國初期,趙國戰敗燕國,割讓得到了河澗地域,是將其納入武垣縣轄領,武垣縣治所也不在河澗地界。

戰國後期,淩氏興旺發展,與大量躲避戰亂遷徙而來的其他姓氏族羣,在偏安一隅的河澗地界,形成了一定人口規模的大村落。公元前228年秦滅趙燕,秦始皇廢封建爲郡縣,在現河澗地域,沿舊制置武垣縣予轄管,這就是河澗地名的前身。武垣縣屬秦鉅鹿郡所領。鉅鹿郡治所在鉅鹿,現今河北平鄉西南。

漢高帝奪得天下建立漢朝後,其在沿襲秦王朝郡縣制的同時又推行侯國制,即“國中國”。這是因爲在廢秦滅楚的過程中,爲了取得戰爭的勝利,劉邦先行對功臣許諾下的。分封的諸侯王國地位與郡相等,王國的相國、大夫必須由中央委派,代表中央處理政務,諸侯王遵守中央朝廷的政令,於封地食邑,沒有天子的虎符,不得擅自發兵。在諸侯王以外,劉邦還分封了許多侯國,這些侯國的地位與縣相等,大多是封給有功之臣的。

開國之初,漢高帝分封了七個諸侯國,其中在漢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封大將張耳(公元前264—202年)爲異姓趙王,統轄現今河北一帶,武垣縣此時就屬張耳趙國的鉅鹿郡。張耳立爲趙王一年後之秋去世,諡景王。其子張傲即位爲趙王。

後來漢高帝害怕異姓王會危害漢室江山,漢高帝繼而廢異姓王,改爲大量分封自己家族之人,爲同姓的侯王。但是較大的侯國對漢室中央,依然存在威脅,於是漢朝廷又處心積慮、想方設法的將那些較大的侯國割裂開來。漢高帝九年(公元前198年)的年初,劉邦剪除異姓王,廢掉了張傲王位,並把趙國支裂縮減。原屬趙國的鉅鹿郡在此時被分成鉅鹿、清河與河澗三郡。河澗郡在鉅鹿郡東北部,因處於易水、河水之間,而取名河澗,其治所在樂城,即現今河北獻縣。這三郡仍爲趙國支郡,然後與其他郡一起,被漢高帝封給自己的兒子劉如意(公元前208-194年在世),時年十一歲,爲同姓趙王。至此時(公元前198年)纔有河澗之地名。

不滄公孫輩之陶公,在此年間被漢高帝興爲趙孝王的河澗相(地位相當於郡守),代理年幼的趙王專門署理河澗郡當地政務。因漢朝強調以孝治天下,所以繼嗣帝王諡號都有“孝”字,後世歷史記載稱爲孝王,此處河澗孝王相之孝王實爲領河澗之趙王,就是漢朝同姓趙王劉如意。

漢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趙國又遭漢朝廷支裂縮減,其中河澗郡轄的高陽、武垣、中水、饒陽、蠡吾、安平等六縣被割裂,劃入漢燕國的涿郡,河澗郡的地域再次被支裂縮減。

漢文帝二年(公元前185年),文帝爲了防止諸侯國做大危及漢室,在推行郡國並行制時,又一次大規模的割裂諸侯國地盤。在趙國東部,支裂割出河澗郡,別置始立河澗國,封趙王劉遂之弟劉闢繮爲河澗王。陶公之子銳公,在那時擔任河澗國蘭臺令吏,於蘭臺主持文史檔案事務。

漢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78年),河澗王劉闢繮薨,無子嗣後繼,這個僅僅存在了14年的河間國被漢朝廷廢除,陶公之子銳公隨之被除卻河澗國蘭臺令吏官職。文帝廢河澗國後,並未還給趙國,而是收歸漢朝中央所有,他又支裂河澗國,拆分成三郡,南部置廣川郡,東部置勃海郡,剩下地域置河澗郡。勃海郡治所在浮陽,即現今河北滄州,至此時(公元前178年)纔有渤海之地名。

河間郡因遭數度支裂分割,其領地至此已經不足初置時的三分之一,還沒有毗鄰的渤海郡領地大。這以後,漢朝又多次將河澗郡這個小小的地方,或設國或置郡,致使忽隱忽現的河澗國,在中國歷史中出現了四度立廢的現象。

在戰國後期,東周王室與各諸侯國均先後被秦所滅,爲避戰亂,各國淩氏宗族子孫紛紛外逃,更多淩氏族人逃往衛國邊壤等地域,投親靠友避亂而居,其中更多的淩氏,是寄居在後來在漢朝稱爲河澗渤海的地方,因爲在那裏居有已成族羣的淩氏宗親可以投靠,這使得當地淩氏人口集中壯大。家譜譜序也有記載:“淩氏宗脈籍自雲南、原系康叔之國南圵、肇自衛康叔支孫居河澗而依邑郡。”

到後來漢初時,被縮減的河澗國被拆分爲河澗、廣川、勃海三郡,致在河澗勃海這一有限區域內,淩姓人丁聚聚,族羣興旺;在當地是爲旺族。而在漢初這段時期,漢高帝興陶公爲河澗孝王相,其子銳公任漢河澗國蘭臺令史,銳公之子頡公官漢正義郎,頡公之子彬公官漢棗陽令,彬公之子華釐官漢廷尉,華釐之子鱖官漢涿州別駕。淩氏一門,六代世官,門庭顯赫;淩氏一族,官卿世家,羣賢輩出;在當地是爲望族。後期漢朝安邦定國,一統華夏,天下大興,大量的淩氏族人又不斷外遷散居創業發展,原來聚族而居的河澗渤海,即成了外遷淩姓族人的原籍,成了這些人的根,這就是淩姓望出河澗渤海的由來。

淩姓郡望系出河澗渤海,從地名出現的時間看,河澗要早於渤海。但是,早期的河澗郡及河澗國是包含着渤海地域的,後來渤海地界從河澗之中分置而出,並與河澗同時置郡,淩氏族羣不論居之早期的河澗國,還是住在後期分河澗國而置的河澗郡渤海郡,都是同時代的。所以說,作爲淩姓族人望出之地,河澗渤海是一致的,不存在誰先誰後,淩姓是同時望出河澗渤海。

緣木求本,飲水思源,這個本源不僅僅是指姓稱得名之緣由,更具體的要尋找己姓的發祥地。我淩姓宗族奠基在鎬京,原先是成族聚居在中原的祖籍地衛國,其後復興繁衍之地是河澗渤海。這一異地成族的現象,是由於諸侯春秋爭霸戰國火倂之中原大亂所致,在其他氏族播衍史的郡望之記載中,也是可相印證的,因爲有許多的其他姓氏的郡望,也是有河澗渤海的。

從許多其他氏族郡望亦爲河澗或渤海,可以看出週末秦時,地處偏壤的河澗地域,時爲衆多族羣以避戰亂的樂土,較多的族羣於此復興,漢統天下,中原平定,大量的族人遷出河澗,入居文化經濟迅速發展的的中原腹地,河澗也就漸漸的淡出了人文歷史的主要舞臺,成爲了人們的歷史記憶。

淩姓早期郡望是河澗淩氏和渤海淩氏,後來族人經河澗渤海大量遷出,聚居在不同的遷徙地,例如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四川、安徽、江蘇等地,都是很有規模的淩姓聚居棲息之地。而這些繁衍生息淩姓的地方,也成了其後淩姓後裔族人新的郡望之地,所以後來的淩姓族人之郡望,就要比早期的郡望多出了許多。但是絕大多數淩姓家族的子孫,在追本溯源的時候,從未曾忘記自己的根是源自河澗渤海。

標籤: 由來 淩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mingli/baijiaxing/xrq51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