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命理 >百家姓 >

是源自楚國的姓氏 苗姓起源

是源自楚國的姓氏 苗姓起源

解讀百家姓苗姓。苗姓起源,是源自楚國的姓氏。苗姓在宋版百家姓排行53,人口較多,相對分佈較多的省爲河南、山東、山西、河北、浙江、安徽、江蘇、四川、廣西、湖南等,約佔全國人口的0.07%,約有110萬人。

苗姓起源 是源自楚國的姓氏

源流一

源於羋姓,羋姓中的一個分支,即是源自楚國的姓氏。最直接的得姓史祖是楚國公族大夫。伯棼(鬥越椒)之子鬥賁皇的封地,屬於以封居名稱爲氏。據《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及《風俗通》等所載,春秋魯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楚國若敖之亂,楚若敖之孫、楚大夫伯棼以罪誅,其子賁皇奔晉,食採於苗(故城在今河南濟源西)。在晉國與楚國的交戰中,伯棼之子賁皇技獻晉國使晉國取得戰鬥勝利。後世傳有楚才晉用的典故:

初,楚伍參與蔡太師子朝友,其子伍舉與聲子相善也。伍舉娶於王子牟,王子牟爲晉公而亡,楚人曰:“伍舉實送之。”伍舉奔鄭,將遂奔晉。聲子將如晉,遇之於鄭郊,班荊相與食,而言復故。聲子曰:“子行也!吾必復子。”

及宋向戌將平晉、楚,聲子通使於晉。還如楚,令尹子木與之語,問晉故焉,且曰:“晉大夫與楚孰賢?”對曰:“晉卿不如楚,其大夫則賢,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雖楚有材,晉實用之。”

苗,遂爲商周古國,西周初國亡,成爲周邑。

在賁皇的後裔子孫中,以先祖封邑名稱爲姓氏,遂成苗氏,並尊賁皇及其父親鬥越椒爲得姓始祖。這也是漢族苗姓人口最主要的來源。楚國氏族伯棼及其子孫定居河南濟源苗亭,遂這支楚國大夫子孫姓氏爲‘苗’。

在河南濟源當時記載土壤肥沃適宜耕種,有對聯曰“草長鶯飛光景好,田肥禾茂人財興”,描述當時地理環境。

源流二

源於羋姓,出自上古時期神醫苗父,屬於以先祖名字爲氏。民間傳說:“在上古時候,有一位神醫叫苗父,世人稱其爲”古醫鼻祖“,其後裔子孫以先祖名號爲姓氏,稱苗氏,得姓時間要遠早於苗賁皇,但史無記載。”其實,在史書中對苗父其人還是有記載的。苗父,上古巫醫,一稱弟父。在歷史文獻《韓詩外傳》中記載:“吾聞上古醫曰弟父。弟父之爲醫者,以莞爲席,以芻爲狗,北面而祝之,發十言耳,諸扶輿而來者,皆平復如故”。按照《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裏中庶子的說法,苗父是一個“上古爲醫者”,即上古時代的一個醫生。他所說的“上古”並非確指,但按他自己的相對說法,是在黃帝時代以前的某個時代。民間傳說苗父是一個醫生,只是因爲他能讓所有求助於他的病人病癒和康復,並不意味着他和後世醫家們在診、療疾病的方法上有任何相同之處。其實,他的診治手法和過程是非常奇特而超常的:他把菅草(多年生草本植物)拿來編成席子,供病人和自己坐、臥,又用草把子紮成狗的模樣。對於任何前來求助的病人,他都拿起一隻草狗,面對北方,口中唸唸有詞,但每一次治病都只念十個字。於是,無論是扶着來的,還是擡着來的病人,立刻就能康復如初。

由於苗父根本不象後世醫生們那樣用“四診”去診病、用“八法”去治病,甚至也不用任何手術治療,因此他只能算是一種巫醫,如今看來,大概使用的是精神療法,或心理療法。在傳說中,他爲衆多病人治過病,而且還療效卓着,稱其爲“醫”並不過分,因此,人們把他認爲是“上古爲醫者”。

源流三

源於百濟民族,出自唐朝時期朝鮮半島百濟國,屬於漢化改姓爲氏。漢、唐時期,朝鮮半島的百濟民族中,有漢姓苗氏。百濟,是古代朝鮮半島西南部的一個割據國家,存在於公元前18~660年。百濟國與伽倻國、新羅國是古代韓民族的三國,爲古老的馬韓民族五十四個部落中的百濟部落所建,公元前一世紀逐步形成奴隸制國家。公元前一世紀末,百濟部落興起於朝鮮半島西南部的漢江下游,建都於漢江南岸慰禮(今韓國漢城附近)。傳說,在西漢成帝劉驁鴻嘉三年(公元前18年),高句麗王子溫祚率領部分臣民來到漢江北岸,以其軍事實力在慰禮定都稱王,國號百濟,馬韓百濟部被其融合。後百濟國將王都遷至漢江南岸的漢山城(今韓國京畿道廣州)。東漢建安年間,公孫康置帶方郡後,百濟國王迎娶公孫康之女爲妃,得到帶方郡的協助,逐漸強盛起來。至晉穆帝司馬聃永和二年~晉孝武帝司馬曜寧康三年(公元346~375年),即百濟古爾王在位期間,仿照漢制初步建成了較爲完備的國家體制:中央政權設六佐平分理朝政,分官爵爲十六品,地方上設五方,二十二檐魯(郡縣),國家機器初步鞏固。古爾王模仿北燕國的例制,定出有尊卑差別的紫、緋、青三等官服服色,開始實施嚴格的身份制度。

晉懷帝司馬熾永嘉七年(公元313年),高句麗佔據了樂浪郡後,形成了朝鮮半島上三國對峙的局面,其中的百濟國勢力較爲弱小。因此,在晉孝武帝司馬曜太元十六年(公元391年),百濟國臨津江流域被高句麗攻佔。到北魏孝文帝元宏延興五年(公元475年),王都漢山城又被高句麗攻陷,被迫遷都於熊津(今韓國公州)。西魏文帝元寶炬大統四年(公元538年),百濟國勢更衰,再遷都到泗沘(今韓國忠清南道扶余郡),改國號爲南扶余。在抵抗高句麗的共同北進目標下,百濟國與新羅國於北齊文宣帝高洋天保二年(公元551年)結成了聯盟,並共組成聯軍收復了漢江下游地區。但很快聯盟破裂,收復之地於北齊文宣帝高洋天保四年(公元553年)被新羅國所攻佔。百濟國爲了奪回地,又反過來聯合高句麗,頻繁進攻新羅國。新羅國面對兩國聯盟束手無策,頻頻失敗,於是向大唐王朝求援。唐高宗李治正對高句麗的勢力不斷擴張而反感,更不希望高句麗的有兩猛勢力的存在,於是應邀出兵干預。大唐神丘道行軍大總管蘇定方率軍與高句麗和百濟聯軍的戰爭中,在新羅國的配合下,於唐顯慶五年(公元660年)徹底滅了百濟國。百濟國滅亡後,領土被新羅國統一。而後,在唐乾封元年~總章元年(公元666~668年),唐高宗又令大唐遼東道行軍大總管李積率唐軍與高句麗鏖戰,在農曆9月徹底滅亡了高句麗。

滅亡後的百濟、高句麗國民,被唐朝政府內遷遼中、遼西、河北等地,其中有部分族人改漢姓爲苗氏,以別於當地漢民。在唐王朝滅亡後的五代十國時期,該支苗氏族人有部分人“去草爲田”,改苗氏爲田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於蒙古族,出自明、清時期厄魯特蒙古四部之一的土爾扈特部沙畢納爾氏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蒙古族沙畢納爾氏,漢姓爲苗氏,源出蒙古土爾扈特部。蒙古土爾扈特部,是明、清時期厄魯特蒙古四部之一,元朝時期重臣翁罕的後裔。土爾扈特部原遊牧於塔爾巴哈臺附近的雅爾地區,公元十七世紀三十年代,其部首領和鄂爾勒克因與準噶爾部首領巴圖爾渾臺吉不合,遂率其所部及部分杜爾伯特部、和碩特部牧民西遷至額濟勒河下游流域(今俄羅斯伏爾加河),自成獨立的遊牧部落,但仍不斷與厄魯特蒙古各部聯繫,並多次遣使向清朝政府進表貢。

在清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康熙大帝派出圖理琛使團,途經俄國西伯利亞地區,兩年後至伏爾加河下游,探望土爾扈特部。到了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土爾扈特汗敦羅布喇什遣使吹扎布,假道俄羅斯,歷時三年到達北京,向乾隆大帝呈獻貢品、方物、弓箭袋等。土爾扈特部族人自遷至伏爾加河下游後,不斷反抗沙皇俄國的侵略與奴役。公元十七世紀六十年代,俄羅斯着名農民領袖拉辛領導頓河農民起義後,居於伏爾加河兩岸的土爾扈特人民紛起響應。公元十七世紀末期,土爾扈特着名首領阿玉奇汗率領部衆積極支援巴什基爾人的起義。公元十八世紀初,土爾扈特人民仍不斷掀起武裝起義,反抗沙皇俄國在伏爾加流域的統治。

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農曆1月,土爾扈特部爲擺脫沙皇俄國的殘酷壓迫,維護民族獨立,在第七代首領渥巴錫(阿玉奇汗的曾孫)率領下發動了武裝大起義,之後,渥巴錫帶領着三萬三千戶族人從伏爾加河東岸出發,經過一年多的時間歷盡艱辛,於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春季來到伊犁附近的塔麻乾地方,史稱“土爾扈特東歸”。

源於回族,出自明朝太祖皇帝朱元璋賜姓,屬於帝王賜姓改姓爲氏。回族中的苗氏,源自明朝皇帝朱元璋的賜姓。據《賽典赤家譜》記載:“咸陽王(賽典赤)奉旨徵平西夏,以得勝之兵戍守寧夏、渭南等處,所有兵將保屬哈密徵調。以名爲氏。明太祖朱元璋定鼎金陵後,歷代明朝皇帝賜予回族將領許多漢姓:閃、者、白、苗、冶、烏、達、木、金、陝、翦、千、保、卯、張、馬、丁、鄭、朱、安、薛、祿……

此後,在回族中即有苗氏一族。苗氏回族今天主要分佈在東南沿海地區及青海等地。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旗分內尼堪姓》記載:滿族烏扎庫氏,亦稱烏札庫氏,滿語爲Ujaku Hala,世居噶哈里(今吉林琿春圖們江沿岸)、倭濟石(今吉林圖們與琿春之間)、綏分(今中俄交界的綏分河流域),其後裔中有議政大臣、江寧將軍苗齊納,在他的子孫中,有冠漢姓爲苗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滿族康儀理氏,亦稱康吉里氏,滿語爲Kangyili Hala,漢義”苗條“,世居費爾塔哈村(今吉林市西南二百五十公里處),後大多冠漢姓爲康氏,亦有取漢義爲姓氏者,稱苗氏。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在今苗族、朝鮮族、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苗氏族人分佈,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爲漢姓苗氏,世代相傳至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mingli/baijiaxing/1nlrl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