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傳統文化 >民族文化 >

中國百家姓故事之曾氏的起源

中國百家姓故事之曾氏的起源

在中國悠久的五千年曆史文化中,中國形成的姓氏共有三千多個,並且也慢慢的逐漸發展擴大。世世代代的在延續。現代常用的姓氏也有七百多個。爲了讓大家更加了解中國百家姓的來源,小編決定一一介紹每個姓氏的起源,接下來一起到民族文化看看曾姓的起源吧。

中國百家姓故事之曾氏的起源

一、姓氏源流
  曾姓來源比較純正,據有關史料查證,主要出自姒姓,爲夏禹的後裔。相傳帝舜時,鯀的妻子因夢食薏苡而生禹,故帝舜便賜予禹姒姓。據《世本》、《元和姓纂》及《姓氏考略》所載,相傳夏禹的第5世孫少康中興了夏室後,曾把自己最小的兒子曲烈封於一個叫“鄫”的地方,在今山東省蒼山縣西北。

少康的這一房子孫所建的鄫國曆經夏、商、週三代,大約相襲了近兩千年,一直到春秋時代,即公元前567年才被莒國所滅。這時候,懷着亡國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鄰近的魯國,並在魯國做了官。其後代用原國名“鄫”爲氏,後去邑旁,表示離開故城,稱曾氏,就此世時代代承襲下來,一直流傳到今天。

曾氏家族長久以來未曾有被外族或外姓冒姓的記錄,現在曾姓的中國人,都是一脈傳自太子巫,系出上古聖君夏禹,名副其實的四千年前是一家。所以,對於同姓聯婚,曾氏家族一向嚴格禁止。

二、遷徙分佈
  曾氏出自山東,孔門着名弟子曾參就是山東人。曾子之後曾子方於西漢時家於長沙(今屬湖南),是爲長沙房;曾項家於扶風(今陝西興平東南),是爲扶風房,其後人分別遷居於冀州(治今河北冀縣)、青州(治所在今山東淄博東南)。

王莽之亂時,曾據率宗族千餘人自山東南遷至廬陵(治所在今江西吉安市西南)之吉陽鄉,是爲吉陽房。曾據後人曾略居於撫州南豐(今江西廣昌縣東),是爲撫州房。西晉永嘉二年(308年),曾氏有一支遷居會稽(今浙江紹興)。此

外,曾氏族人還遷居於韶州(今廣東韶關)、虔州(今江西贛州)、交州(今廣州)、蜀郡(今成都)、豫章(今江西南昌)、吳郡(今江蘇功州)、河內(今河南沁陽)、南陽(今屬河南)江夏(今湖北鄂城)、襄陽(今屬湖北)等地。唐末,曾氏開始遷往福建。清代,福建人曾賜錫移居臺南,此後,閩、粵曾氏不斷有人遷居臺灣,進而又有遷居海外者。目前,曾氏爲臺灣第16大姓,在全國大姓中排第38位。

三、郡望堂號

【堂號】
  “三省堂”:孔子弟子曾參非常注意修身,每天從三方面檢查自己:(1)爲人做事有沒有盡到心;(2)和朋友交往有沒有失信;(3)老師教的東西有沒有複習好。“三省堂”即由此得名。

此外,曾氏還有堂號“魯陽”。

【郡望】
  魯郡:西漢改薛郡置魯國,治在魯縣(今山東曲阜)。相當今山東曲阜、滕縣、泗水等縣地。晉改爲魯郡。

天水郡:西漢元鼎三年(前114年)初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通渭縣西北)。相當於今甘肅通渭、秦安、定西、清水、莊浪、甘谷、張家川等縣及天水市西北部、隴西東部、榆中東北部地。西晉移上邽(今天水市)。北魏相當今天水、秦安、甘谷等市縣地。

廬陵郡:東漢時置郡,治所在石陽(今江西吉水東北),三國吳移治高昌(今江西泰和西北)。相當今江西永新、峽江、樂安、石城以南地區。

魯陽縣:漢置縣,治所在今河南魯山縣。

四、歷史名人
  曾國藩(1811-1872):清末洋務派和湘軍首領。原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湖南湘鄉人,道光進士,曾任內閣學士、兩江總督等職,後病死於南京。有《曾文正公全集》。

曾紀澤(1839-1890):字頡剛,曾國藩長子,清末外交官。他留心時事,博覽羣籍,通西文,好西學。初以蔭補戶部員外郎,後襲侯爵。光緒四年(1878年)出任駐英、法公使,1880年兼充駐俄公使。中法戰爭時力主抵抗。1885年任海軍衙門幫辦,旋爲兵部左侍郎,兼各國事務大臣。1887年着《中國先睡後醒論》,主張“強兵”優先於“富國”。有《曾惠敏公遺集》。

曾國荃(1824-1890):曾國藩弟,字沅甫,號叔純,貢生出自。1856年起與太平天國軍作戰,1862年進圍天京(今南京),1864年7月攻陷天京,受封爲一等伯爵。1866年任湖北巡撫,因對捻軍作戰失敗稱病退職。1875年又被提用,歷任陝西、山西巡撫,署兩廣總督。1884年升任兩江總督。

曾鞏(1019-1083):北宋文學家,字子固,南豐(今屬江西)人,世稱南豐先生。嘉佑進士,嘗奉詔編校史官書籍,官至中書舍人,曾爲王安石所推許。散文平易舒緩,長於敘事說理,講究章法結構,爲“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些文章對當時在位者的因循守舊錶示不滿,主張在“合乎先王之意”的前提下對“法制度數”進行一些改易更革。有《元豐類稿》。另《隆平集》也題爲所作。

曾子:即曾參,春秋末期魯國南武城(今山東費縣)人,他是孔子的弟子,以孝着稱。相傳《大學》是他所着,被後世儒家稱爲“宗聖”。

標籤: 百家姓 曾氏 起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culture/minzu/94jlv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