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傳統文化 >宗教文化 >

【佛學入門】印度佛學體系詳解

【佛學入門】印度佛學體系詳解

印度佛學,產生並流傳於古印度,以佛教教義爲核心的宗教哲學。印度佛教的發展過程可分爲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密教四個過程。那麼,對此,印度的佛學體系是怎麼樣的呢?一起到佛學入門中瞭解看看吧。

【佛學入門】印度佛學體系詳解

印度佛學體系之發展,按印順法師歷史法則之進展而分,可分爲五期:

(一)聲聞爲本之解脫同歸期
  從佛陀立教至佛陀入滅之期間,此係佛陀住世說法時期,此期教法之重點,以宣示個人解脫爲主。

(1)緣起觀,此乃佛教之根本立場,亦爲佛陀正覺之內容。即以十二因緣爲具體形式,來超脫決斷一切苦惱。

(2)八正道,此乃遠離快樂與苦行兩邊之中道思想。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3)四聖諦,此乃有關社會人生之四項真理。即:苦諦(說明社會人生生活之真相是充滿苦惱不安)、集諦(說明引起苦之理由與煩惱根源和渴愛之真相)、滅諦(說明滅卻煩惱去除苦惱不安,方能達於絕對安穩涅盤境地之真相)、道諦(說明有關到達涅盤之方法)。

(二)傾向菩薩之聲聞分流期
  從上座、大衆兩大根本部派之分裂開始,至初期大乘佛教之興起,亦即佛陀入滅後至四百年(約當西元前四世紀至前一世紀),此期相當於部派佛教時期。自兩大部派之根本思想與根本精神觀之,此期呈現實行主義(保守派)和理想主義(理想派)對立之狀態。佛陀入滅百年頃,其所說之法已集成雜(相應)、中、長、增一(增支)等四阿含經(於南傳,另加雜部而爲五部)。

約於西元前一百年,根本二部已分裂成二十部派,亦即小乘二十部。各部派爲強調、證明自派之權威、正統,乃由各種立場重新編纂聖典,由是而逐漸成立經藏與律藏。由於各部派所傳承、整編的經典內容之出入,致使彼此間生起爭執,部分有心學僧乃致力於教法之說明註釋,整理分類,而出現許多論書(梵abhidharma,巴abhidhamma,音譯阿毗達磨)。

於二十部派中,上座部系統以說一切有部、經量部、犢子部等較爲重要。其中,說一切有部主張一切法爲實有(梵dravyatah!sat),都在“自相上存在”(梵svalaks!an!ata),諸法可不依存任何事物而獨立存在,衆生依有執受之蘊、處、界和合相續,施設有情,以之建立業果前後之移轉,此稱“法體恆有”或“三世實有”,認爲自然界系由原子(極微)所構成。

【佛學入門】印度佛學體系詳解 第2張

經量部則認爲色法僅有四大和心之實有,同時主張“現在實有”、“過未無體”,否認心所有法、心不相應行法以及無爲法之實有,雖不承認人格主體補特伽羅(梵pudgala)之實在性,卻設定五蘊爲輪迴之假有主體。犢子部以補特伽羅爲輪迴之主體,與五蘊不一不異。另於大衆部系統,一方面強調佛之超越性、絕對性以及菩薩之美德,認爲“菩薩爲了饒益有情,志願往生惡趣”,又主張“心性本淨”、“過去未來是無,現在是有”、“十二處非實”等思想。

(三)菩薩爲本之大小兼暢期
  此乃大乘佛教開始公開流行之時期。時在佛曆四百年至七百年間(約當西元前一世紀至西元三世紀),此時期之佛法雖以菩薩思想爲主流,然並未輕視小乘,或否定小乘。

此期之代表人物爲龍樹,於其所揭示“中論”思想中,一一批判所有設定實體法有之哲學思想,而認爲現實經驗世界皆有生滅去來之變化,故強調諸法應非實有,而是空、無自性。觀諸法本性爲空之絕對立場,稱爲“真諦”;承認世人所執着之相對立場,稱爲“俗諦”。此種空之理法,即爲“緣起”;不執於任何一端之概念,故稱中道。其佛身論乃“以觀緣起即觀法,觀法則見如來”之大乘實相妙諦、緣起妙有之學說。

(四)傾向如來之菩薩分流期:
  時在佛陀入滅七百年至一千年間(約當西元三世紀至六世紀),此爲大乘佛教分裂並行之時期。此時期對“成佛問題”分衍爲二說:

(1)佛種從緣起,繫於無漏聞薰中逐漸薰習而成者。

(2)佛性本有,即一切衆生本具如來德性,故人人皆可成佛。

佛陀入滅後八百年左右,印度佛教出現兩大思想家,即無着、世親兄弟二人,反對前期龍樹中觀派對於“空”之觀點,依唯識說而構成現實人間之一切存在並非實有之觀念論,立幻想虛妄之“遍計所執性”、相對真實之“依他起性”,和絕對真實之“圓成實性”三種,主張萬有皆由吾人之識體所顯現。此種識體之轉變有三種:即阿賴耶識、末那識、六識(眼、耳、鼻、舌、身、意)。

(五)如來爲本之梵佛一體期
  此一時期亦爲佛教漸趨滅亡之時期。傾向如來本具之學者由於融攝世俗之神祕咒術,思想漸與婆羅門教之梵我論相結合,遂進入“如來爲本,梵佛一體”之時代。

復因大乘佛教之興盛,仰望聖者功德之崇高,及佛力無量、菩薩願大、他力加持等各種思想勃興,導致大乘佛教演化爲密教。此期學者偏重追求即心即身成佛,偏失於大乘之利他精神。

佛曆八世紀以來之佛教,外以婆羅門教之復興,內以唯心、真常、圓融、他力、神祕、欲樂、頓證等思想之氾濫,日與梵神同化,至佛曆十六世紀,佛教終滅跡於印度。

標籤: 佛學 印度 體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culture/zongjiao/q78n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