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傳統文化 >宗教文化 >

中國十大道教名觀 碧壇蓬闕

中國十大道教名觀 碧壇蓬闕

在我國道教的建築稱之爲觀,道觀是中國道教供奉神像和進行宗教活動的廟宇,對中華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期城市文化就帶你一起去了解一下碧壇蓬闕,中國十大道教名觀,一起來看看吧。

碧壇蓬闕,中國十大道教名觀

北京白雲觀
  北京白雲觀,位於西便門外二里許,是道教全真三大祖庭之一;自元以降,久爲全真“第一叢林”。新中國成立後,中國道教協會、中國道教學院及中國道教文化研究所等全國性道教組織、院校和研究機構先後設在這裏。在廣大道教徒的心目中,它有着崇高的地位。同時,它又以收藏道教文物最豐富,儲存最完整而吸引着國內外大批信徒和遊人。

據《北平廟宇通檢》記載:白雲觀前身系唐代的天長觀故墟。始建於唐開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唐劉九霄《再修天長觀》記,唐玄宗爲“齋心敬道”老子,建此觀。

碧壇蓬闕,中國十大道教名觀 第2張

今白雲觀的老君坐像爲當時所制石刻。金正隆五年(1160年),北京契丹族南侵,天長觀遭兵火焚燒殆盡。金大定七年(1167年)敕命重修,歷時七載,至大定十四年(1174年)三月竣工。爲慶賀殿宇落成,觀內舉行了三天三夜大,金世宗率百官大內臣前來觀禮,並賜名曰:“十方大天長觀”,並命當時着名道士閣德源爲本觀主持。

着名道士孫道明曾於此編修《大金玄都寶藏》。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二月,皇太后病危,命請設“普天大醮”七晝夜於本觀。一月後,皇太后病癒,遂在觀之西地,建丁卯瑞聖殿以奉太后本命之神。泰和二年(1202年)正月望日,天長觀不幸罹於火災,僅餘老君石像。翌年重修,建成後,改名曰:“太極宮”。金宣宗貞佑二年(1215年),國勢不振,遷都於汴,太極宮遂逐漸荒。

碧壇蓬闕,中國十大道教名觀 第3張

元初邱長春真人自雪山東歸,元太祖十九年(1224年)至燕京,賜居於太極宮。當時宮觀一片淒涼,遍地瓦礫,長春真人遂命盤山棲雲子王志謹主領興建,歷時三年,殿宇舍館又煥然一新。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邱長春真人羽化於此,同年,成吉思汗諭旨改稱爲“長春宮”。次年,尹志平等在長春宮東側下院建處順堂藏邱祖仙蛻。

元末,連年爭戰,長春宮原殿宇日漸衰圯,後重修工程改以處順堂爲中心展開,明初易名爲白雲觀。清初,在王常月方丈主持下對白雲觀又一次進行了大規模的重修,基本尊定了今日白雲觀之規模。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貫徹宗教政策,保護文物的古蹟,1956年、1981年先後兩次資助道教界修茸白雲觀,恢復宮觀建置和古代建築風貌。整修後的各處殿宇壯麗巍峨,頓復舊觀,年深失修的全真祖庭重現第一叢林之氣象。往昔白雲觀爲京華名勝之一,文人詩客,多來遊賞。今日重光,更添輪奐,當興信徒之瞻禮,舒遊人之情懷。國家將白雲觀列爲道教全國重點宮觀,北京市又公佈爲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碧壇蓬闕,中國十大道教名觀 第4張

武漢長春觀
  武漢長春觀位於武昌大東門東北角雙峯山南坡。此處西接蛇山尾部,山勢至此伏而又起,觀內崇奉道教全真派,以其創始人重陽祖師門人邱處機道號“長春於”命名。

該觀始建於元代,爲邱處機門徒所建,以紀念邱處機在元軍南下時“一言止殺”濟世救民之勸德。長春觀建後屢遭兵毀,清同治二年(1863年)依明代形式重建,使“廟貌森嚴,回覆壯觀”;1931年再次修繕,佈局重臻完善。全觀面臨武珞路,背依雙峯山,依山而築,層層遞進,錯落有致。中爲5重大殿,現存4重,依次爲靈宮殿(供奉鎮守山門之神王靈富)、太清殿(供奉太上老君)、七真殿(供奉丘處機等七位真人)、三皇殿(供奉伏羲、神農、軒轅像)。東西4院,原爲乾坤兩道清修之所,現儲存部分建築。

碧壇蓬闕,中國十大道教名觀 第5張

長春觀有聞名於世的“三絕”,那就是全國僅留一塊的“天文圖”、帶有歐式風格的建築、乾隆帝御賜“甘棠”石刻。

全國在解放初留三塊“天文圖”碑,爲道教天文學家所留,上刻有“諭旨”二字。一塊在杭州玉皇山,一塊在陝西某觀,一塊即在長春觀。現前二塊皆毀於,僅留長春觀一塊全圖碑,乃爲一絕,是極珍貴的天文學文物。

二是清末長春觀主持侯永德原本是左宗棠手下的一員將官,後出家爲道人,主持長春觀時受西方思潮影響,以歐式風格和中式風格相結合,修建了全國唯一的歐式建築爲主體的道教建築——道藏閣,其屋檐上用水泥“堆塑”而成的傳統花飾,其工藝現已失傳,堪爲一絕。

碧壇蓬闕,中國十大道教名觀 第6張

再則是位於道藏閣前的乾隆親書石刻“甘棠”二字,也是在道教建築中爲數不多的帝王題詞,亦爲一絕。

今之長春觀,不僅是道教徒修身佈道的着名活動場所,亦爲武漢市之旅遊勝地之一,被譽爲鬧市中的清靜福地,常使人穿梭於歷史與現代文明之間,感悟良多。

長春觀是我國古老的道教叢林之一,歷史悠久,道學淵源。每逢慶典之日,舉行活動,甚爲壯觀。有素餐館和道教特色門診各一處,爲各地遊人和道家信徒又添一層風趣。

碧壇蓬闕,中國十大道教名觀 第7張

蘇州玄妙觀
  蘇州玄妙觀位於蘇州市觀前街,創建於西晉咸寧二年(276年),初名“真慶道院”,後改名“玄妙觀”。玄妙觀極盛時有殿宇30餘座,是當時全國最大的道觀。現有山門、主殿(三清殿)、副殿(彌羅寶閣)及21座配殿。

山門雄偉高聳,上懸康熙帝御筆賜額。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重建的主殿三清殿面闊9間,進深6間,高約30米,建築面積1125平方米,重檐歇山,巍峨壯麗,是江南一帶現存最大的宋代木構建築。殿中須彌座上供高17米泥塑貼金的3尊神像,正中是元始天尊,兩旁是靈寶天尊和道德天尊,俗稱三清。神像高大莊嚴,是宋代道教塑像中的上品。

碧壇蓬闕,中國十大道教名觀 第8張

三清中道德天尊又稱太上老君,傳爲老子李耳。其像座有老君像石刻,爲唐吳道子繪像,唐玄宗題贊,顏真卿書,由宋代刻石高手張允迪摹刻,可稱“四絕”碑,彌足珍貴,是目前國內僅存的兩塊老子像碑之一。三清殿西山牆有60根大青石六面柱,每面刻有一天尊像,共刻360天尊像,合週年數。蘇州香火最盛的地方並非佛教寺廟,而是道教的玄妙觀。

碧壇蓬闕,中國十大道教名觀 第9張

玄妙觀爲全國着名道觀,又是歷史悠久的傳統集市。馮夢龍《警世通言》無礙居士序中說:“吾頃從玄妙觀聽說《三國志》來。”說明玄妙觀在明天啓年間已有露天書場。至清代設攤者日多,遂演變成爲古城中心一處熱鬧的集市,有小吃、日用雜品、文具玩具、對聯字畫、花鳥魚蟲的攤店以及醫卜星相、江湖雜耍等等,五花八門,不一而足。茲就昔日報刊所載30年代前後玄妙觀集市狀況略舉一二,以見其概貌。

碧壇蓬闕,中國十大道教名觀 第10張

浙江金華觀
  浙江金華觀坐落在浙江省金華市雙龍洞南側,民間稱黃大仙觀,相傳爲道仙赤松子安期生登真羽化之地。最早建於晉代。唐初詩人陳子昂來此尋覓仙蹤道跡,留下《春日登金華觀》一詩。到宋代至和七年,即以洞天福地重建,並有“天下名山”匾額一方懸掛其上,因而聞名。

碧壇蓬闕,中國十大道教名觀 第11張

1834年再建時,發掘了“叱石成羊”等奇景,應驗了當年黃大仙牧羊在此“叱石成羊”的傳說。金華觀紅牆筒瓦,綠樹環抱,清靜幽雅,別有天地,日來此坐聽松風,回味鐘聲,確有賞玩千古之遺韻。

碧壇蓬闕,中國十大道教名觀 第12張

到金華觀遊玩,如同其它風景名勝古蹟,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景色各有魅力,只有身臨其境才能欣賞到山水如畫的美。

所以出發前對金華觀景區概況要有所瞭解,如果是跟隨旅遊團出遊,帶隊導遊會給遊客講解金華觀的人文地理;如果是自助遊一定要參考金華觀必去景點推薦。最後,和親友結伴出行照相機必不可少,用照片記錄下金華旅途中愉悅的心情。

碧壇蓬闕,中國十大道教名觀 第13張

廣州五仙觀
  廣州五仙觀位於廣州市惠福西路,建於明洪武十年(1377年),是一座祭祀五仙的穀神廟。

該觀坐北朝南,門上的大匾上有清人書之“五仙大觀”四字。依山而建的五仙觀,現存有頭門、後殿、東齋與西齋。其綠琉璃瓦重檐歇山頂,木構架儲存十分完好,玲瓏新巧。後殿東側有裸露的紅砂岩層,上有巨大的腳印狀凹穴,古人一向以爲這是“仙人足跡”,得以儲存下來。明清兩代,這裏分別以“穗石洞天”和“五仙霞洞”列入了“羊城八景”的行列。

碧壇蓬闕,中國十大道教名觀 第14張

五仙觀在歷史上屢建屢,現址亦經歷多次變遷。據有關史籍記載:北宋時廣州就建有祀奉五仙人的寺院;南宋嘉定年間(1208~1224年)寺觀遷至西湖玉液池畔,即今西湖路附近,稱奉真觀;南宋末年又遷至今廣仁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五仙觀毀於一場大火;直至洪武十年(1377年),最後遷建於現址惠福西路坡山巷,主持修建者是廣東行省布政使趙嗣堅。

漢晉時代,廣州一地的原始神仙方術信仰遺存最具代表的是五仙觀,據《宋張勵五仙觀記》轉引《南務嶺表記》及《圖經》所載,漢晉時,“初有五仙人皆手持穀穗,一莖六出,乘五羊而至,仙人之服與羊各異,色如五方,既遺穗與廣人,仙忽飛昇以去,羊留化爲石。廣人因即其地爲祠祀之。”這即是五仙觀前身。廣州別稱羊城、穗城亦源於此。

碧壇蓬闕,中國十大道教名觀 第15張

宋代以前,觀內已有道士在此修行,程師孟詩云:欲舉輕舟印碧虛,善鄰猶得道流居。蔣之奇詩云:州宅之西敞華堂,我來跪拜焚寶香。堂中塑像何所見,乃有五仙乘五羊。

五仙觀歷代觀址曾多次遷建,宋代在十賢坊(今廣東省一帶),南宋後期至元代在古西湖畔(今教育路一帶)。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原址改爲廣豐庫,觀遷至坡山現址(今惠福西路),另塑五仙像。明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和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均進行重修。民國十二年(1923年)佔地面積仍有4600多平方米。是年,廣州市政廳爲籌備軍餉,拍賣五仙觀,中山同鄉會買下會址,遣散觀內道士。今爲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碧壇蓬闕,中國十大道教名觀 第16張

開封延慶觀
  開封延慶觀位於包公湖東北部,是中國道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宮觀。建於元太宗五年(1233年)。原名重陽觀,係爲紀念道教中全真教創始人王重陽在此傳教並逝世於此而修建。後改名延慶觀。

碧壇蓬闕,中國十大道教名觀 第17張

延慶觀佔地面積1500平方米,院內建築呈中、左、右三路分佈格局,中路爲二進院落,從南至北依次爲穿心殿、玉皇閣、三清殿;左路有六十甲子殿、八仙醉酒殿廊等;右路是重陽殿。寺院坐北朝南,在建築上保留了宋元時期漢文化同蒙古文化融合的顯着特徵。

碧壇蓬闕,中國十大道教名觀 第18張

現存玉皇閣部分。玉皇閣高13米,坐北朝南,採用仿木結構,均用磚砌成。外觀下閣上亭,上圓下方,造型奇特,是一座集蒙古包與閣樓巧妙結合,具有元代風格的建築。閣內供有真武銅像一尊,亭內爲漢白玉雕玉皇大帝像。近年來,新修建有東西道房、三清殿等,現爲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5年,國家文物局撥款修葺玉皇閣、重建穿心殿。此次修葺,使玉皇閣的面貌大爲改觀,基本恢復了原來的狀況,清理出了已經埋於地下3米多深、750多年的玉皇閣基座。

2008年11月21日,正式實施了玉皇閣整體頂升工程,閣體整體提高3.1米,徹底解決了閣體受地下水侵蝕的問題。

2011年,市政府提出建設延慶觀(重陽宮)文化景區,規劃面積爲75畝,至此,規模宏大、殿宇輝煌,壯麗甲四方的重陽宮將再次展現在世人面前。

碧壇蓬闕,中國十大道教名觀 第19張

龍虎山正一觀
  龍虎山正一觀位於江西省鷹潭市貴溪縣境內的龍虎山張道陵煉丹處。據《龍虎山志》記載:第四代天師張盛自漢中遷還龍虎山之後,曾在此建祠祀祖。五代南唐時在此建天師廟;北宋崇寧四年(1105),第三十代天張繼先奉敕修葺,徽宗時改天師廟爲演法觀。明嘉靖三十二年(1563),世宗賜帑重修,並改演法觀爲正一觀。

碧壇蓬闕,中國十大道教名觀 第20張

該觀建置爲正殿五間,祀奉張道陵、王長和趙升三人,俱銅像俗金,左右兩廡各三間,正門三間,正殿後玉皇殿五間,東西建鐘鼓樓。是道教着名宮觀之一。

正一觀是正一道祖庭的象徵。

漢和帝時,張道陵攜弟子王長遊淮入鄱陽後,溯信江來到這裏,建草堂,煉“九天神丹”,初創道教,成爲中國道教的鼻祖。第四代天師張盛自蜀回龍虎山祖師正一元壇,遵父命“永宣祖教,以傳於世”,立祠祀祖。從此,歷代天師在此,龍虎山也成爲全國乃至世界的首教傳播中心,各種宮觀道院林立,規模宏大,龍虎山正一觀成了“晝夜長明羽人國”。

碧壇蓬闕,中國十大道教名觀 第21張

正一觀最早的名稱爲“祖天師廟”,是第四代天師張盛自四川回龍虎山“永宣祖教”,爲祭祀祖天師而建的廟宇。同時,天天師張盛還在這裏修復祖天師玄壇及丹竈舊址,並在此居住下來,每年三元節時,登壇傳彔,各地學道者千餘人涌向這裏。從此,這裏宮觀林立,道士雲集。

唐天寶年間(724—755年),道士吳筠曾以一首《龍虎山》對這裏的景象進行了生動的描寫:“道士身披魚鬣衣,向日忽向青天飛。龍虎山中好明月,玉殿珠樓空翠微。”

碧壇蓬闕,中國十大道教名觀 第22張

真武道觀
  真武道觀位於湖北省襄樊市襄陽城西南俗稱“小金頂”的真武山。明永樂十年(1412年),成祖降諭修建武當山道觀。當時“管運武當山琉璃諸物”的船隻數以萬計,停泊在真武山的漢江中。突然興起了狂風巨浪,衆方駭懼,只見祥光數現,隨即風平浪靜,水天一色。衆人皆說是真武大帝顯靈,於是在山上修建了真武觀。

碧壇蓬闕,中國十大道教名觀 第23張

崇禎年間,道觀被毀。清順治年間,又重建了真武殿、娘娘殿、老君殿等殿堂。此後直到20世紀40年代,真武山的香火仍然十分旺盛。“文化的大革命”期間,道觀被拆毀。1994年開始復建。其中祖師殿、聖公聖母殿、鐘樓、鼓樓等已經建成,道觀初具規模。靈官殿等建築亦已陸續動土,古觀復興在望。

碧壇蓬闕,中國十大道教名觀 第24張

真武山又名龜山,因山形似龜,雄踞襄陽城外和漢江邊而得名,俗稱九宮山。因山上建有真武廟,故又有“小武當”、“小金頂”、“真武山”之稱,襄陽居民訛音稱“周公山”。真武山腳下,有李曾伯《襄樊銘》的摩崖石刻和劉備馬躍檀溪遺址。每年三月三(據說農曆三月三爲真武大帝生辰),這裏遊人如織,信衆雲集。平日訪者不斷,偶有港、澳、臺及海外人士遠道來訪,真武山聲名遠播可見一斑。

碧壇蓬闕,中國十大道教名觀 第25張

武鄉會仙觀
  武鄉會仙觀位於山西長治市武鄉縣城東25公里的監漳村西。南宋昔羽道士賈志韜會仙於此,故以得名。創建於南宋紹定二年(公元1229年),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本觀道士李洞仁協同道長任守明籌資重修,至明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竣工。

碧壇蓬闕,中國十大道教名觀 第26張

會仙觀層巒疊嶂,林木蒼翠,山青水秀,風景怡人。殿宇背山面水依山勢而建,高低錯落。中軸線上,南爲倒座戲臺三間。關帝殿居戲臺之後,築於高臺之上,懸山頂。屋頂脊獸皆備,筒板布瓦裝修,通間格扇菱花裝飾,圖案考究。玉皇殿位居關帝殿之後,臺基高峙,踏道整齊。

三清殿爲觀內的一座主殿。砂石砌築臺基,臺明高峙,殿身寬闊五間六柱。前檐用大額枋,斗拱疏朗,用材碩大。樑架規整,結構緊俏,單檐九脊頂。屋坡深遠,舉折平緩,形制古樸,爲宋金遺構。

碧壇蓬闕,中國十大道教名觀 第27張

中後兩院左右爲閻王殿、奶奶殿、東西廊廡等,共計20餘間。殿宇雄偉壯觀,富麗堂皇。觀前數丈石岸托起,高峻雄偉,十分壯觀。殿內四壁繪有人物山水壁畫,繪技精湛。會仙觀爲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碑文記載,該觀創建於南宋紹定二年(1229),明正德七年(1512)本觀道士李洞仁協同道長任守明籌資重修,至明嘉靖七年(1528)竣工。此次維修,歷經十餘載,觀內格局得以成形。缺者則補,欹者則正,聖像易塑,畫之以彩,施之以金。

中區玉皇殿並同前飾。殿後五祖七真像移於殿左,十王殿、三官祠位於殿右。次則關王、護道分侍。今之廟貌,多爲此次修葺所致。三清殿建於南宋紹定二年(1229)。

殿內樑架斗拱上繪有古錢紋、雲紋等各種彩繪圖案,與宋《營造法式》中彩繪作紋樣極爲相似,爲宋代遺作無疑。殿內四壁繪有人物山水壁畫,繪技精湛。觀內存宋代八角經幢1幢,明嘉靖七年重修碑2通。爲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碧壇蓬闕,中國十大道教名觀 第28張

武陟嘉應觀
  嘉應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我國曆史上唯一記述治黃史的廟觀,也是河南省儲存最完好、規模最宏大的清代建築羣,文化內涵豐富,是黃河文化的代表之一。

碧壇蓬闕,中國十大道教名觀 第29張

嘉應觀,俗名廟宮,又稱黃河龍王廟,是雍正皇帝爲治理黃河水患,御祭龍王,特下詔書建造的行宮、廟觀。始建於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歷時四載。嘉應觀位於河南焦作武陟縣城東南12公里處,距焦作市區35公里,總面積9.3平方公里,始建於清雍正元年,是雍正皇帝爲祭祀河神、封賞歷代治河功臣,而修建的的座集宮、廟、衙三位一體黃淮諸河龍王廟,建築風格形似故宮,主要包括山門、御碑亭、治河功臣殿、中大殿、禹王閣等,規模宏大。

碧壇蓬闕,中國十大道教名觀 第30張

武陟嘉應觀位於河南焦作武陟縣城東南12公里楊莊村南,建於清雍正元年(1723)年,是雍正皇帝爲紀念在武陟築壩堵口、祭祀河神、封賞治河功臣,而修建的的座集宮、廟、衙三位一體黃淮諸河龍王廟,建築風格形似故宮,規模宏大,有“北京小故宮”之美譽。

嘉應觀佔地140畝,中軸線南北依次有山門、御碑亭、前樓、更衣殿、龍王殿、風神殿、雨神殿,東西跨院爲河臺、道臺衙署。嘉應觀山門爲單檐歇山頂,頂部覆蓋蘭色琉璃瓦,檐下爲五踩重昂斗拱,用材甚小,玲瓏別緻。外檐木質上均有彩繪,筆調明朗,色彩鮮豔。

門前門牌上書有“敕建嘉應觀”五個大字,爲雍正皇帝手書聖旨。御碑亭似清朝皇冠,富麗堂皇,亭內御碑鐵胎銅面,二十四龍纏繞,底座爲獨角獸,雍正皇帝親筆撰文書丹,製作精緻,稱得上是中華第一銅碑,堪稱國寶。

中大殿,重檐歇山迴廊式建築,殿內藻井彩繪六十五幅龍鳳圖,爲純滿風格,堪稱一絕。殿內正中立“欽賜潤毓”金牌。

嘉應觀的建築藝術,集古代官式建築藝術之大成,規格之高,規模之大,儲存之完整,爲黃河第一廟。嘉應觀內的“三絕(鍾絕、碑絕、圖絕)”實在令人神往。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標籤: 道教 碧壇 名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culture/zongjiao/nq99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