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傳統文化 >飲食文化 >

頗負盛名的臺灣小吃文化

頗負盛名的臺灣小吃文化

寶島臺灣這是一個美麗的島嶼,當地土生土長的客家人熱情好客,加上隨着歷史推進不斷移民過來的人們,臺灣的文化具有了多元性,而臺灣的同胞們似乎對小吃有着不解之緣,人們喜歡吃,更喜歡研究吃,爲小吃文化大全作出突出的貢獻。

頗負盛名的臺灣小吃文化

有人說,對於臺灣人而言,吃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文化的表現。尤其臺灣特殊的歷史背景,使得飲食文化更加多元化。不僅各地的中華菜餚在此發揚光大,更彙集來自全球各地的精緻飲食,包括美、歐、亞熱帶地區、地中海等世界美食,都可以在臺灣吃到。

兩岸同源,在小吃上也可以找到蹤跡。臺灣很多傳統小吃的根源都在福建,可以說是“源在海西,流在海東”,在臺灣的一些史料上均有明確記載。臺灣菜是閩菜的自然延伸,吸收了潮州菜、日本菜的元素,也接收了歐美系菜風的影響,但仍保留了閩菜樸素清淡、以海鮮爲主的特色。

相傳鄭成功爲驅趕荷蘭人領軍來到臺南時,因軍餉不夠便派人尋找當地食材充實軍糧。在海邊,鄭成功看見一位婦人擔着大筐的海蠣,於是上前打聽,得知當地盛產海蠣,便讓士兵收購了一些回來。士兵望着大堆的海蠣犯了難,不知道該怎麼做成菜。鄭成功不慌不忙,讓士兵拿來一些剩下的地瓜粉,和蠣做成了蚵仔煎,而蚵仔煎也因此留在了臺灣。

說起臺灣小吃,很多人馬上就聯想到“度小月”擔仔麪。一點不錯,它幾乎是臺南最有名的一道小吃。可爲什麼叫“度小月”呢?原來90多年前,一位漳州籍洪姓漁人移民府城,靠打魚爲生。每年從清明到中秋,是打魚的淡季,當地叫“小月”。爲養家餬口,度過“小月”,洪姓漁人就賣起面來,因此得名。

擔仔麪的最大特色,在於它的肉臊。早期,老闆挑着碗筷與鍋仔到處叫賣,買者半蹲式地坐在小凳上食用。如今,賣者仍用一個小爐燒着木炭來煮肉臊,再加上一隻味道鮮美的蝦,雖然就小小一碗,但風味獨特,回味無窮。

棺材板一開始不稱棺材板,而爲雞肝板。據說在三四十年前,臺灣有一位姓許的師傅,他品嚐了一種“雞肝板”的點心後,覺得口味很特別,於是回家研究改良,終於製成了一種令他更加滿意的點心。但如何給這種點心取個新的名字呢?他想來想去沒想出來。有一天,他忽然發現新的點心怎麼看怎麼像棺材,於是就決定命名爲“棺材板”。

包子、饅頭、燒餅、油條這些臺灣人原本沒在吃的東西,就是因爲外省人的移入纔開始出現在臺灣社會。現在臺灣社會上有所謂“眷村口味”“眷村菜”,常常都把它當作懷舊料理來操作。眷村菜其實也不是多高明精緻的菜,它是指那個年代眷村裏的居民,這些老兵在思鄉情緒之下,利用臺灣本地的食材湊合着,想辦法做出家鄉口味的食物。

在大陸打出高知名度的“永和豆漿”也是一樣,與臺北市一橋之隔的永和,一向是許多外省籍人士或退伍老兵選擇定居之所。約在20世紀50年代,一羣大陸北方人士搬來永和,爲了謀生便賣起了豆漿,每天凌晨兩三點鐘開始辛勤工作,磨豆漿、煮豆漿。

一開始,臺灣本省人不太能接受豆漿這種東西,就跟現在外地人到北京都覺得豆汁味道噁心一樣,所以很長一段時間經營慘淡。現在,“永和豆漿”在大陸有較高的知名度,當年的退伍老兵,或許也會比較欣慰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culture/yinshi/gxjk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