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傳統文化 >城市文化 >

被譽爲才智藝術型的吳文化建築特點

被譽爲才智藝術型的吳文化建築特點

吳文化的名稱起源於蘇州方言的特點:吳儂喃語,是江南地區的一個特色,而吳文化自發展以來,人們對它的研究就沒有停止過,其中,吳地建築更是一項值得研究的課題,本期的吳越文化帶你去了解吳文化建築特點。

被譽爲才智藝術型的吳文化建築特點

自吳文化被發現以來,人們對吳文化的研究就沒有間斷過:吳文化是一種具有魚米水鄉特色的“才智藝術型”地方文化。它有五個本質性屬性:水文化+魚文化+稻文化+蠶桑文化+船文化。

它又孕育於“重羣體、答道德、講究和諧、崇尚中庸之道”的大中華文化母胎之中。這種個性與共性的統一就凝鍊出了它的“秀慧、細膩、柔和、智巧、素雅”的社會文化特徵。但之於吳文化時期的建築流派卻很少有人深入研究過。

吳門建築包括四個大派:蘇州香山幫、浙江東陽幫、徽幫、寧紹幫。
  1、蘇州香山幫
  蘇州香山幫建築,又稱蘇式建築,或蘇派建築,除了少數的寺廟、會館、公所、衙署、義莊、書院、倉庫外,面廣量大的是各式各樣的富有水鄉特色的民居,其特點是樑架結構恢宏奇巧,戧角飛翹,房屋裝修典雅,園林建築秀麗多姿。

遠在北宋末年,宋徽宗在汴京(開封)大興土木,建延福宮,造萬壽山,在平江府(今蘇州)設定蘇杭應奉局,任命朱勔爲主管,蘇州人朱勔父子兩人能得重用從中也反映出宋代帝王對香山幫技藝的青睞。

蘇州香山幫建築中某些構架和雕刻猶有宋式古風就是這個道理。到了明清時期香山幫匠人又多次參加了中央與地方的一些重大工程。在明代嘉靖至清代乾隆的三百年中還出現了徵用吳郡(蘇州)工匠赴京造園的熱潮。因此,香山幫匠人見多識廣,熟悉營造制度,操作程序規範,也許可以說香山幫建築奠定了我國傳統建築的基礎!

2、浙江東陽幫
  浙江東陽幫建築歷史悠久,具有五千多年的歷史,但也是吳門建築中發展最好的建築幫派。它不僅繼承傳統,而且還將其發揚廣大了,如今已成爲最受歡迎的出口建築幫派。東陽幫建築最大的特點是不施彩漆,呈現木質紋理的自然美。

3、徽幫
  徽派古建築以磚、木、石爲原料,以木構架爲主。樑架多用料碩大,且注重裝飾。其橫樑中部略微拱起,故民間俗稱爲“冬瓜樑”,兩端雕出扁圓形(明代)或圓形(清代)花紋,中段常雕有多種圖案,通體顯得恢宏、華麗、壯美。立柱用料也頗粗大,上部稍細。明代立柱通常爲梭形。樑託、爪柱、叉手、霸拳、雀替(明代爲丁頭拱)、斜撐等大多雕刻花紋、線腳。樑架構件的巧妙組合和裝修使工藝技術與藝術手法相交融,達到了珠聯璧合的妙境。樑架一般不施彩漆而髹以桐油,顯得格外古樸典雅。牆角、天井、欄杆、照壁、漏窗等用青石、紅砂石或花崗岩裁割成石條、石板築就,且往往利用石料本身的自然紋理組合成圖紋。牆體基本使用小青磚砌至馬頭牆。

4、寧紹幫
  寧紹幫代表的是寧波和紹興的建築幫派,它最主要的特點是朱漆描金,這是與其他幫派的最大區別。寧紹幫一開始由於它色彩的特殊發展很快,但近幾年卻逐漸沒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culture/chengshi/vnq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