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傳統文化 >民族文化 >

關於牛的歷史故事 古代關於牛的典故

關於牛的歷史故事 古代關於牛的典故

牛的形象一直都是踏實肯幹,象徵着忠實勤勞。人們也一直都把牛當成是自己的好朋友,在歷史上關於牛的故事和典故不在少數,都是爲了發揚牛的精神,讓我們從中學習和感悟到更多的東西,從而更加明白人生的意義所在。

古代關於牛的典故 關於牛的歷史故事

古代關於牛的典故
  弦高販牛
  戰國時期,鄭國的弦高幹的是長途販運牛的生意。他趕着牛走在路上,正遇見一支打算偷襲鄭國的國軍隊。弦高急中生智,把販運的牛獻給秦軍主帥,說是奉鄭國國君之命前來勞軍,秦軍主帥以爲陰敗露,便撤兵而回。
  火牛陣
  戰國末年樂毅率領的燕軍所向披靡,連連取得勝利,打下來衆多的城池。最後只剩下莒邑和即墨兩座城 。而燕惠王在關鍵的時候換下主將樂毅,派大將騎劫率兵攻打二城。齊將田單立即組織反攻。他收集一千多頭牛,把每頭牛的兩隻犄角上都捆綁上利刃,牛身上披着畫有各種神獸的圖案,牛尾巴上 着草把,草把上澆灌上油。夜間開啟城門,點燃牛尾巴上浸過油的草把,把牛趕到城外。一千多頭牛燒得已經發狂了,朝着燕軍兵營方向猛衝過去,田單五千齊軍跟隨在這火牛陣後面。燕兵嚇得亂作一團,喪失了作戰能力。就這樣,燕國的士兵大部分葬送在這火牛陣中了。

古代關於牛的典故 關於牛的歷史故事 第2張

有關的歷史故事
  對牛彈琴
  古時有個音樂家叫公明儀,擅長彈琴。有一天,他看到一頭十分健壯的牛在低頭吃草,他就冒出了一個奇怪的想法,然後就地給牛彈一曲清趣抒情的`《清角之操》,但是,牛一個勁地吃草,就像什麼也沒聽到一樣。公明儀仔細揣摩後領悟到了,不是牛沒有聽到琴聲,而是這種曲子太高雅,它根本聽不進去。
  孺子牛
  齊景公有個庶子名叫荼,齊景公非常疼愛他。有一次齊景公和荼在一起嬉戲,齊景公作爲一國之君口裏咬着一根繩子,讓荼牽着走。不料,兒子不小心跌倒,把齊景公的牙齒拉折了。齊景公臨死前立了荼爲國君。景公死後,陳僖子要立公子陽生。齊景公的大臣鮑牧對陳僖子說 :“汝忘君之爲孺子牛折其齒乎?而背之也!”所以,“孺子牛”的本來是表示父母對子女的過分疼愛。後來現代偉大文學家迅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名句使孺子牛的精神得到昇華和拓展,後人們用“孺子 ”來比喻心甘情願爲人民大衆服務、無私奉獻的人。

標籤: 歷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culture/minzu/xlv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