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傳統文化 >民族文化 >

彝族的時裝表演 賽裝節

彝族的時裝表演 賽裝節

凝聚着古老悠久歷史和濃郁古樸民族文化風情的彝族“賽裝節”,起源於古老的祭祀和“伙頭”交接慶典活動,伴隨着滄海桑田的歷史變遷,已經走過了六百多年的歲月,是彝族文化的重要傳統習俗,具有獨特的文化氣息。
  那麼,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彝族的賽裝節吧!

賽裝節,彝族的時裝表演

賽裝節簡析
  賽裝節即彝族少女的時裝表演,楚雄彝州有兩個地方有賽裝節。一個是永仁縣直苴村的賽裝節,時間爲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日。一個是大姚縣三臺鄉的賽裝節,時間爲每年的三月二十八日。

賽裝節爲居住分散,平時很難有機會相聚相識的青年男女提供了一個表白愛情的機會。而姑娘們最能顯示自己的魅力,就是看誰的衣服最漂亮。彝族女子的服裝,全靠手工桃花和刺繡,做一套衣服往往要花一兩年的時間。因此,誰的衣服多、花樣好,誰就會被看作是勤勞能幹、心靈手巧的人。

賽裝節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朝裏若、朝拉若從月利巴拉來到直苴腹地泥澤薄打獵,發現這裏山青、水秀、土肥。於是感慨地說:“要是在這裏種上穀子,一定是連年大豐收,吃也吃不完。”當他們彎下腰來,想痛飲那清甜的泉水時,箭筒裏滾出了三顆飽滿的穀粒。兄弟倆顧不上喝水,趕忙撿起谷種撒到一個泥塘裏,並祝願說:“如果這裏是鄉親們能夠安居的地方,那麼但願三顆谷種能長成三大叢,穗頭有馬尾巴那樣粗、那樣長”。

此後不久,兄弟倆又背上氈毯帶上弓箭、鋤鐮返回泥澤薄,精心管理。果然,事隨人願,三顆谷種發成了三大叢,金黃的穀穗確有馬尾巴那樣粗長。兄弟倆揹着豐收的糧食趕回家,消息傳遍了各個村寨,許多鄉親都隨朝裏若兄弟遷到直苴,大片大片的土地開墾出來了,田裏栽上了秧,地裏種上了蕎、麥、豆、麻。到了金秋,彝家新寨家家戶戶喜開豐收鐮。

朝裏若、朝拉若兄弟倆對開發直苴有功,老年人一心要給他們選擇稱心如意的對象,當老年人徵求兄弟倆喜歡哪個姑娘的時候,朝裏若說哪家的姑娘心靈手巧,就和哪家的姑娘做一家,朝拉若說他最愛直苴的山水林木花草,哪家的姑娘能把直苴的山水林木花草繡在衣裳上,就娶哪家的姑娘做媳婦。老年人向全村宣佈了朝裏若、朝拉若的擇妻條件,並規定全村姑娘於來年正月十五在村旁的山頂上、樹林裏、青棚下舉行衣裝比賽,讓兄弟倆選擇對象。

賽裝節,彝族的時裝表演 第2張

於是,全村的姑娘在農閒時忙個不停:績麻、紡線、染線、剪裁、縫衣、刺繡——正月十五終於盼來了。一大早,老年人穿上節日盛裝,朝裏若、朝拉若兄弟和其他小夥子打扮得特別英俊,姑娘們穿上親手刺繡的衣裳紛紛涌向賽裝場,朝裏若、朝拉若兄弟倆走遍了整個賽裝場,仔細看過了所有姑娘穿在身上的服裝,各自選中了自己的意中人。

比賽方式
  服裝服飾比賽在中午開始。首先是集體比賽,各村刺繡能手組成的賽裝隊,一隊接一隊出場,在嗩吶、蘆笙的伴奏中翩翩起舞,展示各自漂亮的服裝服飾和優美的舞姿,爲本村寨贏得榮譽。集體表演後,是分散開來的各家自由表演。有的一家人穿着漂亮的衣服,在樹下團團圍坐,一邊讓人欣賞自家美麗的服裝服飾,一邊品嚐自家帶來的美味佳餚。有的人家將自己刺繡的帽子、圍腰、手袖和褲腳花邊掛在樹上或擺在草地上,供人觀賞,就像在辦服裝服飾展覽。

賽裝節特色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聚居在永仁縣直苴地區及附近中和、大姚縣桂花等地的彝族人民,都要聚集在一起歡度賽裝節。所謂賽裝節,就是服裝、服飾大比賽的日子。這是一個充分顯示彝族人民聰明智慧和勤勞能幹的節日,也是一個愛美比美的節日。

賽裝場上,色彩紛呈,滿眼都是花花綠綠的鮮豔服飾,令你目不暇接。彝族婦女不光是在帽子、衣服、圍腰上繡花,而且還在挎包、鞋子、鞋墊上也繡滿了各種圖案。並且各人的工藝、構圖、用色都互不相同,各有千秋。風雨雷電,日月星辰,山水木石,花鳥禽獸,各種人物都可以入繡。其構圖上的繁簡虛實,形象的誇張變形,色調上的對比反差,令人歎爲觀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culture/minzu/kr1p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