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傳統文化 >民族文化 >

惟妙惟肖的藏族舞蹈的文化

惟妙惟肖的藏族舞蹈的文化

藏族文化裏面的舞蹈文化歷史源遠流長,後期透過民族融合,更是與漢族舞蹈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響,逐漸形成現在極具風格特色的藏族舞蹈。跟其他大多數民族一樣,藏族舞蹈通常也來自於生活。下面就來探索藏族舞蹈的歷史文化發展。

惟妙惟肖的藏族舞蹈的文化

藏族的民間舞蹈以歌舞形式居多。由於日常生活中人們都穿着長袖的“楚巴”(藏式長袍),舞蹈中更增添了“一順邊”的美;而虔誠的宗教心理,則給舞蹈渲染上許多宗教的色彩。除前述寺廟舞蹈“羌姆”外,典型的舞蹈還有:“諧”、“果日諧”、“卓”以及“熱巴”等。

“諧”(歌舞之意):也叫“葉”,俗稱“弦子”,以四川甘孜的“巴塘弦子”最爲典型,屬於農區的舞蹈形式。其舞姿和敦煌莫高窟壁畫《張議潮出巡圖》的儀仗中,數名漢族女子拂動長袖翩翩起舞的形象近似,可見漢藏文化交流歷史之久遠。“果日諧”(意爲“圍圈歌舞”):流傳於西藏的日喀則、山南等地。

參加者圍成大的圓圈,隨着領舞者邊歌邊舞,沿順時針方向前進。“卓”(意爲“舞蹈”):俗稱“鍋莊”,是流傳於牧區、半農半牧區的歌舞形式。其舞蹈名稱、曲調與動作風格因地區而異。表演者透過舞蹈體現出他們的宗教心理。“熱巴”:“熱巴”一詞,意爲“流浪藝人”、也是人們對其表演形式的稱謂。

“顫”、“開”、“順”、“左”、“繞”是各種類不同藏舞的共同特點,或稱爲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從而構成了它區別於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學概念。這五大元素的形成,是同藏族人民的歷史條件、社會制度、風俗信仰、地理環境、生產方式、文化傳統等有着密切聯繫的,是長期在人民羣衆中凝成的審美標準。

藏族舞蹈中除上述共有的主要特點外,在舞蹈的動律上還普遍存在着最基本的“三步一變”、“後撤前踏”、“倒腳輾轉”、“四步迴轉”的共同規律。在這種共同規律的基礎上產生出種種不同的變化,再加上手勢的運作、腰身的韻律、音樂的區別而構成不同的舞蹈風格。

西藏山南地區的舞蹈,以充滿濃重勞動氣息、節奏鮮明、步法穩重爲特點。《堆諧》最早流傳於雅魯藏布江流域,地勢高聳的日喀則以西至阿里整個地區的圓圈舞,後來逐漸盛行於拉薩。這是最早出現的由六絃琴樂器伴奏的舞蹈。《卓諧》起源於古代祭祀,上千年來,祭祀活動的延續,使多種“鼓舞”世代相傳。

到古代藏族祭祀活動和遊牧生活的痕跡。特別值得提出的是,被稱爲“司馬卓”的日喀則地區司馬旺堆鄉的《大鼓舞》中所使用的鼓,與其他地區的鼓差別顯着,鼓形之大是其他地區鼓的兩倍,而且附有木製長柄,斜插於身後。

除以上介紹的民間舞蹈外,歷史悠久的“藏戲”中的舞蹈也值得一提。藏戲曲調高亢,舞蹈性強,在白麪藏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藍面藏戲”,不但內容豐富、題材廣泛,而且繼承和保留了在古格王朝時已有的《布馬》等民間舞蹈形式。使民間的廣場舞蹈進入了程式化的藏族戲劇,同時還引用了藏民喜愛的民間音樂,使藏戲流傳於藏族民間長盛不衰。

爲符合藏族“多神崇拜”的信仰特點,人們在祭祀禮儀中,創編了使用各種神只面具,並含有大量藏族土風舞成分的程式舞蹈。這種祭祀舞蹈被後來盛行的藏傳佛教黃教教派所採用,稱其爲《羌姆》。《羌姆》舞蹈多由《擬獸舞》、《法器舞》混雜而成。在表演時,很少歌唱,氣氛莊嚴、肅穆。

每逢重大宗教節日,喇嘛寺都要舉行“跳神”活動。在嗩吶、蟒筒、長號、鼓鈸齊鳴之中,表演者頭戴面具、手持法器或兵器,裝扮成衆神列隊繞場一週,揭開序幕。每段舞蹈都有一定的宗教內容。有時還表演“捨身飼虎”之類的佛經故事和表現樂善好施、長命富貴的《壽星舞》、《仙鶴舞》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culture/minzu/9xqy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