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傳統文化 >城市文化 >

法國巴黎聖母院大教堂 古老巴黎的象徵

法國巴黎聖母院大教堂 古老巴黎的象徵

教堂是基督各流派舉行禮拜、彌撒等宗教事宜的地方,它不僅是基督信衆宗教生活中的重要場所,更因它本身所體現的各式各樣的建築藝術而成爲所在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如熱門景點,甚至地標性建築等。那麼就讓城市文化爲你介紹,隨着世界名著而名揚天下的法國巴黎聖母院大教堂。

古老巴黎的象徵 法國巴黎聖母院大教堂

巴黎聖母院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是一座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哥特式教堂建築,也是天主巴黎總教區的座堂。教堂於1163年由時任巴黎大教莫里斯·德·蘇利決定興建,整座教堂的修建歷時180多年,在1345年全部建成。

巴黎聖母院大教堂平面呈橫翼較短的十字形,坐東朝西,全長128米,光是中艙就有12.5米寬,而整座教堂的全寬則爲40米,穹頂則爲33米寬。教堂的主立面水平與豎直的比例近乎黃金比1:0.618,立柱和裝飾帶把立面分爲9塊小的黃金比矩形,十分和諧勻稱。

聖母院的法文原名“Notre Dame”,意爲“我們的女士”,這位女士不是指別人,正是意指的母親聖母瑪麗亞。聖母院大教堂並不是位於其址的第一棟宗教性建築,而在此地修築的第一座基督,如今已衆說紛紜而難以考證。

1160年,巴黎大教莫里斯·德·蘇利(Maurice de Sully)發起教堂的重建計劃,教皇亞歷山大三世(Pope Alexander III)在1163年親自奠基(也有說是蘇利奠基),開啓了這座法國哥特式建築代表作的建造工程。

1182年從唱詩堂開始建設,開工後教堂的修築速度非常快,在1182年教皇的使者獻出了新的祭壇之後,聖母院的基本功能算是大致成形。1208年建造了中殿。1225—1250年,建好了聖母院西側立面和後面尖塔。1235年—1250年,陸續在中殿內增加若干禮拜堂。

1250—1267年,尚·德·謝耶和皮耶·德·蒙特厄依負責擴建了教堂的十字交叉耳堂北面立面。1296年—1330年,皮耶·德·謝耶和尚·哈維完成了半圓形後殿,其中謝耶將門龕改爲現今看到的模樣,而哈維則完成了唱詩班屏風。

教堂雙塔造型的正面一直到進入13世紀以後、在第三任建築師尚·哈維的手上才動工,後由第四位建築師維優雷·勒·杜克與艙頂部分接合一同完成。

就這樣,經由石匠師、木匠師、鐵匠師、雕刻師、玻璃雕切師等各行各業手工藝者們數代前赴後繼的努力,巴黎聖母院大教堂在歷時將近兩個世紀之後終於在1345年最後完工。

大教堂曾經是全歐洲工匠組織和教育組織集會的地方,巴黎最著名的索邦大學(Sorbonne)便坐落於此。18世紀末的法國大革命時期,教堂的大部分財寶都被破壞或者掠奪。之後,教堂改爲理性聖殿,直到1804年拿破崙執政時,纔將其還爲宗教之用。

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曾在小說《巴黎聖母院》中對大教堂作過充滿詩意的描繪。1845年,拉素斯和維優雷·勒·杜克負責全面整修教堂,工程持續了23年,修繕了尖頂和聖器堂,因此今日人們見到的巴黎聖母院,有非常多的要素是由他們來重新詮釋的。

時至今日,巴黎聖母院大教堂依然是法國哥特式建築的曠世傑作,並幾乎保持了最初的原始風貌,同時也展現了哥特式教堂的發展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culture/chengshi/p15jn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