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傳統文化 >城市文化 >

歷史悠久的福建客家文化

歷史悠久的福建客家文化

客家是我國一個少數民族,也是中國分佈最廣,影響較深遠的一個民族。它不但繼承了漢族文化,還融合了南方的土著文化,從而形成客家獨特的文化。
  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福建文化吧!

歷史悠久的福建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是“南化”的主流,是中國文化漢民族文化的分支,它是在中國文化成長期(公元0年~公元1000年)孕育誕生出來的。客從“中”來,客家文化是從中原遷移而來的。更詳實的記載是“客家文化是在中國文化融合期(公元1000年~2000年)成長髮展起來的”。

宋末元初,元朝蒙古兵南下,兩次進攻梅州,蔡蒙吉、文天祥先後率義兵抵抗,失敗後,元兵大肆屠殺居民,境內人口銳減,福建、江西的客家人移到梅州的又增加了許多。而同時梅州人又開始了遷居南洋,開始了客家人南走向世界的艱苦辛酸歷程。據考證是廣東梅縣鬆口的卓謀首途,他帶領當時鬆口卓姓800壯丁,參與文天祥的抗元鬥爭,豈料因敵我懸殊,敗走潮州,乘船逃退,舟沉崖山,被浸死者十之八九。

卓謀倖免於難,召集生存者,結隊乘坐木船,漂泊南洋,至婆羅洲定居。這就是客家人南遷海外的開始。客家人南遷海外,加快了客家地區的開發,也加快了客家文化的成長髮展。客家文化將爲中國文化高潮期的到來推波助瀾。中國文化高潮期就是中國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融合。中國文化和世界文化融合成功的地區就在東南亞地區,有學者稱之爲“大中華文化圈”。它包括中國的臺灣、香港、澳門地區,和越南、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國。客家文化作爲中國文化的一支,也在這“大中華文化圈”活躍着,相信還會繼續活躍着、推動着、融合着。”

客家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延續和承襲了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古中原文化的傳統,客家文化分爲五大類,有客家方言、客家文學、客家藝術、客家習俗和客家建築。客家是漢民族中一個系統分明又很有特點的支系。歷史上的客家人幾經遷徙,從中原到南方而先後定居於閩粵贛,逐步形成了獨特的文化體系,浸潤於中的永定客家文學因此呈現出別樣的發展形態。永定客家文學包括文人文學和民間文學。

客家文學是有客家人特色的文學,它的歷史和客家民系的形成有着密切的關係。它是伴隨着客家民系的形成而形成,發展而發展的。客家先民原來主要是一些居住在中華民族文明的發祥地黃河、淮河和長江流域的漢族人民。由於天災和戰亂的侵擾,大約從唐宋時期開始,客家先民經過了四次大規模遷移,逐漸在閩西、粵東、贛南共省邊界地區定居下來。他們在這裏休養生息,繁杭後代,艱難地建設自己的家園,度過了宋、元、明時期。

時至七世紀,隨着清王朝的建立,客家又出現了大規模的遷徙浪潮。這次遷徙有政治的原因也有社會經濟的原因。在政治原因方面,比較明顯的一是滿族遷入中原,在征服客屬各地時,客家義士號召客家人舉義勤王,義師失敗後,拒絕向清朝政府低頭的客家人被迫遷徙他鄉。二是清初鄭成功抗濟驅荷,其部曲名爲閩義軍,名將羅大力、羅江、賴其肖等多爲客家人。他們追隨鄭成功,遷入合脾。三是會黨運動的擴散和以客家人爲卞休的太平天國起義的失敗以及廣東西路土客大械矛等政治夕卜爭因素的影響。

但是,引起建次大規模遷徙浪潮的更主要原因則是出於社會經濟。客家人與原住民融合爲一體,形成一個特別能吃苦耐勞、團結進取的族羣。以後,他們又不斷向南方其他各省及海外播衍生息。

在不斷的遷徙以及與當地人融合過程中,閩西客家先民在自己的文化中不僅保留了中原漢文化的基本特徵,而且吸收了當地民族文化的精華,逐步形成了客家文化的雛形並使之日益成熟,最終形成了一種不同於中原漢民族、又區別於當地民族的獨特文化。

歷史悠久的福建客家文化 第2張

西與贛南、西南與粵東接壤的龍巖市,地處福建西部而通稱閩西,其下轄的長汀、連城、上杭、武平、永定等縣是純客家地,全市的75%的人口是客家人,是客家人重要的居留地,因此,客家文化自然成爲閩西的主流文化而深深地浸潤這永定客家文學。閩西作家以自覺清醒的客家意識,獨特的閩西客家文學詮釋着客家文化的內涵與意義,強烈的客家意識引領着永定客家文學的產生與發展。清代客家文化在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了永定客家文學的成熟和發展。

儘管永定地理偏僻,漢化較遲,但其文人創作仍取得一定成就,產生了一些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作家和詩人。據中國社科院出版的《客家風情》一書作者統計,從北宋至清末,至少出現過76位較知名的詩人,如清代的李世熊、劉坊、黎士弘等,都是成就傑出的作家或詩人。較有客家文學味道的,首推廖燕的《曲江竹枝詞》。它生動地反映了客家地區的風土民情,如:“遇仙橋下水澄鮮,遇仙橋上路通天。誰信神仙容易遇,遇郎難似遇神仙”,內容表現了客家山區的婦女對愛情的大膽追求。

至於乾嘉時期的宋湘,他的許多詩作已充滿了濃郁的“客家味”。其他客籍詩人如李黼平(繡子)、顏檢、李光昭、黃釗、溫訓、吳蘭修等,在他們的作品中也都或多或少反映了客家人的生活,表現了客家人的思想感情,這些作品也可歸入客家文學的範疇。

從已有的史料中,我們可以發現永定客家文學自兩宋客家民系在閩粵贛邊初步形成之際便有了萌芽。最初,流傳在山間地頭、村頭巷尾的客家山歌、諺語、故事等,爲閩西客家人表達情感、認識世界、豐富文化生活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但是,隨着客家人在閩西站穩腳跟、逐步發展,口耳相傳的口頭文學漸漸滿足不了客家人的文化生活需求,客家文學開始從民間漸漸走向書齋、走向文學殿堂。宋元之後,越來越多的客家學子提筆創作,至明末清初再到清中葉,漸成一個高峯,出現了一批在文學史上具一定影響的人物和作品。比如連城童能靈的《冠豸山堂集》、上杭劉坊的《天潮閣集》、華巖的《離垢集》、長汀黎士宏的《託素齋文集》等,在當時都有較大影響,不少作品迄今仍在民間流傳。

當時的客家文人,大多古文根底深厚,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較深的瞭解,加上多數生活在民間,不自覺地採用客家人的思維方式、語言習慣撰寫詩文,使一部分作品初步具備了早期客家文學的特性。尤其是其中的一些有識之士,有意識地挖掘客家文化的寶藏,注意從客家人的口語中吸取養分,以客家人的思維方式、語言方式行文、吟詩,其作品則比較明顯地具備了閩西客家文學的特質。這方面的突出代表,是生活於清朝康熙年間、雍正年間的林寶樹。

歷史悠久的福建客家文化 第3張

林寶樹,字光階,閩西武平客家人。幼時家貧,無力入學,11歲的春節,因錯貼春聯(把“六畜興旺豬爲首”貼到父母臥室)而遭衆人恥笑、父母痛責,其父因而咬牙賣了一兒一女而供其入學。26歲中舉,曾授海澄縣知縣,赴任未及一年,便因對朝政腐敗憤懣失望而棄官歸隱。

數十年的鄉居生活,尤其是幼時貼錯春聯的經歷,讓他對客家鄉親充滿同情,開始醞釀寫作能爲普通羣衆在日常勞動生活中廣泛運用的通俗讀物,“改子曰詩云之弊端,開鄉俗文化之先河”(林寶樹墓誌銘),經數年努力,完成了通俗讀物小冊子《元初一》(又名“一年使用雜字”),雍正年間開始流行,200餘年間,《元初一》不脛而走,廣泛流行於閩西、粵東、贛南客語地區數十個縣份,對客家地區的鄉土文化文明的傳播和普及起了重要作用。

《元初一》在內容上,通篇記述勞動羣衆勞動、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和鄉風民俗,展示了200多年前閩粵贛邊客家人生動的風俗畫卷;在形式上,採用白話文,大量使用客家方言口語,可以說是客家地區用客家方言語音寫作的閩西客家文學的今昔第一部白話讀物;加上林寶樹本人較高的文學修養,《元初一》的語言生動形象、描寫細緻精練、對仗押韻恰到好處,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是早期客家文學的一部代表性作品。比之主張“我手寫我口”的新詩運動代表人物廣東梅縣黃遵憲的代表作《人境廬詩草》還早了100多年。

永定客家民間文學最富生命力和有影響的是客家山歌。它上承古代“詩經”遺風,並吸收了當地畲瑤民歌的成份;藝術上以“賦、比、興”爲主要表現手法,且常用“重章迭句”,尤以比喻“雙關”見長;句式多七言四句,詩句精煉,押韻上口;而演唱時都用當地方言,富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深受當地羣衆喜愛,特別是海外客家華僑華人更是把客家山歌作爲思念鄉土、回憶鄉情的一種形式,所以,它已深深紮根於海外鄉親的心坎,併成爲一種意識存在而經久不衰。

綜上所述,正是由於客家文化是以中原漢文化爲主體的移民文化,所以它不僅具有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蘊,而且還具有作爲移民這一特殊羣體所具有的文化面貌。比如,客家文化中所具有的十分強烈的尋根意識與鄉土意識,正是移民在離開祖居地之後所表現出來的對原有文化的眷戀。同時,也正是由客家人有很長一段漂泊流離的經歷及到達定居地以後所面臨的種種困境,從而錘鍊出客家人堅忍不拔的意志、勇於開拓的精神、勤勞樸實的品格及善於用血緣、親緣、地緣等各種條件建立同宗、同鄉、同一文化內相互合作關係的團體主義精神。

而所有這些,都是爲了確保自身的生存與發展,實現由移民社會向定居社會轉變需要。正是由於他們在不斷遷徙中求得了生路,尋找到了新的發展機遇,所以才使得客家人從自己的生活經驗中得出了“人唔辭路,虎唔辭山”、“命長唔怕路遠”、“樹挪就死,人挪就活”的價值觀念。而這種價值觀念,在非移民文化中是不多見的。

而客家文學是中國文化中極富特色的重要分支,它又是客家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永定客家文學源遠流長,在近千年的發展中,出現了明末清初客家文人作品和現代紅土地文學兩大高峯,它開創的從民間吸取養分的傳統,爲當代閩西客家文學繼承而發展,成爲當代閩西客家文學的主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culture/chengshi/8wx4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