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傳統文化 >城市文化 >

古老而傳統的山西葬禮風俗習慣

古老而傳統的山西葬禮風俗習慣

民間普遍認爲人死而靈魂不滅,死亡不過是靈魂和肉體的分離,人死後,靈魂不僅仍然和人保持着密切聯繫,而且還可以投胎轉世。本期小編就帶你去山西文化了解一下山西葬禮的風俗習慣。

古老而傳統的山西葬禮風俗習慣

出殯時間確定以後,便要通告親友,五寨一帶稱之爲“送孝”。去時要帶去孝布一塊,依關係遠近親疏,大者一身孝衣,小者一方孝巾。晉中祁縣等地,於出殯這天,門前要懸掛用白麻紙剪成圖案的幡狀物;紙與紙的銜接不用漿糊粘連,而是用鐵器或石器把紙摺疊後搗在一起,名爲“砸歲紙”。

當地人會撕一條給孩子佩戴,據說可以延年益壽。撕回家糊在面甕上,不生蟲子。舊時有些地方還要在大門外立起“避忌牌”,男左女右,不僅寫明生卒年月、出殯日期,還要列出避忌事項。

除寧武一帶有“崖葬”習俗外,山西各地都通行“土葬”。即“墓葬”。墓穴有提前建好的,也有死後臨時開穴打墓的。打墓舊時要請陰陽先生坐看風水,將穴定點。然後撒五穀,在所定穴位上用銀針開“十”字,名爲“開土”或“破土”。“開土”之後,便可打墓挖土了。合葬者,只須在舊葬處旁邊另開一穴。死者如入祖墳,其墓穴在上輩腳下。

舊時出殯前,在山西各地,如沁縣、祁縣等地都有“點主”的儀式。即請人用硃砂筆往牌位上原來寫的“王”字上加一點,使“王”字成爲“主”字。俗稱“成主”,即成爲神靈之意。點主的人稱爲“點主官”,要請當地德高望重的名流學者或地方長官擔任。這項儀式一般只限於正常死亡的中、老年人,幼喪及凶死者不舉行。

弔祭者公奠之後,死者的長子跪拜致禮,即身背棺木大頭,在衆人的協助下把棺木移出靈棚,俗稱“出靈”。起靈前,晉中祁縣一帶,死者的兒子們還要進行一種摁“食壓鉢”的儀式。

他們在一個瓷罐中挾入各種菜餚、食品,然後輪番摁捺,一直到滿爲止。最上面放一個饅頭蓋住,用一雙筷子豎立穿孔,上面再盤一些染紅的粉絲。此罐食品連同“下氣饅首”、“長明燈”等,在出殯時都將隨棺下葬。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culture/chengshi/13mj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