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命理 >百家姓 >

最典型的龍溪村古建築羣 祝氏宗祠

最典型的龍溪村古建築羣 祝氏宗祠

解讀百家姓祝姓。祝氏宗祠,最典型的龍溪村古建築羣。祝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羣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三十五位,人口約一百三十六萬六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085%左右。

祝氏宗祠:最典型的龍溪村古建築羣

祝姓文化之祝氏宗祠

龍溪村,地處廣豐縣管村鄉東部,與浙江省江山市卅二都鄉和峽口鎮接壤,距廣豐縣城30餘公里。登上龍溪寓賢山,鳥瞰全村,龍江宛若一條綠色的飄帶,繞村而過。水繞山擁的龍溪村,村巷縱橫,井然有序。祝氏宗祠、文昌閣、水仙閣觀音殿,錯落分佈的古建、民居盡收眼底。

明代,龍溪祝氏開始在此聚族定居,歷來重文尚學,科舉及第者衆。

龍溪村古建築羣中最典型的是祝氏宗祠。該祠始建於明成化年間(1465-1487),清康熙、乾隆兩朝有三次較大規模的擴建。坐北朝南,佔地3.78畝。祠分三進,中軸線上自南而北依次爲一進戲臺、二進中廳三進享堂。戲臺面朝中廳,臺前有寬敞的前院,兩側廂房爲二層結構建築,跑馬樓廊與戲臺相通。中廳和享堂均爲歇山頂,面闊五間,氣勢不凡。中廳應是議事、宴饗的廳堂,其與享堂之間是後院,有古樹二株,蒼老拙樸,鬱鬱蔥蔥,爲古祠增添幾許風韻。兩側廂房,稱“報功”和“崇德”,爲褒彰祀奉鄉賢和名宦而置。三進享堂則是供奉祖先神位之處。祠側還有客房、膳堂、馬廄等,附屬建築,一應俱全。這是我省儲存最完整的宗祠建築之一。

祝氏宗祠注重裝飾。雕樑畫棟,美倫美奐。藻井開天花、雀替、斗拱飾以朱漆彩繪。四周迴廊檐柱的木構件上均採用精細的木雕裝飾。雕刻內容有神話人物、松鶴花卉、吉物動物等。形象豐富而特色鮮明,體現了古代民間工匠卓越的技能,藝術價值很高。更值得一提的是,前院兩側廂房的跑馬樓板壁上還繪有許多壁畫。更值得一提的是,前院兩側廂房的跑馬樓板壁上還繪有許多壁畫。內容以忠、孝、節、義的民間故事爲主,表達了古人對真、善、美的追求和忠孝治家的企望。這些壁畫色彩淡雅、構圖嚴謹、人物生動、線條流暢。

文昌閣建於清同治七年(1868),在祝氏宗祠右側。高12.3米,佔地面積475平方米。雖不像祝氏宗祠那般注重裝飾,但卻有她獨特的建築特色。屋頂爲三重檐歇山頂。高聳莊重,古典軒昂。閣內採用柱網架構,四根粗大的中柱,配以金柱、檐柱,形成柱網支撐樑架。這種整體框架結構具備一定柔性,發生地震時,會透過自身框架的彈性變形,分散、抵消地震能量對建築物的破壞,具有抗震作用。在一定限度內,保障建築安全。在造型上又能給人一種沉穩、豪放的感覺。

第一層祀奉梓潼帝君像,第二層設至聖神主座,奎星位乎上、司告居其右。閣內置木板樓梯以供登臨。倚窗遠眺、東望江郎山羣峯如畫、西眺雨石巖諸似錦、南仰鬆峯山卓拔雲霄、北瞰潭水澄波碧翠。

龍溪村原是以祝氏家族血緣關係聚族而居而形成的,這裏的民居頗具特色。多爲單層木構架結構,圍以馬頭山牆封火。清一色的青磚灰瓦。單幢建築的平面序列一般是:入口堂門——天井——廳堂——左右廂房。天井,用於採光、通風、排水。龍溪村民居平面局緊湊、合理、利用率高。

古建築羣組中各自的格局雖基本統一,但也多變化,充分展現建築結構的美。龍溪村明代民居的闌額上一般有幾組一斗三升斗拱用以支承上部,叫做補間鋪作。另外、柱與柱礎之間使用肥厚柱質用以防潮。清代民居則未見實例。

另一特色是門罩多以疊澀法造,飾以磚雕石刻、古樸大方。有的則配以木構架,上面蓋瓦。門楣以上均嵌有匾額,內容各異。給古村落增添了不少文彩。

龍溪村水口石拱橋頭。有一處標誌性建築——水仙閣觀音殿,歇山頂二重檐樓閣式。村子中心有紀念性建築“江浙社”,因爲龍溪祝氏由浙江江郎峯舊宅遷徙而來,這也是龍溪最古老的建築物之一。加上村口有祝氏宗祠和文昌閣,龍溪村整體佈局完善了,公益性建築功能完備。

龍溪古建築種類劉全,有祠堂、廟宇、文昌閣、民居、橋樑、涼亭、會址、社屋等。建築時間從明到清,直至近現代,各個時期都有,全面展示出贛東北區域古代村落建築的發展軌跡,也反映了祝氏家族幾百年來在龍溪這塊熱土上繁衍生息的發展軌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mingli/baijiaxing/yplq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