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命理 >百家姓 >

2000年版《元氏族譜》 姓氏文化淺說

2000年版《元氏族譜》 姓氏文化淺說

解讀百家姓元姓。本期爲您帶來,天津元氏與濰坊玄氏家族2000年版《元氏族譜》。但在今中國的大陸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臺灣省也名列第四百零五位,多以河南、忻州、錢塘爲郡望。

姓氏文化淺說:2000年版《元氏族譜》

元姓文化之2000年版《元氏族譜》

族譜向有宗譜、家譜、家乘等諸多名稱,屬於歷史學的範疇。國有國史、方有方誌,家有家乘。它是中國宗法社會中,主要記載宗族人物世系和記載宗族事蹟的書;是以特殊形式記載的宗族發展史。在當今社會中,族譜仍有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有着任何文化所不能取代的教化功能。

族譜須間隔一定的時間續修(一般30年左右),以保持其連續性和完整性。修譜又多在國家文明昌盛,經濟繁榮,人民生活富裕穩定的條件下進行,歷史總結稱之爲盛世敘譜。

《元氏族譜》自明初始遷祖北遷定居以來,續修已歷四次,最新一次在1930年,距今已近70年。族中未入譜者達四代人之多,族中每每議起,認爲急待修。況且1930年的族譜,“文革”後已所存無幾,如不搶救將瀕臨失傳,其後果是族人所不能接受的。經過長時間反覆醞釀,於1995年末舉行了一次較大規模的家族聚會。其時靜海縣內大邀鋪、小邀鋪、三呼莊、子牙、灘頭、瓦頭、王口、北五里、府君廟、韓莊子及大港區郭莊子等村元氏家族各支代表近60人衆,聚集於始遷祖落籍地大邀鋪村,共聯同宗之誼,同商續譜之計。

經過充分討論認定:新時期人們物質生活的提高,文化生活的需求以及改革開放,安定團結的政治氣氛,恰是修譜的大好時機。修譜符合“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發揚愛國主義精神,”的號召,屬於精神文明建設的內容,有利於文化交流,有利於繼承和發揚民族傳統文化。修譜的目的在於敬宗收族,慎宗追遠,繼承前賢,教化後昆;在於加強家族團結,促進民族團結,教育後人愛國愛家,懲惡揚善,爲家爲國爲民做出貢獻。

認識統一,目的明確,更加堅定了族人續譜的信心和決心。近年新華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家譜》一書,正好是我們修譜的理論根據和技術參考。

大計即定,當即便推舉處領導班子,之後確定了編輯、組織、財務等辦事機構,擬出續譜範圍、程序及籌資辦法,制訂了編篡須知、財務管理制度等有關檔案,又印發了《關於倡修元氏族譜的函》,函電各地,着即響應,並派員三下山東、六臨海下,去冀豫,赴津京,四處奔走,八方查詢,內外結合,宣傳發動,聯絡我祖裔脈,登統各種資料。山東、海下、郭莊子等處也多次派員赴靜海,並隨時通電聯繫,共商修譜事宜。期間借96年清明掃墓祭祖之機,召開了有各地族人代表70餘人參加的修譜研討會。會上對成書標準、版式模式、編目設計、籌資方案等重大事項均進行了充分研討,並達成共識。而且還在列祖列宗墓前表達了修好族譜告慰英靈的決心。

這次修編族譜,實現了對原譜的繼承和創新。繼承了原譜體例,系、表、傳三位一體,記載內容和格式基本沿襲舊譜,並將原譜統系圖由七世延展到所有各世,使統系、譜表、傳記成爲我《元氏家譜》完整的三大組成部分;增加了原譜沒有的藝文錄,收錄了先人的部分詩文及着述篇目;增加了影幀部分;完善了總目錄,取消了原譜七子部,重新以四世各系分卷;完善了源流記;沿用了字輩譜;對原譜記在混亂和個別錯誤之處作了更正,使新譜更臻完美。對原譜面貌則以照片形式予以保留下來。創新之舉,主要突出了兩大改革:一是女性入譜立表,給了女性與男子以同等地位;再是改變了原譜板式,採取了現在通用的橫排版。改革旨在貼近國策,體現時代風貌。

本次敘譜,地域範圍涉及冀、魯、豫、津、京三省兩市(不含各支外出的個別家庭)。入譜總人數達2萬餘衆,立表人數達1.18萬,其中舊譜已載與新栽入者約各佔半。可喜的是盛公裔四世堂公系近800人(指立表人,下同),福公裔虎公系七世存義公支近百人,豹公系十四世烺公支近百人,上次敘譜均失載,本次得以接續。類此還有三、五少數族人補續者,都是我元氏家族尋源歸本之大幸事。

然而,這次敘譜也不無缺憾。按照初衷,本不願遺漏一人,但由於種種原因,年湮日久,歷史留給我們的仍有難以彌補的缺口。如:河南固始、北京採育鎮,原譜序言提及有我族人,譜表亦有所記載,這次去人專程尋訪無着,徒勞往返、甚是可惜。再有山東泰安有玄姓、元姓萬餘人,經聯繫無譜可考,難於接敘;膠南草場、諸城朱解村,有玄姓千餘人,爲我族支系,迫切希望接敘,但限於經濟條件,未能如願以償;濰坊昌邑五元村,皆爲元姓,可否接敘,無從查考。另外,據知河南臺前縣玄家橋,有玄姓千餘人,以傳20餘世,並有家譜,是否可與接敘,亦難考究。還有唐山遷安大玄莊、玄家安子、懸架窪,十之八九爲玄姓,是否可敘,也不得而知。

上述遺留問題,只好寄希望於後人,如有機緣,再行敘修。

整個修譜過程中,千頭萬緒,任務艱鉅複雜,尋親覓故多有坎坷,集資撰稿不爲周折。但在常委會一班人矢志不移的不懈工作、各支系負責人的積極配合,及熱心族人的大力支援下,歷史3年有餘,籌資10餘萬元,無數次會議,若干蕃審稿,各方面諮詢,多角度論證,幾家印刷廠的考察,終於阜新付梓印刷,成書在即。

這裏還須指出:山東盛公系在此過程中,爲了合族一統,顧全大局,改變了“各自印刷,相互交換,配套和譜”的方案,毅然將已經印刷裝訂完的標準較低的支譜棄之不用,決意重新籌資,合印統譜,從而保證了新編族譜的完整統一和較高標準。

大功即已告成,合族理應稱慶,欣喜之餘,我們還要特別感謝敘譜當中給我們以大力支援、幫助的有關單位和個人。族人襄贊,均在譜中作了記載,無需贅言。值得提出的是:靜海縣誌辦公室、靜海縣文化館、濰坊濰城區地名辦公室、濰坊市新聞出版社、濰坊日報社、晚報社,在我們查閱資料、拍攝照片,尋訪族人和印製支譜中,爲我們提供了極大方便;天津市德高望重的石堅同志特爲我們題詞,令我《元氏家譜》燦然增輝。譜成之際,謹致敬意。

標籤: 姓氏 氏族譜 年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mingli/baijiaxing/gdg0g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