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傳統文化 >飲食文化 >

“民以食爲天” 吃對中國人的意義

“民以食爲天” 吃對中國人的意義

我們從“吃”爲了補充身體所需上升到精神享受的“吃”,使“吃”成爲了我們生活與享受當中必不可少的美食。國人現在要求不是要吃得飽,而是要吃得好吃得精緻。可以說吃已成爲我們生活的特有藝術。來飲食文化看看吃對中國人的意義。

吃對中國人的意義:“民以食爲天”

“吃”是國人認知世界的一種方式
  如果說西方人是用思維來認知世界的話,中國人則是用口來認知世界。魯迅曾稱讚第一個敢於吃螃蟹的人,我們當然會感到這人一定是個中國人。毛澤東曾教導人民,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去親口嘗一嘗。嘗是要用口去實行的,由此引申出表達探索、試驗、瞭解等意思的“嘗試”一詞。

記得林語堂在分析爲什麼中國人對世界動植物學毫無建樹的原因時,不無滑稽地指出,那是因爲中國人始終不能冷靜地觀察一條魚,而是一心只想着魚在口中的滋味,一口吃掉它。大約正是因爲我們對客觀世界的科學好奇心始終沒能超過品嚐美味的好奇心。

當然,世界上每個人都必須進食才能生存,但對吃的態度,中國人與西方人卻截然不同。西方人對吃的態度好象是給自己加燃料,以便使自己這部機器可以繼續開動,去做自我發展、自我完成之事。在他們看來,過度吃喝,靈魂不會得救,給人的印象“吃”是爲了生存。然而,中國人卻抱持着“民以食爲天”的態度,“吃”並非僅指填飽肚子的進食,而是一種佔有,一種心態,一種取向,一種生活方式和對外部世界的基本態度。

中國人即使在艱苦的環境下,仍然講究飲食鮮美,大多數家庭甚至每天爲滿足口腹之慾而花掉五分之一的時間也在所不惜。彷彿悠悠萬事,惟“吃”爲大,給人一種顛倒的感覺,似乎生存就是爲了“吃”。

人類學家張光直教授曾斷言:“達到一個文化核心的最佳途徑之一就是透過它的肚子”。“吃”這一最爲物質化的生存層面,可能是理解一個民族精神氣質的最重要的方面。
  既然如此,那麼“吃”對中國人來說究竟意味着什麼?
  “吃”在中國真是意味無窮……

標籤: 民以食爲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culture/yinshi/yx6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