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傳統文化 >戲劇文化 >

汶上梆子的藝術特徵之行當劃分

汶上梆子的藝術特徵之行當劃分

汶上梆子是一種古老的漢族戲曲劇種,和以菏澤爲中心的“曹州梆子”合稱“高調”,1952年正式定名統稱爲“山東梆子”。在汶上梆子的藝術特徵中,行當是最重要的,這些人物表演是戲劇的精神,是向觀衆傳達戲曲的重要載體。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梆子戲中瞭解吧。

汶上梆子的藝術特徵之行當劃分

汶上梆子的行當:
  汶上梆子的行當大致分爲:紅臉、黑臉、老外、生、旦、醜等,簡稱爲生、旦、淨、末、醜。

生又可分爲:紅臉、老外、小生,小生又有文小生、武小生、短打武生、包頭生、娃娃生之分。

旦則可分爲:閨門旦、小旦、帥旦、刀馬旦、青衣彩旦、潑旦、老旦

淨(即我們常說的黑臉)有:毛淨(武花臉)、大付淨、奸淨、童淨之分

醜的行當中有:公子醜、武丑、老醜、拉雜醜(《戳姐夫》之李成,《頑皮鬧學》之頑皮)、娃娃醜(《胡小放羊》之胡小,《櫃中緣》之淘氣)等。

末(《李陵碑》之楊六朗,《文昭關》之皇甫訥)這一腳色,在表演上基本與老外相同,在後來的演變過程中,末成爲了生行的次要腳色。已統歸生行,無生末之分了。

汶上梆子簡介:
  元明以來,京杭大運河成爲中國南北交通的主動脈,而汶上作爲其咽喉要衝,則是人流物流必經之地,南旺的湖光山色又吸引着帝王及公卿官紳、文人墨客之流前來仰觀。各地的文化戲曲便順其勢不斷傳來汶上。明代中葉,秦、晉商人經河南開封東進,進行物質文化交流,秦腔、梆子腔隨之傳來汶上。

因爲其唱腔優美,節奏明快,正適合於魯西南汶上人民剛毅、頑強、豁達大度的性格,爲人民所喜聞樂見。後又漸漸爲本地的風土民情、地方文化所包容、吸收與改造,逐步形成了具有粗獷、豪放、高亢、渾厚風格的“汶上梆子”劇種。

在其發展過程中,它又與曹州地區的“曹州梆子”相互影響融合,使二者共融共進,形成了頗受人民歡迎的“山東梆子”。數百年來,盛而不衰,成爲著名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culture/xiju/xd1x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