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傳統文化 >戲劇文化 >

多種表演形態的歌仔戲劇種介紹

多種表演形態的歌仔戲劇種介紹

歌仔戲從本地歌仔發展至今,根據表演地點等不同發展了更多的表演形態已,且每一種演出型態均各具特色,各有魅力。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歌仔戲文化中去看看歌仔戲現在都有哪幾種表演形態,並具體看看吧。

多種表演形態的歌仔戲劇種介紹

落地掃歌仔陣:
  由閩南傳入臺灣的歌仔(錦歌),在宜蘭發展成“本地歌仔”,爾後又模仿車鼓戲的表演型式,演出滑稽詼諧的傳統民間故事,隨神轎遊行,稱之爲“歌仔陣”。落地掃歌仔陣爲歌仔戲最原始之演出型式,屬於歌舞小戲的表演,演出地點多在廟埕空地即席表演,或隨遊行陣頭行進至廟口廣場,以四支竹竿圍出表演區,就地演出。

落地掃演出的劇目僅有《山伯英臺》、《什細記》、《呂蒙正》及《陳三五娘》等四出。落地掃演員以醜、旦爲主,演員大多不着戲服,且無繁雜身段。落地掃歌舞小戲的表演者多非職業演員,因此表演內容多爲簡易動作,而曲調音樂也不繁複,通常以一首或少數曲調不斷重複進行。此種演出型態多屬非營利性業餘表演,表演團隊均爲民衆自發性組織,因此演出時之趣味性高於藝術水準的要求。

野臺歌仔戲:
  野臺戲即爲外臺戲,多於廟口演出。野臺歌仔戲爲歌仔戲最普遍之演出型式。本地歌仔吸收其它劇種精華,並穿着戲服,粉墨登場演出,歌仔戲即成爲大戲型式。野臺歌仔戲演出名目大多與宗教活動有關,舉凡廟會、酬神、建醮及神誕等活動,多有野臺戲的演出。

野臺戲的特色爲熱鬧而淳樸,由於演戲酬神是傳統民間表演活動之主因,是以儀式性勝於藝術性;且野臺歌仔戲於正戲演出之前,必先表演一段"吉慶戲",俗稱"扮仙",目的在爲民衆祈福,神人之間的關係於扮仙過程中,得到融合交會。

內臺歌仔戲:
  內臺歌仔戲是指戲院室內劇場演出的歌仔戲,採售票方式,屬於營利演出。《臺灣省通志.藝術篇》:至民國四、五年間,辜顯榮向日人收買臺北淡水戲館,改名新舞臺,作爲本省人之娛樂機構,其經理人見歌仔戲甚受人歡迎,遂出資設立新舞社歌劇團,在該戲院經常排演歌仔戲,而收取門票。是爲本省第一團營業性質之歌仔戲班。而歌仔戲之分別爲內外臺戲,亦始自此時。

由於內臺歌仔戲爲營利性質,舞臺佈景、燈光及服裝均較爲講究,演出亦較野臺戲嚴謹。此外,於公演之前,通常由演員穿着戲服沿街"踩街",藉以吸引觀衆廣作宣傳,增加票房收入。民國四十四年間,爲內臺歌仔戲鼎盛時期,當時全臺約有300個此類歌仔戲班,可見其繁榮。

多種表演形態的歌仔戲劇種介紹 第2張

廣播歌仔:
  最先使歌仔戲轉型者爲廣播界。1954、1955年間,開始出現廣播歌仔戲,例如民本、中興、正聲、民聲、國聲及華聲等廣播電臺,均有廣播歌仔戲節目;此外亦有部分電臺自組歌仔戲班,以錄音或現場演唱,透過電臺廣播方式傳送至各地。

由於廣播歌仔戲“只聞其聲,不見其影。”演員無須表演身段動作,因此特重唱腔與唸白。此外,由於廣播歌仔戲播出時間較長,故須大量曲調,除演唱傳統之“歌仔調”外,又從流行歌曲中吸收具啓承轉合的四句七言曲式,豐富歌仔戲新生命。當時著名的廣播歌仔戲團,有臺北的“正聲天馬歌劇團”(成立於1962年)及臺中的“中聲廣播歌仔戲劇團”。知名歌仔戲小生楊麗花即來自“正聲天馬歌劇團”;新傳獎得主廖瓊枝亦曾於電臺演唱歌仔戲。

歌仔戲電影:
  歌仔戲電影創始於一九五五年的臺語電影《六才子西廂記》,系由“都馬班”葉福盛製作,邵羅輝導演。同年七、八月間麥寮“拱樂社”陳澄三的華興電影製片公司,聘請何基明擔任導演,以“拱樂社”旗下的劉梅英、吳碧玉爲主角,演出黑白片《薛平貴與王寶釧》,並由成功影業社發行,該片爲彌補燈光不足之缺點,多采外景錄製,於一九五六年推出之後極爲轟動。後來“日月園”、“新南光”、“美都”及“賽金寶”等歌仔戲團亦從事歌仔戲電影之錄製。

歌仔戲電影受到觀衆喜愛,乃因其歌仔戲之聲勢,然而“拱樂社”歌仔戲電影雖曾轟動一時,但由於歌仔戲畢竟適合於舞臺型態,因此一九六二年後,歌仔戲風光不再,歌仔戲電影亦隨之沒落,“拱樂社”亦於一九六四年宣告結束電影事業。

電視歌仔戲:
  一九六二年臺灣電視公司成立,推出第一部電視歌仔戲《雷峯塔》,該節目系由臺語電視節目中心負責人王明山製作,廖瓊枝及何鳳珠主演。但當時臺灣之電視機並未普及且爲黑白片,因此電視歌仔戲欣賞人口不多,廣播歌仔戲纔是當時最流行之表演型態。

電視歌仔戲最大的改變是使歌仔戲從象徵劇場走向寫實劇場,以實物取代寫意的身段,例如騎馬時需拍攝騎馬外景,而高山、天庭與橋樑等則需搭設佈景;由於增加道具及佈景,並加入許多輕功、飛天及鑽地等鏡頭,因此電視歌仔戲之身段做表便大量刪減。

此外,由於電視歌仔戲採事先錄製方式,因此凡是演員忘詞、唱錯或笑場,均可NG重來,亦導致演員演技與唱工之退化,不過,電視歌仔戲佈景華麗生動,卻也吸引部分觀衆之喜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culture/xiju/2x43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