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傳統文化 >城市文化 >

敦煌文化的特點 中國絲綢之路上的亮點

敦煌文化的特點 中國絲綢之路上的亮點

早在兩千多年前秦漢時期有這麼一個地方他是印度、伊斯蘭、中國希臘、印度文化的交匯點,在歷史的遺留中它爲我們帶來了極具震撼裏的筆畫藝術及雕刻藝術,更是文獻的寶庫。那麼今天小編要爲大家帶來的就是地區文化中敦煌文化的特點,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國絲綢之路上的亮點:敦煌文化的特點

敦煌文化藝術又稱莫高窟文化藝術,被稱爲東方世界的藝術博物館。它儲存了公元四世紀到十世紀的洞窟735個,彩塑三千餘身,壁畫45000平方米,唐宋木構建築五座。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在這裏成立了敦煌文物研究所(後改爲敦煌藝術研究所),開始了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保護、研究工作。

敦煌,一個神聖的名字。敦煌是多種文化融匯與撞擊的交叉點,是藝術的殿堂。那些公元4至11世紀的壁畫與雕塑,帶給人們極具震撼力的藝術感受。敦煌又是文獻的寶庫。在這數以萬計的赤軸黃卷中,蘊藏着豐富的文獻資源,漢文、古藏文、回鶻文、于闐文、龜茲文、粟特文、梵文,文種繁多。內容涉及政治、經濟、軍事、哲學、宗教、文學、民族、民俗、語言、歷史、科技等廣泛領域。

1900年農曆5月26日,一個值得記住的日子,在敦煌莫高窟發現了這個藏經洞,那些古代文獻赫然堆滿整個窟室。由此,產生了一門世界性的學科--敦煌學。1910年,敦煌藏經洞劫餘文獻運藏京師圖書館(今國家圖書館前身)。而今,藏經洞發現已經整整一百年了,中國國家圖書館作爲世界上收藏敦煌遺書最多的單位,以其豐富的館藏,爲敦煌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國家圖書館和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舉辦的紀念敦煌藏經洞發現一百週年專題文獻展覽,旨在揭示敦煌遺書的流散歷史,展示敦煌遺書的風采及內涵,介紹敦煌遺書的保護與研究現狀。這對於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推動世界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促進敦煌學的研究。對於有效保護和充分利用敦煌文化遺產,帶動我國西部地區文化事業發展,以及激發社會公衆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有着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敦煌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秦漢之前,這裏居住着月支、鳥孫等民族。西漢初,漠北的匈奴趕走月支,佔領敦煌。元狩二年(前121)西漢軍隊打敗河西匈奴,敦煌與河西走廊歸入西漢王朝版圖。元鼎六年(前111)西漢在敦煌設郡,與酒泉、張掖、武威並稱河西四郡。

在敦煌之北修築了長城,在西部設立了陽關、王門關。從此,敦煌成爲西域進入河西走廊與中原的門戶和軍事重鎮。爲了鞏固敦煌的戰略要地,政府從內地移民來此定居,調遣士兵屯田戎守。西漢王朝對敦煌的經營與開發,確立了敦煌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

經過東漢王朝與曹魏政權的繼續經營與開發,敦煌在較長時期內保持相對穩定,成爲絲綢之路上一處重要的商品交易中心和糧食生產基地。中原文化在這裏生根和發展,儒家經典得到傳播。產生於印度的佛教文化也傳到了敦煌,西晉時號稱“敦煌菩薩”的譯經大師竺法護及其弟子在此譯經傳教。

中國絲綢之路上的亮點:敦煌文化的特點 第2張

十六國時期,先後由前涼、前秦、後涼、西涼、北涼五個政權統治敦煌。此時中原大亂,戰爭頻繁。唯敦煌相對平安,人口增加,中原與河西走廊的百姓避亂在此,中原漢晉文化在敦煌與河西走廊得以儲存和延續。敦煌產生一批著名儒家學者,他們設館講學,著書立說。

中原傳統文化在敦煌已十分成熟。與此同時,西行求法與東來傳教的佛教僧人都經過敦煌,促進了敦煌佛教的發展。《魏書·釋老志》說:“敦煌地接西域,道俗交得,其舊式村塢相屬,多有塔寺”。敦煌莫高窟應運而生。據唐代聖曆元年(698)李克讓修《莫高窟佛龕碑》記:“莫高窟者,厥初,秦建元二年(366)有沙門樂僔,戒行清虛,執心恬靜,嘗仗錫林野,行至此山,忽見金光,狀有千佛……造窟一龕。次有法良禪師,從東屆此,又幹僔師窟側更即營建,伽藍之起,濫觴二僧。”此後,北魏宗室東陽王元太榮、北周貴族建平公於義先後出任瓜州(敦煌)刺史,信奉佛教,莫高窟的開窟造像活動逐漸發展興盛起來。

隋代統一南北,擊敗西北的突厥和吐谷渾侵擾,保持絲路暢通,商貿繁盛。文帝和湯帝倡興佛教,今天下各州建造舍利塔,瓜州也在崇教寺(莫高窟)起塔,宮廷寫經也傳至敦煌。短暫的隋代,在敦煌大興開窟之風。唐王朝前期扼制了西域最大的威脅——西突厥的進犯,在西域設立安西都護和安西四鎮。

爲加強軍事防衛,在敦煌和河西走廊設立豆盧軍、墨離軍、王門軍、赤水軍、建康軍等河西十軍,使敦煌經濟得到穩步發展,絲綢之路全線暢通,“伊吾之西,波斯以東,朝貢不絕,商旅相繼”。中西經濟文化交流頻繁。敦煌石窟的營造達到了極盛,敦煌文化進一步凝聚了來自中原的漢文化,以及來自印度、西亞、中亞的文化。

天寶十四年(755)發生安史之亂,唐王朝由盛而衰,吐蕃乘機攻佔隴右、河西。建中二年(781)吐蕃佔領沙州,推行吐善行政、經濟制度和習俗,同時,大力抉植佛教,佛教勢力迅速膨脹,推動了莫高窟繼續興建。

會昌二年(842),吐蕃內亂,勢力大衰。大中二年(848)沙州張議潮乘機率兵起義,陸續收復伊、西、瓜、肅、甘、涼等十一州,並遣使奉表歸唐,被唐王朝冊封爲歸義軍節度使,從此開始了歸義軍長達200多年的統治時期。張氏歸義軍政權恢復唐制,推行漢化,使敦煌的政局得到了穩定,佛教在張氏歸義軍政權的保護下,繼續興建寺院和石窟。

宋乾化四年(914),曹議金接替張承奉政權在瓜沙二州六鎮地區重建歸義軍政權,一直保持與中原王朝的密切來往,接受中原王朝封號,奉中原爲正朔,利用舊日唐朝在各族人民中的聲威,以求在西北各民族中樹立自己的地位,又以和親的方式,東與甘州回鶻,西與西州回鶻、于闐政權結好。曹氏政權與中原王朝及周圍少數民族政權建立的良好關係,不僅保持境內相對穩定的局面,且共保絲路暢通,促進了敦煌與中原和西域佛教文化的交流,爲敦煌佛教藝術繼續發展創造了條件。

中國絲綢之路上的亮點:敦煌文化的特點 第3張

宋景祐三年(1036)和南宋寶慶三年(1227),敦煌先後爲党項羌和蒙古族佔領。西夏和蒙元統治者篤信佛教,敦煌莫高窟作爲佛教要地,依然受到重視,仍有建造。但隨着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陸上絲綢之路的衰落、蒙元疆域的擴大,敦煌失去了中西交通中轉站與西域門戶的重要地位。莫高窟也告衰落。

元代以後敦煌停止開窟,逐漸冷落荒廢。明嘉靖七年(1528)封閉嘉峪關,使敦煌成爲邊塞遊牧之地。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平定新疆,雍正元年(1723)在敦煌設沙州所,三年(1725)改沙州衛,並從甘肅各州移民敦煌屯田,重修沙州城。乾隆二十五年(1760)改沙州衛爲敦煌縣,敦煌經濟開始恢復。莫高窟開始被人們注意。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發現了震驚世界的藏經洞。

不幸的是,在晚清政府腐敗無能、西方列強侵略中國的特定歷史背景下,藏經洞文物發現後不久,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日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俄人鄂登堡等西方探險家接踵而至敦煌,以不公正的手段,從王道士手中騙取大量藏經洞文物,致使藏經洞文物慘遭劫掠,絕大部分不幸流散,分藏於英、法、俄、日等國的衆多公私收藏機構,僅有少部分儲存於國內,造成中國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給中國人民留下了難以彌合的心靈創傷。

從開鑿的第一天起,莫高窟便以它那相容並蓄的恢宏氣度,吸取和融合了當時歐亞大陸所有人類文明的精華。當我們面對那一尊尊塑像,那一方方壁畫,那一卷卷文書時,就會被莫高窟那博大精深的多元化藝術進力及其豐富深厚的文化底蘊所吸引、打動,內心感到震撼和折服。我們同時也會深刻地認識到,如果沒有古代河西地區繁榮的經濟文化,就沒有莫高窟。如果沒有對外經濟文化交流和中華民族海納百川的廣闊胸懷,也就不會有莫高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敦煌莫高窟劫後餘生的文物纔得到了真正有效的保護和科學合理的利用。作爲首批公佈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敦煌文物保護事業步入了蓬勃發展的新時期。世紀之交的2000年,是敦煌藏經洞發現100週年,敦煌學也將走過了百年曆程,全世界敦煌學學者和關心敦煌的人士都在關注着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時刻。燦爛的敦煌文化遺產,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敦煌屬於中國,也屬於全人類。敦煌文化代表着中國古代文明的輝煌,敦煌文化必將在新世紀發揚光大。

結束語】敦煌“四月八廟會”是民間的傳統節日。每逢農曆四月初八,當地居民,特別是佛教信徒爲紀念釋伽牟尼涅日,攜老扶幼,成羣結隊,聚集在莫高窟、三危山、雷音寺燒香拜佛,朝聖祭祖。這一天,人們懷着虔誠的心理向佛祖訴說內心的痛苦和煩惱,尋求佛祖保佑,或祈福求財、或求消災滅禍、或求子、或求官。

標籤: 敦煌 絲綢之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culture/chengshi/qlyg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