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擇吉黃曆 >傳統節日 >

民俗節日有哪些之歷史悠久的天醫節

民俗節日有哪些之歷史悠久的天醫節

我國古代醫學的歷史源遠流長,傳說早在神農和黃帝時期就已起源,並在其後的數千年間獲得了發展,曾涌現出扁鵲、淳于意、張機、華佗等聲名如雷貫耳的神醫。並且在山東民間,還有一個與醫學、醫師有關的民俗節日叫做天醫節,今天就讓傳統節日爲你介紹。

民俗節日有哪些之歷史悠久的天醫節

我國山東一帶在每年農曆八月一日要過天醫節,人們在這一天祭黃帝、岐伯。《潛居錄》記載:“八月朔。古人以此日爲天醫節,祭黃帝、歧伯。”自元代以來,官府也有祭祀。

元成宗元貞元年初,朝廷命令各郡縣祭祀三皇,即伏羲、神農、黃帝,另外附祭黃帝的大臣俞附(上古醫家,相傳搜長外科手術)及其以下姓名見載於醫書的十人,由地方官每年春秋兩個季節組織祭祀活動,並由醫師主持。

而在清代的制度中,京師太醫院設有景惠殿,其中供奉着伏羲、神農、黃帝,並把歧伯、俞蹌、伯高、少師、雷公、伊尹、淳于意、扁鵲、張機、華佗、王叔和、葛洪、孫思邀等人作爲附祭。各省當時都有先醫廟,每年春冬仲月上甲日,要派遣官員前去祭祀。

關於天醫節起源的傳說
  據史料記載,黃帝看到人們出生之後,負陰而抱陽,食五味而體變色;寒署之氣侵襲於體外,喜怒之情攻擊於體內;自然環境惡劣預示不吉,人們世代爲疾疫所困擾,於是推究天地之理。 推薦:秋天的傳統節日

黃帝觀察五氣的變化,確定五運的規律,洞悉事物的性質和運勢,記述陰陽的作用,與歧伯商議而作《黃帝內經》,從此方始有了醫書。黃帝又命令俞附、歧伯、雷公察看人體穴位,探究脈搏變化,讓巫彭與桐君研究制訂藥物處方,從而使人們得以終老天年。

天醫節的地方習俗
  早在南北朝時期,漢族民間即有收集露水做眼明囊和天灸的風俗,山東民間在這一天有進行天灸的習俗,早期用露水和硃砂,後來用露水研墨,點兒童的額頭或胸腹,多行於魯北和膠東地區。

而在濟南地區農村,這天則吃黍米,叫作“來豐糕糜”,魯西北地區叫“來豐糕”,陽信一帶還獻糕祭場,以祈豐年。天醫節忌雨喜晴,農諺說:“八月初一下一陣,旱到來年五月盡。”意思是此日下雨,來年必定春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almanac/chuantongjie/x19p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