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擇吉黃曆 >傳統節日 >

放花燈的起源 2021正月十五吃元宵有哪些好寓意

放花燈的起源 2021正月十五吃元宵有哪些好寓意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我國的重要節日元宵節,在元宵節的時候素有南吃湯圓,北吃元宵的習俗,那麼2021年正月十五吃元宵有哪些好寓意呢?正月十五放花燈的起源是什麼呢?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吧!

2021正月十五吃元宵有哪些好寓意 放花燈的起源

 2021年正月十五元宵有哪些好寓意
  吃元宵是一個古老的中國傳統節日習俗,多在元宵節吃,也有當點心吃,一般有多種餡料,其中豆沙餡的最爲多,元宵除了一般的,還有酒釀小圓子等種類。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爲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當時明州(現爲浙江省寧波市)興起吃一種新奇的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後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
  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爲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正月十五放花燈的起源
  漢明帝永平年間,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衆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爲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此後,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通宵燈火輝煌。

2021正月十五吃元宵有哪些好寓意 放花燈的起源 第2張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爲盛況空前的燈市,當時的京城長安已是擁有百萬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會富庶。在皇帝的親自倡導下,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豪華。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爲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爲壯觀。宋代,元宵燈會無論在規模和燈飾的奇幻精美都勝過唐代,而且活動更爲民間化,民族特色更強。以後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髮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爲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燈在我國臺灣民間具有光明與添丁的涵義,點燃燈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臺語燈與丁諧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節婦女都會刻意在燈下游走,希望“鑽燈腳生卵葩”(就是鑽到燈下游走,好生男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almanac/chuantongjie/q1vq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