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擇吉黃曆 >傳統節日 >

爲什麼一定要掃墓祭祖 今日清明幾點幾分

爲什麼一定要掃墓祭祖 今日清明幾點幾分

清明在我國是一個重要的節日,但人們對於清明的瞭解並不是很多,今天就一起來了解吧!那麼今日清明幾點幾分呢?清明爲什麼一定要掃墓祭祖呢?接下來就跟隨本期的老黃曆一起來看看吧!

今日清明幾點幾分 爲什麼一定要掃墓祭祖

你可能感興趣:清明節養生要點 值得收藏

今年清明是幾點幾分:2020年04月04日,星期六,農曆三月十二,15:38:02
  一候桐始華。桐,是指白桐花。意爲清明來到,白桐花開,清芬怡人。春來萬物復甦,到清明時節,陽氣更盛,各種各樣的花競相開放。
  二候田鼠化爲鵪。鵪,是指鵪鶉類的小鳥。田鼠因烈陽之氣漸盛而躲回洞穴,喜愛陽氣的鳥兒則開始出來活動了。
  三候虹始見。虹就是天上的彩虹,說明清明時節多雨,故而彩虹出現。

今日清明幾點幾分 爲什麼一定要掃墓祭祖 第2張

你可能感興趣:清明節與鬼節的關係 主要做哪些事 晚上能出門嗎

清明爲什麼一定要掃墓祭祖
  清明節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主要項目是掃墓。清明節的起源,有傳起源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被大衆紛紛仿效,在這天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爲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民間傳說中寒食掃墓的源頭,則有三說:
  一說三國時諸葛亮治蜀,深得人心,但他去世後朝廷卻沒有爲之蓋廟,於是百姓在寒食期間于田野道路上拜祭。其後朝廷自省措置不當,正式附祭諸葛亮於先祖(劉備)廟,但寒食野祭的風俗卻已經形成,並演變爲各人祭掃先人的墳墓;另一說則稱寒食掃墓的習俗與寒食節同時形成於春秋時期,都因紀念隱士介子推而起。
  二說寒食掃墓來源上古先民在春分時祭祀高禖的習俗。
  高禖即高母,在人們只認其母,不認其父的原始社會,高母就是祖先。祀高禖就是祀祖先。而寒食節的原本節期就在二月下半月,在時間上與古時祀高禖的時節是一致的,故唐玄宗立寒食爲祀祖節。後世寒食節縮減成最後三天或兩天,或者直接與清明節結合在一起,所以寒食掃墓也就成爲清明掃墓了。

今日清明幾點幾分 爲什麼一定要掃墓祭祖 第3張

你可能感興趣:清明節可以洗澡嗎 可不可以洗頭

三說爲了紀念介子推
  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晉獻公的兒子重耳爲躲避後母驪姬的,由介子推等大臣陪同逃亡國外,他們逃到魏國時吃不上飯,又貧病交加,在絕望之時,介子推忍痛割下自己腿上的肉,謊說是野兔肉煮給重耳吃。後來有人告訴了實情,重耳才知道。19年後,重耳重又回國,做了晉國的國君即晉文公。他論功行賞,大封功臣,卻惟獨忘了對他忠貞不二的介子推。
  待人提醒,重耳想起舊事,派人去請時,介子推避而不見。晉文公親自登門去請,方知介子推已背了老母親躲進了綿山,於是派人上山搜尋也未找到。晉文公知道介子推很孝順,要是縱火燒山,他準會揹着老母親跑下山來。可是,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介子推母子倆也沒出來,後來在一株枯柳旁發現介子推母子已被大火燒死了,介子推的脊樑堵着大柳樹樹洞,洞內藏着他留下的一塊衣襟,上面用鮮血寫着一首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終不見,強似伴君做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亡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致清明覆清明。”晉文公看後十分感動,放聲痛哭,將他母子二人安葬在綿山,改綿山爲介山,並建廟紀念。爲了銘記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介子推被燒死的那天定爲“寒食節”,每年這一天嚴禁煙火,只吃冷食。第三年寒食節,晉文公率羣臣到介山祭祀介子推,發現那株枯柳死而復活,便給那株柳樹賜名“清明柳”,規定從寒食到清明,人們都要祭奠介子推。
  以後漸將寒食節與清明相混淆,將寒食掃墓混爲清明掃墓,清明逐漸代替了寒食節。
  專家判斷,“寒食墓祭”大約在南北朝時形成習俗。據《舊唐書·玄宗紀》記載:“寒食節上墓拜掃禮經無文,但近代相沿,積久成俗,士庶之家,每逢寒食節無不祭掃。”鑑於此俗已久,唐玄宗就於開元二十年下詔:“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爲常式。”寒食墓祭於是作爲國家禮俗確定下來,這就是清明節掃墓原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almanac/chuantongjie/j3gk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