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命理 >百家姓 >

醫術高明譽滿杏林的危亦林 危氏高祖

醫術高明譽滿杏林的危亦林 危氏高祖

解讀百家姓危姓。危氏高祖,醫術高明譽滿杏林的危亦林。危氏或是典型的漢族姓氏,是現行較罕見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爲第一百四十位門閥。關於危姓起源也有三個說法。

危氏高祖 醫術高明譽滿杏林的危亦林

危姓文化之危氏高祖

危亦林字達齋。江西南豐人。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生;元至正七年(1347年)卒。中醫學、正骨學。

危亦林先祖自撫州遷至南豐,世代業醫。其高祖危雲仙曾遊學東京(宋都城開封),遇漢代醫家董奉25世孫,授以大方脈醫方,歸家後醫業益興;其伯祖危子美先後在臨江劉氏、新城陳氏、杭州田氏門下學醫,精於婦人科與正骨金鏃科;其父危碧崖得傳黎川周氏小兒科;其伯父危熙載從學於福建汀州路程氏及南豐縣周氏,於眼科及癆瘵病的治療積有豐富經驗;至危亦林,則專攻外科及咽喉口齒科。

危亦林自幼穎悟好學,在家學的薰陶下,博覽大量醫書,及長,尤擅長正骨科;對內、婦、兒、眼科等也頗多經驗。因其醫學造詣深邃,又兼家學淵源,醫術高明,故譽滿杏林。他曾任南豐州官醫副提領,後晉升爲太醫院教授。危亦林積多年之臨牀實踐,深感醫方浩如煙海,“卒有所索,目不能周”,從天曆初(約1328)開始,便以元代醫學13科爲依據,遵古方並參以家學及其個人臨證經驗,經過10年朝夕不懈的努力,終於在元至元三年完成了內容宏博的綜合性醫學著作《世醫得效方》19卷,復經南豐州太醫院披閱,刊於元至正五年(1345),清《四庫全書》本又增附了孫思邈《養生方》節文一卷,自此有20卷本流傳於世。

《世醫得效方》最先著錄於明焦《國史經籍志》中。此書主要內容包括:1-10卷爲大方脈雜病科;11-13卷爲小方脈科;14-15卷爲產科兼婦人雜病科;17卷爲口齒兼咽喉科;18-19卷爲正骨兼金鏃科和瘡瘍科。全書共設子目280多項,內容豐富廣博,多載前人所末發之祕傳,且取材嚴謹,層次清晰,綱舉目張,博而見約。所收歷代及家傳祕方,多切於實用,有些則兼述危氏本人習用的經驗,對後世臨牀應用頗有啓迪、借鑑之處。危氏的代表性學術成就,比較集中地體現在第18卷的正骨兼金鏃科。

該書詳述正骨理論及各種整復手法的應用原則,次對四肢常見骨折、關節脫位以及跌打損傷的症狀、診斷、治療方法、夾縛固定等,作了系統而詳盡的論述。所述治療肩關節脫位的舂杵法與架梯法,在中醫正骨技術的發展中起到承先啓後的作用,後一方法一直是骨科臨牀治療陳舊性肩關節脫位所沿用的傳統方法之一。要特別提到的是,在骨科治療上最爲棘手的脊椎骨骨折,危氏成功地創用了以俯臥位雙足懸吊復位法,這是正骨史上運用過伸復位原則治療壓縮性脊柱骨折的首次嘗試。與此類似的治療方法,直到20世紀初才見到英國骨科醫生F·戴維斯(Davis)有所報道。《世醫得效方》所記載的正骨經驗,反映了金元時期正骨技術的發展水平,更標誌着該歷史時期正骨臨牀的巨大進步,據此也足以窺視我國元代正骨技術水平之一斑。

危氏另一值得稱道的學術成就是全身麻醉藥的臨牀應用。他在繼承前人經驗的基礎上,翔實而具體地記述了曼陀羅和草烏用酒調服,少量多次給藥的全身麻醉方法。危氏這一麻醉方法可使患者進入“醉酒”狀態,如果未能達到預期麻醉標準,可再少許添藥。他強調在應用這種麻醉技術時,必須根據患者的年齡、體質強弱、有無出血等具體情況,靈活掌握用藥劑量。這種以“遞增”方式進行麻醉的給藥方法,對減少因一次性用藥過量而導換的麻醉意外有極爲重要的臨牀意義,它與現代醫學全身麻醉的給藥原則基本相符。危氏的這種全身麻醉術,比日本人華岡青州在1805年所應用的類似麻醉方法約早4個多世紀。

危氏之所以在正骨、麻醉方面有如此卓著的學術成就,與金元時期醫學水平的空前發展,特別是蒙古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之後在創傷外科方面所積累的豐富經驗密切相關,同時也與元代政府所採取的多種民族醫學共存政策有利於漢、蒙、藏、回等民族醫學廣泛交流的社會背景分不開。危氏在正骨、創傷方面的學術成就。對後世骨科技術的進步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受到後世醫家的好評。以《世醫得效方》作爲該書的名稱,形象地反映了該書的實質與內容。元南豐州官醫提領陳志把該書喻爲“千方易得,一效難求”;元太醫院評價該書是“廣覽醫經,深明脈理,藥有君臣佐使之辨,方按古今南北之宜,議論詳明,證治精審”;明代醫家李梃稱危氏之書是“學益備,技益工,所治者亦衆”.明清時期一些正骨文獻,亦曾多次引用危氏的醫論與方法。這都足以證明危亦林在中醫正骨方面的卓越貢獻及其著述對後世正骨學術的深遠影響。他是我國古代當之無愧的正骨專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mingli/baijiaxing/q8ryw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