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傳統文化 >民族文化 >

箜篌的歷史 箜篌是什麼樂器

箜篌的歷史 箜篌是什麼樂器

“箜篌”這種樂器,以前我們常常會在語文課本中看到,許多的詩詞中也有對它的描述,但是由於歷史悠久,使得箜篌沒有很好的儲存下來,現代的許多演奏家,音樂家對箜篌有着極大的興趣,箜篌類別中也有許多是由於他們的努力而創造出來的。本期的民族樂器大全帶你瞭解箜篌的“祕密”

箜篌是什麼樂器,箜篌的歷史

箜篌是中國漢族十分古老的彈絃樂器。最初稱“坎侯”或“空侯”,在古代除宮廷雅樂使用外,在民間也廣泛流傳,在古代有臥箜篌、豎箜篌、鳳首箜篌三種形制。從十四世紀後期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只能在以前的壁畫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圖樣。

從古代大量演奏圖像中所繪的豎箜篌和日本奈良正倉院儲存的我國唐代漆箜篌和螺箜篌殘件看,它的音箱設在向上彎曲的曲木上。鳳首箜篌形制似與豎箜篌相近,又常以鳳首爲裝飾而得名,其音箱設在下方橫木的部位,向上的曲木則設有軫或起軫的作用,用以緊弦。正如《樂唐書》所載:“鳳首箜篌,有項如軫”,又杜佑的《通典》:“鳳首箜篌,頭有軫”。有軫或無軫的圖像在敦煌壁書中均有所見。鳳首箜篌自印度傳入後,用於隋唐燕樂中的印度樂,至宋代隋煬《樂書》中仍繪有當時存在的多種形制的箜篌,明代以後失傳。

箜篌,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音域寬廣、音色柔美清澈,彈奏箜篌表現力強。古代除宮廷雅樂使用外,在民間也廣泛流傳。現常用於獨奏、重奏和爲歌舞伴奏,並在大型民族管絃樂隊中應用。箜篌在古代有臥箜篌、豎箜篌、鳳首箜篌三種形制《史記。封禪書》:“於是塞南越,禱祠太一,后土,始用樂舞,益召歌兒,作二十五絃及空侯琴瑟自此起。”《史記·孝武本紀》:“於是塞南越,禱祠泰一,后土,始用樂舞,益召歌兒,作二十五絃及箜篌瑟自此起。”唐代杜佑《通典》:“漢武帝使樂人侯調所作……今按其形,似瑟而小,七絃,用撥彈之如琵琶也。”此屬琴瑟類的臥箜篌。從甘肅省嘉峪關魏晉墓磚書看,其面板上沒有品柱。豎箜篌,漢代自波斯傳入,後被稱爲“胡箜篌”。《隋書音樂志》記載:“今曲項琵琶、豎頭箜篌之徒,並出自西域,非華夏之樂器。”據考證,箜篌流傳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箜篌在古代除宮廷樂隊使用外,在民間也廣泛流傳。在中國盛唐(618-907)時期,隨着經濟文化的飛速發展,箜篌演奏藝術也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也就是在這個時期,中國古代的箜篌先後傳入日本、朝鮮等鄰國。在日本奈良東大寺的寺院中,至今還儲存着兩架唐代箜篌殘品。但是,這件古老的樂器,從十四世紀後期便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了,人們只能在以前的壁畫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圖樣。

古代箜篌可粗分爲豎箜篌和臥箜篌,其中早期臥箜篌出如今春秋時的楚國,與古琴同一起源,但其長形共鳴箱面板上卻有像琵琶一樣的品位,這是它與琴瑟在形制上的主要差異;使用竹片撥奏或擊奏。豎箜篌卻是由遠古狩獵者的弓演變而來,是伴隨着人類最早文明的誕生而誕生的最古老的弦鳴樂器,有着五千年以上的歷史。比這更古老的樂器?豎起指頭來恐怕都多過那數:石哨、骨哨、骨笛、壎、陶笛。至遲西元前1200年,豎箜篌已基本定型(此後兩千幾百年時間都沒有大變化),後來經波斯傳入中亞和印度,秦以前即已在我國新疆一帶流行。漢武帝開西域以後,豎箜篌慢慢傳入中原——實際上是東傳至中國叫做箜篌,西傳至歐洲叫做Harp,只是近代我們中國人又設定出一個“豎琴”的翻譯名稱罷了。

當前的轉調箜篌並非古董,其實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由我國樂器改革家結合豎琴和古箏(也有一些是琵琶和古琴的東西)並再創新的新生樂器。其演奏技法以多種民族彈撥樂器的演奏技巧爲主,並借鑑了豎琴的彈奏手法:採取坐姿,將共鳴箱置於胸前,左右手分別彈奏兩側琴絃,由於左右同音雙排弦,等於是兩架豎琴,在演奏快速旋律和泛音上,相當方便;還可以左右手同時奏出旋律與伴奏而不相互妨礙,和聲擁有豐富色彩。因爲透過琴底巧妙的天平軸和平衡槓桿的聯繫,左右雙排弦張力永遠相等,因此還能在中心音域透過左手彈撥,右手運用大幅度(小三度音程)揉、滑、壓、顫技巧,也可演奏泛音、搖指、輪指及各種音色變化的多種手法,並可在泛音旋律中使用揉、壓技巧……這樣轉調箜篌既有古琴、古箏的韻味,能夠出色的表現我國民族音樂的風格特點,又有豎琴的音響效果,可以演奏一切豎琴曲。凝視遠方,我們民族新興樂器的潛力是巨大的。

箜篌是什麼樂器,箜篌的歷史 第2張

箜篌類別
  豎箜篌

最早是對胡箜篌的別稱。東漢之時,由波斯(今伊朗)傳入我國一種角形豎琴,也稱箜篌。

東晉時有天竺(今印度)送給前涼政權的一部伎樂中有這種豎箜篌。

豎箜篌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亞述、巴比倫、波斯以及埃及、希臘等十分流行的一種叫做豎琴的樂器。如今,古代的箜篌實物雖已不存,但漢魏壁畫上多見到彈奏箜篌的人像,如敦煌莫高窟431窟彈奏的就是豎箜篌,它們完全與亞述浮雕上所見的豎琴相同。

豎箜篌狀如半截弓背,曲形共鳴槽,設在向上彎曲的曲木上,音箱多是皮革製成,張着20多條弦,豎抱於懷,從兩面用雙手的拇指和食指同時彈奏,因此唐代人稱演奏箜篌又叫“擎箜篌”。《通典》記載:“豎箜篌,胡樂也,漢靈帝好之,體曲而長,二十二絃,豎抱於懷中,而兩手齊奏,俗謂‘擘箜篌’”。根據古代壁畫和文獻記載,豎箜篌的弦有23根、22根、16根、7根等數種。

箜篌是什麼樂器,箜篌的歷史 第3張

鳳首箜篌

鳳首箜篌在東晉時自印度傳入中原,明代後失傳。

鳳首箜篌東晉初由印度經中亞傳入我國,晉曹毗《箜篌賦》描繪爲“龍身鳳形,連翻窈窕,纓以金彩,絡以翠藻”。可知其是以鳳首爲飾而得名。鳳首箜篌形制與豎箜篌相近,其音箱設在下方橫木的部位,呈船形,向上的曲木則設有軫或起軫的作用,用以緊弦。曲頸項端雕有鳳頭,正如《樂唐書》所載:鳳首箜篌,有項如軫,杜佑《通典》:鳳首箜篌,頭有軫。有軫或無軫的圖像在敦煌壁書中均有所見。今新疆克孜爾古窟38窟晉代思維菩薩伎樂所奏樂器即爲鳳首箜篌。鳳首箜篌在隋唐用於印度樂、驃國樂和高麗樂中。唐德宗(78O~805)時,從驃國(今緬甸)也傳進了鳳首箜篌。這是項有絛軫的一種鳳首箜篌,至今還在緬甸流傳,稱“桑高”或“彎琴”,也叫作“緬甸豎琴”。而在國內,鳳首箜篌在明代後失傳。

箜篌是什麼樂器,箜篌的歷史 第4張

臥箜篌

臥箜篌與琴瑟相似,但有品,是漢族的傳統樂器,盛行於漢至隋唐,宋代後失傳。

在古代皇室樂中,箜篌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在演奏中還是主要的樂器之一。由於它有弦數組,不僅能演奏旋律,也能奏出和絃,在獨奏或伴奏方面,都較其他樂器理想。

遠在春秋戰國時楚國就已經有和琴、瑟相像的臥箜篌了。漢代臥箜篌被作爲“華夏正聲”的代表樂器列入《清商樂》中,當時有五絃十餘柱,以竹爲槽,用水拔彈奏,不僅流行於中原和南方一帶,還流傳到東北和朝鮮。漢代流行這種樂器。箜篌雖然與琴瑟形似,但其長形共鳴體音箱面板上卻有像琵琶一樣的品位,這是它與琴瑟在形制上相異的主要特異。遼寧輯安(今吉林吉安)高句麗壁畫所彈之樂器即是臥箜篌。

臥箜篌曾用於隋唐的高麗樂中,以後在我國日漸銷跡,至宋代後失傳。但臥箜篌在朝鮮卻得以傳承,經過歷代的流傳和改進成爲今日的玄琴。在日本臥箜篌因由當時的百濟國(高麗、百濟都爲朝鮮古稱)傳入,稱爲百濟琴。

箜篌是什麼樂器,箜篌的歷史 第5張

小箜篌

小箜篌,我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彈撥絃鳴樂器。又稱角形箜篌。是豎箜篌之一種,屬於豎箜篌中的較小者。歷史久遠,結構簡單,造型美觀,使用方便。長期流傳於宮廷和民間,清代失傳。20世紀30年代得以復興,80年代推陳出新,造型各異的小箜篌登上我國和世界音樂舞臺,用於獨奏、合奏或伴奏之中。

歷史悠久的小箜篌,起源於古代獵弓,具有古代樂弓向古代樂器發展的最初型式。自東漢由波斯經西域傳入我國中原後,曾在歷代宮廷中應用,隋唐用於西涼樂、龜茲樂、疏勒樂、高麗樂和印度樂中。在敦煌北魏至唐宋的壁畫中,可以看到古代器樂演奏家們“豎抱於懷中”、用“雙手齊奏”的角形箜篌,仍然保留有古代樂弓的痕跡,只是加粗了向上彎曲的共鳴槽。不僅拴弦方法簡便,琴絃的數目也多爲八弦。筆者認爲:這就是角形箜篌中的小箜篌。而唐代杜佑《通典》所載:“二十有二(一作三)弦”和宋代吳自牧《夢樑錄》所載“張二十五絃”,顯然是角形箜篌中的大箜篌。按照事物的發展規律,一般多爲先簡後繁,角形箜篌也必然是先小後大、張弦由少及多。小箜篌一直流傳到明末,清代失傳,但在史籍中仍有記載。《清朝續文獻通考》中說:“小箜篌,女子所彈,銅弦、縛其柄於腰間。隨彈隨行,首垂流蘇,狀甚美觀。……按絃樂器可行走彈奏者惟小箜篌一種而已。”書中並附有小箜篌圖像。

箜篌是什麼樂器,箜篌的歷史 第6張

雙排弦箜篌

雙排弦箜篌,是我國新型彈撥絃鳴樂器。在箜篌流傳近兩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它一直沿襲着傳入時的結構和外貌,但這種現象,終於在20世紀70年代被改變了。樂器製作家韓其華在箜篌領域中首先創制成功雙排弦箜篌,不僅使箜篌的結構和演奏技法有了長足發展,同時也使箜篌的外觀煥然一新,在音響效果上,也具有與衆不同的風格,已用於音樂實踐中,並首次在電影音樂中啓用箜篌。

1958年,瀋陽樂器廠民族樂器製作家韓其華,開始了對我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樂器遺產——箜篌的發掘工作。他先後查閱有關史籍和資料七十餘件,收集箜篌圖樣五十餘幅,走訪與調研了國家文化保護科技研究所、故宮博物院、文化部文學藝術研究所(即今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和北京樂器研究所等三十多個單位和老一輩音樂家、樂器製作家,從而對箜篌的歷史狀況有了較深刻的認識。

雁柱箜篌

雁柱箜篌,新型彈撥絃鳴樂器。因雁柱作導音體而得名。是我國繼雙排弦壓顫箜篌之後,取得的又一個箜篌研製新成果。瀋陽音樂學院進階實驗師、鋼琴調律維修專家、民族樂器改革家張琨,與音樂界、樂器界專家合作,採用立體式雙面琵琶形共鳴箱和箏式雁柱,借鑑豎琴的形式和絃列設計,吸收韓其華的“雙排弦壓顫”結構原理,設計並製作成功雁柱箜篌,使千年古樂以嶄新的面貌登上世界樂壇。

1980年3月,我國第一架雁柱箜篌在蘇州研製成功(圖)。它張有雙排弦72條,每排36弦,相對應的兩弦同音。音階按C大調七聲音階排列,音域A1—a3,達五個八度。音色明亮、與古箏相像,泛音效果猶如古琴,表現力十分豐富,可以演奏琶音、和絃及復調旋律,尤其演奏揉、滑、壓、顫音效果更佳,從而形成雁柱箜篌特有的音響效果與民族風格。達到專業演奏使用水平,可用於獨奏、重奏或爲歌舞和其它樂器伴奏,並可與民族或西洋管絃樂隊協奏。在同年9月舉行的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開幕式上,中央民族樂團箜篌獨奏演員崔君芝用這架箜篌,獨奏了古曲《梅花三弄》並與高胡二重奏《漁舟唱晚》,箜篌透過壓顫奏法模擬古箏音色,描繪出祖國壯美的河山和古代漁夫滿載而歸的歡樂情景。崔君芝當時演奏這架箜篌的圖像,被載入了《中國樂器圖鑑》大型畫冊中。

轉調箜篌

轉調箜篌,新型彈撥絃鳴樂器。在雁柱箜篌的基礎上,設計製作轉調機械結構,使其成爲結構完善、造型優美、表現力強的樂器。

1981年4月,雁柱轉調箜篌被正式列入瀋陽音樂學院的科研項目,張琨在原雁柱箜篌的基礎上,完成了轉調機械結構的設計,由院辦工廠承擔試製任務,民樂系還派了三年級學生趙廣運參加了琴體制作、油漆和裝配工作。1982年12月首先製出了八個調的雁柱轉調箜篌,透過瀋陽音樂學院學術委員會鑑定並移交教學使用。在鑑定會上,瀋陽音樂學院講師張愛蘭用這架箜篌演奏的《山裏人》、《漁舟唱晚》、《二泉映月》和《秋思》等古今樂曲,頗富特色,尤其可以用來演奏復調性音樂作品。

1984年,張琨又與本院孫海濤、楊品清和楊蘭芝等人合作,最終完成了雁柱轉調箜篌的科研項目。研製的這架大箜篌,通高200釐米、底長90釐米、寬20釐米。琴柱呈鳳凰靜立形,琴頭雕刻“ 鳳回首”裝飾。底座設踏瓣和變音傳動裝置,上方曲木兩側鑲嵌厚銅板、置金屬絃軸。下方的共鳴箱,呈立體式雙面琵琶形,兩側蒙以魚鱗松或桐木面板,上置箏式活動雁柱。張兩排88條尼龍弦或尼龍纏鋼絲絃,每排44弦,按C大調七聲音階排列,相對應的兩弦同音,共44音。達六個八度另兩個音,在中間的三個八度音域範圍內爲壓顫音區。透過踏瓣的控制,可轉十二個調,轉調後各音階、音程關係準確。這種箜篌已被載入《中國樂器圖鑑》大型畫冊中。

標籤: 箜篌 歷史 樂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culture/minzu/mql1w.html